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ing From History and Moving Towards the Future
—Reading Professor Zhang Kuns Introduction to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Zhao Zhenyu
Abstract: Chinas journalism education needs to go out of its own characteristic road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o do a good job in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we need talents and educational ideas of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 The publication of Professor Zhang Kuns “Introduction to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provides a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learning think tank for journalism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new era to strive to ru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t is the sacred duty of the journalism college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with the media and promote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Media convergence; A learning
think-tank
摘 要:中国的新闻教育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搞好特色教育,需要有特色教育的人才和教育理念,张昆教授《新闻传播教育导论》的出版为中国特色新闻教育提供了一个有理论、有实践、有成效的学习智库。笔者认为,努力办好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是新时代重任,加强与媒体共融促其发展是新闻学院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导论》;媒介融合;学习智库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那天是农历小满,四卷本《张昆自选集》的出版座谈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我应邀参加新书的揭幕并发言。我说,50 年前在湖北乡村的一个靠捡猪粪换工分的孩童,是不会想到 50 年后会为他的大书结集出版而召开有国内众多专家教授参加的盛会!张昆教授在会上以“小满” 为由发表了他热情洋溢的答谢,“我不能满足‘小满,还须更加努力!”前不久,我收到他刚出版的又一部新书《新闻传播教育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我与张昆交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他 30 多岁。我当时在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工作向他约稿,知道他担任武汉大学新闻系主任(后任新闻学院院长),是一位有思想有才华的年轻学者。十多年后,我于 2001 年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任教,他于 2006 年应李培根校长之邀出任学院
院长。直到今天,我离开教学岗位,他卸下 12 年之久的院长重担,我们还时常交流,得到他的关照,从他那里学到不少新东西。离开院长岗位后,他出任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副主任(由一个文科教授担任此职,在以工科为主的华中科技大学他是第一人),在社会上还担任着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会会长,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主编,应邀出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等众多职务。在走向未来的路上,张昆正书写着他儿时未曾想过的宏图长卷!
学习《导论》,谈两点体会与诸位同仁分享切磋。
一、努力办好中国特色新闻传播教育是新时代重任
2016 年 5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a。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将新闻学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 11 个学科一起列为需要加快完善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按照中央对中国社会科 学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如何对“新闻无学”这一老话题予以新时代的科学回答,如何在中国高 等学校办好新闻传播教育,是需要新闻传播教育者和媒体新闻工作者共同深入研究的话题。中 国人民大学一级荣誉教授方汉奇先生在《导论》序中言:“在当代技术变革和社会转型的现实 条件下,关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话题一直是热点中的热点,事关高校、社会、国家和行业多 方面,为世人瞩目。在此背景下,亟须从理论层面对新闻传播教育特别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 基本范畴、原理和主要规律做深入的理论探讨。张昆教授《新闻传播教育导论》的出版可谓响 应这一需求,切中时代脉搏,具有重要的价值。”《导论》第一章就是“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 张昆在书中写道:“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传媒及信息传播活动在社会系统的运行中扮演 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作为社会组织的黏合剂、社会机体的神经系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以 至于新闻传播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地位和影响益发引人关注,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融媒体、智媒体、众媒体方兴未艾,传播生态的改变催生了整个社会系统的转型,这一切使得教育尤其是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空前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有必要深刻地反思教育的本质和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此言极是。
“新闻无学”是一个老话题,为何在今天依然经久不衰?“无学”的话题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在学界在社会上,新闻学者常常不被他学科的人看好,以为没有什么理论。出现大事要事, 出头露面来解读评说的大都是其他学科的代表,鲜有新闻传播学者亮相;二是在业界在受众,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不被大家看好,被受众指责是假新闻一边倒,特别是传统媒体大有下滑的趋势, 报纸期刊更是发行量大减。新闻学院以培养媒体人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如何建立自己的学科体 系,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是当下新闻学院的一项时代使命。当今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 发展的今天,如果新闻学科没有自己的学科特色,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话语体系,就有可能 被他学科所边缘化,被当今时代所抛弃!新闻学科的地位和权威,不能仅靠领导人的讲话和文 件来确立,它必须面对实实在在的中国问题,在与其他众多学科学者的切磋和交流中,展现具 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和其不可替代性。我们必须在自己的研究和行为举止中真 正凸显新闻传播学科人自身的特长和特色,让其他学科的学者们能从我们的研究成果和行动中, 闻出新闻人的味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新闻院系教学方 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素质”,新闻学院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素养——以新闻的敏锐和智慧发现故事,以新闻的视角和手段描述和评论故事,以新闻的 威力和魅力促使故事在有利于大众和社会的轨道上完善和圆满。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作为支撑 学科的重任。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教学者,也只有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 才能不断创新理念和方法,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才能适应受众分众化需求、传播 差异化趋势的要求,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开创新局面。《导论》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育、学科建设和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等章节中都有作者的深入研究。
二、加强与媒体共融促其发展是新闻学院的神圣职责
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达过这样的意见:锻造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更多到一线、循规律、出佳作。“到一线”,就是到新闻发生地,到可以发掘新闻的地方;“循规律”,即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新闻报道规律;“出佳作”,指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全面,鞭笞邪恶、弘扬正气, 有利于推动问题解决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这是新形势对媒体人的新要求,新闻学院要努力与媒体人一起完成这种转变。张昆在《导论》中指出,“新闻媒体业界与学界的密切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界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新闻传播教育的水平,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对业界本身也有莫大的助益”。站在媒体业界的立场,新闻学院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借助学界的智力资源,共商新闻媒体发展战略。二是合作打造适用的高级专门人才。三是解决业界的紧急问题。四是补充人力资源(实习生)。五是为新闻媒体在职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等。从在 2006年至 2018 年张昆担任新闻学院院长期间,他身体力行做了许许多多实际工作,卓有成效。
调入大学后我主要讲授“新闻评论”和“新闻策划”两门课。根据我在媒体工作多年的实践,学习和总结我国新闻评论的生产方式,借鉴国外的评论体制、机制经验,我在《新闻战线》杂志发表了《积极探索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文章(2006 年第 11 期),在张昆院长的支持下,第二年便与嘉兴日报合作开展“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合作课题。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对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做法予以肯定 a。
《嘉兴日报》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推出了以“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第一时间发表评论” 为宗旨的“嘉兴时评”专栏。“评论记者”工作机制打破了以往新闻实地报道和新闻评论写作互相隔离的传统弊端,强调评论记者紧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采访、调研和了解情况,以第一手采访到的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和基础,务必使新闻评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以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的启迪性,增强党报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嘉兴时评”已经先后被评为嘉兴市和浙江省的名专栏,出版嘉兴日报《评论元年》和《评论5 年》两书,中国记者协会两次在北京为该报召开“城市党报评论改革研讨会”, 新华社、中国新闻出版报发消息、评论予以肯定。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中国记协书 记处书记顾勇华、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兆荣、凤凰卫视评论员何亮亮等众多媒体的老总和评论家 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尹韵公、中国人民大学涂光晋教授、高钢教授、复旦大学黄芝晓教 授、暨南大学曾建雄教授等众多新闻学院的老师们都给予了很多很高的评价。《新闻战线》《中 国记者》等众多媒体对嘉兴日报的探索都做了积极的报道。此后,嘉兴日报又与复旦大学、北 京大学等开展了相关方面的合作。
在与媒体的合作中,也促进了新闻教育的特色方向。经过 2001 年以来的不断努力,我校创建新闻评论团、开办新闻评论班、建立新闻评论研究中心、召开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和评论教育 开放论坛,均为全国高校首创,被媒体称为新闻评论的“黄埔军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张 昆的领导和主持下,学院申报的《新闻评论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获四年一届教育 部颁发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新闻学院在 2017 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排名A 等,与复旦大学并列全国第三,新闻评论的特色教育为此增添了一抹靓色。
为了掌握媒体的生产、改革与发展,张昆在担任院长的 12 年时间里,参加了多家武汉和国内媒体的业务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对媒体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带到学院的工作之中。2011 年,他带领团队与深圳特区报合作共同组建“深圳特区报史研究课题组”,出版了《旗报: 深圳特区报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成果曾获湖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多年来,他担任长江日报好新闻的评审专家,每个季度都要到报社对编辑部申报的作品予以点评,与报社同仁交流对稿件的看法。他注意同媒体记者交朋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楚天都市报首席记者张欧亚著《欧亚新闻案——中国事件见证与亲历》、长江日报集团传媒研究院主编朱建华著《传播力 + 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等著作作序。近几年来,他曾领导新闻学院承担了中国记协委托的中国新闻奖的初评工作,经过大家的努力,我院向中国好新闻评委会推荐了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作品,较好地完成了为媒体服务的工作。
张昆教授从农村广阔的天地里走来,他对于时令节气特别熟悉和青睐。他在主持和参加的 会议上发言常常用“今天是个好日子”开头。他运用了在武汉大学学习的历史学(本科)、政 治学(博士)和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的新闻传播学(硕士)知识,将时间和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天时、地利、人和及与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相联系,与当时的会议主题相呼应。现在, 也是研究中国新闻教育的“好日子”。中国的新闻教育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搞好特色教育,需要有特色教育的人才和教育理念,张昆教授的《导论》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 个有理论、有实践、有成效的学习智库。祝张昆教授在已经走出的新路上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赵振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文章引用:赵振宇.以史为鉴,走向未来——读张昆教授《新闻传播教育导论》[J].中国新闻评论,2022,3(2):77-81. https://doi.org/10.35534/cnr.03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