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红,范健新
摘 要:政治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其具有独特的人文性奠定了德育的学科优势。互联网时代下,政治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利用在人才培养上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学习党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核心要事。将立德树人理念纳入教学的体系中,加大对党史教学和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很多的试题中都有立德树人的理念体现,紧扣时代主旋律,秉承时代新精神。充分利用时代特征的新材料、新问题等,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关注时代的问题,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党史教育;议题式教学;情境设计
高中生正值得青春年华,他们正处在一个三观养成的关键节点,在此时期下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从青苗时期抓起,努力讲好党、革命、英雄的故事,扎根青少年内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政治学科本身便有传承的属性,依托政治学科本身,遵循课程标准精心准备每一节课,都有助于形成一段共同的政治记忆,在课程标准中也有提到,要让学生通过政治的学习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等,这些都为党史教育有效融合政治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是学校教育落实全过程学党史、全过程育人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挖掘、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元素,政治本身就含有党史教育资源的课程中充分融合相关知识渗透党史知识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在中学的政治教学中如何潜移默化地引入党史,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政治,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峥嵘岁月,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火种,是每一名一线政治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全方位立体式议题情境
高中政治课堂上制定议题来推动教学的前提是设置出可“议”的情景,让其能够议值得议,议题式教学情景与传统的问题情境不同,它更具有思辨性,要求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辩证地思考。它也因相应的情境性给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那么如何开展一节优秀的且能吸引学生的议题式教学课堂呢?笔者通过调研后认为开展有情境的议题式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教材本身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情境;从情感共鸣出发,搭建能够强参与的教学情境;从时事热点触发,利用热点话题创设时代性情境。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单一的方向,它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创设,应该关注多种不同的角度。
(一)从教材本身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准,是考试命题、水平测试的根本依据。不管教学中做何种创新,运用多少先进的教学手段,都不应该脱离教材本身内容,而是要实实在在从教材出发,因此在教学中创设议题情境也应该如此。如必修二中《经济与社会》的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教材中“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内容,将政治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掘党史和乡土资源。通过分析脱贫攻坚政策下农村的振兴发展过程以及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四大新职能帮助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据此创设议题情境:为什么强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建设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通过议学的探究,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
从一定程度来说,将党史元素融合到政治课教学中展开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思政思维,强化责任意识和家国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备课阶段讲究备教材、备学生,其中备学生便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了解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关注程度、心理情况等,在创设教学“议”境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再比如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的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这一部分时设置议题:市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应该如何做到执法公正?通过这一个问题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实例,从而佐证自己的观点。
(二)从情感共鸣出发,搭建参与性的教学情境
政治学科在理论上相对抽象,内容也更具有概括性和理论性。但如果依据学科特点进行“一言堂”式灌输教学,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易让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失去兴趣,更遑论让学生从内心触发培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因而,教师应该充分反思教学方式,迭代教学方法。从情感角度触发,利用情境培养的方式更符合高中生的认知,使得教学更加地合理合情。
党史教育也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内容,在融合政治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其背后的情绪及价值,体能过创设或引用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沉浸式情境,回溯百年党史壮阔跌宕的征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枯燥的文字表述变得更立体,更戳中内心,在情境中升华对祖国对党的热爱与忠诚之情。如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表述高度凝练,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介绍更加抽象,但是这确实是党史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课前让学生自行观看《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建党伟业》等影评,然后学生自行选择片段情景剧的方式展现心中的“高光时刻”。通过情境重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艰辛历程,正是因为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带来新的中国,充分挖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设置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成功?课堂上,设置一个探究活动“如果你是《新中国从困境中走出》的纪录片导演,你会如何选择拍摄题材?”构建更具有参与性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表达,在表达中教师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心底里认同。
(三)从时事热点触发,利用热点话题创设时代性情境
时代热点一直是万众瞩目的缤纷,不论是日常练习还是模拟实战抑或是高考考试,往往都契合时代热点。而政治这门学科天然的带有与时俱进的属性,无论是政治时事话题还是政治民生话题,都是政治学习的鲜活素材,以社会热点为切口展开材料的论述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一定要走入时代的轨道,如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部分中,通过嵌入“共同富裕示范区”“精准扶贫”战略构想、脱贫攻坚的胜利举措等热点内容,融合党史中脱贫攻坚的精神部分,搭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教学议题情境,据此提出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什么优越性?在引入第八次全国对口支疆的内容,帮助学生思考。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培养,每一种教学目标中自始至终都在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调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是在知识层面的认知提升,更是在能力层面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一旦选用议题式教学变要充分挖掘相应的教材资源、情感价值和时代热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统教学下的创新,搭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议题情境
(一)着眼学生兴趣,搭建有温度的情境
议题情境的设计不仅仅要包含学科知识,还要有相应的价值判断,为学生提供值得思辨的话题,布置思考的空间。
掌握学情才能有效地备课,因此在设置议题式教学时应该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能够参与的生活情境。如必修四《哲学与生活》的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选择学生喜欢国漫为主题,通过对国漫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展示在青少年中破圈而出的国漫短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风雨百年》系列动漫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优质的国漫成功对建设文化强国有何启示?再通过动漫中出圈的台词“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每一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等融入学生的情感,创设议题:什么是文化自信?
搭建有温度的议题情境就是要走入学生的生活,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发现和认知,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情感体验。因而在议题的情境创设中一定要遵守近距离原则,近距离地贴近学生生活,近距离地贴近学生身心,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敞开心门,潜移默化提升能力素养。
(二)着眼学生的认知疑惑,搭建以问促答的教学情境
深度学习中有一个技巧便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因为有了疑问才有了思考的方向。遵循学习的规律在创设议题情境时便需要触发学生的疑惑点,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的第三课第二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部分内容时,将“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总议题,通过讲述四川省甘孜州俄达门巴村的逆袭之路的脱贫故事,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六项任务,为学生细分相关问题促进思考,具体问题如下:俄达门巴村逆袭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它依靠着什么逆袭成功?我们从其逆袭路得到什么启示?如何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通过一系列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以问促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功的议题教学情境必然要有典型性的特点,因此在选用素材时也要注意典型性原则。如上的情境素材中既集合了党史的元素又贴合了教材的内容,高度契合总议题。其次,议题情境素材的选择要相对凝练,用简洁的话传递信息,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三)着眼学生的思维方式,构建多元化思考的情境
议题情境选择后还要进行中心结构化处理,对相应的案例情节进行优化,形成适用教学的结构化情境内容。在对议题情境结构化处理时,要注意根据情境中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如适配的价值观、观点立场、情景主题等,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建构认知和知识图谱。结构化的议题情境既要求内在逻辑严密、保留关键性指向信息、对思维空间进行适度限制,又要求覆盖不确定因素、多元开放式探究。
议题情境的设计中可以有思辨性教学情境、两难性教学情境及多难性教学情境等。所谓思辨性教学情境便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抽象的思考,进行一定的推理和论证得出结论的议题。如在讲解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设置议题:法治和法制有什么区别?学生可以通过对话题的辨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知识内容。其次,两难性教学情境就是设置一个或对或错的情境,比如“入戏太深是演员之喜还是之悲”,这个时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同步到教材中以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的“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时,引入新冠疫苗接种的时间,新冠疫苗的接种是对全国人民利好的一件事,但仍然有很多人对疫苗恐慌,作为推广疫苗接种的大使,面临如下的问题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等内容。
构建合适议题情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在设计议题情境时要注意融入素养于其中引领学生探究。再者,议题的创设要围绕本节课的中心话题,创设的情境为总议题服务。
三、结语
党史教育能够融合在政治课堂的教学中,其核心的目的便是发挥政治学科的育人属性,让学生自发地坚持四个自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政治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在适当的教学中融合党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和历史使命,让学生对党有更直观、更准确的认知,自发地学习其中的智慧,汲取其中的力量,主动传播红色文化。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政治教学的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思维的广度,还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借助多种手段讲授融合党史的政治课,还能让学生的政治学习从听到想再到研的转变,让学生不仅仅觉得有兴趣,更愿意思考背后的深层价值,有效地落实政治教学的育人目标。政治教学重视党史价值,能够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扎根学生内心,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杨华. 四环节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5):28-31.
[2]王博辉. 浅谈政治认同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J]. 求知导刊,2022(25):104-106+127.
[3]朱红.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学科的创新应用[J]. 学苑教育,2022(12):19-21.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