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社会吹哨人

2022-04-29 21:15刘晓红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6期
关键词:新闻采访记者敏感性

刘晓红

摘要:融媒体时代中,新闻记者要坚持不懈追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与业务素养,从专业层面入手来培养敏锐的新闻触角。唯有如此才能够一直走在时代前端,在第一时间发现好新闻,将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大众。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新闻记者所应具备的敏感性素质,通过分析新闻敏感性的主要类型,列举了几点提高新闻敏感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记者;新闻采访;敏感性

记者的本质是社会的吹哨人。一个优秀的吹哨人一定要有勇、有谋、有眼界,坚守初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创造者与传播者,所缺的不是好新闻,而是发现好新闻的眼睛,以及挖掘好新闻题材的双手。为了更好地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新闻记者应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提高专业素养,保证新闻内容的高质量输出。

一、新闻敏感性的定义

新闻敏感性又可以被称为“新闻眼”“新闻鼻”“新闻嗅觉”等,这是新闻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新闻敏感性可以帮助记者精准判断新闻信息是否具有挖掘与报道价值,并对当前的社会形势产生及时判断。在发生新闻事件时,新闻记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判断,通过录音、摄像以及文字记录等方式,将整个事件过程的发展脉络做出详细整理,为后续工作做好基础。很多资深的新闻记者表示,甚至可以“嗅”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变化。在这里所提及的“嗅”,指的即为新闻敏感,这是优秀记者工作生命线的持续保证,同时也是判断工作能力的标准[1]。新闻敏感性越高,则意味着记者捕捉新闻事件的能力越高,将会对最终新闻稿件与整个节目的播出水平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新闻敏感性的培养并非朝夕之事,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文化的积累以及实践经验的丰富所逐步形成的。新闻敏感性既隐藏于新闻事件之内,同时也游离于经验知识之外,需要新闻记者不断进行自我思考、信息充足、关系梳理。总结来看,如果想要在新时代中立足,新媒体行业内具备高度新闻敏感性的记者应当同时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判断能力:对新闻事件社会效果的判断、对新闻事件传播价值的判断、对新闻事件轻重缓急的判断以及对未来新闻事件发展走向的判断。

二、具备新闻敏感性的记者所拥有的素质

(一)政治敏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者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因此,处于新时代中的新闻记者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深刻理解党组织的发展路线、政策制度与文件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舆论导向,积极学习并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此种方式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2]。此外,还要摆正心态,尤其是对于各种新鲜事物要抱有开放性的观念,在瞬息万变的新形势中锁定可以为己所用的信息资源。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记者一定要保持头脑的冷静,大力弘扬有利于社会发展与国家稳定的人和事,以此把控好舆论风向。

(二)深刻思想

一篇立意深刻、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的报道可以引人深省、回味无穷。因此,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务必要做到由表及里、表里如一,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深挖新闻主题,拨开信息表象的云雾,将事件的原貌全面且精准地揭露出来。随着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记者也开始认识到深度报道的重要性,除基本的文字与摄影记者外,也涌现出了一些不同“兵种”,当重大选题出现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满足广大受众群体的个性化视听需求。

(三)热爱工作

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强度较高,日常工作内容十分具体且琐碎,所要付出的劳动代价也要远高于其他行业。正如马克思所言:“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就是社会中的吹哨人,是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吐露心声的喉舌[3]。在传统社会体系中,人民利益与统治阶级的分层明显,当时的记者还肩负着揭露当权者真实面貌的责任。而在当下的社会体系中,党组织与人民利益相一致,新闻记者则要主动成为党与人民的把关人、吹哨人,甘愿成为人民手中的笔,书写出更多真实且精彩的文字。

(四)尊重事实

新闻的立足之本即为真实二字,新闻记者需要对自己报道的所有事实负责,以此为依据来还原新闻事件的整个原貌。对新闻事实进行忠实报道,这里要从两个层面着手分析,其中,浅层含义所指的是,新闻记者需要将整个新闻事件的组成要素、相关信息予以全面核实;深层含义所指的是,新闻记者要抱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基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来深入挖掘事件本质。例如,在2018年备受关注的“王凤雅事件”,在所谓的自媒体人曝出虚假新闻信息之后,在并未全面掌握事件全貌的情况下,很多媒体与公众纷纷加入到了“讨伐大军”中,对本来就无从考证的内容进行大肆传播,在社会领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不明就里的公众在舆论的推动下,纷纷将矛头朝向了孩子的父母,并对慈善平台口诛笔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对社会公正性与新闻事实性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良好的社会风气带来负面干扰。随着整个事件的逐步复盘,在相关部门的调查介入后,“王凤雅事件”所引发的风波才逐步平息,还给了当事人以公道,但事件的不断反转、变化,仍然对社会舆论造成了不良影响。由此可见,记者一定要把控好手中的笔,坚守住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切记不可为了博人眼球而做出一些夸大其词的报道。

三、新闻敏感性的主要类型

(一)突发型

此类新闻敏感性最显著特点即为偶发性、敏捷性,是一种灵光乍现式的灵感。在新闻敏感性出现之前,记者根本不知道有新闻事件的存在,但由于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或因某一个特殊外因刺激的作用下,会在潜意识层面上做出反应,并产生十分敏锐的感知力。针对某一个新闻点或事件发展阶段迅速异化处理,展开一系列的推理、分析以及判断操作,从而成功捕捉新闻事件。由于突发型新闻敏感有着一定的偶然性,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基本处于可遇不可求的状态,发生次数不多。

(二)挖掘型

此类新闻敏感性是基于已经了解到的客观事物所产生的,记者在看到、接触到某一个新闻事件之后,会从最初的浅层次出发,通过不断推理和深入挖掘,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厘清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整个过程所需要应用的时间较多,必须要经过层层分析和去伪存真,才能够把握到事件的重点内容。此种类型的新闻敏感性对记者本身的推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旦形成,将让他们真正意义上做到“快人一步”[4]。

(三)开拓型

此类新闻敏感性所指的是针对某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问题,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大新闻信息的扫描范围。换言之,新闻记者要在自己的头脑当中产生一场思维风暴,在接触到某一个新闻事件之后,会迅速在脑海中搜索与之相关的信息数据,整个思考过程不会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另外,新闻记者还会利用手边的工具随时获取自己用得上的新闻信息,在此基础之上展开联想,使得新闻捕捉任务完成得更加顺利。

(四)后知后觉型

此类新闻敏感性所指的是,当某一个新闻点或新闻信息出现之后,新闻记者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识别出新闻事件所具有的报道和传播价值。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接触到某一个暗示或与之相关的信息时,将会产生顿悟的感觉,从而获取到新闻信息。

四、提高记者新闻敏感性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信息获取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每个人都能是信息的提供者、新闻的制造者以及事件的亲历者。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大范围应用让碎片化时间被高效应用,但同时对人们专注力的长时间持续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广大受众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并且可以在各路平台中发表想法和见解。不容忽视的是,很多新闻节目已经不自知地陷入到“流量”陷阱中,为了博得更多人的关注,使得新闻节目朝向娱乐化、大众化的方向倾斜,给出的信息内容华而不实,长此以往将会阻碍新闻业的稳定发展。

为了避免负面影响,新闻记者则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吹哨人角色,提升新闻敏感性的同时树立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到首位,明确新闻报道能够对社会舆论趋向所带来的影响,深入群众身边,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在新闻内容中加入先进文化与正能量,让普通大众可以通过新闻节目来了解到真实的社会原貌,从正确的立意层面入手展开深入思考。

例如,在之前登上热搜榜的新闻事件“十三年前背母上学的刘秀祥”,新闻事件中的主人公拥有着值得大众学习的优良品行,即使自己身处于困苦的生活境地中,也仍然保有乐观积极的态度。不仅主动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而且还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在刘秀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抱怨你没有鞋时,你回头一看,发现竟然有人没有脚。”刘秀祥的事迹被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拒绝了大集团的工作申请,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普通的教育人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不难看出,之所以能够撰写出如此精彩的新闻报道,这与新闻事件记者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息息相关,这就是新闻工作者需要学习的榜样。

(二)夯实专业基础技能

新闻记者需要具备的基础专业技能包括新闻采访、文字整理以及信息编辑等。由于新闻记者日常的工作比较繁忙且琐碎,与社会领域中各个阶层的新闻主体都有接触,因此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信息数据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在日后,无论是对采访前期的信息整合,还是对后续报道的加工编辑,新闻记者都需要将新闻敏感性贯穿始终。从真实的生活场景出发,深入到新闻主人公身边,尝试理解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举动,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审视自身,夯实专业技能。

首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注重对新闻事件的点滴积累。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建立新闻素材库,将采访环节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逐一记录下来,并在每一次采访工作结束后,静下心来做一次复盘,找到不同事物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在下次遇到同类采访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聚焦采访对象,并找出更加独特的采访角度,缩短采访工作的持续周期;其次,应加强对稿件内容的多元化处理。当新闻主题正式确定之后,记者要利用互联网,在各个平台中搜索新闻事件的关键词,全面了解与新闻事件有关的图文信息或短视频资源等。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避免新闻内容千篇一律,而且还可以对当前的新闻稿件进行查漏补缺,突出新闻节目的独特性;最后,新闻记者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经常了解他人的新闻作品,找到自己工作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切入点加强改进,提高自身新闻敏感性。

(三)找到独树一帜的新闻视角

新闻记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在面对新闻事件时要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来给出不同的观点。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都存在不同,即使是面对相同的事件,所作出的理解和价值判断也各有不同。新闻记者在培养新闻敏感性的同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培养独特的新闻视角。

首先,融媒体时代中,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以及休闲时间中都有可能接触到大量的新闻信息。在面对这些源源不断的信息时,很多人只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进行浅阅读,很难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深入研究。新闻记者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独特观察能力,从专业角度出发,对海量信息进行提纯处理,于平凡中窥见不凡,精准锁定广大受众所感兴趣的新闻细节,以此为着力点深挖新闻价值;其次,当掌握新闻线索后,新闻记者要在第一时间判断出新闻的实际价值与传播意义。相信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会看到一些十分“抓眼球”的新闻标题,产生了强烈的观看兴趣,但了解新闻内容后却发现了然无趣,毫无任何探究价值。为了能够避免受众出现此类感觉,新闻记者要把好关口,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对新闻信息的探究价值以及社会影响作出初步估计,并将其中的冗杂信息剔除出去,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避免大众被表象信息所干扰;最后,由于现代人的生活与工作节奏非常快,新闻大多是昙花一现,为此,新闻记者要不断锻炼自身的反应能力,一旦有新闻事件出现,务必要在第一时间展开追踪,做好充分的采访准备工作,以此来获取独家资料,避免与重大新闻失之交臂。

五、结语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新闻记者的工作压力有了明显增加。虽然在崭新的行业背景下,可供新闻记者所使用的辅助性工具也越发多样化,但随之而来的却也是更为严峻的挑战。记者作为新时代中的社会吹哨人,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职业素养,同时还要对新闻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与崇高的敬意。只有拿出真诚且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并有意识地强化自身的新闻敏感度,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心系民众,为大众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全面的新闻报道,让普通百姓可以生活在阳光下,了解到新闻事件的内涵与本质。在未来的工作中,新闻记者要努力成为平凡土壤中的向日葵,为社会舆论风向把好关,吹响幸福生活的哨声。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获奖消息“群像”及特征分析:基于对近十年山东新闻奖报纸消息一等奖作品的研究[J].城市党报研究,2020(3): 72-75.

[2] 赵秀云.融媒体时代提高广播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几点思考[J].科技传播,2020,12(3):14-15.

[3] 郭浪.融媒体时代记者新闻敏感性提升方法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174-175.

[4] 彭娟.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分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8):139-140.

猜你喜欢
新闻采访记者敏感性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电视编导与记者的区别
多媒体时代行业报纸编辑记者的素质分析和探究
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分析及阐述
时间与空间:新闻采访中无声的语言
全媒体背景下的党报记者职业道德建设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