缄默知识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美育教学的探讨

2022-05-05 01:10马慧
文教资料 2022年3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

马慧

摘 要:缄默知识是指那些无法用书面文字或数学公式、地图来表达的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它支配着人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人们获得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缄默知识理论对高职院校大学美育教学具有重要启示,应重视在审美实践的深度体验中丰富学生的缄默知识;教学中教师采用对话教学、情境教学、强化自我表达实践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把缄默知识显性化,并得到反思和运用;教师应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促进他们人格修养的发展。

关键词:缄默知识 大学美育 审美实践 显性化 情境教学

爱因斯坦高度重视美育对人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他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美育被列入教育改革规划,美育课程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德育体系建设的研究焦点。因此,高职院校的美育应贯穿在德育、智育、体育之中,成为育人的完整教育系统。而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象,整个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审美素养严重缺失,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本文从缄默知识理论出发,旨在克服高职大学美育教学中把美育等同于美学知识教育、缺乏审美体验、忽视教学实践环节等弊病,矫正传统美育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带来的学生学习行为被动和情感倦怠的偏失,对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美育教师整体教育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缄默知识理论简介

对于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来说,缄默知识理论属于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1958年,英国著名哲学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把人类的知识分为两大系统:一类是显性知识,即通常所说的用书面文字或数学公式、地图来表达的知识;另一类是缄默知识,也叫隐性知识或默会知识,即那些无法表达的知识,换句话说,缄默知识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那些我们意识不到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波兰尼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缄默知识的存在,比如我们可以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辨认出一个人的脸,但往往很难说清楚是如何辨认出这张脸的。如果说一切知识总体是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显性知识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缄默知识则是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大部分。波兰尼认为,虽然缄默知识难以传递也难于反思,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知识类型,它事实上在支配着人认识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人们获得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最终的解释性框架和知识信念;并由此提出缄默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说的”[1]。所有的显性知识都根植于缄默知识,显性知识的增长、理解和运用都依赖于缄默知识。[2]相对于显性知识来说,缄默知識无法用语言、文字和符号进行说明,并具有“非公共性”“非逻辑性”“非批判性”“文化性”和“情境性”等特征。波兰尼提出“缄默知识”概念之后,引起了学术界广泛、持久的关注和探究。

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通过实验研究从更深层次上认识了缄默知识的功能,它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会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失败的根源,其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接受及有效使用。斯腾伯格告诉我们,缄默知识是实践智力的核心,它反映了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在追求和实现个人价值目标时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缄默知识是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能促使个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另外,1996年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在报告《OECD(经合组织)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中,再次强调了缄默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缄默知识研究的分析发现,我国对缄默知识理论本体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者主要探讨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以及缄默知识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显性化和应用策略。本研究认为,作为支配人整个认识活动和对获得显性知识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缄默知识,对高职院校大学美育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二、缄默知识理论对大学美育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审美实践,在深度体验中丰富学生的缄默知识

缄默知识作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它深深地根植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因而学生的各种实践活动便成为缄默知识的主要来源。而这些直接影响个体学习的缄默知识,如学习者的理想和信念、态度和精神、经验和技巧等,很难与显性知识一样由正规的、外显的教育渠道来传递和掌握,“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中的个体摸索、顿悟以及科学同行之间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大量随机的相互交流和切磋来进行”[3]。因此在大学美育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缄默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达到以美化人、以美育人的教学目标,就必须重视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不仅仅是单纯依赖教师讲授显性的美育知识,而更是为了从审美实践中获得教师语言传授、教材阅读中学习不到的缄默知识,在审美体验的潜移默化中重新审视、矫正和重组学生的缄默知识,并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显性知识,形成学生新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系统。

古人很有智慧,很早就懂得审美实践可以内化为缄默知识,乃至于改变人的行为、性格和品德。我们知道,“宫、商、角、徵、羽”是我国古代五声音调中五个不同音的名称,《晋书·乐志》中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仁言不如仁声(音乐)之入人深也”,这种通过审美实践而进行的音乐美的化育作用要远远胜于空洞、直白的道德说教,学生的审美体悟、健全人格在深度的审美体验中得到升华,因此我们说,美育是一种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例如,在“中国古典音乐欣赏”一章中讲到古筝时,笔者没有平铺直叙地讲授古筝这种乐器的客观显性知识,而是先让学生欣赏一曲古筝与禅意相结合的完美之作《云水禅心》。该曲音色清丽如水,飘然若云,给人以清新淡雅之美。乐声响起,学生在聆听这意境深远的旋律时,不知不觉地沉浸其中,音乐似滴滴水珠叩响心弦,似清泉拂去心灵的尘埃。在乐曲空灵悠远的意境中,学生个个敛容静坐,不知不觉间紧闭的心门——缄默知识的宝库打开,脑海中仿佛一位仙女超然飞升于红尘之外,翩翩曼舞于云水相伴、清心涤尘的仙境。乐曲恬静闲远的旋律中蕴蓄着丰厚而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音乐主题,让学生不断体验、反思原有关于古典音乐的缄默知识,从而生成新的感觉、新的经验、新的缄默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听者的音乐品位与文化底蕴,实现了美育的教学目标。

(二)教师帮助学生将缄默知识显性化,使之得到反思、修正和运用

1. 开发学生的缄默知识资源并使之显性化的理论依据

当学生以教学不可或缺的一方和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身份进入教学情境时,学生的缄默知识资源也随着进入了教学过程。尽管它们不清晰、不完善,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可能为教学提供了线索,是教学的素材或来源之一,因为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而形成的极具差异的缄默知识储备有可能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辅助条件。当学生的缄默知识资源获得开发与利用时,不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知识资源共享、重组与整合,还能超出知识的界限,取得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等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产生比知识本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4]

人们的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不是互不联系的两个极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续或者说谱系,有一种彼此互相转化的关系。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缄默知识可以显性化,而且为了更好地让缄默知识为人类所用,必须尽量将缄默知识显性化。[5]虽然现今学界对缄默知识资源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知识层面上,但已普遍认同了其显性化的重要性。

石中英认为,“认识和理解教育教学生活中缄默知识的关键一步就是要使它们‘显性化’,从而才能加以检讨、修正或应用”;“从性质上而言,使缄默知识显性化是一种语言过程,也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6]一旦学生的缄默知识由内隐状态以口语或书面语的形式显性化而进入课堂之后,既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也在交流与共享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得到了凸显,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了深层意义上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同时实现了缄默知识的教育价值最大化。学生个体也在这一过程中反思、修正和提升了自己以往的缄默知识经验,包括相关的显性知识经验。

2. 大学美育教学中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具体策略

(1)教学对话——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有效

策略。20世纪80年代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协商与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参与到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中,来建构有关的知识。其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是建构过程的协调者、促进者和顾问。教学对话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一种应用形式,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等主体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一种能促进师生双方取得更大视界融合的交往活动”[7]。

由于缄默知识具有非共享性、非逻辑性和情境依赖性的特点,使得它显性化非常困难。但是在学生运用意志力的情况下,是可以用语言、符号等手段被描述出来,并且为参与课堂的师生所共有的。因此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应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由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化身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协调者、促进者和顾问,着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包容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消除思想顾虑,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对话中。只有在民主、和谐、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情感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触动、挖掘自己的缄默知识库存,并以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既把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把学生的个人生活积淀和知识积淀公共化,实现了最大化的教育价值。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可见在教学对话中学生的缄默知识不仅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并且其显性化过程还可以催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美的范畴”一章中讲到“悲剧”时,利用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喜爱,教师可以结合电影《阿Q正传》的几个节选片段进行对话教学。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阿Q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对话主题:“结合电影片段或现实生活,说说你觉得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同情阿Q?”教师采用分组讨论加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来组织对话。讨论与分享作为一种生生对话的方式,使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对阿Q悲剧性格的认识,使教学由教师传递单一知识转化为生成多元化知识,美育和文学教育在课堂中融会贯通。

(2)运用情境教学,创设事件或问题情境,激活缄默知识使之显性化。学生的缄默知识具有很强的情境性,要实现其显性化与它形成时的具体情境密切相关。因此,再现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具体情境,比如展现具体事件或提出问题,可以激活学生心灵深处与此事件或问题有关的缄默知识,使其由隐性状态转化为显性状态。

因此,在大学美育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活动或问题的形式激活学生的缄默知识,使之产生表达的欲望。例如,我们在探讨“社会美”中“人情美”的理念时,针对学生的年龄与兴趣特征,教师设计了辩论的情境:先让学生欣赏莫泊桑《项链》的短视频,然后教师出示辩题,“在婚姻中是爱情更重要(正方)”还是“金钱更重要(反方)”。每个同学可以自由选择正反方参加辩论。虽然笔者限制了学生使用手机,但学生参与的热情仍然很高,因为他们从传统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创造知识。这种有具体故事情节和双方辩难的情境,不仅给了他们传统课堂所没有的高峰体验,同时在辩论中思维急速运转的情况下学生要尽可能地挖掘自身的知识经验包括缄默知识,平时大脑中混沌一团的缄默知识被呈现出来,难怪学生会觉得在辩论中说出了平时说不出的水平。因此,辩论时激情昂扬,结束时意犹未尽,就是因为平时“缄默”地存在于学生大脑中的隐性知识在这种竞争性极强的情境下被发掘了出来,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能终身受用的胆量、领悟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达到甚至超出了让学生认识“人情美”的教学效果。

(3)强化自我表达实践,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造性。美育是可以提升人的自我感知与外界感知能力的。有优秀感知能力的人,他在欣赏同一个对象的时候,会获得更丰富的体会乃至知识因素。所以教师在这方面应加强学生鉴赏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这样有助于缄默知识的积累,亦有助于它的外显。例如,上文在讲到“古筝”时先让学生欣赏《云水禅心》,然后,让学生在课堂笔记里写下自己的“心灵悟语”。一位学生写道:“中国古典音乐给人以经典、永恒、温馨、浪漫之感!它能跨越时间、空间。当音乐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落叶,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学生优美而富有灵性的文字表达的正是她开掘出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缄默知识,从开掘到表达,这个过程既提升了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又提升了从音乐中汲取精神养料之后的语言外化能力,也就是写作能力。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与示范性,促进学生人格修养的发展

首先,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美育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行为,人们在观赏作品时,投射的是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从优秀的作品中获得情感的熏陶,提升他们的人格修养。也就是说,缄默知识固然可以外显,同时优秀的缄默知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才能深化对自我与外在环境的认识,从而产生更深刻的审美体验与道德情感,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与成熟。比如,教师引领学生多欣赏美丽的山水摄影作品,这种审美实践就会培养他们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进而激发形成他们充满正能量的人格修养,正所谓由美而爱、由爱而善。

其次,以教师职业特有的示范性教育学生。譬如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年度最美教师”的模范行为,就有助于学生热爱这样的先进人物,不自觉地学习他们的高尚行为。教师本人端庄的职业形象与教学教态,乃至优美的教学语言等,都是一种积极的示范,不断丰富学生的缄默知识,这样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气质,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使他们的品行修养臻于至善。

三、结语

每个人学习大学美育,其实都是在创造属于他自己的美的天地,形成具有个性的大学美育。学习者个体形成的美育素养是美的一般规范和个人的具体经验、情感、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只有把美育学习建立在学生的缄默知识基础之上,并把显性的课程知识融汇入他们的缄默知识之中,学生才能发展出健康的个性、完整的人格和持久的创造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美育课程原本应有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Polanyi,M. The Tacit Dimension [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egan Paul,1966:4.

[2] 曾宁波.缄默知识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启示[J].语文教学通讯,2004(26):60.

[3]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01-108.

[4] 向葵花.论学生的缄默知识资源及其開发[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4(5):23-26.

[5] 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9):16-20.

[6]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8,239.

[7] 赵晓龙,李永伟.在教学对话中实现教学本质的途径[J].教育评论,2005(4):61-63.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