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开启整本书“悦”读

2022-04-29 03:03郑虹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寓言整本书导图

郑虹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持续深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较为广泛地被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它不仅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改变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整本书阅读作为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发展深度思维的重要方式,当前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浅层阅读、系统性弱、简单运用等。这导致整本书阅读很难发挥自身优势,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整本书阅读中,不仅能够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以及新的思路、策略和工具,而且可以让学生形成和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本文以《中国古代寓言》为例,探讨如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读前借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中国古代寓言》这本寓言集是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共选入76篇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形象鲜明,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引导学生要学会分辨生活中的是与非,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时,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用最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产生阅读期待,并快速邂逅读本产生阅读“情愫”呢?在信息时代,微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虽微却精,简约而不简单。

(一)微课导读,选择合适的寓言版本

当前,《中国古代寓言》有多个版本,哪个版本更适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此时,教师需要基于学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版本。于是,笔者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了多个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寓言》图书的封面、目录、插图、部分章节、阅读指导、他人评价等信息。在学生对这些版本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借助问卷星的调查功能,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投票方式选出自己想读的版本,并写出推荐理由。借助微课,学生对整本书有了初步认知,激发了阅读兴趣,产生了一定的阅读期待。结合问卷星统计数据,教师则更好地了解到学生更倾向于阅读的图书版本,以便精准实施教学活动。

(二)微课促读,猜测辨识寓言故事

选好图书版本之后,在导读阶段,笔者仍然運用微课唤醒学生对已熟识寓言故事的记忆。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亡羊补牢》《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故事的插图缓缓呈现在大屏幕上。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听音乐猜故事、看图猜故事、看片段猜故事等活动,不断激活学生记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国古代寓言》寓言集的学习。

微课虽然短小,但画面精致,内容精彩,如有精美绝伦的图片,绘声绘色的解说,趣味盎然、不断滚动的字幕……让学生沉浸其中,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经典的距离,让原本静止的文字摇身一变成为美好的场景,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借助微课,静止的文字就像小鹿一样闯进学生的心里。学生也仿佛乘着时光机穿越到古代,即刻进入忘我的“悦”读境地,边读边体会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二、读中融合信息技术,开展深入阅读活动

整本书阅读虽然大多以课外阅读为主,但是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也少不了教师的过程性指导。阅读过程中,为了更深入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笔者主要运用思维导图和联结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掌握寓言阅读方法的同时,深刻体悟寓言含义。

(一)导图驱动,习得寓言阅读方法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笔者将书中的76个寓言故事基于阅读策略、阅读能力训练等维度分为6组,每组提供一篇阅读指导,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中阅读指导的基础上提取关键词语,归纳总结阅读指导中的方法。之后,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希沃助手”功能,将文本中的导语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借助“画笔”功能圈点出每个单元阅读指导中的关键词语,再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思维导图”功能整合并绘制出“阅读方法”(先读后悟、联系自己、提出问题、展开联想、梳理启示、寻找相似)的思维导图(如图1)。可视化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并能在相互交流中寻觅到阅读寓言的技巧。

(二)联结比较,品悟寓言的道理

资深阅读与写作教师阿德丽安·吉尔,基于自己20年的教学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五大阅读策略”:联结、提问、图像化、推测和转化[1]。在《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四个层次的联结,即单篇联结、群文联结、联结生活、中外联结,通过联结比较,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品悟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1.单篇联结,理解寓意

《中国古代寓言》中众多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有的改编自文言文,有的更是被拍摄成经典的短篇影视作品搬上荧屏,用小故事折射大道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精选和文本阅读相关的影视作品,在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场景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寓意。

例如,阅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寓言故事时,笔者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展台功能,让学生观看与文本同名的寓言故事影视片段,并引导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将影片和书中描写的人物、场景进行对比,启发学生寻找异同。寓言与影片相遇,影视作品中生动的画面对学生产生的冲击力更强,也让书中静态的语言文字和平面的图画神奇地溜进学生心中。学生在对比中明白了:蝉、螳螂、黄雀这三只动物只看到了它们眼前的利益,并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的灾祸。楚国就像树上的蝉,吴国则是准备捕食蝉的螳螂,黄雀就是其他诸侯国,站在树下观战的就是强大的秦国。将寓言的人物、场景、情节和道理联结,能够让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自由感知内容,走进人物,领会寓意。

2.群文联结,加深寓意

《中国古代寓言》以人物寓言为主,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生动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有些人物虽然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是他们具有典型的特点,有的还成为一种文化符号。那么,面对如此众多的人物,如何更好地梳理人物关系,厘清文本脉络,激发学生探寻人物特点的兴趣,思维导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思维导图功能,学生走进故事人物,为自己喜欢的寓言人物制作了“身份证”,建立了“人物档案卡”,如智者(《杞人忧天》中的邻居、《愚公移山》中的愚公)、能人(《种树》中的驼背、《献琴》中的工之侨),串联起相关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可以说,一张图串起一类人,一张图联结一类故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一张张形式各异的导图都是学生阅读智慧的体现。运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简单快捷,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方法和技巧,加深对寓言故事内涵的理解。

3.联结生活,活用寓意

在这一环节,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并将从寓言故事中学到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课堂上,借助运用“万彩动画大师”制作的微课《生活小故事》,笔者在学生观看微课后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活动”功能,设计了“联结生活学寓言”的活动(如图2),让学生说一说面对视频中发生的事情,你会用哪个寓言来劝告故事中的主人公。学生边阅读故事边联想生活,通过心灵的对话更深地感悟寓意,达到活用的水平。

4.联结中外,汲取文化

“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三本寓言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笔者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地展示了三本寓言集的不同点,也让学生明白了其他两本寓言集的特点。其中,《伊索寓言》中故事的主角是动物,据统计,狮子出现35次、狼42次、狐狸46次、羊20次、驴25次。在这一环节,笔者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学科工具”的统计图功能,对《伊索寓言》中动物出现的次数进行数据分析,并引导学生将三本寓言集中以同一动物为主角的几篇故事放在一起阅读,比较不同故事中同一种动物存在的差异,深化学生对某一道理的认识,从迥异的故事中发现相似点,从不同的人物身上发现相似的形象。

借力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种形式的联结和对比阅读,学生对寓言故事有了多元化的理解,激发了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和信心,开阔了视野,有了阅读寓言系列丛书的积极性。

三、读后妙用信息技术,促进持续阅读

为了促进学生持续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还要在课后进行引导和监督,以巩固学生整本书阅读效果,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思维。

(一)阅读打卡,拓宽阅读半径

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之前,笔者根据图书目录运用表格的方式指导学生制订好阅读计划,包括阅读时间、阅读内容、读书心得等,通过班级群和班级美篇分享。随后,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的每日阅读打卡功能,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规定打卡时间、阅读内容,实施系统自评和教师点评,实时跟踪学生阅读过程。每天,在学生日常阅读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阅读计划进行常规打卡,打卡内容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有上传阅读视频的,有亲子共读留影的,有摘抄好词佳句的……之后,学生可以在“阅读打卡界面”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阅读进度和班级群体阅读状况,分享中互相鼓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生的阅读过程清晰可见,做到了学生的阅读有痕迹、教师的评价有根据,实现线下阅读与线上交流的无缝对接。

(二)美篇沉淀,传承经典文化

寓言是世界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的阅读,除了引导学生习得阅读方法、感悟寓言价值外,还应引导学生深刻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文化。

“美篇”具有记录、激励、分享和反馈的作用,将整本书阅读中的读书计划表、思维导图、读书海报、课本剧等通过美篇展示(集趣味性、操作性、具象性于一体),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阅读,在阅读中有思考、有收获。同时,运用美篇,教师还可碎片化呈现《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的内容、学生阅读过程及成果,可视化学生阅读时的隐性思维,给予学生有效的引领示范,为学生的持续阅读和深度互动提供有力支架,促进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

四、对整本书“悦”读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中国古代寓言》收录的许多故事含有丰富的语言元素,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不断丰富和积淀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基于以上探究过程,笔者在读前、读中与读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中国古代寓言》整本书阅读教学,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整合多学科知识,在比较中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是古代先贤思想智慧的结晶,许多作品是借助古代民歌、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阐述自己的思想、见解和学说,建构起独具中国特色的寓言故事体系。在引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如阅读《揠苗助长》的故事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络中收集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生长周期,渗透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从多学科视角审视寓言故事,让学生主动、深入地阅读寓言,开启多元思维,从不同角度解读寓言、理解寓意,体现寓言阅读的最大价值。

(二)拓展多种渠道,实现多元化阅读

在读前导读环节,教师还可以按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划分学习小组,制作阅读活动记录表,发挥小组合作优势,根据各小组选取的篇目,完成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记录表,如阅读地图、阅读思维导图、阅读表格。在这一活动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运用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阅读和交流。这既优化了学生的阅读方式,又能让学生从多种渠道整合优质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意识。

(三)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语文素养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在追踪学生阶段性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反馈信息,分析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性测试。之后,根据实际学情,结合学生综合阅读成果,整理一些有价值的整本书阅读测试题,借助问卷星编制调查问卷,以二维码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与父母一起完成,从而构建并完善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

立足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读前借用信息技术,读中融合信息技术,读后妙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校、社会和家庭形成合力,助推学生深层次阅读,助力学生多维发展,让整本书阅读有力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效度。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线上线下整本书阅读的无缝对接,加深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还能让整本书阅读真正走进学生心中,让他们爱上阅读、主动阅读,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注:本文系安庆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指导策略的探究”(课题编号:AJKT2021—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阿德丽安·吉尔.阅读力 :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M].岳坤,译.北京:接力出版社,2017:3.

(作者系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独秀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寓言整本书导图
《论语》整本书阅读
烃思维导图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寓言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