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贤与戴本孝之“交集”

2022-05-03 17:21楼秋华
中国书画 2022年3期
关键词:诗稿刻本

楼秋华

龚贤(约1619—1689)、戴本孝(1621—1693)两人大致生活于同一时期,既经历了明末大乱与改朝换代,亦见证了清初的社会动荡与渐趋稳定。二人均在诗、书、画诸领域有所建树,并成为明末清初屈指可数的杰出画家,在山水画史上影响深远。

龚贤从小生活在金陵,直至鼎革之际,避难离开前往扬州。出生于安徽和州的戴本孝则在十二岁那年,随父移居金陵,以避兵患〔1〕。五年之后,再次移家〔2〕。而且戴家在金陵期间也是一迁再迁,五移其居〔3〕。就日后交往过程可推知,青少年时期的龚、戴二人并无缘相识。乙酉(1645)之后,戴本孝护送身受重伤的父亲戴重,潜回老家,从此隐居迢迢谷中,半耕半读十余年。为谋生计,青年时代的本孝也曾“奉治命佣书闾门”〔4〕。直至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他开始往游金陵、扬州等地〔5〕。而此时龚贤已寓居扬州多年,后约于康熙三年(1664)冬重返金陵〔6〕。然而从二人的生平行迹以及传世作品中,这一时期依然未见有所交集。康熙五年丙午(1666)初,戴本孝拟“复将游燕”〔7〕,随即北上,一路饱览河山,前后旅居燕京约三年之久。戊申(1668)暮春,戴氏在京城与友人夜谈西岳之胜,便“晨起即襥被往游”〔8〕为快,王士禛在相关小传中专门记录此事,并称其“高旷如此”。当戴本孝登上华山之巅感慨“真山为师”(图1)〔9〕时,龚贤正高卧于刚刚筑就的半亩园〔10〕。此后的近二十年间,戴本孝登临名山大川,赋诗作画,广交友朋,自喜“得真师于华山,悟神变于黄海”〔11〕,从“法无法”(图2)〔12〕到“我用我法”〔13〕(图3),画风、画论已然自成一家,并对石涛诸家产生了重要而深刻之影响。至于曾有研究者认为:“遍观戴本孝的有关材料,目前所知使用‘我用我法的印章是在周二学《一角编》中著录的《戴鹰阿山水册》中,署年已是一六九一。”实属一时之误见。大约同一时期,龚贤也从白龚渐变为黑龚,其画论中所谓神品、逸品之分,画工、画士之别〔15〕,这在当时也迅速引起反响与回应。尽管龚、戴二人之间也有着一些共同的友人,如许楚、冒襄、渐江、纪伯紫、孙枝蔚、柳堉诸辈,但仍未见他们有过直接交往,这也许与龚贤较为孤僻的个性不无关系。淮安胡从中在《与龚半千》一札中,向世人呈现了龚贤的生活片段:“闻足下四月一日闭门谢客,不具衣冠,就树凿窗,扫床独宿,为休夏百日之愿。不识果否?”〔16〕当然,由于戴、龚二人的交友圈毕竟有不少重合共通之处。因此,笔者以为或许他们从清顺治朝后期便开始相互有所耳闻。

康熙二十二年癸亥(1683),戴本孝应邀赴金陵参与编纂《江宁县志》。在卷十二“画品”中,标举了此地历代名手,包括当时名家高蔚生、吴远度、柳公韩等人,最后一人为龚贤。其中写道:“龚半千贤,山水沉郁浑莽,元气淋漓,独迈群品,人鲜能窥其奥,今之范华原也。”〔17〕(图4)可谓褒扬有加。

康熙丙寅(1686)、丁卯(1687)之间,龚贤、戴本孝诸家分别应叶蕡实之请绘制《金陵名胜图》。其中戴本孝画《龙江夜雨》一卷〔18〕(图见第1页),龚贤则画有《摄山栖霞》《清凉环翠》二景〔19〕(图5、图6)。其他尚有樊圻、吴宏、陳卓、柳堉诸家作品。这大约是两人首次“合作”。是年(1686)秋天,戴本孝过访清凉山,他在之后写下《赠龚半亩》长诗一首:

古人真迹不易见,尘眼尤难辨真赝。真山原是古人师,古人尝对真山面。我游名山四十年,蓬头茧脚凌苍烟。山川气骨坐黯淡,谁能洗拂还青天。六朝习染在靡软,妩媚江山眉黛浅。一老高眠虎踞关,巨笔峍崪不卷转。隔江遥对心相期,褰裳入梦思从之。慨叹尚友向千载,何必古人皆同时。本来爻象写心境,六法各现河山影。秋爽忽上清凉台,对君如对秋山冷。既见两心总无隔,南山北山谁主客。冰寒于水青出蓝,羡君门墙迥千尺。官子磊砢笔吐芒,支公巨师同瓣香。深山老树画遗我,异光夜照山茅堂。我愧枯毫扫焦墨,穷谷荒天恒敛色。亦将焚砚恣天游,且此狂歌露胸臆。〔20〕

从诗中“隔江遥对心相期,褰裳入梦思从之”,以及“秋爽忽上清凉台,对君如对秋山冷”等句,可知龚、戴二人过去相互之间已有所了解,然属神交而已,尚未曾谋面深谈。当然,戴氏在诗中主要论及其四十年来的自身绘画观,这些重要思想亦见于同一时期他与石涛诸辈的交往之中。正如其在诗中所称“深山老树画遗我,异光夜照山茅堂”。似乎龚氏因戴本孝来访而有所赠画,或许更有诗作答,惜已无从得见。

丁卯(1687)四月,龚贤与查士标、石涛等〔21〕

人,应孔尚任之邀参与秘园雅集。虽然未见戴本孝身影,但年轻活跃的孔尚任在其朋友圈中,自然也会有所知晓。

约在康熙二十八年己巳(1689)初秋,孔尚任过访龚贤于虎踞关半亩园〔22〕。不意到了仲秋,年老体弱的龚贤“缘有索书人,数来肆其横”〔23〕,竟在悲愤交加中离世。友人杜苍略(1617—约1691,号些山)〔24〕写下挽诗,戴本孝随后步其韵,并记曰:“是秋,余先龚柴丈五日而疾。及余疾起,忽闻柴丈遽逝矣。柴丈画法,独以用墨擅长,一时罕有其伦也。些山以五言二首吊之,因和焉。”其诗云:

我与君同疾,君行我独留。多藏书亦散,贵卖画难求。破院凄梧月,荒台黯桂秋。烟云江外黑,残墨满林丘。

策杖鸡鸣寺,伤心虎踞关。流云争逝水,落叶委空山。后学将安仿,前身岂复还。

可怜龚圣与,吾道亦何艰。〔25〕

戴本孝在诗题中特别标明龚贤墨法独步一时,这与六年前他在方志中的看法颇为相近。诗中满怀深情,寄托哀思,尤其是最后两句透露出对同道知己的无限悲叹。相较于戴务旃的一咏三叹,孔尚任的《哭龚半千》四首则显得直白、琐碎,其中“砚弃笔亦焚,书画徒相许。追悔赴约迟,遥遥成千古”〔26〕一语,似与龚贤生前并未为其完成《石门山图》有关。是年(1689)稍晚之际,戴本孝应孔氏之邀,赴冶城西山道院雅集〔27〕。在此期间,孔氏又请戴氏绘制《石门山图》。戴本孝也有诗四首叙及此事,题曰《曲阜孔东塘过访索画〈石门山图〉,将构孤云草堂于其中峰洙水之源在焉,因赋四首赠之》:81CB8A0A-35CA-4DCA-98CF-F82A27509242

南来东鲁客,北海有遗风。礼乐弦歌里,江山樽酒中。行藏深自得,踪迹忽相通。顾我披蓁莽,宁嗟吾道穷。

避世向千载,岧嶤想石门。中峰涵圣泽,曲涧绕洙源。指点生图画,经营就讨论。孤云堂一望,端不负乾坤。

出处生平事,云山岂偶然。谷迁赓伐木,涧洑泻鸣弦。绝学开千圣,空山指九仙。苍茫意象外,原不在言传。

秋去亦云驶,江空正好吟。吟成皆可画,画响更宜琴。良会属天意,衷言获我心。梦仍瞻关里,頫仰叹高深。〔28〕戴氏又在诗尾注中写道:“时东塘将返邗,大集同人于冶城,多有倡和。”可见孔尚任在冶城雅集稍后,便专门过访戴本孝并索画《石门山图》。

不久,戴氏是图成,孔氏有《戴务旃为画〈石门山图〉长歌赠之》,予以赞叹:

柴丈许我石门图,落墨未完抽身死。山灵写照厌俗工,从此无人敢拂纸。鹰阿老樵泪沾巾,亡友画债我当抵。细问秋来山若何,秋来山藏红树里。十四峰头不断云,阴崖泻出万壑水。书屋结在涵峰巅,千万气象难拟比。老樵闻说似见山,闭目撚须想画理。催客速去独掩关,一日不见山成矣。展观真是石门山,尺幅能容三十里。柴丈尚浓此尚淡,淡远林木犹神似。其中樵斧日丁丁,主人不归屋半圮。老鹤孤猿怨且惊,定有移文托驿使。持图将欲骄阿谁,老樵不言我心耻。〔29〕孔尚任长诗开头述及个中原委,尤其是“鹰阿老樵泪沾巾,亡友画债我当抵”一语,容易让人误以為戴氏《石门山图》乃是补绘龚贤未竟之作。其实,孔氏在诗中已经道及龚、戴两图的画风之别—“柴丈尚浓此尚淡”,可见戴氏所绘之图乃是自家面目。当然,戴本孝之于龚氏惺惺相惜之情,时至今日依然令人为之动容。

如前所引,戴本孝诗中并未提及龚贤,由此可见《石门山图》乃戴氏重新绘制而成。至于有研究者认为或是补绘甚至代笔之说,实属无稽之谈〔30〕。然而,龚贤与戴本孝在艺术史中的“交集”并未随着两人的相继离世而结束。民国年间,由徐邦达编印的《国光艺刊》曾以“明戴本孝《溪山积雪图》轴”为题,影印立轴一帧(图7)〔31〕,右上款署“鹰阿山樵本孝”。就画面风格论之,树法、石法乃至屋舍等颇近于白龚时期的面貌。当时此作的介绍中标注为“丁惠康藏”,并曰:“戴鹰阿善用渴笔,差近垢道人。此〔32〕作《雪山图》,绝肖半千龚氏,又其变体也。”

后来徐邦达先生在《龚贤生平及考订》一文中写道:“曾见戴画《溪山积雪图》长轴,款、印均真,而画法则完全是半千简淡一种面目,这一定是半千代笔无疑。于此更见二人的交谊非浅浅〔33〕的了。”在当年《国光艺刊》同一辑中,亦登载了徐氏所藏王时敏、恽寿平、王原祁诸家作品四件之多。作为主要的编印者,徐邦达自然对这件《溪山积雪图》印象颇深。徐氏此文后来又收录于《龚贤研究集》〔34〕。笔者以为,倘若从龚、戴二人的生平行迹而言,他们之间的直接交谊也只能算是“浅浅的了”,可见徐氏之论有误。

尤为重要的是,依笔者之见,这件《溪山积雪图》与戴氏传世作品中各个阶段的风格均难以相合,包括款题书风也颇有距离。至于徐邦达先生认为出自龚贤代笔,无论从两人的交集、声望还是个性禀赋来看,于情于理均难以成立。这一点已有研究者指出〔35〕。又或者推测出自戴本孝仿效龚氏之作,这对于孤标独立的戴氏而言,也似乎难圆其说。甚至更为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徐先生在此文中还表示戴本孝到康熙三十三年甲戌(1694)尚见有作品传世,笔者以为徐氏此说则是绝不可靠的。因为无论是戴氏在《余生诗稿》末尾所作《绝命辞》十章〔36〕,还是后来章学诚所作《戴本孝传》中,均表明戴氏已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夏秋之际去世。后者更是明确记为是年七月一日亡故,即公元1693年8月2日。此外,徐邦达文中对龚门弟子的代笔行为曾有所提及,这与戴本孝在《赠龚半亩》长诗的末尾所述颇为相近—“冰寒于水青出蓝,羡君门墙迥千尺。官子磊砢笔吐芒,支公巨师同瓣香”。若说《溪山积雪图》出自龚门弟子如官铨等人之所为,倒是不无可能。又或者出于他人改款、添款之类,亦未可知。

在过往研究中,关于戴本孝与龚贤之间的关系也偶有涉及。譬如,西上实先生在其《戴本孝研究》中作了专门之论,他指出1929年青木正儿《在扬州之日的孔尚任》一文中便已有所提及〔37〕。如前所述,徐邦达《龚贤生平及考订》一文亦略作考述。西上实一文后来收录于《论黄山诸画派文集》。

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写道:“康熙三十八年,本孝的老友龚贤卒......本孝详细询问了石门山的形状,继续完成了这幅画。”〔38〕显然这一表述与事实也不甚吻合。后来徐宏泉在《中国名画家全集·戴本孝》一书中引入戴氏《馀生诗稿》诸文献,作了进一步阐述与推论。

作为明末清初两位山水画大家,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从戴氏未曾谋面的倾心之论,到两人“既见两心总无隔”,直至在龚贤身后也已年迈的戴本孝为孔氏再绘《石门山图》,在留下一段艺林佳话的同时,凝结并呈现了种种人世遭际与因缘际会。

(作者为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欧阳逸川

注释:〔1〕可参见章学诚《和州志》,《章氏遗书外编》卷十八,

民国十一年(1922)嘉业堂重刊本,第14、46页。〔2〕同上,第46页,记曰:“已而转辗走避于横望、铜井、

石臼之间。”〔3〕同上,第17页。

〔4〕戴本孝:《小三吾倡和诗序》,冒襄《同人集》卷一,清康熙冒氏水绘庵刻本,第30页。

〔5〕

戴本孝:《辟翁年伯为先严建碧落庐于水绘庵,愧未瞻谒。丁酉渡江奉省于长干逆旅,赋此志感》,冒襄《同人集》卷六“丁酉秦淮倡和”,清康熙冒氏水绘庵刻本,第32页。

〔6〕可参见方丈《喜龚半千还金陵》,《嵞山续集》卷一,清康熙间刻本,第17页。方氏此诗约写于康熙甲辰(1664)冬。

〔7〕戴本孝:《余生诗稿》卷一,《丙午元旦述怀,忆弟无忝在蜀,余复将游燕》,清康熙间刻本,第1页。81CB8A0A-35CA-4DCA-98CF-F82A27509242

〔8〕参见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一,页十“二戴”条。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第10页。

〔9〕戴本孝《华山册》,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10〕龚贤:《半亩园诗》,魏宪《诗持二集》卷二。清康熙间枕江堂刻本,第31、32页。按方文《虎踞关访半千新居有赠》,《嵞山续集》卷四,清康熙间刻本,第32页。方氏此诗约写于戊申(1668)春。

〔11〕庚午(1690)初秋,戴移孝跋其兄所作《三絕图》,上海博物馆藏。

〔12〕戴本孝《草阁听泉图》,安徽博物院藏。此作绘于康熙三年甲辰(1664)秋八月。

〔13〕参见戴本孝《龙江夜雨》卷,绘于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闰四月之望,上海博物馆藏。此外,绘于丁卯(1687)六月的《三绝图》(上海博物馆藏)以及庚午(1690)十月的《山水》十二开(故宫博物院藏)也钤有“我用我法”一印。

〔14〕薛永年先生在其《石涛与戴本孝》(续完)中写道:“遍观戴本孝的有关材料,目前所知使用‘我用我法的印章是在周二学《一角编》中著录的《戴鹰阿山水册》中,署年已是一六九一。兴许石涛的这一观点倒是被戴本孝所接受了。”《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90年第1期,第66页。可见薛氏所述有误。

〔15〕康熙己酉(1669)仲冬望前一日,龚贤跋周亮工藏画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16〕胡从中:《与龚半千》,周亮工《尺牍新钞》卷七,清康熙间周氏赖古堂刊本,第21页。

〔17〕戴本孝等纂《江宁县志》卷十二,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刊本,第53、54页。

〔18〕现藏上海博物馆,与柳堉所画《天印山》合装一卷。〔19〕故宫博物院藏品。

注释:

〔20〕戴本孝:《馀生诗稿》卷九,清康熙间刻本,第1页。

〔21〕孔尚任《:湖海集》卷二,《停帆邗上,春江社友王学臣、望文、卓子任、李玉峰、张筑夫、彝功、友一招同杜于皇、龚半千、吴薗次、丘柯村、蒋前民、查二瞻、闵宾连、义行、陈叔霞、张谐石、倪永清、李若谷、徐丙文、陈鹤山、钱锦树、僧石涛集秘园,即席分赋》,清康熙间介安堂刻本,第17页。是诗在集中介于春夏之交。又,汪世清据《诗最》卷四所录陈鹤山一诗推断为“丁卯四月”。

〔22〕孔尚任:《虎踞关访龚野遗草堂》,《湖海集》卷七“己巳存稿”,清康熙介安堂刻本,第4页。

〔23〕参见孔尚任《哭龚半千》其三,《湖海集》卷七“己巳存稿”,清康熙介安堂刻本,第17页。宗定九注云:“半翁之命,竟丧于豪横索书之手,或亦业报当尔耶?”又,孔尚任在《答龚半千》一札中写道:“昨闻贵门人所言,不胜骇异,仆必为先生谋一降龙伏虎之法。不然,何以居龙蟠虎踞之地哉!”《湖海集》卷十三,页十六。清康熙介安堂刻本。

〔24〕其卒年参见戴本孝《余生诗稿》卷十一《悼杜些山二首》。清康熙间刻本,第5页。此诗位于辛未(1691)七月至壬申(1692)五月之间。又,方苞《杜苍略先生墓志铭》曰:“先生生于明万历丁巳四月初九日,卒于康熙癸酉七月十九日,年七十有七。”即杜苍略(1617—1693)。方氏此说后见录于姚鼐辑《古文辞类纂》、丁宿章辑《湖北诗征传略》以及钱保塘编《历代名人生卒录》等。不过,钱澄之(1612—1693)《田间尺牍》收录《与曹子青》一札,其中写道:“去秋过吴门趋候......仅晤叶同初兄,得悉起居为慰。杜苍略遂作古人。此皆素所属望者,业先朝露。平生故交,零落殆尽,可为涕泗。”可见杜氏至迟已在1692年前去世,似佐证了戴本孝诗稿准确可靠。

〔25〕戴本孝:《馀生诗稿》卷十,清康熙间刻本,第10页。

〔26〕孔尚任:《哭龚半千》,《湖海集》卷七“己巳存稿”,其诗云:“野遗归命辰,己巳秋之半。”清康熙介安堂刻本,第17页。

〔27〕孔尚任:《冶城西山道院公宴,同程穆倩、杜苍略、戴务旃、饶正庵、郑谷口、余鸿客、胡致果、陈挹苍、阮岩公、吴介兹、黄云臣、蒋波澄、先渭求、王安节、伏草、司直、张元子、蔡铉升、梁质人、姜斌翼、听吉、蔡临苍、李自怡、王子由、僧蒲庵、云辩、南枝分韵秋江霁色》,《湖海集》卷七,清康熙介安堂刻本,第25页。

〔28〕戴本孝:《馀生诗稿》卷十,清康熙间刻本,第11页。

〔29〕孔尚任:《湖海集》卷七,清康熙介安堂刻本,第25、26页。

〔30〕如刘墨所著《中国名画家全集·龚贤》第222页记曰:“龚应孔尚任之求,作《石门山图》,未竟而病笃......后《石门图》由戴本孝续成。”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张卉《龚贤艺术研究》第290页注3中写道“半千为孔尚任所画《石门山图》,笔墨未完成部分,后由戴本孝代笔”云云。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版。

〔31〕徐邦达编印:《国光艺刊》第二辑,民国二十八年(1939),第18页。许宏泉《中国名画家·戴本孝》记为第三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32〕徐邦达编:《国光艺刊》第二辑,民国二十八年(1939),第3页。

〔33〕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

〔34〕刘海粟主编,王道云编注:《龚贤研究集》(上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88至293页。

〔35〕参见许宏泉《中国名画家·戴本孝》,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36〕戴本孝:《余生诗稿》卷十一“不尽诗稿”,清康熙间刻本,第16页。

〔37〕安徽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论黄山诸画派文集》第128、162页注23,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

〔38〕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871页。81CB8A0A-35CA-4DCA-98CF-F82A27509242

猜你喜欢
诗稿刻本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古人做书为什么不加页码
大杯、少冰、微糖
渔家傲·闻省诗词学会诸诗友游白石河水库次韵
焚诗记
王铎诗稿浅析
《大戴礼记》版本新论
《齐东野语》版本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