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理论下二战时期中法报刊媒体的镜像报道研究

2022-04-29 00:44:03阎伟黄成希
中国新闻评论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众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

阎伟 黄成希

A Study on the Chinese and French Newspapers Mirror-style Coverag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ensus” Theory

Yan Wei Huang Chengxi

Abstract: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Chinese and French newspapers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mirror-style coverag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nsensus” theory as the perspective and adopts comparative methods to make clear the causes of these news: appreciating each others active role in the anti-fascist war; seeking a way out of their own dilemma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other one, thus forming “consensus” to against the common enemy and to persevere in persistent resistance. “Consensus” is an important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the latter i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the former.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consensus” reflects the conceptual form of national image,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demonstrates its practice methods, and mass media displays its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Key words: “Consensus” theory; Mass media; Mirror-style coverage;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作者简介:阎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文艺学方向专业负责人。2009 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中国人权委员会理事,现任学院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文艺学学会理事、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11 年—2012 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访问学者, 2018 年再次成为英国伦敦大学中国学研究中心(Centre of Chinese Studies)的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比较诗学、国际传播与萨特研究;黄成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课题项目:2021   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故事的文学叙述及抗疫精神的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1ZD009)”;2021 年度部校共建重点项目“危机传播视域下中国百年瘟疫文学的‘信息疫情书写及国家形象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 2021-02-02-04)”。

文章引用:阎伟,黄成希.“共识”理论下二战时期中法报刊媒体的镜像报道研究[J].中国新闻评论,2022,3(2):1-18. https://doi.org/10.35534/cnr.0302001

摘 要:二战时期,中法两国报刊发表了大量镜像式的报道。本文以“共识”理论为视角,采取比较法研究,发现这些报道产生的原因;欣赏彼此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关注对方寻求打破自身困境的出路,由此形成同仇敌忾、坚持抵抗的“共识”。“共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要的价值取向,后者又是前者的具体实践。在传播过程中,“共识”体现国家形象的观念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其实践方式,大众媒体显现其传播构型。

关键词:“共识”理论;大众传播;镜像报道;人类命运共同体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1947 年,在美国社会学研究会上,芝加哥学派著名学者路易斯·沃斯(Louis Wirth)做了《共识与大众传播》(Consensus and Mass Communication)的发言,发言稿后被收录于《美国社会学评论》一刊。该文被视为“共识”理论的起源。

一、“共识”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沃斯“共识”理论的提出,与二战期间各国政府的宣传技巧与舆论导向有密切联系。关于大众传播的重要性,他在《共识与大众传播》一文的开篇指出,“当今世界的许多问题,需要一种与物理领域近来发现的、导致了原子弹爆炸的知识相应的知识,才有望达成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目的。”? 沃斯以当时的原子弹爆炸一事为起兴,强调“大众传播现象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原子能,对大众传播的研究与控制,也可与对原子能毁灭性潜质的遏制相提并论”b,这就是 他研究“共识”理论与大众传播现象之间关系的主要动机。

沃斯认为所谓“共识”,并不是就所有事件达成统一一致的意见,而是容许争议和协商的 存在,只需要“大体意见一致”即可。因此,达成共识,“与其说是对所有问题,甚至是最基 本的实质性问题的一致意见,不如说是相互交流、探讨、辩论、谈判和承诺的既定习惯,以及 容忍异端邪说,保持冷静,直到社会生活中不会出现明显而突发的危险。”? 在形成共识的过程中,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作用不可或缺。但是,如果没有“大体意见一致”的前提,争议、协商的 过程也不可能存在。因此,大众传播不仅仅是达成“共识”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共识”达成 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大众传播可以等同于大众业已形成“共识”。

因此,为达成共识,大众传播媒介充当起“传话筒”或“扩音器”的角色,提供彼此交流的方式与渠道。如果国家或地区之间“共识”度很低,彼此交流就存在距离或隔阂,那么在信息传播方面也易于“失声”或“失真”。相反,如果“共识”度较高,那么彼此不仅更容易求同存异,而且在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交流会更加密切融洽。“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共同的利益前提会促使双方更关注对方传播的有关信息。在形成共识和实施有效的传播之间,往往会出现一种“良性”或是“恶性”循环的关系。

那么,如何形成“共识”?沃斯认为,彼此的共同经验是前提之一。在他看来,“尽管具 有不同背景、经验和兴趣的人,在他们第一次接触时,无法彼此沟通和理解,更不用说达成协 议,他们最初必须满足最随意和肤浅的联系,即根据稀缺和简单的共同经验提供基本理解。” 也就是说,“共识”来源于交流,而有效交流的前提是双方拥有共同的经验,这样信息的接收 者容易与放送者易于形成共鸣,并产生“共识”。在二战时期,中法两国无疑拥有着共同经验, 即国家都处在生死存亡之际。两国相似的遭遇,以及抗击侵略者的不屈意志,使得彼此两两相望, 惺惺相惜。

另外,形成共识的另外一个技术条件就是大众媒体。沃斯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就像人类发明的所有技术工具一样,本身都是中立的,但由于使用者意图的差异,“它们可以用来灌输一种战斗的信仰或和解的意志”。? 二战期间,大部分民众只能通过报刊获取信息,因此报刊媒体极大地影响了民众舆论。就本文关注的研究对象而言,中法两国报刊通过报道同盟国的战斗意志以及取得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彼此抗击法西斯的信心和决心。在两国人民形成“同盟国必胜, 法西斯侵略者必败”的共识方面,报刊媒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后,沃斯将“共识”理论放在国际关系中,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共识的形成。要想 使世界各国达成一定的共识,则必须依赖大众传播的沟通协调功能。一方面,一国媒体除了塑 造本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外,还要积极建构他国的正面形象,为达成共识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 另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还要发挥其影响力和传播力,将“共识”的内容广而告之,促使“共识” 在大众舆论与国家意志两个层面的深度融合,这样各国之间达成的“共识”才会更加坚实具体, 而不是镜花水月。

基于以上理论背景,本文试图运用“共识”理论,分析二战时期中法报刊有关对方的报道。在两国的报刊中,本文各选择三种代表性刊物,予以对位、比较研究,以期形成关于两国报刊媒体的镜像式观照。研究重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二战时期中法报刊报道彼此的内容; 二是通过内容分析法,发现中法报刊媒体观察报道对方的镜像方式,并从这种镜像报道中析解出背后的“共识”观念。通过比较中法两国历史中这一特殊的传播现象,发现“共识”理论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二、二战时期中法两国报刊媒体的镜像报道现象

1931 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法西斯不断蚕食中国。1937 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又沦陷了大片土地,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法西斯强势横扫欧洲大陆,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法国沦陷。此时,中法两国面临着相似的历史处境,共同命运使得彼此产生更多的关注。这是因为,“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联成一体,中日战争是世界战争的一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不能离开世界而孤立起来”。? 中国和法国在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浴血奋战,这不仅只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全人类。从新闻传播史来看, 这一时期中法两国报刊大量报道对方,并借对方反观自身,已成“镜像”报道之势。

所谓“镜像”报道,本文认为主要是指两国媒体在报道对方时,如同在镜子里看到了自身 的影像。以彼观己,自鉴得失,即“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之意。二战时期中法两国报刊媒体, 在报道对方时多与自身相比照,以他国镜鉴本国,这种报道的立场和方式可视为“镜像”报道。以下对两国的“镜像”报道加以参照比较,在析出各自的新闻立场之时,渐显彼此持存的“共识”。

(一)中国报刊上的法国

本文从研究对象的权威性、影响力和时效性这三个标准出发,主要选取了抗战时期《时事月报》《时与潮》和《东方杂志》这三大中文报刊为分析文本,归纳和总结其相关的报道内容(资料采自“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 ?)。

1.《时事月报》中的法国——正义、自由然而悲惨

《时事月报》是民国时期发行的一种大型时政类期刊,于 1929 年 11 月创刊于南京,至

1944 年 10 月停刊。该刊十分重视对世界重大事件的介绍,尤其是关乎中国自身利益的事件。由于《时事月报》对当时国际问题介绍与研究非常详细深入,不仅体现了媒体的基本论调,而且也可从中了解到当时政府高层人士秉持的态度及立场,所以该刊能够代表当时中国评价法国的主流观点。

本文搜集了《时事月报》在二战期间(从 21 卷第 3 期至 30 卷第 1 期)所有文章,经过筛选, 对其中 36 篇相关度较高的文章予以分析,见表 1。

《时事月报》报道的法国形象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仗义执言的正义形象。例如《美法抗议倭炸滇越路》? 一文,重点介绍了法国政府抗议日本在滇越的轰炸行为,体现了法国对中国的声援。

二是自由法国的反法西斯贡献,如《魏刚——法国的救星》《法国还有力量》和《自由法 军击敌建功》等文。《魏刚——法国的救星》一文中论及墨索里尼是希特勒的“拖油瓶”,这 预示着轴心国即将崩溃,而关键在于“有一个人有力量是以促成此种崩溃的,即是魏刚将军”?,

《时事月报》翻译并刊载这篇文章,体现了该刊为法国声援的态度。

三是时下法国的悲惨境遇,如《法国再度屈服》《墨索里尼谋夺法国领土》等文。在《法国横遭纳粹劫夺》? 一文中,《时事月报》为国人介绍了法国在纳粹德国铁蹄下的悲惨现状。

除此之外,《时事月报》也经常发表关于“欧战”的文章,约有 33 篇。在这些论述“欧战” 的文章里,时常提到法国,并与中国抗战的时局相比较。在《由欧战说到日本侵华军事的失败》一文中,作者由欧洲战场中荷兰、比利时以及法国的相继陷落,谈到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 斗争,否定了欧洲英、法等国在二战前期的“绥靖政策”,转而肯定中国三年抗战成功的策略,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日本不是德国,中国不是波兰比利时,中日战争,不是欧战,尤其 是日本开战来,一贯地彷徨不定,而中国采取了长期抗战这胜利的策略。” 这种论断在当时是极具眼光的。

《时事月报》认为,法国是正义且极具希望的国家,它的沦陷是由于二战前期国家施行不恰当的政策,给了纳粹德国机会并最后遭其残害。但在整个反法西斯同盟里,法国仍是强大的有生力量。该刊对自由法国报以信心,对法国人民持以同情,对法国罪人予以批评,将心比心, 立场鲜明。

2.《时与潮》中的法国——失败、地狱、抵抗与光复

《时与潮》是一本时事评论型刊物,半月刊。1938 年 4 月在汉口创刊,1949 年 2 月停刊, 共出版 33 卷。主要有“社论”“时与潮半月述评”以及“时与潮点滴”等栏目,前两个栏目主要是对二战时期世界的战争局势进行述评。在二战期间,《时与潮》从第 4 卷第 5 期至第 24 卷第 5 期有 32 篇专门报道法国的文章,见表 2。

这些报道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分析法国失败的原因。在吴一凡翻译自美国的《杜德论法国失败内幕》一文提到关键性的两点:一为“从一九三六年以后历届法国政府都是英国政策的奴隶。英国政策是有计划的毁损法国在欧洲的同盟体系。”?;二为“对法国共产党判处死刑的法令就是对法兰西共和国判处死刑的法令”?。排除军事原因,对法国共产党的排斥以及对英国的严重依赖,是法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是批判法国维希政府,支持法国人民。如在《贝当法国的殷鉴》一文中,开篇就批判维希政府:“近来维琪政府所表演的丑剧,已经把具有光荣历史的法兰西拖入了十八层地狱”?, 紧接着又针对维希政府与德国之间的合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不知在法国广大人民的继续反抗之下,这种‘威风还能持续几天”?,而《维琪叛国真相》一文开头就表明,“这篇历 史的文字,系一九四二年出版的,但因我们对法外交关系,不能提早发表。现在维琪政府的卖国勾当已为世人所共晓,不妨将一位法国人所写的内中黑幕介绍给国人。”?

三是赞扬以戴高乐为首的自由法国和法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在《法国人的抵抗精神》这篇译文中,描述法国各地各阶层的人民对德国的敌视心理,并坚信法国人的翻身日子即将到来。文章开头表达了对法国人民的尊重:“法国是惨败了,可是法国人并没有屈服” ,《自由法国在刚果》一文则是将贝当政府与自由法国相比较,表达了对自由法国的肯定,“在遥远的法国本国的人们,还在谈论着怎样帮助他们的敌人,而这里的法国人们,则在谈论该怎样打败他们的敌人。这个地方不再是黑暗的中心,这是刚果,这是新法国的摇篮。”? 文章将自由法国称为新法国的摇篮,既肯定了自由法国抗击法西斯的功劳,更看到了法国的未来必定属于自由法国。四是战争后期分析法国的未来。针对苏联与法国签订的苏法同盟互助协定一事,《法国制

衡欧洲》一文认为,“戴高乐将军的外交胜利,是得自于他在外交上的广阔胸襟和坦白的作风, 这是值得钦佩的。类似苏法协定的条约,任何联合国间都应该缔结,以期维持世界的永久和平。”f文章肯定了戴高乐在外交上的出色表现,并表达了对未来世界和平的憧憬。此外该刊还刊登了一系列分析法国未来的文章,包括《解放后的法国前途》《法国向何处去?》,都体现了同盟国对法国光复后的美好期待。

总的来说,《时与潮》笔下的法国,大致分为两种形象:一是以维希政府为代表的投降附敌的负面形象,该刊大力批判;二是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勇敢抗德的自由法国形象,为刊物所赞许。《时与潮》积极看好二战后法国的未来。

3.《东方杂志》中的法国——分裂、失败及友人

《东方杂志》于 1904 年 3 月在上海创刊,1948 年 2 月停刊。它经历了 20 世纪上半叶的时局动荡,是旧中国时期出版发行历史最悠久的刊物。在二战期间,该刊坚定地反法西斯主义,声援欧洲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欧亚两洲的法西斯主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东方》从抗日爱国立场出发,必然反对与日本军国主义具有共同本质的德、意法西斯主义,必然支持那些与中国同样遭受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这确实是它的一贯立场。其间《东方杂志》(从第 36 卷第 19 期至第 41 卷第 17 期)刊载与法国相关的文章有 23 篇,见表 3。

这些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分析法国沦陷的原因,并与中国的抗战相比较。《法国崩溃的原因——内部的腐败》一文认为法国之所以溃败,在于“在战事发生以前,法国内部早已四分五裂,战事发生并未使大家团结一致”?,法国的失败如同抗战以前的中国一样,四分五裂,内部尚不统一。《法国崩溃的教训》一文通过总结法国沦陷的教训来反观中国,以助国人自省,“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这一点应该是已经抗战三年了的中国国民朝乾夕惕的一个教训。团结和战斗才能有胜利,才能有胜路,法国之不免于崩溃是因为内部的涣散瓦解和失败主义。中国之所以能够抗战三年,就是因为能够全国团结,就是对抗战的胜利抱有旺盛的信心。”?《法国会单独停战言和么》一 文同样将中国与法国相对比,“到了最近,欧洲一等大国民治国堡垒法国也有放弃抗战的模样。独有我中国已抗战了三年,却愈战愈强,值得世人的惊叹和赞美,我中国人也许引以为自豪罢。”?可以看到,刊物对我国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十分自豪。

二是对法国未来出路的分析。《日薄崦嵫的法国维希政府》一文,先是肯定了“英国胜利是法国得救的唯一道路”这一当时国际社会对法国前景的普遍认知,同时又点出了关键所在,一针见血地指出:“天助自助者,这是一句通贯乎古今中外而皆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法国未来的地位》一文认为,“今后的法国,在欧洲能取得防德的代表,在国际政治上能保守相当地位。”?但是这种地位的取得,前提是法国能够快速统一与复兴。另外,文章还视法国人民为友,称其为“法国友人”,足以看出二战时期,中国对法国抱持的友善态度以及与之交好的愿望。

三是介绍法国政府的变化和工业、军事、文化等方面情况,此类文章多属普及性文章,较少涉及政治立场,兹不赘述。

总之,《东方杂志》更多的是在介绍法国在二战中的遭遇和表现,并与中国相对比。面对法国的前车之鉴,该刊希望中国引以为戒。同时,该刊视法国人民为友,希望法国在二战结束后能够恢复其西方大国的地位,这也表现了中国民众的友善态度。

(二)法国报刊上的中国形象

二战以前,法国“巴黎现存的报纸,总数不下四五十种”f。二战期间,法国的报刊业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以前的报纸仅剩数家,如《晨报》《法国劳动报》(France au Tra var)、《工作报》《小巴黎人报》《人民呼声报》(Cri du Peuple)、《民族解放周刊》(L Emanciparion Nationale)和《巴黎晚报》(Paris Soir)g。共产党机关报的《人道报》和《今晚报》(CeSoir),在战事爆发之初就被迫停刊。1944—1945 年间,经历了占领时期的挫折之后,法国日报的数目再次回升。1944 年有 19 种,到了 1945 年有 26 种 ?,其中《人道报》等得以复刊。

这些报纸最大的特征是自带强烈的政治倾向,它们或是政府的喉舌,或是各政团的机关 报,根据它们的立场,可以分为右、中、左三种类型。该特征成为法国报界的传统,而且格局 在战后也大致不变。其中代表性的右派报纸有“法兰西行动派”的宣传机关报《法兰西行动 报》(L action Francaise)和《费加罗报》(Figaro);立场居中的代表性报纸有《时报》(Le Temps)和《小巴黎人报》(Le Petit Parisien);左派代表性报纸有《人道报》(L Humanite)(法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巴黎晚报》(Paris-soir)和《晚报》(Le Soir)(左派社会党的机关报) 和《工作报》(L oeuvre)(急进社会党的机关报)。

为求综合客观,本文选取左、中、右派报纸各一种,即《人道报》《法兰西行动报》和《小巴黎人报》作为研究对象,以观照当时法国报刊媒体关于的中国报道状况。?

1.左派报纸《人道报》的中国——苦难、英勇和解放

《人道报》(L Humanite)是法国共产党的机关报,1904 年由法国社会主义者让·饶勒斯

(Jean Jaurès)创办,1920 年成为法国共产党中央的机关报。法国沦陷后被迫停刊,二战末期复刊。由于这一原因,《人道报》在二战时期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目前可查的仅 28 篇。(从

1944 年 8 月 21 日开始至 1949 年 9 月 2 日)。

《人道报》对中国遭受侵略表示同情,也谴责了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围剿的政策。1944  年10 月 5 日,法国的《人道报》第二版发表了《英勇的中国抵抗日本》一文,表达了对中国的同情,

“事实上,自 1931 年 9 月日本帝国主义首先进攻满洲,然后在 1937 年进攻大中国以来,中国一直饱受战争之苦。”?

《人道报》进一步批判了蒋介石的政策,“在中国,蒋介石也必须重新考虑他的反民主和 反共产主义政策,这种政策导致了最近几次危险的军事失败。” 另外,该报还在《巴黎华人向解放了的法国人致敬》一文中,表达了对中国的信心,“由于我们的事业与你们的事业息息相关,我们相信,中国很快就会从日本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人道报》的报道对中国遭受的侵略深表同情,并对中国抗战保持信心;同时,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表示不满,并谴责其在抗战中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2.右倾报纸《法兰西行动报》的中国——抗日、进攻与受援

1908 年,《法兰西行动报》由法国民族主义者夏尔·莫拉斯(Charles Maurras)和莱昂·都德(Léon Daudet)创办,该报高举民族主义和反共和党的旗帜。作为保皇党的机关报,言论极为右倾。法国沦陷期间,其办报主旨是不触怒占领者,左右逢源,所以得以幸存。从 1939 年 9月 1 日至 1944 年 8 月 24 日,《法兰西行动报》共出版 1535 期,涉华报道高达 714 篇,属极为关注中国的右派报纸,见表 4。

它对中国的报道内容可分为三种。

一是中日战况,在涉华报道中占很大比例,主要报道了日本在中国的战争进展,以及中国政府为抗击日本所做出的努力,这些报道都比较客观真实。例如在战争前期,该报刊登了《日本眼中的中国战争》一文。文章引用日本政府的官方报告,报道了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进展,“日本陆军部大臣畑俊六将军说,经过两年半的战争,日军目前在中国占领的土地是日本的两倍, 并造成中国军队 300 万士兵伤亡。”? 随后,又通过日本官员的表述,展现了蒋介石政府为抗日所做的努力:“但是,他承认,蒋介石政府对日本表现出强烈的抗日意志,迫使日本需竭尽全力去克服所有困难。”? 此外,1940 年 3 月 6 日第三版上刊载的《日本人完全占领海南岛》(Les Japonais achè vent l occupation de l? le de Ha? nan)和《日本在中国的损失》(es pertes japonaises en Chine)等文,以旁观者的视角向法国民众介绍了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内容客观真实。

二是中国内政情况。《法兰西行动报》对中国内政的报道,主要集中报道蒋介石、汪精卫等中国政局变化情况。如 1940 年 1 月 22 日在第二版刊登的《汪精卫与日本政府之间的协议》

(L accord Enter Ouang Tching Ouei et le gouvernment japonais)、1942 年 5 月 8 日在第二版刊登的《在中国的东海岸 蒋介石部队发动全面进攻》(UR LA COTE ORIENTALE DE LA CHINE Les forces e Tchang Ka? Chek ont dé clenché ne offensive gé né rale)、1943 年 6 月 2 日第一版刊登的《中国战争的新阶段 蒋介石将会做什么?》(UNE NOUVELLE PHASE DE LA GUERRE EN CHINE Que va faire le maré chal Tchang Ka? Chek ?)等文。

三是中国的国际关系。《法兰西行动报》在报道中国与英美的关系时,一方面报道了英美两国与日本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如 1940 年 1 月 22 日第二版刊登的《美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

(Les droits économiques des Etats-Unis en Chine)、1940 年 10 月 20 日第二版刊登的《英日冲突》(e conflit anglo-japonais);一方面又报道了英美两国对中国的援助,如 1940 年 10 月20 日第二版刊载的《200 辆载有汽油、武器和弹药的卡车越过缅甸边境》(200 CAMIONS TRANSPORTANT DE L ESSENCE, DES ARMES ET DES MUNITIONS, ONT PASSE LA FRONTIERE BIRMANE)、1942 年 5 月 29 日第一版的《惠灵顿先生说 中国不会放弃战斗》(La Chine n abandonnera pas le combat déclare M. Wellington Koo),就报道了英国对中国的援助与态度。在报道中法关系上,1941 年 2 月 8 日第二版刊载的《来自中国的新闻》(NOUVELLES DE CHINE)一文写道,“由于他们在法国的朋友慷慨相助,传教士们得以在 5 月底之前分发救济物资。中国农民被这种诚挚所感动,可以说,业已蓬勃发展的新基督教,就是从这种慈善机构中诞生”?,报道热情洋溢地宣传了法国传教士对中国农民的救助。

总之,作为法国右派报纸的《法兰西行动报》,虽然保持着“大法兰西”的民族主义,但在新闻立场上没有为日本侵略行径摇旗呐喊,反而对中国的抵抗表达了敬意。

3.中派报纸《小巴黎人报》的中国——斗争、防御及贡献

1876 年,《小巴黎人报》(Le Petit Parisien)由路易斯·安德里厄(Louis Andrieux)创办。该报并无党派之分,主张公允,拥护共和。新闻报道中多载社会事件,标题多采用较为温和的语调, 内容通俗易懂,读者对象多为劳工阶级。报纸温和亲民,受众广大,“前会在巴黎本埠拥有很大销路,且为新闻最详实的报纸之一的小巴黎人报……”? 在法国沦陷期间,《小巴黎人报》为维希政府发声。它《巴黎晚报》的处境一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只可发表德意官方的战报,而不准刊载同盟国所发表的消息。”? 二战后期被封停。这一时期,其涉华报道共有 453 篇,见表 5。

它对中国的报道只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日交战状况,这是该报报道内容最多的一部分。其消息源也大多标注为“Tokio”,刊登从日本东京发回的消息,主要报道日本在中国所取得的进展以及中国在战争中的损失。比如《日本驻法武官介绍中国战役成果》一文中写道:“今年 4 月初,日本在中国发动了进攻, 在中国北部和南部都展开了行动”?。这些报道介绍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进展,属于信息性新闻, 基本是有事说事,几乎没有展示观点。

二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包括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国共两党的关系及霍乱等。如《在中国, 蒋介石开始了和共产党之间的影响力之争》一文中报道了国共两党的斗争,“斯大林的使者在莫斯科和中国北方小城延安之间往返,中国的支持者在那里建立了他的总部。”? 在报道中国国共两党的关系时,《小巴黎人报》保持中立的立场。

三是分析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小巴黎人报》在分析中国的抗战时,看到了中国具有“地利” 优势:“日本人的想法是从云南进入重庆。后一个省是中国最偏僻的省之一,它的地形条件非 常困难,这使得中国的防御成为可能” ;而在《如果苏联或中国屈服,我们就无法打败轴心国》一文中,报道了美国共和党代表汉密尔顿·里什(Hamilton Rish)在众议院向中国提供 5 亿美元贷款时的讲话,高度评价了中国在二战期间为击败轴心国所做出的贡献。

总体来说,二战期间,《小巴黎人报》在报道中国时立场比较客观公正。这与它在二战之前的倾向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小巴黎人报》对中国充满偏见,“现在法国人之观察远东的政局,差不多专靠他们笔锋底下的事实。东方老大的中国,充满了土匪、难民, 与自私自利的军阀,值得一帮帝国主义者来代管一下。”? 限于自身处境,《小巴黎人报》在二战初期报道中日战争时,它还是重日本轻中国。而在战争后期,该报通过刊载分析中国时局的文章和他国政要的发言,逐渐显现了对中国关注和敬意。二战共同的遭遇以及中国不屈的抗战,使《小巴黎人报》对中国的认知发生巨大变化,开始由偏见自私的立场转变为认可欣赏。

由上文可以看出,抗战时期中国报刊对法国的报道从未中断。《时事月报》《时与潮》和

《东方杂志》这三大刊物几乎是每出版一期,就必定刊登有关法国的文章,并且在分析欧洲时局时,法国经常是重点。而法国的《人道报》《小巴黎人报》有关中国的报道期数,大约占全年总期数的 30%,大约每三天就有一篇;《法兰西行动报》则更为突出,有关中国报道的期数占据 50%,几乎每两天就有一篇。显而易见,中法两国在战时十分关注彼此的局势。究其原因, 一是中法分别作为东西方的传统大国,国际影响力较大,又都是抗击轴心国的主要力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中法两国相似的历史处境,使得两国高度关注对方的所作所为,并以对方为镜像,寻求打破自身困境的出路。

而且,从双方报道的新闻措辞来看,两国媒体表现了彼此的同情之理解。从出现的高频词 可以看出,中国的三家报纸都对法国因分裂、失败导致的沦陷表示同情,同时欣赏其追求自由 的抵抗,并期待法国早日光复,视其为患难之交。同样,三家法国报纸也同情中国的苦难,赞 许中国人民为寻求解放的英勇抵抗,并积极评价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两国如兄如弟, 如切如磋。无论是法国《人道报》的《英勇的中国抵抗日本》一文,还是中国《时事月报》的《法国还有力量》一文,既体现了两国媒体相互示好,又为对方打气鼓劲。

中法两国对彼此的报道,由于共同的利益诉求,逐渐展示了一种“共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法西斯敌人的憎恨。中国人民所抗击的日本法西斯,法国人民所抵抗的德国法西斯,既 是两国人民共同的敌人,也是世界的敌人。只有打倒共同的敌人,两国才会得以解放,世界才 能重新拥有和平安宁。二是对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和人民所抱有的同情。中法两国都遭受法西 斯的侵略,时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两国人民都对彼此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希望对方早日击败 侵略者。三是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充满希望。两国通过报刊报道中法军队取得的胜利,使彼此深受鼓励,不仅意味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更加巩固,而且离最终的胜利又前进了一步。总之, 二战时期的中法两国惺惺相惜、互相鼓励,这是中法两国“共识”形成的基础,而这个“共识” 的形成,又得益于中法两国报刊彼此的镜像报道。

三、“共识”理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在《共识与大众传播》一文中,沃斯一再强调,唯一能够消除原子弹威胁的,就是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和平利用原子能。因为“原子弹不会屈服于消除其潜在破坏力的物理防御或反武器,我们唯一的防御手段是社会——建立世界共识”? 而建立世界共识,就是要使世界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以满足人类自由、秩序与和平的需要。在战争期间,“共识”可以避免原子弹带来人类同归于尽的危险,也可以凝聚中法两国人民的意志,打败共同的敌人。同样, 在和平时期,世界共识的建立也有助于人们加强合作,减少冲突,携手解决全球性危机等问题。

(一)“共识”理论与国家形象的传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和法国由于相同的命运和相近的立场,以致同声相和、同气 相求。从中法报刊媒体关于对方的镜像报道中,可以管窥两国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共识” 状态。在沃斯看来,共识是一种“观念现象”,达成共识的意味着共同观念形成的过程。同样, 国家形象的传播属于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实现交流的客观性与相互理解的前提是——双 方对交流内容应该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共识,即承认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如何公正、客观地介绍 他国,以及如何在世界格局中确定他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共识”理论为这种尝试提供了更 多的思想认同和话语保障。共识则通,歧见生异,误解则一片幻象。中法两国的镜像报道,为“共识”理论如何解决大众传播中他国形象的传播问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注解。

一般说来,“国家形象”既包括本国如何构建并塑造的“自我形象”,也包括其他国家如何看待本国,以他者为本位的“他我形象”,即他国媒介、民众对某国的总体印象。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会直接影响不同文化环境下大众及媒体对同一事件、同一过程完全不同的理解。观念是建构主义国家形象观的核心要素。国家形象作为不同认识主体的观念,其形成也是观念的调整和分配,最后形成共识的结果。因此,“自我”与“他我” 形象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常常会出现错位、反差。“共识”理论作为一种“观念现象”,“既提供了解决社会学核心问题的方法,又提供了解决当代世界问题的方法”?。它一方面弥合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鸿沟,消除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误会、曲解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从人类共同属性、共同追求的价值体系角度,考察此国的“自我形象”与彼国的“他我形象”各自构建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观念

当今,中国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时,审时度势,从世界大局出发,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希望世界各国求同存异,和平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世界观,平等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平行性问题”,给世界秩序引入新的秩序。“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这种主张“包容的”“和而不同”的世界主义,超越了旧世界秩序局限于民族范式的“小我”利益观,真正实现了“以天下观天下”的人类价值观。它是中国对现行世界秩序的概括性表达,作为中国奉献给人类的世界秩序理念范式,为解决国际社会的终极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

在这个“中国方案”中,同样也非常强调达成“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嘴 皮功夫”,而是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为世界的美好发展而努力。有合作就必须加强交流, 正如习近平指出,“各国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联 网治理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只有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完善国际对话协商的机制,才能保证各国能够在不断地协商、谈论和辩驳中达成“共识”,才能促进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历史证明,为了更好地协作发展,世界各国曾就一系列涉及彼此根本利益的事项达成共识。为了避免核武器带给人类毁灭性的打击,世界各国就核武器达成“共识”——签署《不扩散核 武器条约》,共有 180 多个国家参与协定,这些缔约国可视为“不扩散核武器共同体”;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各国也积极商议全球的人环境保护问题,召开哥本哈根世 界气候大会,签署《巴黎协定》,都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恶化,并试图构建“全球气候保护共 同体”。2020 年 5 月,在中国防控新冠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之后,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习近平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发表《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 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总体而言,“共识”观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要的价值取向,成为“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思想精髓。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是“共识”观念的延伸、发展,是关于“共识” 观念的具体实践。如果说“共识”观念表达了大家“如何想”,世界应该形成某一共同精神;

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展示了大家该“如何做”,即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美好愿景 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分别是和平与发展,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希望 人类能够建立一个互利互助、合作共赢的世界,它强调的不仅是在这一前提下形成世界“共识”, 而是更注重在“共识”基础上为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传播

最后,“共识”理论所强调的共同经验和大众传播媒介,同样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套系统的有关世界各国和各文明如何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共赢形成命运攸关、利益相连、相互依存的国家集合体的理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它为我们探索中西文明如何交流互鉴,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是竞争还是合作,是互通还是排斥,提供一条具体可行的实践路径。作为镜鉴西方媒体建构中国形象立场的价值理念,它可以辨识历史中西方文化交流如何求同别异。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组成部分,是与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发展相关的一种具体表现。只有将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置入世界历史发展的格局之中,通过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对话,才能寻求不同文化中的“共通价值”, 并培养“共同命运”感。为实现这一宗旨,大众传播在媒介领域完成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传播构型。“共识”体现了国家形象的观念形态——“如何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国家形象的实践方式——“如何做”,大众媒体则表达了国家形象的“传播构型”——“如何传”,即一个国家秉持何种世界观,以及在观念指导之下所进行的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就本文研究而言,通过中法两国报刊媒体的镜像报道,把大众传播中的中法关系与世界秩序纳入形成“共识”的领域来,不仅可以了解当时法国媒体塑造中国形象的话语机制,而且还有助于比较同时期中国自我设定的形象,从而掌握“他我形象”形成的异同和动因,以及意在建立的国际秩序关系。在中西交流的历史中,西方媒体在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各个时间节点呈现出累积效应,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形象类型”和“传播构型”(Configuration)方式。本文就是通过观察特定时期的中法镜像传播,辨析不同国家媒体所代表话语体系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从而透视形式背后深层的“观念形态”。

最后,本文认为,国家形象产生的决定因素不仅来源于自己,而且也取决于他国媒体“如何传” 的方式及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不同文明(文化)之间实现平等交流、有效传播和 互为镜鉴,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中国道路。

猜你喜欢
大众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人大建设(2019年12期)2019-11-18 12:11:06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理论导刊(2017年1期)2017-02-10 19:11:53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经济师(2016年10期)2016-12-03 22:06:59
广播新闻创新性改革文献综述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29:47
新形势下的主持人舆论引导力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33:14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17:00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当代世界(2016年5期)2016-05-24 08: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