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忱卓
摘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这一特殊的公共卫生事件形成了特殊的网友集体性自发创作公益宣传片现象。在疫情初期宣传防疫政策、普及防疫知识,形成民族集体意识与共同的价值情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日后应对此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工作提供了良好范本。本研究基于符号互动论等理论,以疫情期间的民间创作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创作主体、创作内容和创作价值层面对其进行解读,并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为后疫情时代公益宣传片的民间创作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民间创作;公益宣传片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作为全国抗击疫情主阵地,武汉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最大的牵挂。在这一特殊时期,许多民间创作者有感于武汉人民抗击疫情的英勇行动,创作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兼顾城市形象传播与宣传抗击疫情的公益片佳作,出现了特殊的网友集体性自发创作现象。在疫情爆发初期,为响应疫情防控政策,多数民众处于居家防疫状态,人际传播等传统信息交流方式几乎完全被中断,大量的信息互动主要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大众传播为主。因此,民众线上“云生活”大幅增长,为抗击疫情的公益宣传片创作与传播提供了时间与空间环境。也就是说,全民居家防疫期间,独特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为公益宣传片民间创作的集中爆发与广泛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创作主体:自我视域下的民间创作
如今,随着Web2.0的高速发展,以用户生产内容(UGC)为主导的民间创作涉及了社会的多个领域、多个行业,呈现出全新的局面,视频创作与传播也取得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间创作的兴起不仅将传播的范围无限拓展、丰富了多样化的传播渠道,更满足了广泛受众对于视频更多元化的需求。相较官方主导生产创作,民间创作主体所创作的公益宣传片在地域性、时效性与选题策划编排上都较为宽松,随意性较强,一定程度上与官方牵头的创作形成了良性互补,对媒体发展和视频创作与传播机制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
此次民间集体性自发创作现象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空间下形成的、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由于疫情原因,外界媒体难以进入武汉进行采访拍摄,因此与以往官媒带头不同的是,此次创作热潮由武汉当地的创作者率先拍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信息流动与传播。这不仅为疫情中足不出户、关心武汉情况的民众带来第一线报道,更为专业媒体与政府官方媒体提供了生动、多元、有贴近性的信源内容。例如,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UP主“林晨同学”在2020年初上传的《武汉UP实拍,封城后的24小时,“空城”武汉的物价、交通 、生活状态》《武汉UP主实拍:医院、医生、武汉人生活的情况》等视频,以第一人称的平民化视角展现了自身亲历的疫情防控场景,记述了平凡人暖心的抗击疫情故事,彰显了乐观的抗疫精神,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与热切讨论。截至2022年4月,其创作的有关疫情防控的公益宣传视频播放量已破千万。与此同时,视频《武汉UP实拍,封城后的24小时,“空城”武汉的物价、交通 、生活状态》中所运用的素材多次被官方新闻呈现所选用,在上传的第二天即被央视频微信公众号转发,官方议程与民间议程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打开了主流话语与个人话语融合的新局面,将属于个人创作的记录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宣传话语提供了典范案例。
不同于以往拍摄时创作者对于某一事件的“再现”,此次民间创作现象是民间主体对于实时事件的实际参与,呈现出很强的时效性特点。例如,“林晨同学”既是视频的创作者,也是视频故事的讲述人,更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亲历者,其多重“身份”赋予了视频在内容素材上的丰富与传播效果上的成功。并且,许多武汉当地的民间创作者与“林晨同学”一样,有着对武汉城市的熟悉认知和自身对于家乡的“乡情”。因此,其所创作的视频在素材丰富性、创作的及时性和传播效果的感染力上都更为强大。
二、创作内容:抗击疫情下的不朽记忆
民间创作主体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公益宣传视频的议程设置与其在自我视域下对视频的创作传播,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英勇战疫作为,展示了我国人民群众的抗疫精神,在疫情初期为居家民众提供实时信息、普及防疫知识、宣传防疫政策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缓解民众的心理压力,宣泄因疫情而产生的恐慌等负面情绪、鼓舞抗击疫情的信心等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导向效果。例如,抗击疫情公益宣传片《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的制作团队起初只有3人,该视频完成于2020年2月疫情初期武汉的“至暗时刻”,镜头下昔日繁华纷扰的武汉街头已近乎空无一人,笼罩在了阴暗的低气压之下,街头上寥寥几位戴着口罩的路人也都低着头自顾赶路,再无往日武汉街头的车水马龙与人声鼎沸。该公益宣传片通过武汉城市今昔对比的影像,以真实的影像力量抒发了创作者对于武汉最饱满的真挚情感,以平实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对疫情过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片中“爱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武汉莫慌,我们等你”等解说词朗朗上口,成为驱散疫情“阴霾”的新宣传标语。该视频一经发布,获得了国内外高度关注和全社会广泛共鸣,截至2022年4月全网播放量已超20亿,其在叙事目的与话语表达上兼顾了宣传抗击疫情与承载民众的抗疫情感的效果,在疫情初期凝聚抗疫信念,引领正气、安抚人心,形成民族集体意识与共同的价值情感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日后应对此类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由民间主体所创作的公益宣传片发挥了与以往不同的特殊叙事功能,提升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些标语、公益短片、宣传片等作品都会成为珍贵的影像资料,成为在伟大的抗疫战争中,中华民族不畏艰难、积极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的现实证明,伟大的中国人民英勇的抗疫行为必将载入史册成为一代人的不朽记忆。
三、创作价值:特殊背景下的正向意义
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创立,于1937年由布鲁默提出的符号互动论和认同理论框架研究了集体身份产生的过程。人们在信息符号的互动中产生意义,而这种意义的社会性表现为群体的共同理解。在此过程中,自我与他者的信息“合作”会形成双方内化的集体身份,信息互动的双方形成具有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自我约束四个属性的关系。在疫情类信息传播中,不同主体基于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在疫情类短视频的创作、传播和互动中经过信息的连接形成共同体,逐渐形成信息共建新闻“公共性”的效果。[1]
民间文学具有引导舆论的风向标和精神治疗功能,虽然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在诞生的雏形阶段往往代表创作个体的个人观点和艺术个性,但因为民间文学具有变异性和集体性,在创作中流传,在流传中又不断加工和再创作,最终成为一个族群集体意识的积淀物。那些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民间文学经过集体选择和加工,往往成为“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具有舆论效应。[2]作为有着同样创作主体的民间创作视频也是如此,甚至其在一定程度上在传播效果与传播范围方面超越了民间文学作品。通过抗击疫情的公益宣传作品,不同身份的受众通过“抗疫”这一符号形成了深刻的话语交融,作为中华儿女的集体身份认同被进一步强化,承载了民众对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度关注、丰富的情感表达与鲜明的价值取向。
然而,部分民间主体所创作的公益宣传视频仍存在创作内容同质化、创作思路浅层化等问题亟待优化。例如,一些宣传抗击疫情的公益宣传视频经常会展示较为雷同的空荡的街道、街道上寥寥无几的行人等画面内容,在创作思路、画面色调甚至配乐风格上有时也趋于一致。并且,部分视频的宣传标语如“锅包肉为热干面加油”“南京板鸭为热干面加油”等较为雷同,导致人们产生审美疲劳,降低了对疫情本身的关注度。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民间创作主体在叙述我国抗疫故事时可以适当转换创作思路,进一步拓宽有关疫情宣传的创作视角,从不同的切入点对抗击疫情展开叙述,适当融入宣传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防疫知识和防疫理念等,有助于其长远发展。
四、结语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国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和普通民众以自己的方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卓越贡献。民间主体所创作的公益宣传片凭借其在创作主体、创作内容与创作价值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宣传疫情防控政策、普及防疫知识、鼓舞抗疫热情上发挥了不容小觑的积极作用。在后疫情时代,民间创作现象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可能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郑晓迪.疫情类短视频传播中多元主体的协作与认同[J].青年记者,2020(29):8-9.
[2] 王琳.新冠肺炎疫情的民间文学新书写[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