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04-29 08:53卞金华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扩展性互动性语篇

卞金华: 正高级教师,扬州市特级教师,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教师,扬州市初中英语卞金华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荣获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先后主持省市级课题10多项,已在核心或主要基础英语教育教学期刊发表50多篇文章,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全文转载。秉持“探究语言教育实践 分享语言教育经验 凝练语言教育主张”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理念。

信息化环境对英语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对此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业已做出相应的回应。当前,英语教育教学信息化有了广泛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究,信息技术对英语教育教学的支持服务价值有所显现,得到了一定的认同。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要以信息技术支持与促进英语教育教学育人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努力推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教学的深度有机融合,探究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英语学习实践的本质内涵和具体表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英语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体现信息技术对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促进意义。

目前,教育信息化对英语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助学育人属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加快学生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促进英语教学育人价值的实现。笔者以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为例,探究英语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信息技术在实现英语学科育人价值上的重要意义。

一、基于信息技术的扩展性助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信息技术的扩展性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扩展感官功能的行为表现,主要指信息技术提升感官功能的广度、宽度、高度和深度,以及提升感官功能的敏捷性、深刻性、准确性和丰富性。人的感官能力在类别、水平上有差异,如有的人视觉能力强,有的人听觉能力强等,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运用能力也有差异。信息技术既可以弥补学生感官功能上的不足,也可以扩展加强部分感官功能,提升学生信息处理加工能力。信息技术的扩展性对单一或多个感官功能起强化或补充作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具有不同的扩展性功能(如图1)。如以动画呈现的语篇材料能强化人的视觉感官功能,提升人在形象化的语篇材料中快速提取语篇信息的能力。

英语阅读以信息输入活动和语言理解活动为主,要求学生在基于、深入和超越阅读语篇的学习和使用语言知识技能理解与表达语篇的过程中,通过对语篇信息的深度、广度、高度进行加工处理,能准确、深刻、敏捷和多元地处理加工语篇所蕴含的信息,促进学生在语篇学习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

例如,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有一个题为“Music without boundaries”的阅读语篇。该语篇对学生来说,内容较为陌生,也比较难懂。如果只是粗略阅读,它的深刻、多元的信息就不能被学生准确、深刻地提取和加工,也会让学生失去通过该语篇阅读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机会,错过该语篇育人价值的发挥。信息技术的扩展性可以帮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对语篇信息进行提取加工。文本中,“boundaries”贯穿语篇,是学生需要深度理解与表达的词,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与表达起着核心引领作用。把握boundaries的意义,能让学生深度推进和展开对语篇主题意义的理解表达。

boundaries两个层面的意义隐含在语篇中,若仅仅采用阅读静态语篇文本的方式,学生不易有深刻、全面的理解与表达。扩展性信息技术则可提升学生对boundaries意义理解的视听等感知能力,服务学生对该词完整意义的深度理解与表达(见表1)。

采用扩展性信息技术呈现的boundaries的基本信息图谱如图2所示。基于信息技术的动画、音视频、视听App等具有扩展性信息技术属性。教师可将boundaries采用特殊字号、颜色和动画技术凸显出来,并配置相关图片以及拼读音频,或用小“tips”标签提供词义注解,对该词的形式、意义等信息做基本呈现。这些融合扩展性信息技术的词汇呈现信息方式是多模态的,能够增强学生感知理解词汇信息的视听等感官功能,促进学生对boundaries的基本词条意义形成初步完整全方位的理解,使信息技术的助学育人功能得到凸显。

运用扩展性信息技术还可探究boundaries在语篇中的具体意义。教师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设计词汇辐射式和链条式意义扩展示意图(如图3),提示、引导学生在语篇阅读过程中探究体验boundaries的多元、深刻意义,引领学生理解与表达boundaries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层面的意义表征,鼓励学生在框架中用语篇信息对词汇意义进行解释、说明、描写。教师还可以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展示具体语篇,并用色彩、字号凸显出来,具象呈现语篇中与boundaries相关的信息,提升学生对词汇意义理解、表达的敏感性和关注度,引领学生整合理解boundaries的具体意义,并将该词的具象意义与语篇主题意义关联起来。在扩展性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对boundaries的意义理解更为具体化、深刻化和完整化,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扩展性信息技术将语篇以文字形式与非文字形式、音频与视频、图片与表格、静态与动态等进行多模态展示,促进学生深刻、准确、多元地理解提取和加工处理语篇信息。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使用信息技术扩展自身的感官功能,不断提升信息提取加工能力,发挥信息技术的助学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性助力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

信息技术的互联性是信息技术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指借助各种层级种类的网络对信息进行联通,促进信息的聚合。信息技术的互联性可以帮助学生连接相关信息,形成信息的碰撞、交会、聚合,促成信息的整合、升华。借助信息技术的互联性,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获得网络上所集聚的信息并为己所用,通过信息技术支持的语言学习活动发展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素养,实现英语教育教学的育人价值。

例如,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第8单元是题为“Green Switzerland”的阅读语篇。该语篇涉及的话题、题材都是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都有关联,但该语篇话题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相关话题信息储备不足。语篇话题的专业性影响了学生对语篇信息的理解程度,不利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因此,教师应采用互联性信息技术链接相关信息,形成信息库,支持学生在语言认知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对语篇信息的获取整合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独立或合作开展与“Green Switzerland”相关话题语篇的关联、整合活动,做好话题知识储备,支持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学习和使用语篇(见表2)。

课前,教师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话题知识,并让学生发给教师或同学阅读。在这一环节,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自主合作,借助网络平台组织语篇素材。有条件的话,教师可组织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相关话题多个语篇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课中,教师可将选编的语篇打印在不同色调的纸条上供学生比较阅读,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状况,实时连接网络收集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展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多重、多层、多类的海量信息的语言学习与运用活动中,采用辨识与分类、分析与推断、概括与建构、批判与创新等思维类型的语言认知学习方式,深化对教材语篇信息的处理加工,既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素养,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后,还可要求学生对语篇话题相关内容继续运用信息技术深度学习,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语篇学习活动依托信息技术联动起来,在语篇深度、广度学习中发展语言综合素养。如以该语篇中的关键词“green”为例,可以用如下多个主题词,如green Switzerland、green life、green study、green lifestyle、green community等收集选编多个同话题语篇,供学生阅读,让他们比较不同语篇对相同话题表达的立场、观点、情感态度以及传递的信息量;还可要求学生分析不同语篇运用的信息表达体裁、语篇类型、修辞、语言风格等。

借助信息技术的互联性,教师能充分运用语篇的互文性,避免语篇阅读的孤立性和碎片化。基于信息技术的语篇互文性阅读,能引领读者将语篇理解与语篇所关联的信息多层次、多视角地链接起来,形成对语篇的纵横向、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完整认知。语篇互文性最早由法国学者茱莉娅·克里斯蒂娃提出,她认为任何语篇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文本与文本之间都可互相作为参照面,每个文本都可以是其他文本的补充与整合,也可以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文本间相互参照、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建文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运用信息技术的互联性,教师能引导学生跨越目标语篇,广泛、多维度地关注与目标语篇的相关信息,基于目标语篇发现、分析、链接与之相关的信息,形成对目标语篇的完整认知。

需要注意的是,发挥信息技术互联性的作用时,教师要注重进行批判性、思想性、多元性和深刻性的思考。比如,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汇聚信息时,要引导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和使用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匹配信息源、信息渠道、信息发布者、信息运用目的等,依据这些标准确定是否采用某个渠道的信息。此外,教师平时也要关注相关网页、软件,保证信息收集的规范性、主流性、正确性,建立资源库,适时向学生推荐,引导学生科学使用信息。教师还要监控并指导学生辨别使用网络信息,指导他们正确收集、处理信息,不被网络所误导,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来深度和正确使用信息技术。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助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互动性是促进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共享、共建语言信息处理加工能力。通过互动性这一信息技术特性,使用者可以影响媒体的形式和内容。互动在朗文词典中的定义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由于活动发生在双方之间,交流是即时的、相互的,信息反馈顺畅,任何一方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出者。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双向沟通和控制力。互动性的双向沟通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互动必须允许信息的双向传播,而且一次交换的信息必须是高度相关的;信息互换必须瞬时发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互助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第4单元是题为“Life on Mars”的阅读语篇。该语篇围绕火星上未来学习生活的猜想推测展开,话题具有想象性和开放性。对于学生而言,除了可以结合自身的语言文化知识技能解读语篇中的信息外,还可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共享、共建语篇中的目标信息。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在合作、探究、规划、监控、调整学习内容和进程中,提升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性建立虚拟学习互动空间和移动学习共同体。在虚拟学习互动空间和移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互动网络平台开展语言学习活动,通过设置任务问题情境、评估改进语言学习活动,引领学生融合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以该语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虚拟学习空间和学习共同体里,仿写探究未来火星学习生活的某个场景。这个话题虽在语篇中有所涉及,但是内容简单、宽泛,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想象空间。所以,教师可就该话题的巨大想象性空间,要求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充分发挥想象完成读后写作任务,并及时将语言活动结果发布在学习空间里。学习共同体成员要进行实时评估,给出修改建议,甚至以接龙方式组织集体商讨修改。此外,在虚拟空间和共同体里,教师还可要求学生对同学的语篇阅读进行展示点评,也可组织学生对语篇信息进行多模态转化,如以小组合作形式对语篇进行绘图创作改编,并在空间里传阅,实时互动协作修改与完善。

信息技术的互动性既适应了信息化时代的阅读学习环境,也改变了阅读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了适应信息时代所需的新的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彼此之间更有效地相互帮助,分享学习资源,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开放性和实效性(如图4)。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认识和运用信息技术的互动性特征,引领学生充分整合使用信息技术来促进阅读,组织阅读学习共同体,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合作阅读学习,在网络空间里实现阅读资源共享、阅读能力提升。

在这一环节,教师需注意,信息技术互动性的运用要注重主体性、发展性和合作性。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虚拟学习互动空间的建立与运行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发展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价值。同时,要引领学生关注虚拟学习空间和共同体目标、制度的制订与执行,所有共同体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虚拟学习互动空间和共同体的共建共享,以英语学习与运用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提升为目的。在学习共同体中,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学习,形成主动积极学习的技能、习惯、品质,发展终身英语学习与运用素养。此外,也要督促学生及时、实时更新基于信息技术互动性建构的虚拟学习互动空间,协同推动促进自主学习行为的形成、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互动性学习空间和共同体的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信息技术作为支持英语教育教学的工具有其多重性作用,教师要引领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语言实践活动,充分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助学育人属性的内涵指标和行为表现,并将其与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融合起来。信息技术的助学育人价值需要人的主体性与主动性才会真正落实和实现,要通过人的语言学习运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责任编辑:祝元志

猜你喜欢
扩展性互动性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英语扩展性阅读能力策略分析
玩转表演
高中物理如何充分利用扩展性栏目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比ITX还小华擎推首款Mini—STX主板
网络教学平台的扩展性研究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互动性的测度及其与碳生产率的关联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