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性新闻视域下地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研究

2022-04-29 00:44温凯淇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1期

温凯淇

摘要:建设性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要求新闻媒体秉持“积极向导”的要求,对社会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在灾难事件发生后,社会焦虑加速扩散,公众负面情绪增多,更需要新闻媒体践行建设性理念,推动问题解决,这不仅需要国家主流媒体的实践,更需要地方媒体的努力探索。本文聚焦“山西暴雨”这一灾难性事件,以《山西日报》的做法窥探地方媒体建设性实践中暴露的问题与不足,以及我国地方媒体在这一理念指引下需承担的社会角色,进而推动地方媒体在公共传播时代重新定位社会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山西日报;灾难新闻

2021年10月初,山西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据10月12日召开的山西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天,强降雨共致山西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失踪3人。[1]《山西日报》是山西省委机关报,也是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第一大子报,作为山西地方媒体的代表,它是当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山西日报》在灾难后期对信息传递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从10月7日开始,其报道才大范围聚焦暴雨灾害,信息没传播开来,也没有及时同公众建立关切机制,信息滞后是外界对这次灾害的普遍感受,而这都与建设性新闻的理念相悖。

一、《山西日报》对山西暴雨报道的总体特征

(一)行动导向积极,赋权公民参与

建设性新闻的“行动导向”既要求记者行动起来,主动承担责任,也提倡媒体通过改变报道方式为公众“赋权”,积极寻求公众与官方对话合作的可能性,避免既有冲突被进一步放大。在灾难发生后,这种导向的报道对记者的主动性和思路的开阔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山西暴雨期间,社会恐慌度急速上升,公众对相关信息的需求由此增长,在此环境下,新闻媒体对于信息的发布和解读一定程度上成为破解社会恐慌的有利途径。《山西日报》作为山西省委机关报,从10月7日开始在其报纸、微博、抖音账号上发布大量有关暴雨的信息,结合各自平台的特点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多平台联动,努力呈现暴雨发生的实况,展现消防官兵及民众的现场救援情况。就抖音账号而言,2021年10月7日后单日有关汛情的视频占到当日总视频的90%以上。从媒体工作者本身来说,已经做到了行动起来,承担责任,这是灾难发生后对记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公众对记者的基本期待。

在报道中,《山西日报》利用微博、抖音平台的可转、可评功能,开放互动权限,拓宽了公众参与反馈的渠道。一方面,受灾群众可以依靠官媒的影响力,在其评论区反映身边灾情,这为救援队与受众间搭起了桥梁;另一方面,各地群众在评论区为山西加油,对凝心聚力,鼓舞士气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从公众角度而言,渠道的开放和交流互动的构建是对达成公众导向的建设性理念的实践。

(二)重视官方对策,关注平民英雄

弗雷德里克森指出,虽然刚开始的积极情绪不会持续很久,但从积极情绪中获得的讯息资源能够带给人长期的好处,包括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保护健康、增强心理的适应能力及推动积极情绪的螺旋上升,从而提高情绪上的健康。[2]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建设性新闻所倡导的核心理念包括问题解决导向和面向未来视野,这就要求新闻不仅能够揭示问题,也需要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要立足当下的情势,更要看重未来的发展趋势。[3]

一方面,《山西日报》在提供解决方案时以报道官方对策为主。在山西暴雨期间,该媒体对于省防指的信息做到及时报道、及时传达,不断推动问题的解决。例如,《山西日报》在其报纸上发布了《我省全力防范应对国庆假期较强降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安排部署黄河流域山西段防汛工作》等多篇报道,反映省防指的各项防范应对工作;“山西日报”抖音号和微博也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以视频及图片的形式就官方的重大决策和应急机制做了通报。其中,抖音作品“数据可视化看山西这轮强降雨有多大”以动漫的形式向受众展示了此次罕见强降雨的基本概况及省气象局发布的气象预警,生动形象的形式既消解了受众的不确定性,又呈现了官方的解决措施;另一方面,《山西日报》在此次暴雨中注重对于平民英雄的报道,这种角色既包括抗洪救灾的消防员和抢险人员,也包括普通村民、志愿者、捐赠者等。就其报纸而言,2021年10月7日,《一抹温情的荧光绿》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呈现了公安交警群体在灾难期间的疏导情况。而“山西日报”抖音号则借助平台音乐类创意短视频的特点,充分还原了现场感与真实感,其中《村民守护全村人安全》《河津一老人给抢险人员送来“暖心”包子》《洛阳男子现场制作胡辣汤免费赠送》等视频都以人为本,刻画了灾难下平凡人与英雄的平淡融合。这种对于平民英雄的塑造取代了传统英雄叙事中的二元对立,呈现出了普通民众也能寻求到“代入感”的叙事转变,这对于传递力量、抚慰心灵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寻求解决方案,参与社会治理

“问题解决导向”是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新闻媒体不仅要揭示问题,还要提供解困思路。暴雨灾害后,既要解决当下公众的安全问题,提供救援途径,实现快速救援,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要着眼未来导向,提升公民的防范意识,加强对洪涝知识的普及。《山西日报》在灾难发生后,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在微博上发布了多条救援互助信息,包括祁同学创建的救助表格、官方捐款通道、急需救援物资、捐助情况跟进等。其中“山西急需物资与山西救援通道”的微博点赞量达到了4.2万,转发量达到2.7万,既成为公众了解救援渠道及互助信息的有利途径,也实现了资金去向明晰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救援进程,也是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设性实践。此外,《山西日报》也加强对于科普内容的普及,为灾害解困打下基础,如暴雨来临时应该怎么做、面对洪涝应该如何避险、洪涝自救手册请收好等内容都在坚持未来导向。其中,前两条分别转发自央视频及应急管理局,以专家解读和动画的形式科普灾害应急,第三条则为《山西日报》自制手册,以图文的形式直观呈现自救方式,分类清晰,权威客观,既为当下暴雨灾害提供应对措施,也在努力提升公众对灾害的准确认知力,进而帮助其做出避难措施,有效应对灾害预警,减少损失。

二、《山西日报》对山西暴雨报道的不足

(一)媒体关注延迟

建设性新闻强调积极性、参与性和社会责任,这是对公民的期待,更是对媒体工作者的期待。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官方的研判、灾情状况及救援信息成为公众急于想要获取的内容,这要求媒体工作者进一步践行传递信息的职责,而及时准确透明的新闻报道更对其新闻敏感和积极行动提出了要求。

但2021年10月2日强降雨发生后至10月6日,“山西日报”的各平台账号仅就官方预警进行通报,欢度国庆的报道仍占多数。灾害发生前期,微博账号的新闻来源仍是各大官方媒体,如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等,少量本地报道也并未发挥新媒体平台上图片动员的作用,仅以文字发布。但就灾害发生情况来说,10月5日,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先后发生多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4]灾害发生后期,该账号内容部分未顾及时效性,如10月7月发布了多条10月6日及之前的灾害状况。

(二)“传者本位”难以摆脱

建设性新闻要求吸纳公民新闻的理念,避免主流媒体与商业利益捆绑,要求新闻业吸纳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协同合作,以实现对公共领域和社会共识的维护。灾难事件下,公民新闻的积极性应该被进一步挖掘,充分利用好公民的“在场”,实现官方宣传与公民参与的有效结合。

但就从信源方面而言,《山西日报》在各大平台上发布的内容基本都以官方为主,部分为自采新闻,部分是对其他官方媒体的转载。就内容发布来说,自采新闻多以官方通报为主,缺乏对现场直观的第一视角的报道,而这也就降低了公民参与的可能性。建设性新闻的实践应集中于“受众思维”,广泛吸纳公众的意见,发展“公民记者”。事实上,在新闻发生时,尤其是灾难新闻发生时,公众的第一视角及感受会更加迅速且直观,传达好现场状况对于在灾难下慰藉公众心理,凝聚公众信念才具有积极意义。

(三)互动反馈不足

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媒体的功能已经不仅局限于提出问题、报道事件,还应该承担起沟通桥梁的作用,尤其在灾难事件下,环境的变化、信息的不对称都很容易使公众的负面情绪蔓延。此时,为受困人群和帮扶团队建立起相互连接的平台,解决公众的需求是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地方媒体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是消解负面情绪,践行行动导向,帮助解决问题的必要行动。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评论能够与受众达成沟通,突破官方与公众交流的壁垒,建立起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桥梁。在“山西日报”抖音号和微博评论中不乏信息求助、敦促报道、鼓励加油的内容,但官方的回复较少,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灾难事件中媒体进行公民赋权、化解冲突的积极性。

三、对地方媒体建设性实践的反思

(一)由“观察者”到“参与者”

传统意义上,媒体及媒体工作者承担“把关人”“观察者”的角色,即对信息进行筛选、组合、传达,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建设性新闻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定位上升至“参与者”。这要求媒体及媒体工作者既要发挥行动导向,积极行动起来,精准提供受众需要的信息,也要建立与公众的联系,赋权公众参与到新闻事件中,一方面为新闻报道拓展信源,增进公众的参与感;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公众与官方、专家协调沟通的有利途径。

灾难发生后,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急速增长,新闻媒体破解信息困境变得尤为迫切,而地方媒体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公众心理而言都具有接近性。因此,地方媒体需要发挥自身的独到优势,迅速做出反应,一方面深入受灾一线,及时报道灾情实况;另一方面发展自己的“通讯员”,接受公众投稿,拓展信源范围,丰富报道形式,这对于缓解社会焦虑,促进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

(二)由“悲观梳理”到“积极向导”

建设性新闻要求聚焦未来导向,提供解困思路,秉持“如何变好”的原则进行报道。在灾难事件发生后,如果一味采取消极、批判的角度洞察社会,那公众悲情、沮丧的情绪将更为强烈,进而激化矛盾,这不利于当下救援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后续社会的稳定。因此,稳定公众情绪、响应公众诉求、面向未来导向成为必要理念。

“7·20河南暴雨”事件中,网上针对城市排水系统、官方灾情预警等情况提出质疑,媒体积极回应受众需求,及时推出了相关报道,如澎湃新闻发布《河南暴雨启示录:我们该如何应对超标暴雨》、第一财经发表的《郑州5年海绵城市建设失效了?专家:这个观点有失偏颇》、《中国科学报》发表的《特大暴雨面前,别拿“海绵城市”说事儿》等文章。[5]各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权威解读,积极引导受众进行理性正向的讨论。但地方媒体及媒体工作者相较于官方媒体及专家学者而言,缺乏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于宏观的社会问题很难提出精准的解决方案,此时更应该发挥建设性新闻的采写技巧,如关注灾难中的互助品格、普及灾害知识、报道其他地方的优势经验等,秉持“积极向导”的理念,激发公众的积极情绪,推动问题的解决,这同样可以体现建设性的理念。

(三)由“门外汉”到“专业人”

在鱼龙混杂的舆论环境中,地方媒体要做到参与社会治理、提出解决方案,就意味着媒体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素养,摆脱“门外汉”的标签。媒体工作者不仅要提升科学素养,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加强与各领域专家学者的联系,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需要熟练掌握时下流行的新媒体平台,了解新兴的传播方式,加强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与处理能力。新闻媒体要为媒体工作者提供适时的知识补充和科学培训,提升其应对灾难性事件的能力。提高专业水平并不意味着在新闻报道时堆砌专业术语,对专业内容做通俗化的阐释,构建与公众共通的意义空间也是地方媒体及媒体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四、结语

《山西日报》作为山西地方媒体的代表,在山西暴雨发生期间,存在一定不足,但其在后期报道中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重视官方决策和平民英雄的报道是对建设性理念的实践,也为之后地方媒体对灾难新闻的报道提供了一定借鉴。事实上,建设性新闻理念旨在要求媒体工作者在保证新闻客观中立的前提下,以积极的方式报道新闻,吸纳公众广泛参与,以未来导向解决问题,跳脱框架调和矛盾,从而促进冲突的化解,推动社会进步。虽然该理念作为一个“舶来品”,其实践还在进一步探索中,但我们有必要行动起来,取其精华,结合对国内媒体新闻报道的反思,进而推动建设性新闻的中国化实践。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我省举行全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EB/OL].[2021-10-13].http://www.shanxi.gov.cn/yw/ sxyw/202110/t20211013_940324.shtml.

[2] 徐敬宏,郭婧玉,游鑫洋,等.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特征与价值启示[J].国际新闻界,2019,41(8):135-153.

[3] 史安斌,王沛楠.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J].新闻记者,2019(9):32-39+82.

[4] 央视网.连日降雨造成山西吕梁1人死亡 上百间房屋倒塌[EB/OL].[2021-10-06].https://news.cctv.com/2021/10/06/ ARTI3wsZd2ZT6JiDRUBYyHB4211006.shtml.

[5] 李丹丹.试论突发事件中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以“7·20”河南暴雨媒体报道为例[J].中国地市报人,2021(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