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熙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在工厂生产不断革新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厂房进行升级改造是必然趋势,不仅能够赋予工厂场地以新的发展方向,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地方标志性建筑的成功打造。由于工厂厂房普遍占地面积大、内部结构复杂,在进行改造建设时需要的前期投入较多,为更好地实现建设成本的节约和项目质量的优化,关注改造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工作则显得十分重要,能够分别从工程建设的不同环节流程着手,细化改造工程的具体开展,更好地促进了工厂和城市发展之间的融合。
由于工业厂房本身是用于进行加工生产、产品存储等多种功能的场地,其占地面积大、内部结构复杂也为厂房的改造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性。为更好地保证在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优化和经济效益,加强该工程的项目管理十分重要,且能够对施工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突发状况展开科学、动态的管理配置,使建设方案当中的项目优势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1]。工业厂房的改造建设发展方向较多,包括了现代化改造、工业升级等,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工程建设的基本目标,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不断进行优化,把项目的质量、安全、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纳入改造管理的体系当中,确保能够实现工厂企业的效益提升和厂房的改造升级。
施工质量是工业厂房改造建设的第一要义,在实现厂房不同的新功能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建设细节的有效把控,且会涉及许多不同方向上的专业内容,一些技术人员的基础知识面不够广泛,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工程质量的问题是贯穿于整个规划、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人员盲目追求建设的速度以达到投产应用的目的,反而会导致整个工程质量不佳的问题,必须要引起关注并做好工程量的科学规划,使项目有序推进。工程的用材和施工质量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一些施工单位为控制效益会使用一些价格较低的材料,给改造的建设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威胁和影响,需要有专门的监管质检人员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是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由于工业厂房的升级改造工作是在原有旧址上开展的,一些建筑结构不稳定的问题给施工建设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突发性问题,必须要提前做好工厂结构稳定的科学评估和加固处理,避免坍塌、损坏等问题的出现。工业厂房的建设一般以钢结构为主,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锈蚀的情况,在进行吊装等工程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部分施工人员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在作业时没有按照规定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在出现安全隐患时没有一定的预防和处理能力,给改造工程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一些工程企业在工作中忽略了应急预案的制订,在突发情况下难以做到正确处理,还需要在管理中做好加强。
由于工业厂房本身的占地面积较大,一般达到了数千平方米以上,在对其进行改造建设过程当中的成本投入更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物、财力,且在项目的开展前期还可能会涉及一些原有机床设备的拆除和运输,给整个改造项目的工程成本管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性[2]。一些甲方企业为使工业工厂能够尽快完工并投入新的生产应用,对于项目的工期建设要求较高,和预算控制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性。为有效保障改造项目的建设工期,避免出现过多的材料损耗和项目延误等问题,必须要重视改造建设的预算方案制定、项目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开展,把项目的建设成本纳入项目管理的标准当中,运用专业知识科学的平衡工厂改造管理中的矛盾问题。
针对不同工业厂房改造项目建设需求、使用功能的差异,在展开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侧重,要求管理人员要认真研究设计方案当中的标准和要求,确保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更有针对性。在厂房主体结构的建设环节中,必须要明确房屋结构抗震性、荷载能力等级要求,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按照规定好的参数进行质量测试,避免在项目交付验收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对于一些设计到工业厂房内部结构的加固、改造等环节更应该关注整体稳定性,并严格规划项目建设的工序流程,避免不同的施工环节之间产生稳定性的影响[2]。在工业厂房的改造建设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周边环境给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周边分布有居民楼的地区,改造建设工作必须要保证地质结构稳定,避免产生沉降等隐患。(详见图1)
图1 优化工程建设质量的流程要求
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更为繁杂,包括了建材采购、施工实操后交付验收等,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对项目的监督与把控要求,把项目改造的质量作为首要原则,确保施工建设能够更符合工程规范的要求。工业厂房在功能、标准上和普通的民用建筑有很大差异,管理人员必须要通过实地监督的方式对项目形成全面把控,特别是在一些基础的管道布设、隐蔽工程和机电建设等环节必须要通过改造验收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环节,避免留存质量隐患造成项目的返工问题[3]。在厂房改造过程中使用到的所有建材都必须要通过国家的质检验收标准,认真核对每个批次产品的规格型号、生产许可等,确保能够为改造建设的实操环节提供更优质的基础建材,不断促进改造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预防在工厂改造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事故问题,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建设环节的差异分别指定安全员对现场实操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严格的工作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要求,项目安全员需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参与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工作,确保其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遵守规范施工的要求,避免项目的安全隐患事故。安全员负责填写和整理工厂改造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检查、指导工作记录,并结合项目制定紧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够按照预案设计有效控制事故的范围并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4]。在安全责任制度的建立与落实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明确工作职责并做好追责处理,使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实操建设,规避安全损失。
工厂改造施工技术的选择会在一定程度对项目的建设质量、成本花费等造成影响,还理人员应当更加重视对于新技术、新理念的灵活应用,确保能够更好地为工业工厂的改造建设赋能。如在一些文创产业的工业改造建设当中可以更好地利用原有厂房的空间结构进行视觉上的优化提升,对传统的砖砌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保证墙体稳定性的同时,利用砖砌结构设计不同的造型,提升改造建设的观赏价值[5]。工厂改造建设当中有一些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节水、节电,管理人员应当更重视不同施工技术之间的有效衔接,对工序流程、物资应用和工程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确保工厂改造建设能够顺利推进。针对一些新技术、先设备的应用必须要提前做好交底工作,和项目的监理、验收人员共同把握改造建设的质量,使项目管理工作能够贯穿于建设全程。
造价管理是厂房改造项目当中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更好地兼顾改造建设质量和成本花费之间的矛盾性,不断提升工业厂房的建设水平。管理人员要提前明确工程建设的预算方案,按照建材、水电、人工等不同的模块进行预算分割,按照定额的比例展开预算的控制管理工作,结合当前施工单位的人、物、财等可用资源予以科学的配置调控[6]。改造项目的成本花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针对某些环节上的超支现象要及时进行回溯和反思,并对后续的建设预算进行适度调整,确保后续建设的资金成本充裕。建材的损耗支出是不必要成本花费中的重要组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优化运输、存储的方式对建材损失进行严格控制,并在整个施工团队内树立节约环保的意识,更好地保障基础建材的使用率。
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影响之下,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也何其形成了有效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项目的进度、成本等形成全面的监督,以动态化调节的方式掌握项目开展的全部信息。在建筑工程行业常用的信息化手段包括了BIM系统、revit等,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优势,能够更好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形成动态调控[7]。如在项目的工程量分配过程当中,根据工期建设的要求和总工程量可以进行提前规划,但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由于其他的情况造成的短期延误,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化的平台进行记录和重新调整,使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更加便捷高效。在工业工厂改造建设过程当中的一些装配式工程施工环节也可以应用信息化的技术进行精确的记录,使工厂的定制化加工产品和实际的施工建设需求之间形成更好地适配,有效提升了改造建设工作的工程效率。
在厂房改造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人员、建材和设备的分配应用,科学的规划能够更好地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性,也是项目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建设方案的规划对基础建材的用量予以全面的把控,针对一些后续环节中使用到的物资应该有专门的场地进行存储,并保证环境的通风干燥,防止出现锈蚀、损坏的情况。对于一些租赁使用的吊车、车辆等设备器材,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根据工序予以一定的调整,将相关性的工程环节结合在一起,在保证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更好地提升项目的进度和效率[8]。在技术人员的分配上,要按照一带多、老带新的原则进行划分,确保工厂项目改造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使人员配置更加科学合理。
在工业化发展进程逐渐放缓,对许多老旧工厂进行改造建设,能够更好地赋予其新的发展生机,和现代化的城市建筑融合。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对原有大量的旧厂房和旧仓库进行成功改造的经典案例,在这些旧址上,存在大量的框架性结构,给予了创意产业以更多的空间纵深感和分割利用,通过增加便捷的网络体系和机电设备赋予了其更多的硬件条件。整个改造项目的空间达到了3000平方米以上,在对其进行施工建设时,需要先对原有的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处理,更好的保障在施工和使用过程当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对该厂区内所有的水电管道线路进行重建铺设,并安装有中央空调和光纤网络等,使其在硬件条件的功能上更加完备。
总之,在进行工厂的厂房改建工作当中,必须要提前明确改造的具体方向和工程标准,才能便于管理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实地监督和定期抽检的方式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造价等进行全面监督,并根据不同建设环节的特点实行责任管理制度,便于更好地确定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在管理过程中,可结合需求多引入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对工程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动态把控,科学分配相关人员和物资,确保工厂场地的改造能够更符合建设方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