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传承与创新

2022-04-29 01:00刘晓青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20期
关键词:创新途径纪录片传统文化

刘晓青

摘要:纪录片是一种常见的影视艺术形式,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向人们展示真人真事,引发人们的思考。近年来,传统文化题材的纪录片数量增加,对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从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价值入手,详细阐述了该类纪录片的传承现状和创新途径,并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进行分析,供同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纪录片;价值;传承现状;创新途径

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是以纪实的手法对历史文化进行记录和再现。传统文化和当今社会生活具有密切关联,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审视未来发展空间。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以画面为主、以旁白为辅,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与接受,打破了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障碍[1]。我国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传统文化,为纪录片提供了多样化素材。同时,纪录片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使传统文化更加广泛传播,增强了社会影响力。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传承现状与创新发展。

一、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我国传统文化从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孕育而出,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在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中,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能增强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不仅产生浓厚的兴趣,还会引发一定的思考,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另外,观看此类纪录片,观众能感受到文化情怀,在丰富的历史文化中增长知识,获得良好的体验,突出此类纪录片的文化价值。

(二)历史价值

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一般有着鲜明的历史印记,能让人们了解某段历史。例如,央视纪录片《河西走廊》,梳理了从汉、三国、两晋、隋唐、蒙元、明清、民国到新中国河西走廊的发展历史,呈现出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故宫》则从建筑艺术、使用、馆藏文物、从皇宫到博物院四个方面,全面展示了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廷建筑和馆藏文物,见证了故宫百年大修的历史过程。富阳是《富春山居图》实景地,富阳之美,山水是表,人文是里。 在千年山水的持久滋养之下,富阳形成特定的文化基因,形成独有的文化风骨。《富春山居文化解码》系列纪录片用“一条江、一幅画、一张纸、一批人、一座城”作为富阳的标签,解析富阳千年文化基因,重新认知审视这片山水之于这座城市的意义。可见,此类纪录片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值得人们反复观看探索,尤其能为历史爱好者、科研人员提供素材资源,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加大对文物的关注度。

(三)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导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在文化内容的熏陶下,提高个人思想品德,追求更高品质[2]。以央视纪录片《家风》为例,将古代著名家训作为切入口,讲述我国家风历史脉络,以及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体现出家族凝聚力与责任感。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家风,家训是家风的精华总结,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具有传家继世的用意。观众观看此类纪录片,能为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带来启示,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凸显出教育价值。

二、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传承现状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数量众多。其中,人物类纪录片重点介绍具有文化价值的代表性个人或群体,如《青春致敬青春》;物品类纪录片重点介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物品,如《故宫100》《国家宝藏》;事件类纪录片重点介绍著名的历史事件,如《辛亥》《记住乡愁》;技艺类纪录片重点介绍传统手工技艺,如《指尖上的传承》《我在故宫修文物》。我国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传承现状表现出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内容上聚焦物品、技艺与精神;二是定位上分为高冷、群众两条线。

(一)内容上聚焦物品、技艺与精神

第一,物品传承。物品传承类纪录片以某个物品为主线,加入社会背景、文化知识和物品本身的故事。该类纪录片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主打宣传教育的作用,突出物品本身的价值。例如,《城河》以秦淮河为主线,与国家命运、中华文明紧密相关,纪录片梳理了与秦淮河相关的文化、技艺,以及现代化和未来发展走向,让观众产生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国宝档案》中介绍的物品,在封建社会中被贵族、皇族垄断,普通百姓接触不到,观众只能欣赏物品的精美造型。为了拉近人们和物品之间的距离,也出现了一些亲民纪录片,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代表,聚焦于手艺人的日常工作,在受损文物修复过程中,展示出文物的珍贵性,让观众产生更加真实的感受。

第二,技艺传承。技艺传承类纪录片以某项技艺为主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此类代表作如《指尖上的传承》《中国手作》;另一类是民间匠人手艺,此类代表作如《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展示的内容全部取材于真实的日常生活,选择的物品在普通人家可以找到,如野菜、纸张、面食、斗笠等,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纪录片的表达手法,是对制作过程进行近景拍摄和特写,对技艺方法进行真实记录,既传达手艺人的快乐,也表达存在的苦恼和担忧。另外,此类纪录片还有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为即将失传的技艺留下影像资料。以笔者所在单位拍摄制作的《老手艺》系列纪录片为例,对富阳即将消逝的非遗技艺如油纸伞、手工造纸、手工豆腐皮制作等手艺进行跟踪拍摄制作,很多传统手艺面临后继无人、机械化代替手工的尴尬现状。手艺人的手艺没有传承下去,技艺就只能失传,让观众产生遗憾之情,好在纪录片留下了他们的宝贵资料,让技艺在影像中永久流传。

第三,精神传承。相比物品和技艺,精神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实体展示,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自强不息等精神理念,该类纪录片在精神理念的挖掘、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最终表达的内容和想要传承的精神并不完全匹配。其呈现方式简单,多是字幕或旁白解说,或者进行场景再现。当然,并非所有的纪录片都是如此,笔者所在单位制作的《富春大地》侧重于精神传承类纪录片栏目的拍摄,2022年相继拍摄了“富阳民间记忆”系列纪录片,回顾历史长河中富阳人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继而引申到崇德重义的传统文化精神。

(二)定位上分为高冷、群众两条线

第一,高冷路线。所谓高冷路线,就是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观众和纪录片之间的距离远。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每集用5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审美和价值观。该节目采用短小的分集设置,适应新时代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特征,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抽空“快速充电”,一经播出获得良好的口碑。但是,因叙事上较为高冷,普通观众在观看后会产生“和我有什么关系”的感受。这一现象本质上是观众不容易理解所致,如解说词大量引用古代典籍,虽然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增加了观众的理解难度,影响传播效果。

第二,群众路线。所谓群众路线,就是内容上通俗易懂,全年龄段人群均是目标受众,观众和纪录片之间的距离近。作为地方电视台,笔者所在单位更多走群众路线,以《富阳味道》为例,该纪录片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富阳的饮食文化,总结了人们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并且呈现出江南鱼米之乡的饮食习惯、独特的味觉审美等。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被真实的烟火气息所打动,产生想要去当地一览的想法。

三、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创新途径

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因其文化、历史和教育价值,一直以来给人一种权威、庄重、高冷的感觉,直到《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现,证实群众路线也是纪录片的一种可行路线,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4]。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其创新途径集中在风格、视角、传播三个方面。

(一)风格创新

过去,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制作单位基本上都是官方机构。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非官方机构、个人也成为纪录片的制作者,甚至部分节目成为爆款。以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制作的《历史那些事》为例,用8个独立的历史故事,挖掘历史人物背后的奇思趣事,涉及历史人物、典故、冷兵器等多个方面。其中《在下东坡,一个吃货》介绍了苏东坡的故事,一改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严肃叙事方式,在原汁原味还原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对表现风格和方式进行创新。观众在观看时,不仅能见到漫画梗、站内“行话”,还融入了说唱元素,有助于更多年轻人爱上历史、研究历史。如今,面对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寓教于乐、大众趣味的视听表达方式,更容易被观众和市场所青睐,能让人们在欢笑的同时学习知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视角创新

过去,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视角很大,如今,此类纪录片的视角变小,聚焦于家庭、寻常百姓,内容传达上润物细无声。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历史文化的“参与者”,通过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来感受纪录片传递的内容和思想。以《四季中国》为例,以我国二十四节气为主线,为了探寻不同节气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摄制组从零下30度的哈尔滨到45度高温的重庆,制作出24集内容各异的精美传统中国风动画,让观众感受中华文明及传统习俗的博大精深。平民化叙事,通过小人物、小事件的叙述,让观众对工作、生活产生思考[5]。

(三)传播创新

过去,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在电视台上播出,收视率高低是判断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如今,新媒体为纪录片的传播提供了新渠道,点击率、点赞数、评论数成为判断受欢迎程度的新指标。观众在互联网平台上观看纪录片,不仅能决定观看时间、观看内容,还能及时进行评论、转发,显著增强了互动性,这些在传统电视台上是做不到的[6]。《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体”在社交活动中广泛流行;《如果国宝会说话》播出后,相应的解说词一度被大众模仿。可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提示纪录片制作团队创新思维理念,分析观众的实际需求,赋予纪录片碎片化、社交化、参与性、公开性等新的属性,如此才能扩展受众范围,获得更多支持和喜爱。

四、典型案例分析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央视出品的文物修复类纪录片,该纪录片对故宫内的书画、青铜器、木器、陶瓷等珍贵文物的修复过程进行记录,并且展现了文物修复者的故事,将工匠精神讲得细腻、温软、富有人情味。节目播出后,不仅获得观众的喜爱,而且荣获了“2016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201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纪录片”“2016中国电视年度掌声”等荣誉。该节目在传承与创新上有三个特点。

(一)文化传承是主题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主体是传承文化,包含传统文化、修复技艺、工匠精神三大块。在工匠精神方面,是匠人对物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追求。在纪录片中,向观众展示了文物修复师严谨专注、从容淡泊的思想态度,他们长期工作在故宫院墙内,连续几天甚至几个月面对一件文物,对个人素质提出极高的要求。钟表组花费8个月时间,才让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重新动起来;为了采集高质量的原漆料,工作小组在山崖边作业,用一晚上的时间只得到了400 克的原漆料。面对受损的文物,修复师满眼写满了热爱与珍惜,文物修复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发展的过程。

(二)叙事突出人文关怀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叙事上直接引用亲历者的话语,采取日常化的拍摄方式,关注修复师的平凡生活,从中彰显出人文关怀。在内容拍摄上,摒弃了大场景拍摄、情景再现等常规手法,而是将镜头聚焦于修复师琐碎的、反复的日常工作;大量使用特写镜头,专注刻画修复师的眼神和动作,表现出修复工作的小心翼翼。另外,修复师还参加校友会、钟表展,拜访自己的老师,呈现出其真实的生活状态,拉近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产生情感共鸣。

(三)人物塑造真实饱满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人物塑造上,更多着墨于修复师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如被问及在故宫修复文物的原因时,修复师说父母希望自己能留在北京,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快要退休的老师傅,喜欢在工作之余摄影,想要在退休后换一辆车,尝试滑翔伞这项刺激的运动。对于这些内容,本质上和文物修复是无关的,但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会了解到修复师的工作原因、退休后的生活,其和大众没有明显差别,缩小了这一特殊职业带来的距离感。

五、结语

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和教育价值,是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此类纪录片内容上聚焦物品、技艺与精神,定位上分为高冷、群众两条线,创新主要体现在风格、视角、传播三个方面。未来,制作者必须创新思想观念,分析观众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出融媒体的优势,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纪录片,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姚倩倩.非遗题材纪录片中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述研究[J].电影文学,2022(10):74-77.

[2] 付靖博,刘永宁.论人文历史纪录片的传统文化表达:以北京卫视《紫禁城》为例[J].东南传播,2022(3):100-103.

[3] 孙晖.传统文化对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的现实意义[J].记者摇篮,2021(11):111-112.

[4] 梁湘梓,刘海海.媒介记忆视野下中国传统文化纪录片的记忆框架与内容[J].视听,2021(11):21-24.

[5] 邓若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的价值与传播[J].文化产业,2021(31):157-159.

[6] 孟宪超.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讲述[J].数字传媒研究,2021,38(7):17-20.

猜你喜欢
创新途径纪录片传统文化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
面向基层社会管理的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烟草企业物流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