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馨锐
艺术歌曲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融人了创作者自身较高的艺术涵养,并且与传统的艺术和文化相结合,因此,在艺术歌曲演绎过程中需要演唱者自身具备高超的演唱功底,发掘出艺术歌曲的内在美和层次美。在艺术歌曲的演绎过程中,演唱者首先需要对歌曲的结构进行分析,不同的艺术歌曲具有不同的特色,分析不同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等特点,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层次感;其次要对歌曲的歌词进行分析,将歌词自身与歌曲的演绎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歌词的音乐美;另外,在合唱中需要重视艺术歌曲的立体感体现,培养听众的听觉分辨能力,以致可以让听众从层次美的角度来审视艺术歌曲。
一、演绎艺术歌曲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在歌曲创作背景中分析歌曲结构
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上的,它本身就显示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作曲家在伴奏的编配、诗歌的编排、歌曲的编排、情感的表达、结构的布局、作品的内涵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赵元任、萧友梅等诸多著名的作曲家,他们留洋归国,创作拥有中国自己文化背景的艺术歌曲,将自己学到的艺术歌曲技法运用到创作当中,《教我如何不想她》《我住长江头》等多部作品为中国艺术歌曲初期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所著的《铁蹄下的歌女》《母亲河》和《松花江上》等艺术歌曲充满着爱国主义情怀,他们不忘民族使命,留下了令人念念不忘的千古绝唱。改革开放后,艺术文化重新被点燃,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发展迎来了春天,破冰出现了诸多名声大振的作曲家以及《那就是我》《在那遥远的地方》《鸟儿在风中歌唱》等艺术性与思想性齐头并进的艺术歌曲作品。
每一首歌曲都有相应的创作背景,如果在演唱时演唱者不了解背后的故事,可能就无法演绎出相应的感觉。所以在歌曲演唱之前,演唱者不仅要了解这首歌曲的演唱技巧,更要明白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反映了什么样的风格和社会现实,从而转变自己的表现手法,最终将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丰富演唱的效果。
艺术歌曲往往具有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特点,在分析查找艺术歌曲背景的同时可以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分析,找出歌曲的旋律主线;对歌曲的结构进行分析,对歌曲的乐句进行整合,找出歌曲中乐句的总数和其中乐句相同的部分。另外对开头和尾句进行分析,可以通过分析结果看出歌曲的结构,在演唱时更能表现出歌曲的层次感。
(二)从歌词出发分析歌曲
艺术歌曲以诗词配乐,丰富的音乐结构与诗词结构节奏相呼应,通过音乐线条、节奏和框架的配合,将诗作所体现的精神、思想、情感和意境予以再现。音乐与诗歌的统一是艺术歌曲的基本要求。
在中国,诗词音乐结合了传统词乐文化与现代声乐艺术,继承并弘扬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审美价值。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我们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文化,艺术歌曲的边界也在被世人拓展,打破了传统如《大江东去》这种以诗歌改编配词的局限性,加入很多思想性很高、现代押韵的诗歌,或者是格调高雅的歌曲进行加工创作,例如《我像雪花天上来》、古代歌曲《清平调》、歌剧片段《绣红旗》《红梅赞》等等,甚至是电影插曲《怀念战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或是地方民歌《茉莉花》《走西口》,都被纳人中国艺术歌曲的范畴中来。
每一首艺术歌曲都会有相应的主题,其主要体现在歌词结构中。歌词的创作往往融合了较多的修辞手法,演唱者要在比喻、拟人等手法中体会歌词的美感;另外,在拿到歌词之后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熟读和感情体会中找出这首歌曲与其他歌曲的不同之处,体会其中的转折、起伏,对在不同节点的转化做对比分析,将歌曲转化为艺术的表现,这些对于最终的层次表达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声乐表演和歌词叙述中,需要注意歌词的音节长短和元辅音等细节,不同的音发声时间长短不同,重音的位置也不同,影响着不同音节之间的转换。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要做到字正腔圆,而在诗词演唱中,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要基于字的本身来进行探究。在单音节字的演唱中,要将音色、音高等要素体现出来,最后产生不同的音节片段。因此,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注意体验歌词的节奏特点,感悟其中的情感变化,从歌词的字数、节奏、句式等方面对歌词进行具体分析。这个层面主要是要求演唱者对歌词语意进行把握、延伸情感,进一步感受歌词的层次美。
(三)分析乐谱
乐谱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因此,分析歌曲的主旋律,把握演唱过程中的节奏,在演唱时对节奏进行有效掌控,才能更好地演唱出歌曲的层次美。乐谱的分析要求演唱者具有很高的声乐理论知识基础,能够对不同节拍和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演绎,还要注意从低潮到高潮的起伏转折旋律线,同时要注意调性变化与情绪转折的关系。因此,专业的演唱技巧是一首歌曲演唱成功的前提条件,演唱者同样需要注意提升理论知识修养,这样可以更好地读取乐谱,并对其中需要改进的部分进行修改,更好地达到歌曲的层次表现效果。
(四)从歌曲传播演绎中戏剧化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戏剧性是一直存在的,表现在特定环境下人物的情感起伏、悲喜交加,体现人的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无论是以诗歌作词,还是具有艺术性的歌词,加入旋律的编写会使文字的表达更有分量,不同于旁白或是朗诵,使歌曲更具有传唱性。
艺术歌曲的传播和普及力度与演唱者的感染力和共情力有非常大的关系。作曲家在创作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创作源泉,加上对古典诗词的运用,所创作的歌曲民族性与历史性很强。且先不论隔行如隔山,所谓的“门外汉”对于歌曲艺术性的理解会有多少,但就“隔代”来讲,要想让这些经典的艺术歌曲一代一代流传,演唱者的共情力是否能让听众感同身受、 “声”临其境至关重要。当代人欣逢盛世,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战争、历史等诸多层面,有些了解却不见得深刻,而每一首艺术歌曲所带有的戏剧性和背景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历史的片段,那如何让年龄更小、文化程度不高的听众也能为之动容,就要考验演唱者的戏剧功力了。艺术文化的普及是不分专业、年龄、国家的,既然先辈可以提炼外国历史悠长的艺术歌曲技法来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那我辈也有责任将他们所创作的这些作品发扬光大,使之绵延不断。所以对于演唱者来讲,每一位听众都是值得我们为之倾心而唱的人。例如《忆秦娥·娄山关》,这首以毛主席诗词为蓝本的艺术歌曲,演唱者应该如何将他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决心表现得豪迈而坚决,如何让听众感受到有志者就应当有“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钢”的自信自强?演唱者除了在歌曲演唱技术方面提高以外,将歌曲戏剧化,从内心去演绎红军不畏艰险的形象,会拉近演唱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更容易使演唱者和听众达成对歌曲展现的思想认知的一致。
二、如何在歌唱中演绎歌曲的层次美
(一)在歌曲的不同风格中体现层次美
不同的国家、地域、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音乐风格和民族音乐调性。所以演唱中外艺术歌曲不能用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来演绎,一定要根据整体情况来把握歌曲,特别是对于歌曲层次感的体现。加入专业的声乐技巧有利于演绎出歌曲的层次感,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对中外艺术歌曲的把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声乐技巧去完成作品,就更别说其他艺术表现,所以在演唱训练中加入不同风格歌曲的演唱,对歌曲层次特征的表现有着较好的辅助作用。
多个演唱者唱出来的同一首作品不可能是一样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者”,声乐专业人士更应该在对歌曲整体有一定把握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见解,演唱者可以去欣赏原唱歌曲的音频资料,但不能完全去模仿别人。艺术演唱风格是歌唱家以及演唱者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也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演唱者加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充分融人艺术作品,这样才能使演唱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和最佳境界,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歌曲的层次美。
(二)在艺术作品的分析和实践中感悟歌曲的层次美
在歌曲分析中,要结合歌词特点、旋律特点、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具有诗意的歌词能够增加歌曲的内涵;歌曲中的旋律让歌曲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和感染力,也能够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歌曲的民族特性;歌曲的结构特点能够让歌曲的结构更加丰富,层次更加鲜明。
《版纳的春雨》这首艺术歌曲极具少数民族特点,其创作素材源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创作者根据当地人民的生活特征、生活习俗以及民族特色为背景进行创作,并结合了当地音乐特色和舞蹈风格,使美声唱法与民族作品相结合,形成创新点。采用钢琴伴奏,更好地体现出歌曲的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伴奏和主旋律的结合可以更好地描绘音乐的画面感,在节奏的交替变化中,营造出艺术歌曲所需要的艺术气氛,构建出层次分明的主题场景。这首艺术作品的旋律优美,在作品中多次运用了半音五声音阶,大大地丰富了歌曲的旋律色彩,更好地表达出歌词的语气特征。B乐段的整体旋律要高于A乐段,通过节奏变化加快了歌曲的情绪变化,不仅让歌曲的整体旋律更加丰富,还使它拥有了立体的层次感。
从歌词角度进行分析,两段歌词都表现出傣族人民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在作品的首尾处使用了衬词,对整个艺术作品的意境表现有很强的渲染效果。歌词中多次运用修辞手法,将自然的景物和歌曲意境进行结合。从春雨的出现开始,到田间作物和景象的变化,再到傣族人民心中的期盼之情的变化,在歌词中表达出人们对于春雨的喜爱,也从侧面反映出自然变化、事物影响、心理变化等多个方面的歌曲层次构建,从作品的结构中可以体会出艺术歌曲的层次美。整个作品是一个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作品,包含两个乐段,歌曲的主体部分是对歌曲意境的描绘,对下一个乐段的引出做了铺垫。作品由四乐句的平行乐段组成,生动地把春雨比喻成“薄雾”“轻纱”“甘露”“情话”,飘洒在田野、凤尾竹、美人蕉和竹楼上,形象地描述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春雨来临之际的美丽景象。A乐段通过在三连音弱起,停留在主调属音延长上,使规律的节奏有一种自由的错觉;在主调的二级音上延长七拍,给人一种无尽想象的画面感;最后的和声停在间奏调的属和弦上,为下面引入的F宫做属准备。进入B乐段后,继续采用F宫调式,歌曲情绪欢快、轻巧,速度为小快板,与A乐段相比,调式转变,形成强烈对比,具有浓郁的舞曲风格特点;尾声部分,延续B乐段的F宫七声调式,以美声花腔演唱方法诠释,由演唱者弱起、自由、慢速地引入;歌曲结束句共四小节,和声在f羽调式中形成调式交替和弦,使和弦对比强烈,从而把情绪再次推向高潮,更好地展现艺术作品的层次美。
三、结语
当今时代的演唱者身上肩负一种使命,在自身享受、沉浸音乐的同时,有义务将这些历经岁月的中国作品传颂出去。艺术歌曲本是源自外国的音乐文化艺术,各个时代的作曲家前赴后继地留洋探索,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创作改编、推陈出新,这种匠人精神就像一束渴望冲出阴霾的光,每次在我们分析歌曲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被我们拭去灰尘,温暖却又惊喜地发亮。演绎过程中的二度创作更会让听众和作曲家的视听打开新的维度, “接受”与“被接受”的过程则会使歌曲达到被广泛认同的新高度。歌唱的技巧和情感的表达在演唱者的准备过程中应该是一视同仁的,演唱者自身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会赋予所演唱的歌曲新的生命,一个正在被众人期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