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培坚
摘 要:历史学科是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了解过往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学科。初中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发展历程,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民族英雄身上的爱国精神和高贵品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让初中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因此,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中考历史的命题趋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最新要求,根据中考历史命题变化趋势和特点进行复习教学方式的进一步调整。本文针对近年来中考历史命题的变化趋势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初中历史复习对策,希望能给一线历史教师带来一些理论参考,助力初中历史复习教学实践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中考视角;初中历史;有效对策
一、近年来中考历史命题趋势的变化
(一)更加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当下,教育改革的速度不断加快,内容不断深化,初中历史的课程目标和教师命题的趋势有了很大的变化。从中考试卷分析来看,近年来在试题的选择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历史试卷的难度。但是在对于学生理解能力方面的考察要求不断升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并结合实际进行作答。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进行一些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时间节点和重要制度的授课过程中,要着重的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进行考察,在用抽查背诵的方式或者小组成员相互背诵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考查。根据教学经验和实际观察发现,近年来在中考命题上,对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考察比重很大。
例如在2018年中考选择题干中提示西周、王、侯、制度,考查学生对于西周政治制度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明确分封制、郡县制、科举制和行省制之间的区别。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各种重要的知识点通过PPT的形式进行总结和展示,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复习抢答。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动性,并通过回答和思考的过程增加对重点知识的印象。
(二)更加注重社会热点问题与历史事件的结合
历史学科中考命题最明显的变化是在近年来更加注重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时事问题与历史事件的结合。这样的变化趋势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初中学生真正做到“博古通今”。既让学生掌握历史文化知识,又促进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采用“历史上的今天”探究游戏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3月1日进行毛泽东1937年《救国时报》上发表的《就中日问题与记者谈话》内容的拓展学习。在9月18日进行“九·一八”相关内容的回顾,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将历史知识更好的运用起来,还能帮助学生回顾历史事件,形成较为深刻的记忆。中考命题趋势的这一变化,不仅能够促进历史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今社会发展的特征,展现历史学科的魅力,培养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注重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
新的课程目标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已经初步形成,已经具备了对试卷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在中考的解题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对给定材料进行准确的划分,并从中提炼出有效的信息至关重要。
例如,在过去五年的中考过程中,都进行了历史图形的考察,学生需要在图形和资料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解答。2019年的32题材料分析中,学生需要在北魏迁都示意图中提炼出迁都的时间、地点和方向,并对迁都的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只有学生掌握了信息提炼这一技能,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历史知识点的比较分析以及归纳总结。学生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通过对给定材料的仔细阅读,并在其中提炼出重要的信息,利用自己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解答,是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提高的最好体现。
二、中考视角下历史复习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回顾教学,加深学生的历史记忆
初中历史教师应根据近年来中考考点的变化趋势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调整,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夯实基础,不断加强对于历史主干知识的教育。采取反复回顾的方式,让学生不断的加深对了对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经济政治制度的印象,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例如,在进行复习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历年中考真题中出现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对一些高频考点进行重点的复习教学,例如美国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国辛亥革命等,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二)关注热点问题,注重历史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时,要更加注重对于生活实际中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讲解,锻炼学生联系历史知识的能力。例如,某男明星在乃木神社拍照事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问题。教师可以将这一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阐述为何国人对此事件高度关注,哪些历史事件是引起国人群情激奋的原因,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回顾重大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们树立“铭记历史”的思想观念,让学生们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历史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收集一些热点新闻,进行课堂上的交流和探讨。
例如,现阶段海峡两岸的关系问题,台湾对于大陆的态度问题,结合八年级教材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这一单元的知识,让学生们探讨近期台湾和大陆交往的动态,例如大陆对于台湾凤梨和莲雾的检测,台湾选举的结果以及竞选人物对于大陆交往的态度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历史问题以及现实问题,激发初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以及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升解题技巧
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培养学生解题的思路和规范性。教师可以根据中考命题变化的趋势,进行日常训练题目的拟定,提升日常训练的针对性。
以“君主专制制度”复习课为例,教师应结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的内容,对于这一制度进行历史串联。让学生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强化的过程和具体时间节点进行归纳和阐述,选取一些有关君主专制的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解题技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考视角下,对于历史知识的复习教学对学生历史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考命题的趋势不断的变化和调整,给复习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初中历史教师要把握好考点变化的趋势,在日常的复习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历史知识和社会热点相结合,不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历史复习教学的效率,培育初中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方建华. 浅谈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2019(02):107.
[2]林敏. 新中考形式下的初中历史复习策略[J]. 当代教研论丛,2018(10):95.
[3]覃勇平.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策略之我见[J]. 知音励志,2016(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