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

2022-04-29 00:44张丽媛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15期
关键词:出镜记者报道突发事件

张丽媛

摘要:当前,全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受众对视听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际国内的突发事件频发,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具备视听优势的电视媒体因强烈的现场感而最具影响力。这就要求出镜记者需具备扎实的新闻功底、丰富的经验与强大的心理素质,是否适应突发事件报道也成为检验其优秀或平庸的“试金石”。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出镜记者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加强出镜记者驾驭突发事件报道的能力做一探讨。

关键词:出镜记者;突发事件;报道

当前,国际上的突发事件频发,随着我国媒体责任的完善,公民意识的提升,很多突发事件都得以在大范围内进行公开讨论和报道,随之而来的社会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自然灾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近年来,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大规模和高频率,逐渐成为各大新闻媒体需要经常面对的话题。做好突发事件的报道工作,也成为各类媒体在激烈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同时,具备声画优势、视听优势的电视和视听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以强烈的现场感、冲击力和信息量大等优势脱颖而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对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出镜记者专业素养中的问题探讨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1]。当前新闻业竞争激烈,很多好新闻都是需要“抢”的。作为出镜记者,只有有着强烈的走进现场、走进事实,走得近些再近些的欲望,才称得上是合格的“新闻人”。

从汶川地震时的张泉灵、李晓萌到雅安地震时的蒋林,出镜记者需要呈现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中的表面信息,还要从现场多维角度,多维空间为观众挖掘更有深度的信息,以及从救助的信息中,为受灾的群众提供切实的帮助,可以说,出镜记者就是突发事件现场的“眼”,没有出镜记者,就没有现场报道。

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的突发事件报道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某些新闻报道的选题不合时宜、现场画面缺乏美感、报道内容鲜有深度、报道过程缺乏人性关怀等问题。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也会出现诸如手势过多;语言表达啰唆烦琐,不清晰;报道内容不切主题;出镜服装不专业,出镜形式呆板单一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在一些电视新闻中,主持人口播之后马上是记者现场报道,但内容没有新意,甚至与主持人口播的内容基本一样,造成信息累赘,没有价值;在动态的事件现场,记者的表现是静止的,没有与现场融为一体,为出镜而出镜,死记硬背,缺乏掌控力;在突发事件中,新闻当事人的回答不一定按照记者的预期进行,出镜记者由于准备不充分,随意进行现场报道,镜头前词不达意,逻辑混乱,甚至说不出话的情况屡见不鲜。 还有的记者走入另一个极端情况,如在台风“桑美”过境袭击浙江的时候,出镜记者紧抱大树出镜,差点被风吹走。这种不顾安危的报道,虽表现出极强的职业精神,但为了“现场”连命都不要,这种做法也不值得提倡。

二、出镜记者的媒介素养要求

无论新闻环境怎么变化,观众对真实鲜活的新闻需求一直没变,而且更为强烈。做好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可以增强观众的融入感和黏性,对出镜记者的媒介素养和报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迅速反应,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

面对突发事件,时间就是生命,报道的时效价值更为凸显,“谁主动,谁主流;谁抢先,谁领先”的新闻特性,使新闻媒体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出镜记者要与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步或在最快时间内到达。时效性是新闻价值中最基本的前提,是新闻的“生命”。很多记者就是因为突发事件的出色报道而为大众熟知。

(二)全景视角报道,以小见大突出细节

面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需要综合运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报道手段展现灾情,提升报道的广度,全景式的报道既有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救援工作的举措、成果;受灾群众的困境、精神状况;救援过程中出现的事迹等,还要选择有典型性、新闻性的个案介绍灾情,如现场救援措施、道路交通恢复情况等。

在混乱的事件现场,除了大体的场景描述外,还要有细节的事件和人物描述,现场不能成为摆设,大量的细节描述构成了现场报道的主体。好的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现场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观察、发现、判断的能力,要有捕捉细节的能力,要能发现现场独特的新闻价值。在关注被采访者的同时,也要紧密关注周边存在的事物,这样在后续的报道中就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全面的报道。

(三)把握“关键”,突出“现场感”

观众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不在于记者在报道中使用了“华丽”“优美”的语言,而在于新闻事实的分量,只有依靠清晰的逻辑才能让观众了解现场。记者所描述的画面、细节、过程,都不能脱离主题的框架,否则就会让整个报道成为一盘散沙。

当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要根据新闻事件的情况,对所了解的情况加以研判,并以口播的形式出镜,让观众跟随记者的视线。需要注意的是,出镜记者跟摄像之间要配合默契,一些重要的新闻画面可用记录方式完整拍摄,现场同期声更能突出现场发生的事实情况。另外,在走访和解说中,可以随时加入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进一步了解,同时提出感受、猜测、质疑等,进一步突出“我在现场”感。笔者在CCTV-7《聚焦三农》节目采访甘肃临夏的“暴雨山洪袭击”时,就遇到了山洪“袭击”后的现场,在跟随受灾群众转移安置中,记者一边跟受灾群众采访聊天,一边尽己所能地帮助受灾群众,还在行进途中深陷泥沼。此时的记者掌控着现场报道的话语权,既要描述情景,注重细节的生动鲜活,还要对事件信息表达丰富流畅、逻辑思维清晰。灾难面前,记者的一切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作为报道内容,当这些细节被摄像机记录下来后,才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也是“我在现场”的最好佐证。

(四)体现人文关怀,找准报道视角

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学者在其合著的《媒介公正:道德伦理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一书中就专门提到了“五个伦理学准则”,其中就包括“为大多数人寻求最大的幸福”“只有忽视一切社会差别时,正义才会出现”“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等最基本的伦理学准则。[2]但是这些伦理准则往往被一些记者忽视。在突发事件中,记者面对的是刚刚经历灾难的群众,简单粗暴的采访不仅不符合新闻伦理,也不会得到有用的信息,要尊重采访者的感受,通过交流沟通建立信任和亲近感,才能得到真诚的配合。因此,出镜报道中既要表达对受灾群众的尊重,措辞也要严谨、规范。

在出镜记者进入突发事件现场时,无论是对官员、受灾群众、名人、典型人物等的采访,都不应该冲淡报道的主题,成为新闻炒作的对象。在受灾群众的心情尚未恢复时进行采访,干扰救援,要求受灾群众摆拍,拍摄死难者或遗物等都可能带来二次伤害,可以作为旁观者静静地记录、倾听,要谨慎问及对方的伤痛,可以在第一时间多报道灾情、险情。例如,2022年3月21日下午,东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坠毁,直播中,记者马腾飞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时,马上伸手捂住,示意镜头避开。“这个不用给特写了”“距离黄金72小时还有机会,希望它的主人还能平安。”人民网记者严立政进入现场后,看到满地飞机残骸,越走标记越多,记者在镜头中几度哽咽:“到处都是残骸,心情不知道怎么形容。”出镜记者这些人性化的表现也让许多网友感动,在灾难的突发事件现场,总是与人的生死密切相关,出镜记者投入真情实感换位思考,兼顾人道主义和生命至上的原则,才能报道出受众高度认可的好新闻。

(五)准确提问,用事实说话

突发事件报道不是伤痛报道,出镜记者要跳出主题和情绪上的“预设”,用现场事实说话,用真实表达满足观众的知情权。在提问被采访者时,要避免煽情式提问,要预估采访者的感受,不能强人所难,也避免用受灾群众的眼泪吸引观众,还要避免用诱导的方式使被救援的群众表达感恩。尽量避免使用“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幸福吗”等不可控的开放式提问,这样使采访内容漫无边际,难以达到较好效果。可以使用“当时发生了什么”“这样做产生了哪些效果”这种有具体指向性的半开放问题;还有一种半闭合式的问题也同样可以使用,如把“你感到为难吗?”换成“你觉得当前最难的地方是什么?”[3]对出镜记者而言,在突发事件中既要抓住第一手材料,又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受灾群众,还要尽量避免让被采访者做痛苦的回忆。这些“度”的把握,都是对出镜记者的考验。

(六)体现职业素养,精准表达

出镜记者对语言的描述能力直接影响着新闻信息的传播。在突发事件现场即兴组织语言的能力是出镜记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包括语言规范、表达精准、准确掌握新闻点,以及呈现内容的客观真实。[4]在报道时应做到不随意猜测,引用、采信不权威信源、未经证实的消息。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直接展现了他的政治素养、新闻素养、知识功底等。现场的情况有时非常复杂,必须通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灵活掌握,适时调整,随机应变。这就需要出镜记者涉猎广泛,阅历丰富,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鉴别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持公平正义的人格魅力。例如,央视记者蒋林在雅安地震、天津港爆炸事故中的出色表现,使观众牢牢锁定屏幕,就是得益于他反应敏捷、思路清晰,善于通过观察挖掘细节,精练准确的口语化表达和他体恤民生、服务大众的情怀。[5]

三、出镜记者的角色定位

出镜记者不仅是新闻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也是具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新闻敏感度极高的舆论引导者,记者的政治属性也决定了其引导社会正能量的角色定位。

当前的社会舆论场,一方面是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官方舆论场”,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为使命;另一方面是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自媒体带来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已成为常态。[6]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人们抒发观点更为自由,也带来广泛的话题度和舆论尺度,既推动了民情民意的传播,也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情绪化的声音。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微信、微博成为独特的舆论放大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逐渐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新兴媒体中既有反映社会问题的合理诉求、意见、建议,也有偏颇的谣传和情绪化的煽动。因此,正确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这就对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闻从业者,出镜记者有责任利用自身引导大众的优势,对社会舆情的方向进行纠正和引领。例如,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担当社会责任的出镜记者不宜在镜头前过多煽情抒发对罹难者的悼念和对受害者的祈福,也不宜引导公众集体抒情,而应当致力于探求和寻找真相。去追问“灾祸为什么会发生”“如何避免类似的灾祸再次发生”“如何解决这次灾祸”才是公共理性的表现。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处理过程和善后工作等十分关注,出镜记者要第一时间内发出声音,全面真实地报道事件全过程,及时解答公众疑虑,尽可能快速地抑制谣言的传播。在舆情引导中,出镜记者要密切关注互联网和自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导向,关注不良舆论,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对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和疏导,以防止社会舆论场中的真相缺失、媒体失语、大量谣言的滋生及扩散。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武汉疫情”报道中,就采取了大屏连小屏联动机制,对火神山、雷神山建造工作24小时不间断网上直播,引发近6000万人云监工。“关注疫情”的系列报道由大屏原创,可在小屏二次传播或在小屏首发,引起各媒体关注后,再由大屏发起电视直播。这些传播方式有力地满足了各界对疫情的关注,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了人心,从而掌握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注意的是,新闻传播的环境和语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新闻的本质属性没有变,小屏传播不代表要去迎合网络受众。前不久,因为长相甜美,报道极具亲和力,央视出镜记者王冰冰迅速成为人们眼中的“国民初恋”,开始频频出现在大小屏各节目成为“网红”,引发大量的网民关注。之后,一网友发布深扒出的关于王冰冰个人信息的帖子,宣布对其脱粉,又让#王冰冰塌房#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引发不少的口诛笔伐。新闻记者的亲和力不等于降低身价,新闻的本质属性与大众娱乐化的“长相甜美”毫无关联,“主流媒体不是自媒体,娱乐化的消费出镜记者,必然导致娱乐化的退场。”[7]出镜记者要完成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使命,其角色定位应与职业属性高度一致。在面对大众的传播中,出镜记者还应换位思考,每一次镜头前的呈现会带给受众什么样的反应,提醒自己在语言、表情、情绪甚至着装上不要与新闻事件现场产生违和感,避免出镜和环境“两张皮”。如果镜头前过于花哨或随意,也会削弱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四、结语

突发事件报道考验着出镜记者对新闻的把控和理解,是衡量出镜记者水平优劣的标尺,也是对媒体核心竞争力的考验,因此,需要出镜记者在纷乱的现场不辞辛劳地多方搜集信息,细致捕捉更有价值的报道,用事实说话,探寻突发事件背后的真相,体现人文关怀,做好传递正确舆论的角色。总之,出色的出镜记者和优秀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之间,彼此成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 王梅.出镜记者如何驾驭现场直播报道[J].新闻爱好者, 2018(7):92-93.

[3] 杨扬.浅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6(2):285.

[4] 陆高峰.韩亚空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与职业素养[J].新闻与写作,2013(8):26-29.

[5] 任笑晨.浅析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以成都电视台记者蒋林为例[J].今传媒,2014,22(5):120-121.

[6] 王红.新闻记者要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观众的新思考[J].新媒体研究,2016,2(15):34-35.

[7] 时统宇.总感觉“网红记者”不大对劲[J].青年记者,2022(3): 109.

猜你喜欢
出镜记者报道突发事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出镜记者的风格构建浅析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研究
中国气象频道记者的定位和职业素养浅析
广播媒体在非自然灾害报道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突发事件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报道技巧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