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应鹏
摘要 阐述了毕节试验区治理耕地污染、实现耕地轮休改革的主要目标、目的和内容,介绍了具体工作做法与相应保障措施,以期为共建美丽富裕和谐新毕节提供借鉴。
关键词 耕地污染;轮休改革;目标;做法;保障措施;毕节试验区
中图分类号 X53;F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160-01
结合国务院批复的《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2013—2020)》和毕节试验区实际,建立健全全区治理耕地污染实现耕地轮休的管理制度,大力推进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以达到努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美丽富裕和谐毕节的新胜利。
1 概论
坚持全面小康导向、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坚定信念,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加大改革力度,创新耕地污染治理体制,实现被污染耕地休养生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耕地污染治理制度,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可持续发展;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耕地的最大经济效益,促进耕地栽培健康快速发展;坚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和谐发展;改革要坚持“统筹考虑、统一部署、重点突破、稳步推进、依法推行”的原则实施。
2 改革的主要目标、目的和内容
2.1 改革目标
毕节试验区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河谷、丘陵、盆地、坝子交错分布,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域,当今人口不断增多,耕地资源逐步贫乏,全区要坚决落实耕地保有量82.37万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73.19万hm2的保护目标,坚守耕地“红线”,加大污染耕地区域的规划管控,切实做好被污染耕地区域的治理,实现耕地休养生息,确保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效益相协调、相统一[1-2]。
2.2 改革目的
认真贯彻“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农业生产科技投入的同时,本着既合理利用又科学保护的原则,逐步对耕地实施“轮休”,以实现让耕地“休养生息”的目的。
2.3 改革内容
耕地“轮休”即对耕地科学进行茬口轮换,让耕地的生态和生命力自然恢复,不是闲而不种,以使耕地“轮休”这一科学方法得到普及应用。
2.3.1 强化全区土地利用规划管控。以《毕节试验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指导,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切实落实上一级规划分解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2.3.2 优化基本农田保护结构与布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大基本农田保护优化结构与布局研究,把优质耕地等农用地划入基本农田,按照集中连片、优质高效的原则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不得擅自征收、征用,不得改变用途。
2.3.3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快实施耕地污染治理和实现耕地轮休项目,确保从2015年起逐步使被污染耕地实现耕地轮休,以实现耕地休养生息。
2.3.4 加强对污染耕地区域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排灌沟渠硬化,增加有效灌溉面积,调整种植业结构,不断培肥土壤肥力,提高被污染区域耕地的产出效益。
3 具体工作做法
一是尽快完成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应积极把耕地污染治理列入计划,积极治理耕地污染,实现耕地轮休增效益。二是大力推动新一轮以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为主要内容的8.19万hm2基本农田划区定界工作。三是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2014年度全区土地变更调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时完成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建立县级耕地指标储备库,编制耕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政府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快实施耕地污染治理和实现耕地轮休增效益[3-4]。四是充分做好耕地污染区域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排灌沟渠,增加排灌设施,健全工程配套设施等,提高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五是进一步开展耕地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开展全区被污染耕地区域的地块调查,建立耕地污染地块指标库,实施污染耕地修复工程。在典型地区组织开展耕地污染治理试点示范,逐步建立耕地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耕地污染治理修复,逐地块实现“治理耕地污染,实现耕地轮休增效益”。
4 保障措施
4.1 组织领导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以及各相关业务股室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全面负责改革的领导、协调、监督工作,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把“治理耕地污染,实现耕地轮休增效益”方案落到实处。
4.2 落实工作目标责任
县国土局等部门要将工作任务、目标和责任落实到人,提高责任意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根据工作需要和相关规定,向社会招聘部分工作人员,也可以将有关工作委托给相应的中介机构承担。
4.3 经费保障
请求政府部门对于改革过程中需要支出的有关调研、试点等工作所需的各项有关费用给予支持。
4.4 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对于改革过程中制订的有关政策、规定,可以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提高社会对农村土地改革的认识、参与和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5 加强污染耕地环境监管
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管控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投入品乱用、滥用问题,规范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和处理处置活动,以防止造成新的耕地污染。加强改革工作中的党纪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把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治理耕地污染实现耕地轮休增效益”作为年度的工作重点。
5 参考文献
[1] 闫世江,张继宁,刘洁.我国耕地污染防治研究进展[J].蔬菜,2012(3):51-52.
[2] 王静,林春野,陈瑜琦,等.中国村镇耕地污染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12(2):25-30.
[3] 贾一波,田义文.中国耕地污染防治立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306-308.
[4] 彭健.耕地污染及耕地保护途径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