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 林续廖 陈昭彤
摘要: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元宇宙”不仅包含各种新媒介技术的融合发展,也由于打破了地理空间的壁垒而将跨文化传播推入到一个新的舞台,并或将引起新一轮的世界传播秩序角逐。2021年12月4日,“元宇宙、虚拟化社会与跨文化传播”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与会者从哲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视角研究未来的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并开展学术对话与讨论。本文对与会者观点进行全面系统梳理,总结会议带来的启示,尝试提出“元宇宙”或许是一个在科学技术、商业资本、社会心理三重实践中建构起来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并从来源、时间向度、空间向度、应用四个方面总结了“元宇宙”可能的特征,同时畅想了“元宇宙”未来在学校、剧场、旅游、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可能性,思考元宇宙可能带来的五大挑战:对人的主体性的挑战、对“真实”的挑战、对现有制度体系的挑战、对治理能力的挑战及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挑战,从而希望为“元宇宙”未来更好的发展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元宇宙”;虚拟化社会;跨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2021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校级项目-青年学者论坛项目“‘元宇宙、虚拟化社会与跨文化传播青年学术研讨会”项目(项目号:2022LT003)资助。
2021年12月4日下午,“元宇宙、虚拟化社会与跨文化传播”青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思想德育工作室“新青年人文交流工作室”联合主办。研讨会邀请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其他各高校相关领域学者和业界专家参会,就“元宇宙”概念的历史流变、“元宇宙”对全球传播秩序的影响、“元宇宙”与社区治理、“元宇宙”与市场经济和平台型管理、“元宇宙”与高等教育和网络思政、“元宇宙”与旅游文化、“元宇宙”与科技、“元宇宙”与艺术传播等主题进行了演讲与对话。
一、“元宇宙”兴起背景
新闻传播史上,每次技术革新与应用都会推动新闻理念和行业实践的巨变。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依托VR、AR等新媒介技术,人类社会开始出现向虚拟化转向,打造虚拟人格等构建“元宇宙”的新兴业态。“元宇宙”不仅包含了各种新媒介技术的融合发展,也由于打破了地理空间的壁垒而将跨文化传播推入到一个新的舞台,并或将引起新一轮的世界传播秩序角逐。跨文化传播涉及有关文化与传播研究的方方面面,中国应如何准确把握“元宇宙”发展方向?如何积累增进有关中国社会、文化的理性认识?如何主动争取虚拟世界的建构权,努力成为全球传播秩序的引领者?此外,在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所暴露出数据泄露风险、社会鸿沟扩大、技术驯化等种种问题,也亟待探究与解决。
二、会议观点综述
本次研讨会分为特邀主旨演讲和青年圆桌论坛两部分。特邀主旨演讲环节,各专家学者分别就“新时代艺术传播的几种可能性”“元宇宙:全球传播秩序的挑战与机遇”“元宇宙概念对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的启发”“新传媒科技与新闻传播学研究‘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及其对金融市场的传导”“互联网时代的跨文化传播与信息鸿沟——一个面向MOOC的大数据研究”“元宇宙视角下的跨文化旅行‘人、场、物重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文化信息安全传播机制与路径研究”等主题进行了发言;青年圆桌论坛环节,各专家学者分别从“谈论元宇宙:对于新技术社会想象的一些反思”“媒介与触摸:电影、游戏、VR/元宇宙”“元宇宙与基层社会治理——以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为例”“5G、区块链等技术发展与元宇宙的诞生”“思考:如何在元宇宙中传播汉语与中国文化”“ 元宇宙与平台型管理”“区域一体化和元宇宙视角下的数字身份认同”“网络思政与‘第四课堂建设”“元宇宙视阈下京剧对外传播‘游戏论刍议”“元宇宙的可变性”等主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会内容丰富,观点多样,笔者对会与者观点进行梳理整合以飨读者。
(一)“元宇宙”:科技
“元宇宙”的诞生、发展和应用离不开5G、数字孪生等科学技术的支撑,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的经济体系的运转。在科学技术推动元宇宙及其关联产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关于人与技术、虚拟与现实、开放与隐私等问题。长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带头人王玉英教授认为,未来可以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良性循环的传播机制、增加传播链式结构的安全系数、结合多种链式结构拓展传播场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水平四个方面更好地应对“元宇宙”生态下的信息传播和网络安全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车致新博士认为可以从艺术学、计算机科学和新闻传播学等角度讨论媒介的应用,围绕电影、游戏与VR(元宇宙)之间的关系探讨媒介与触摸的关系,从媒介物质性的角度考察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与交互作用,体会科学技术于“元宇宙”之中的作用。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产品总监、高级工程师伊然先生认为,除了从5G、区块链等技术发展角度探讨“元宇宙”的底层逻辑外,还要学会从人文社科的角度探讨“元宇宙”概念中更底层的逻辑关系,理性看待“元宇宙”所带来的商业热潮。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张帆认为,“元宇宙”是一种“无限的游戏”,它的有趣之处不在于无限接近现实,而在于“元宇宙”无论如何接近现实,人们都知道它是假的,但都乐此不疲,科技发展的同时,使用者都应保持理性。
(二)“元宇宙”与“主体性”:从历史角度对新技术的思考
“元宇宙”对人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挑战,“元宇宙”既存在自身的技术实践逻辑,又具有影响人的主体性的社会逻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谢庆立教授认为,中国古人对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保持一种警惕,因科技所指代的是一种工具理性,因此我们应当将价值看得高于科技,和新技术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清晰的观察和理性的思考,不被技术化和智能化所异化。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教师赵立诺博士认为,虽然“元宇宙”将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二元对立转化为互联,架起了精神和实体的桥梁,但现实世界中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技术的社会结果是社会想象和社会塑造的过程,而非技术直接影响和决定的过程,人们的社会想象是对某种事物在事实和规范层面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博士提出,应当思考人们如何谈论元宇宙、如何建构元宇宙、如何想象元宇宙,审慎地去考察元宇宙的话语以及其周边的社会想象及分流。
(三)元宇宙:全球传播秩序和数字身份认同
“元宇宙”将构建一个平行的时空,如何构建这一平行世界的传播秩序以及这一传播秩序如何影响我们现实世界的传播秩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高金萍教授提出,应准确把握“元宇宙”发展方向,加强基础研究,积累成熟技术,主动争取虚拟世界的建构权,努力成为全球传播秩序的引领者;通过加强平台建设、精选话语符号、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破除美西方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妖魔化和污名化。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丹麦语教研室主任王宇辰博士认为,“元宇宙”视角下,传统现实世界的资源不再具有稀缺性,个体在“元宇宙”中的权力和资源会被再次分配,这将给个体平衡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和“元宇宙”世界中的身份带来冲击,“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反而呈现出高度中心化,创造出新的体制的创造者去管理“元宇宙”的世界。
(四)“元宇宙”:社区治理
从5G到人工智能,从大数据到智慧城市,“元宇宙”关联的产业在过去10年间已经充分融入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北京市延庆区儒林街道办事处鲍捷副主任认为,从政府角度出发,“元宇宙”不仅是重要的新兴产业技术的综合呈现,也是需要重视的社会治理新领域,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元宇宙”是通过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整合了各类关联产业,实现了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这与信息化基层治理的逻辑相契合,在“元宇宙”视角下通过将实体、实景、实事转化为治理大数据,能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机能。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层面,培育和建设社区社会组织已成为重要抓手,运用好、整合好“元宇宙”关联技术,如创建虚拟网上社区平台为民众议事协商提供新渠道,可以更好地服务现实社会的社区治理。
(五)“元宇宙”:市场与平台型管理
经济建设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元宇宙”作为新兴的未来社会新形态,将深刻影响金融市场、企业管理等各个层面。四川大学王文甫教授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以及对金融市场的传导角度提出,“元宇宙”与经济学跨学科研究相互联系,在发展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城镇高速铁道等新基建方面建设的过程中,“元宇宙”概念及其关联技术产业将为我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郎艺博士则从“元宇宙”与平台型管理角度思考,认为企业应积极主动适应元宇宙的变革,合理利用“元宇宙”中去中心化和持久化两个重要特点,通过提供自组织的平台,运用平台式管理的手段,调动员工的能动性与创造力,以更好地顺“元宇宙”之势进行企业改革。
(六)“元宇宙”:高等教育和网络思政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了新的教育模式的出现,让教育从传统的线下面对面转变为非接触式的云课堂。新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援疆干部宋毅教授认为,虚拟仿真是目前高校线上教育应用的前沿,其在“元宇宙”中的应用是创建全息的数字世界,但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要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层次打通还存在不少障碍;“元宇宙”中存在很多小世界(如“教育小世界”),建设“元宇宙教育世界大学”需要考虑到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权等问题。此外,因利益投资等原因,“元宇宙”不会是一个完全民主化的空间,因此在教育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显示度低的区域。大连理工大学的杨中楷教授提出,和虚拟仿真相关的慕课在单元化、师生关系、场景化三个方面与传统知识传播模式相区别,其中和“元宇宙”最为相关的是场景化或沉浸式的体验,它们实现了跨文化、跨知识、跨学科的传播,而“元宇宙”中的教育能达到平台场景化、学生地位中心化和学习方式交互化的效果。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团总支书记李朝伟博士认为,借助“元宇宙”或许能改变过去单向、枯燥的思政教育模式,突破当下网络课堂的瓶颈与局限,如在虚拟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可以亲身触摸到各种红色展品,体验逼真的历史、现实场景,达到更佳的思政教育效果,同时也能让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每位同学的情况,达到“滴灌教育”的精准思政目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志远博士认为,不同国家拥有的技术资源是有差异的,在线教育也存在连接不稳定、互动性弱、让人产生心理焦虑、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等问题,教师和教学单位应积极主动迎接“元宇宙”带来的挑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教育模式。
(七)“元宇宙”:旅游文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实际空间的旅行受到重要影响,虚拟世界的旅行成为新的热点。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钟栎娜教授提出,“元宇宙”不仅为虚拟世界的旅行提供了技术保证,更是在跨文化旅行层面对虚拟与现实的重构创造了新的可能性。跨文化旅行的本质是旅行者主体身份异构化的行为,这与“元宇宙”的概念不谋而合。每个在“元宇宙”的个体都拥有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真实身份,可以通过在“元宇宙”中体验不同的人生来实现身份的异构化,而跨文化旅行中的旅行者实际上就是“元宇宙”之中另一种身份的映射。因此,在跨文化旅行之中运用VR、AR等新兴技术手段,将旅游场所和“元宇宙”空间相结合,创造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场域是关键。同时,在跨文化旅行的场域之中可以运用虚拟技术整合重塑各种旅游资源,将虚拟世界和现实空间复合,赋予旅行者新的体验。但是,在追求虚拟现实技术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享受真实所带来的深刻。
(八)“元宇宙”:艺术传播
艺术在传播中生存,媒介技术的演变直接推动了艺术创作。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孙萍教授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数字场景增多,人们渴望身临其境、渴望广泛的多重感官的内在的刺激,因此“沉浸式戏剧”应运而生。沉浸式戏剧创造了一个类似于真实的环境,除了一般的视觉、听觉,还包括嗅觉、味觉和触觉,让演出更加真实立体。“元宇宙”与戏剧的表演形式是戏剧艺术的再传播,它的数字化未来跟戏剧中人的工作很接近,目标是让观众产生共鸣、产生一种与戏剧交织在一起的奇妙感觉。结合“元宇宙”的概念、手段制作的电影等艺术作品或将获得更大的成功。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吴雨航博士提出,京剧和“元宇宙”有三点共同的理论基础:首先,京剧的舞台是虚拟化的,而“元宇宙”也在逐渐构建虚拟空间,京剧是在“玩游戏”,通过观众和演员互动、进行游戏化而让人感受到京剧之美;其次,“元宇宙”构建一种全新的时空,而京剧演出展现的也是一种全新的时空,这两种时空有很大程度上的契合;最后,京剧和“元宇宙”构造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连接和联系。总体来说,“元宇宙”与艺术传播联系紧密,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将很大程度上依托新技术的创新使用。
三、会议启示
(一)“元宇宙”可能是一个还需在实践中建构的概念
“元宇宙”目前还无权威定义,其描绘的图景也还没有统一共识,这恰恰反映出“元宇宙”尚处在初创阶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元宇宙”是凭空想象的,笔者认为,它的提出需要有科学技术、商业资本、社会心理三方面的支撑。首先,“元宇宙”未来图景的实现,必须要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撑,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来看,许多条件都已经具备,如互联网的基础支撑,VR、AR、MR、XR等技术开发,尽管人们还无法预知“元宇宙”需要的全部科技,但当前的科技水平已经有将“元宇宙”实现的可能;其次,元宇宙的开发建造是一套庞大的系统工程,可以预想,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将会产生超量级的经费支出,科研支出、基础设备的投入、维护运营的成本、更新迭代的费用等,如果没有商业资本的加持,这些构想都无法变为现实,而我们已经看到,目前各路资本已纷纷入局“元宇宙”,为其开发提供了基本的资金池,可以想见,随着收益的产生,还将有更多商业资本入局;第三,尽管目前还无法准确判断“元宇宙”的发展航向,“元宇宙”作为一种愿景,是通过社会去建构的,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社会中的人产生共同的意志,认为“元宇宙”是一种趋势、一种方向,“元宇宙”才能从一种个人或少数人的想法升格为一种群体行动,目前可以观察到的是,从所谓web1.0到web2.0再到人们探讨的web3.0,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已经从一种信息获取渠道转为人际关系网络再到建立万物互联的智能社会[1],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已经产生,这种认识就像洪水一般推动着“元宇宙”的构想。
尽管现在看来,“元宇宙”似乎被确信地认为已经存在有比较明确的技术基础,似乎给“元宇宙”下定义不是难事,但笔者认为“元宇宙”或许是在科学技术、商业资本、社会心理三重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它是一个过程,这就意味着“元宇宙”可能是一个不稳定的概念或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元宇宙”物理层面的技术基础有可能发生变化,这就可能导致人们对于“元宇宙”又会产生新的想象;而在商业资本的实践中,假若资本的洪流更多地涌向了另外的概念世界,那么“元宇宙”成型质量、效果可能就大会打折扣,那么“元宇宙”是什么这个问题也可能发生变化;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很显然,“元宇宙”要成为社会中人想象的样子,人们如何看待“元宇宙”、如何认识“元宇宙”、如何谈论“元宇宙”等问题都会塑造“元宇宙”的未来。
(二)“元宇宙”拥有其必要的基本特征
“元宇宙”应该包含一些必要的基本特征,唯有这样,“元宇宙”才能存在和运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供研究者探讨。
第一,从源头上来讲,“元宇宙”源自现实。首先,“元宇宙”的产生拥有物质基础,必须建立在实体之上,离开了物质的实体,“元宇宙”的建立只能是空中楼阁;其次,“元宇宙”是一个相对概念,所谓“元宇宙”,对应(尽管不是二元对立)的是现实的时空,没有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就无所谓“元宇宙”。但“元宇宙”不仅于此,它的一大特点还在于创造现实,“元宇宙”的虚拟世界只要从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它就成了一种现实,所以“元宇宙”是虚实相生、虚实相融的。
第二,从时间向度来看,“元宇宙”是永存的。“元宇宙”必须创造一种意识,即让处在其中的人们觉得它是长久存在的,而不是易逝的,这是“元宇宙”合法性的一大前提。“元宇宙”需要有基本的进入和退出操作,且不论人们愿不愿意永久生活在“元宇宙”的世界,退出的选择是进入“元宇宙”的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利,进入“元宇宙”后又退出,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处在“元宇宙”的人是拥有记忆的。那么,如果退出“元宇宙”的人们希望重返,这就意味着“元宇宙”要有永存的特征,只有“元宇宙”永存,人们才会与之建立更为深层次的关系。因此,时间上永存的可预见性很大程度上能提高人们对于“元宇宙”的信任。
第三,从空间向度来看,“元宇宙”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是很多人能够轻易认识到但又是最容易忽略的。“元宇宙”能够吸引人的最大来源,不是上文中所提到的永存,而是在空间上的无限。对于处在现实世界的人来讲,空间是一个可以想象但有时候却无法感知的概念,如人们能够从地理教科书中学到地球近似一个球体,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除了能看到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外,仅有少数能够从空间上真实地感知过这种球体的存在。“元宇宙”的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人类物理的空间局限,赋予了人们无限的空间,这种空间具有可复制性和可变性,能够不断被创造和再创造,从而给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第四,从应用上看,“元宇宙”是全方位的。在这里我们不用“万物皆可元宇宙”的表达[2],因为这背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万物皆可元宇宙”的逻辑在于,它将现实中的某个领域与“元宇宙”相联系,换言之,该逻辑将“元宇宙”作为一种渠道或工具,而没有将其视为整体来看待;笔者认为,“元宇宙”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虚拟时空,是一种从时空上比拟甚至超过现实世界的生态,它规模庞大、体系复杂,能完美复刻现实中的存在而且富有变化,能将过去通过虚拟的方式重现,甚至像创作一般创造出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事物。
第五,关于人们普遍认为元宇宙的去中心化问题。“元宇宙”并不是由任何普通人都能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很强的资金流作为运维的物质基础,那么,我们就必须提出这样的问题:谁有能力建立元宇宙?元宇宙归谁所有?它是一种所谓的共建、共治、共享吗?元宇宙的建立需要有一整套的规则、秩序与之相适应,那么谁有制定这些规则和秩序的权力?当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或许可以认识到“去中心化”可能并不会那么简单。此外,如果“元宇宙”可能不是去中心化的,那它会不会是中心化的?那么,我们现实世界中的治理者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以及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去处理可能的危机,或许会像“互联网治理”的提法一样,未来我们可能听到类似“元宇宙治理”的说法出现。
(三)“元宇宙”未来的几种可能
从理论上讲,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和“元宇宙”互联,便出现了“万物皆可元宇宙”的说法。目前人们对于这种提法还存在争议,但争议的焦点不在于是不是万物皆能与“元宇宙”相联系,而是人们通过“万物皆可元宇宙”贩卖焦虑,从而致使资本盲目跟风入局。这种跟风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可以想见的是,有赢家就势必会有输家,盲目下注往往会付出代价。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元宇宙”可能的未来进行畅想,这种畅想基于现阶段的科技发展,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元课堂。你是否想象过这样的场景,当你希望深入地获取某一项知识时,仅需要启动与“元宇宙”互联的装置,然后关于这一项知识的方方面面就呈现在你的面前。人们可以通过一种体验式的方法展开学习,这在传统的课堂中是很难实现的。如要学习关于天文学的知识,这时候我们就在“元宇宙”的时空中看到天体的运行,看到宇宙大爆炸,我们可以在宇宙中遨游。在这里还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有专业人士会给出答案。我们还可能会体验到,在地球A点的学生可以和在地球B点的老师同时处在一个“元宇宙”的世界,科技将语言沟通的障碍消除,课堂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展开对话。但是,元课堂的建设需要人们拥有相关技术的支持,教案的设计也势必和当前的课堂有很大差别,还需要考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受众以及如何避免错误思想在“元宇宙”的传播等问题;同时,元课堂还存在着地区发展程度和文明形态的差异,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能否赶上“元宇宙”的福利,是否同样存在所谓的数字鸿沟[3],都是有待破解的问题。
第二,元剧场。事实上,我们可以将“元宇宙”的世界想象成为一个剧场,在这里,一幕幕被精心设计的“剧目”悉数上演。当然,这种“剧场”和我们现在认识的不是同一个量级。我们现在所讲的剧场,属于对于经典剧作的演绎,“元宇宙”将会带来极大的视听体验和感官享受,带来前所未有的真实感。试想这样的一个情境,当我们在家中启动“元宇宙”设备,我们进入了剧目演绎的时空,天空阴沉沉,我们感觉到雷雨即将来临的压抑,建筑物的木头散发着气味,走上楼梯,我们可以触摸到墙壁脱落的装饰,我们走进了剧作《雷雨》的时空。我们很容易能够感觉到,元剧场和电影以及游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里的我们不但是见证者而且还是一个感受者和参与者,我们“感觉”到身边所发生的一切是无比的“真实”,让我们在这种拟真的环境中重温经典,得到启迪,获得满足。
第三,元旅游。当前我们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看到异域的美景,但这种方式不仅存在仅有二维空间的缺陷,还在感官上与我们亲身旅游存在较大的距离。目前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线上旅游方式,人们将旅游景点通过技术工具进行建模,制造出三维立体的仿真旅游,同时配以音效,让我们旅游的感觉更为逼真,但这还不是我们所谓的元旅游。元旅游不仅仅是对旅游形式的模拟,还包括创造一种旅游的新奇体验,如现在人们旅游只能是当时当地的旅游,而在“元宇宙”中,我们可以开启一场时间之旅,通过技术手段生成过去或者未来,从而开启一场过去之旅或者未来之旅,在这里,我们可以回到古代的疆场,可以到达未来的人类世界;当然,我们也可以去到浩瀚无垠的世界尽头,去探索月球、漫步火星。同样不同的是,这种旅游在视听触嗅等多感官上给人以逼真的体验,让人真正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第四,未来职业教育。[4]“元宇宙”的开发应用将带来大量的新兴职业,这些职业不完全是对传统职业的替代关系,而更多的是与现有职业并存。那么,面对这种可能的情况,我们的职业教育观念可能也需要发生变化,相应地,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可能也会需要适应这种变化,进行相应人才的培养。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认为,当“元宇宙”更多地被社会各界所理性认识,如若对其未来有较明确的定位,那么高校学科建设的适应性调整或是一种趋势。从青年人的角度而言,“元宇宙”一方面可能为青年人提供新的职业选择,丰富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也对青年职业教育、思政教育等方面带来挑战,如何让青年人理性正确地认识“元宇宙”,如何教育引导青年人预防沉溺“元宇宙”虚拟世界等也是未来要解决的问题。
诚然,关于“元宇宙”的未来有多种设想,但笔者仅在这里给出几种可能的认识,其他如元博物馆、元展览、元写作等,它们的实现效果可能不会与所列几种有较大差异。因此,笔者在这里也希望给出我们前文中所提到的思路,即“元宇宙”在应用上是全方位的,它或将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工程。
(四)挑战与思考
这部分中,笔者试图对“元宇宙”可能带来的挑战进行思考,认为其可能带来五大挑战,即对人的主体性的挑战、对“真实”的挑战、对现有制度体系的挑战、对治理能力的挑战以及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挑战,并进行思考,从而希望为“元宇宙”未来更好地发展应用提供借鉴。
第一,“元宇宙”对人的主体性的挑战。思考人的主体性问题在哲学上已经来源已久,事实上,除了思考科学技术对人的主体性的挑战之外,还有其他各方面因素的思考[5]。关于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充分地显示了人对于自我定位的认识。“元宇宙”作为一种由科技手段作为支撑的美好愿景,其对人的异化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人类发明了科学技术,由科学技术带来“元宇宙”,应该要认识到我们创造“元宇宙”是为了更好地的生活,而不是让技术支配人类。
第二,“元宇宙”对“真实”的挑战。“元宇宙”将可能高度仿真现实世界,甚至创造出现实世界中没有的奇妙景象。在“元宇宙”的世界里,何为真实的问题似乎遇到的挑战,如“元宇宙”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将可能会与现实世界存在差异,那么,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肉体已经消失,但是在“元宇宙”中他却能一直存在,这种无比真实的环境中,我们如何界定真实?我们传统中认为的“真”和“假”的概念或许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或许人们会将“元宇宙”的背景融入到对于真实的定义中。但是笔者也仍然认为,“元宇宙”来源于现实,如果没有了现实,“元宇宙”也不能存在,所以如果人们将现有时空中的存在定位于真实,那么“元宇宙”里的世界便只能是虚拟,这个意义上,何为真实的问题或许就不会存在。
第三,“元宇宙”对现有制度体系的挑战。“元宇宙”对现有制度体系的挑战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元宇宙”需要新的制度体系与之相适应。可以想见,“元宇宙”创造了这样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需要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制约,需要新的协议以妥善处理在“元宇宙”中出现的问题,甚至需要新的经济社会规则处理“元宇宙”中的现象;其二,“元宇宙”带来的问题可能会改变现有制度体系。第一条中我们认为“元宇宙”需要新的制度体系,但这是两套思路,即在“元宇宙”中使用一套规则,在现实世界中使用一套规则,但在第二点中,我们将“元宇宙”视为一种能影响现实世界的力量,受“元宇宙”的影响,现实世界的人们的行动可能也会发生改变,那现有的一些制度体系可能也要相应地有所调整。
第四,“元宇宙”对治理能力的挑战。未来,我们可以会听到类似于“互联网治理”的提法,出现“元宇宙治理”。但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元宇宙”的发展可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迅速,从其前期技术的开发到后期的试运营再到发展成熟,可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段婴儿期,各国家、各政府是完全有能力对其发展进行整体的把控的,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会在早期及时预防和制止,这也启示我们应当对“元宇宙”加以深入研究,尽早提出治理之道。
第五,“元宇宙”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挑战。笔者在这里将思考延伸,探讨“元宇宙”对人才培养可能带来的阻力。其一,人才培养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元宇宙”的出现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等首先对青年人的“三观”塑造造成挑战,如何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元宇宙”出现后的教育形态中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其二,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才始终在国家竞争中扮演重要角色,“元宇宙”的虚拟社会将可能让青年人的人生追求脱“实”向“虚”,那么,如何让青年人脚踏实地奋斗,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又是一大问题;其三,从技术掌握的代际差异来看,青年人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往往比教师更为迅速,教师如果不能掌握“元宇宙”的操作要领,就可能在课堂中失去主动权,就可能失去人才培养的权威作用。总之,“元宇宙”对于青年人才培养的挑战是多方位的,必须加以重视,才能在未来国家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四、会议意义及影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提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元宇宙”作为一种未来可能的传播形态,无疑会为国际新闻传播工作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次研讨会吸引了中国教育报、中国日报网(英文)、中国新闻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教育在线、文旅中国、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和转载。
笔者认为,本次研讨会有三方面的贡献:其一,本次研讨会把服务党和国家国际传播能力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开拓创新,顺应时代趋势,主动把握技术机遇,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了学院与工作室等机构平台的智库作用,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其二,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商业资本纷纷入局“元宇宙”,推动“元宇宙”成为社会热点,研讨会专家学者从应用的角度畅想“元宇宙”的未来的同时,也从学术的角度理性分析“元宇宙”的实现机制与挑战,将“元宇宙”从社会话题纳入了学术思考;其三,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和青年学者从“元宇宙”这一新概念、新技术形态切入,从哲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视角研究未来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并开展学术对话与讨论,是一次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研讨会。
五、结语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远方不远,唯变不变,总之,“元宇宙”的未来发展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对它的想象和塑造,在新的技术环境背景下,我们既要把握其带来的机遇,又要应对其可能的风险,坚持开拓创新,顺应时代趋势,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方凌智,沈煌南.技术和文明的变迁:元宇宙的概念研究[J/ OL].产业经济评论.https://doi.org/10.19313/j.cnki.cn10-1223/f.20211206.001.
[2] 张近山.万物皆可“元宇宙”?[EB/OL].https://mp.weixin. qq.com/s/HS5NKh30_vTILjyyzdSrSA, 2021-11-17/2021-12-10.
[3] 何祎金.技术革命将带来一种更严峻的“数字鸿沟”吗?[EB/ OL].https://mp.weixin.qq.com/s/SKpKekNoBQph8Lgp6eaLQQ, 2021-12-9/2021-12-10.
[4] 雨花石,拾一,大雪.新时代呼唤大国工匠,“蓝领”就业也有春天[EB/OL].https://mp.weixin.qq.com/s/yki-9xNpGEd0eXGb9nvoQ,2021-12-8/2021-12-10.
[5] 张毓强,潘璟玲.主体性探询:论中国国际传播创新的方法论基点[J].新闻与写作,2021(10):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