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探讨

2022-04-29 21:15钱林林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6期
关键词:融媒传播

钱林林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时代的变革,传统媒体在传承、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传统文化电视节目需要对媒介融合的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借助多元化的方式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从而为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弘扬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文化类电视节目;融媒;传播

学者庄勇先认为“融媒体”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充分把常规媒体的规模、形态、特性进行融合统一,从而实现新媒介的融合。[1]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对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随着社会的发展,节目制作手段、传播方式的不断革新,传统媒体不断拥抱互联网,以“融合”的姿态越来越迸发出活力。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要求传统媒体在制作节目时,要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借助融合发展的东风,不断激发创新动能,在树立正确的思想文化导向性的前提下,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一、文化自信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文化类电视节目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展示的平台,借助于融媒体,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方式,使传统文化的感召力与影响力得到提高。越来越多的受众从文化类电视节目中感受到文化带来的魅力,从而唤起民族自豪感、文化满足感,这就是文化自信的力量。因此,融媒体背景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必然要以文化自信为出发点。[2]

第一,文化自信体现在节目内核上。文化类电视节目展示的是传统文化知识,文化现象等,比如传统文化的内涵、名人典故等,从而使受众在观看节目时能够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进行感知。[3]在《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等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广大受众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强烈的文化感召力就会在受众心中形成,由此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动力进行转化,这种强烈的文化自信感知力,促使受众主动传播,或形成一种热议话题。

第二,文化自信体现在影响力上。文化影响力表现了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比如,流传至今的各类文化典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文化类电视节目生动地再现了文化典籍中的故事与思想。央视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就是通过挖掘这些流传至今的典籍,把典籍背后的故事进行延展,通过故事化、穿越时空等表现手法,使广大的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能够更加认同传统文化,并树立起文化自豪感,这档节目在年轻受众中的口碑以及网络传播度都很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化自信带来的影响力之大。

第三,文化自信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国际传播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然要求传统文化走出国门,面向世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必须要把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向全世界进行展示,传承和弘扬具有时代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文化类电视节目《朗读者》在法国、瑞士等播出,其内容与形式受到了国外媒体的强烈关注,法国的赫夫·休伯特电视公司对《朗读者》的评价是“让人振奋的文化节目”。文化类电视节目在不断创新过程中使文化魅力得到展示,通过文化成果的创新,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加快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

2021年可以说是河南卫视文化类节目频繁出圈的一年,从年初的《唐宫夜宴》到端午节的《洛神水赋》、七夕的《龙门金刚》,都多次被华春莹、汪文斌、赵立坚所组成的“外交天团”在海外社交平台推广,向世界展示璀璨的中华文化。2022年的河南春晚舞蹈《国色天香》再次获得国内外盛赞。2月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Meta(原Facebook脸书)平台发文推介《国色天香》,他配文道:“当古典诗歌遇上年轻的灵魂,传统文化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一种富有想象力的方式呈现。”这正是文化类电视节目在融媒体背景下不断创新传播的成功案例。

二、民俗文化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国际传播提供了条件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民俗文化是构成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文化类节目的创新工作要充分重视民俗文化。比如,早期的文化节目《传奇中国节》以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为内容,对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进行展示,同时采用电视台和互联网直播的方式,对民俗文化进行普及,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自信的构建;再如,2021年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同样聚焦传统节日,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围绕中国节目不断推出让网友喜爱的奇妙游,并为在国际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强有力的贡献。

2021年7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河南郑州召开“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暨文化节目创作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交流总结“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经验,研讨推进文化节目创新创优和繁荣发展。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出席会议并对文化类节目创作出了相关部署,要求广大媒体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文化精髓,弘扬美学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要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文化节目创作播出,抓好扶持引导,抓好重点项目,抓好推广传播,抓好人才培育,为弘扬中国文化、中华文明贡献更大力量。紧紧抓住民俗文化的河南卫视的出圈不是偶然,《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等创意节目中都聚焦了民俗文化,也让民俗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了时代的魅力。

三、符合时代的全新表达成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要素

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是“点对面”,较为单一,到了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被取代。互动、交叉、平等是融媒体背景下传播的新的特征。融媒体背景下的传播情景是“去中心化”,传播者进行传播的目的是借助于具有极强贴近性的小屏幕,对平等的互动关系进行营造,而不是单纯使受众信息需求得到满足。融媒体背景下,受众的身份由观众转变为用户,从信息的接收者向接收者与传播者转变。基于传播方式的改变,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更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全新表达方式。

第一,文化类电视节目表达方式要对“具象化”的文化形象进行打造。传统文化对于广大的受众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受众而言,不但要求具有“文化内涵”的内容,同时也要求“具象化”的文化形象。参与的对象真实,体验感的真切,可以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例如,在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设置了“飞花令”“个人追逐赛”等充满悬念的环节,引人入胜。这实际上就体现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具象化”的表达,能够使受众参与感得到满足。

文化类电视节目还需要“差异化”的文化形象。融媒体背景下,无论是媒介的内容还是媒介的形式都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差异化”形象就是要求推陈出新。例如,《经典永流传》中将经典的诗词向优美的歌曲进行转化,实现了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完美结合。通过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差异化”形象的表达方式,能够对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实现不同观点的碰撞,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

文化类电视节目还需要“独特性”的文化标志。2022河南卫视春晚与其他电视台推出的春晚不同,依然坚持全程没有主持人的样式,把2021年“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孵化出的文创IP人偶来进行19个节目的串联。透过这些IP人物的新奇视角,带领观众进入到了不同的视觉空间,探寻民俗民风,传递普罗大众的祈愿诉求。这种文化表达的创新迎合了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好评,把二次元与元宇宙的概念融合在一起,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表达要明确受众的定位。对于文化类电视节目而言,一定要明确受众的定位。如今,年轻受众群体庞大,这就需要文化类电视节目能够契合年轻受众的个性。比如,2021年强势出圈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斩获了大量的年轻群体受众,这些年轻的观众成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这也表明,现阶段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年轻群体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力量。年轻的受众在观看文化节目的过程中,借助于不同的社交媒体进行互动展示出鲜明的个性。因此,通过对受众的定位促使文化节目表达方式的改变。与此同时,融媒体受众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多元性来源于受众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个体不同要求也不同,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表达要求契合多元受众的“共性”。

第三,文化类节目要重视“交流与互动”。文化类节目进行推广、广大受众参与节目话题讨论等都离不开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文化类电视节目除了传统传播途径以外,多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视频网站等,能够及时扩散文化节目的相关内容。比如,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舞千年》借助于各大官网、微信、微博等对节目信息进行积极的传播,节目播出时,实时互动的弹幕也为互动提供了条件,受众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积极的讨论,从而实现了互动性的传播。

四、科技赋能为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提供了动能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传播手段以及视频技术的发展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提供了更广泛的表达空间,通过科技赋能提高了受众的体验感,受众不需要在电视屏幕前对节目进行单方面的接收,而是融入到节目中,从而提高了对文化类节目传播的热情,节目传播的效果也就更加显著。

第一,文化类电视节目对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力度逐渐加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早在2019年播出了文化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其宗旨依然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但是在节目设置当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设置了各种比赛,实现了传统文化有机融合竞猜竞技。该节目一方面借助于多屏联合对观众进行吸纳,实现了电视、网站、广播、微信、报纸、微博等的多方联动;另一方面对“嗨电视”小程序进行开发。广大受众利用微信“扫一扫”可以直接进入到《中国诗词大会》界面。进入小程序后,能通过该平台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诗词文化修养,与此同时,将小程序进行转发,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节目,从而加快了节目的传播,传统诗词的文化功能也实现了向人们日常生活的扩散。融媒体背景下,受众不但是接收信息者,并且在转发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由此加快了文化的传播速度。

第二,文化类电视节目在创新过程中要加强对AI、VR技术的运用。在媒体领域中,AI、VR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化类节目《经典永流传》通过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经典诗词的全民传唱,在对新技术与新模式创新应用的过程中,达到了最大化的宣传效果。广大受众利用AI技术,实现了对经典诗词的传唱,在传唱过程中实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近期的各大传统卫视以及新媒体平台也越来越多地使用AI技术,增加节目的视觉效果。

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从“春晚”强势出圈的《唐宫夜宴》,到“七夕奇妙游”的《龙门金刚》再到“重阳奇妙游”的《有凤来仪》,内容上都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也都是通过科技赋能使其成为网络爆品。我们可以看到舞蹈《有凤来仪》里边除了运用360度拍摄,除AI、VR技术以外,还采用了动作跟踪技术。

从节目创意上讲,凤凰有着浴火重生的精神内涵,这个节目采用了“动捕”的技术形式,让火焰跟踪舞者,这种表演在传统舞台上是不可能表现出来这样的效果的。“动捕”技术的运用体现了这一精神内涵。这个节目还采用了科技变装手段,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将舞者的服装在舞蹈段落中进行了变装,舞者在舞蹈的某一动作时刻,在原有装束上零时差变化出另一套服装,展示出浴火重生、展翅飞翔的凤凰。科技变装手段的使用给舞蹈节目内涵和视觉效果增添了色彩。科技赋能能够弥补节目本身在传统舞台上难以表现的部分,这一点为文化节目的出圈、火爆、迅速传播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融媒体背景下文化类电视节目需要深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当今的科技手段,采用符合时代的全新表达方式,尤其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之路,将具有文化深度、新颖趣味、感染力强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输出到国际上,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喜爱上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吴亚超.融媒体时代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2] 新华社.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EB/OL].(2017-10-18)[2021-10-11].http://cpc.people.com.cn/19th/ gb/n1/2017/1018/c414305-29594501.html.

[3] 孔垂娟.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思考 [EB/ OL].(2018-09-04)[2021-10-01].https://www.fx361.com/ page/2018/0904/4148604.shtml.

猜你喜欢
融媒传播
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融媒创新调查
巧借外资之眼深度解读 聚合融媒之声提振信心——钱江晚报“加码中国”特别报道剖析
别逃啊,霍金!——一次跨越时间的融媒采编行动
以融媒之势扩大主题报道传播力——以嘉兴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实践为例
在细分市场建设有价值的融媒平台——每日商报供给侧改革探索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