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胤 罗孝宽 陆琦 朱云飞
摘 要:该文针对贵州省天然气供应现状、供暖季用气需求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资源供应多渠道、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应急储备能力等措施保障贵州省供暖季天然气稳定供应。
关键词:供暖季 天然气供应 保障措施 探讨
一、引言
天然气作为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低碳能源和工业原料,对优化能源结构、降低温室效应影响、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推进煤改气工程,天然气需求量持续攀升。截至2020年底,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提高至8.5%左右,比2015年提高约2.6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天然气消费量3600亿立方米左右、同比增长9.7%。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六网会战”,持续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促进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2015至2020年贵州省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速2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天然气供应保障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尤其是保障供暖季天然气稳定供应,事关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事关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贵州省供暖季天然气供应保障措施研究,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二、贵州省天然气发展现状
2013年中缅、中贵两条天然气长输管道相继投入运行,实现双向供气气源,标志着贵州省进入了管道天然气利用的时代,人工煤气成为历史。2020年国家管网集团正式接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相关的油气管网资产,全国主要天然气干线管道正式并网运营,进入贵州市场的管道气资源由中石油独家供应向多主体多气源转变,初步构建形成良好的供应格局。
截至2020年底,贵州省累计建成天然气管道2577公里,其中,中缅线553公里、中贵线356公里、省内支线1668公里,实现62个县(市、区、特区)通天然气管道。全年天然气消费量16.7亿立方米,以工业用气为主、占比52%,居民用气占比12.1%,公服商业用气占比9.8%,采暖用气26.1%。预计2021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20.07亿方、同比增长20.2%。
贵州省2020至2021年(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供暖季天然气消费9.88亿方、同比增长64.9%,其中居民用气占比13.9%,公服商业用气占比10%,采暖用气31.9%,工业用气占比44.2%。
三、2021-2022年供暖季天然气需求预测
预计贵州省2021至2022年供暖季天然气需求量12.02亿方、同比增长21.6%。其中居民用气占比14.6%,公服商业用气占比11.4%,采暖用气31.5%,工业用气占比42.5%。
四、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资源依赖程度高
2020年贵州省天然气年消费量16.7亿方,其中省外资源调入15.45亿方、占比92.5%,省内非常规天然气、焦炉煤气等资源利用量仅1.25亿方、占比7.5%,由于自身供给能力不足,可能会因外部资源调入迟缓造成供应紧张。例如,2020年入冬以来,受北海LNG接收站事故停产、中亚天然气减产影响,部分省份出现上游管道气供应骤减或短供现象。
(二)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程度低
目前贵州省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布局除贵阳市采用环状管网连接方式,其他市(州)均采用枝状管网连接方式,例如遵仁支线、六六支线等省内支线管道,即输送至某一段的天然气只能是由一个方向供给,每个用气点只能来自一个方向。如果管道一旦出现事故,导致上游供气中断,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天然气供需严重失衡。
(三)应急调峰能力薄弱
根据国家关于储气能力建设相关要求,按照2021年贵州省天然气年消费量20亿方测算,应当形成1.2亿方储气能力,目前自建储气能力仅形成5300万方、占比44.2%,其余部分虽然通过异地租赁罐容方式来完成,但如果受低温凝冻天气影响,LNG槽车可能会受到临时交通管制,气源补充存在困难,供暖季持续用气高峰的应急调峰能力将会受限。
五、强化贵州省供暖季天然气供应保障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多主体、多渠道上游资源供应体系
一是加强贵州省内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贵州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其中煤层气地质资源量2.83万亿立方米,页岩气地质资源量8.67万亿立方米,加快非常规天然气产能开发建设,推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在黔就地转化。二是进一步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上游供气企业战略合作,协调供气企业在供暖季资源保障上向贵州市场倾斜,积极引进川渝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依托相国寺等地下储气库调峰资源,确保贵州省供暖季应急调峰需求。统筹做好上游资源调配,形成多主体、多渠道上游资源供应格局。
(二)强化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建设
深入优化管道网络布局,加快推进天然气“县县通”和川(渝)气入黔通道建设,推动贵州省内天然气管道资源有效整合、联通和统一建设运营管理,实现管网互联互通、资源互济互保,将显著提高天然气资源调配高效性、便利性、灵活性,有利于提升应急状态下的天然气供应保障水平和效能。打造以国家干线、省级支线、县级联络线为架构的全省天然气“一张网”,形成稳定可靠的天然气输配体系。
(三)强化天然气应急储备建设
一是根据贵州省储气能力建设要求,结合管网设施运营建设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选址合理,按照全省“一盘棋”思路,以集中规划建设为主,避免“遍地开花”,同时推进与天然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补强天然气互联互通和输送能力短板。建立以省内自建储气库为主,异地合建、租赁储气设施服务为辅的储气体系,形成上游供气企业和国家管网公司不低于年合同销售量10%的储气任务,地方人民政府不低于保障本行政区域日均3天需求量的储气能力,城镇燃气企业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储气能力。二是针对部分地区储气设施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可动用储备量不足以保障应急调峰需求,可充分利用LNG罐箱多式联运灵活性,在LNG气化场站放置LNG罐箱,应对管道气供应减少或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应急调峰。
(四)强化应急预案管理
坚持底线思维,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必要时有序实施“压非保民”预案,调整用气结构,对民生用气进行兜底保障。
六、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贵州省天然气消费量虽然基数较小,但增长快速,统筹做好供暖季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应当以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为导向,以数字能源基地建设为载体,持续优化天然气供应保障体制机制。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构建全省天然气集中调控、实时监控和供需缺口预测平台,实现对天然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生产运行实时调度与监测分析,推动天然气全产业链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有效提升供暖季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贵州省“十四五”油气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单位: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 贵州乌江能源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云贵销售中心 国家管网集团贵州省管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