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春
摘 要:家校合作是小学德育的重要方式,但是,现今的家校合作却存在诸多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在探讨当前小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今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办法给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德育;策略探思
引言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三观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生的品德培养,加强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而家校合作则是加强德育的重要基础,家校合作不仅能及时沟通处理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也能让家长在家庭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取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一、家校合作下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当前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不良表现
由于学校和家庭的疏忽,不少学生都沾染了不良习惯,主要体现在生活、学习、文明三个方面。其一,部分小学生存在生活习惯不良的情况。这部分同学大都来自农村或者乡镇周边,对于学校的学习环境不太适应。在学校,他们会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还会不定时破坏花草,对于学校干净卫生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其次,在课堂上,一些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也需要纠正。他们往往会出现上课走神,互相说小话的现象,对于家庭作业,也有部分同学不能独立完成,造成上课效率低,学习成绩差的问题。其三,部分小学生不讲文明,在学校中时常讲脏话,甚至用脏话辱骂同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他们不懂得礼貌待人,缺少集体主义精神,在学校和家中并未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二)家校合作下的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家校合作深度不够
小学生的教育需要教师和父母共同进行,只有家校之间进行合作,才能增强教育力度,达到期望的结果。但是,不少教师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教师方会认为教育学生都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出现了问题并未和家长及时沟通,只是在课上或者课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力度不够,几天之后,学生就又故态复萌。另一方面,家长也将教育看做是教师的责任,平时只顾着解决自己工作上的难题,孩子一出现问题,便对教师兴师问罪。这两种做法,都会导致家校合作深度不够,无法对小学生进行良好教育。
2.合作途径单一
在以往的家校合作中,教师往往是通过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合作的。而在家长会之外,两方则很少沟通,合作方法和合作途径过于简单化、单一化,造成学生问题只能定时交流,无法及时解决。就算有部分教师富有责任心,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或者部分家长关心孩子情况,主动打电话和教师进行沟通,这种情况也只是少数。总体来说,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合作途径仍然存在单一化的问题,急需教师和家长一起解决。
3.态度上对德育的忽视
传统的教育一直以成绩分数为重,部分教师家長受这种观念所限,过度重视学生成绩,而对学生的德育采取忽视态度。在此种观念下,就算家长和教师加强合作,谈论得最多的也是学生的成绩情况,对于小学生学习之外的德育情况不感兴趣或者彻底忽视,影响小学生德育的教育成果。而学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影响,也会形成相同的观念,不关爱同学,对班级集体的活动不感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整个生活。
二、家校合作下的小学德育教学路径探究
(一)提升家校合作深度
教师本身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对于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也需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合作深度。例如,在原本的家长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前规划好要讲的问题,适当延长家长会时间。首先,在会前,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会中对班上的近期主要问题进行简要沟通,并且在会上适当开展讨论,让家长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策略。会后,对于部分问题较重的同学,教师可以单独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适时宣传家校合作理念,寻求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提升家校合作深度。
(二)创新家校合作沟通渠道
想要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教师就需要对家校合作方式进行创新。例如,针对部分学生不爱惜花草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德育问题,要求学生回家后和家长进行讨论。并且在第二天,开展小游戏小竞赛,让学生们讲出家长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对其中讲得最生动有趣的学生进行小礼物奖励。平时,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网络短时家访,定期对学生的在校情况进行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帮助,更好地教育学生。也可以在家长微信群中定下德育小目标,号召家长们一起行动起来,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更好,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
(三)宣传德育效果,改善家长观念
不少家长仍然秉持传统的价值观念,认为分数才是学生的命脉,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德育的宣传,改变家长的固有观念。例如,植树节或者母亲节这些节日,也可以在班级上开展主题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宣讲传统美德,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改变。平时也可以挑选班级上成绩不那么好,但是懂礼貌爱卫生的学生进行表扬,备下礼物和奖状,让家长也感受到这份荣誉。也可直接在微信群对家长进行表扬,让家长明白,学生的品德修养也是教育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
结语
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教学组成部分,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平日里,教师也应该转变自身观念,加强家校沟通深度,采用多种方式渠道和家长进行沟通,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的难题,帮助学生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 罗东玲. 家校合作下的小学德育教学路径探思[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4):218.
[2] 蓝迎师. 家校合作下的小学德育教学实践路径探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