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与神兽

2022-04-29 00:44刘晓峰
文史知识 2022年5期
关键词:神兽物性动物

刘晓峰

编者按:古今中外,各个民族的神话故事中有着许多神奇的动物,它们彰显着人类原始思维的形式,它们充满张力且富于变化,拥有神奇的魅力。中国古代的神兽为什么都是合成体,这折射着中国古人怎样的思想观念?蛇怪与洪水、天蝎座会有怎样的关联呢?中国古典世界中的巨灵神形象有着怎样流变?本期特别关注诚邀三位学者,带我们去探寻神话世界中动物们的秘密。

日本奈良正仓院珍宝中,收藏着一组一千三百多年前来自中国的螺钿紫檀琵琶和象牙拨子。拨子最前端与琴弦接触部分有明显脱落痕迹,可见是曾经使用过的物品。在正仓院《国家珍宝帐》(756)中,“红牙拨镂拨”被作为附属品记录在“螺钿紫檀琵琶”上方,可知当时是与这把琵琶配对使用的。联想起唐人许浑的诗句“欲写明妃万里情,紫槽红拨夜丁丁”(《听琵琶》),不由得令人推想紫檀琵琶和红拨子在当时可能是一种标配。唐代的琵琶拨子多以木质。但正仓院现藏这枚“红牙拨镂拨”是象牙质、红色,而且如登录名字“红牙拨镂拨”所记使用了“拨镂”的工艺。拨镂是古代象牙加工的一种特殊工艺。做法是先给象牙染色,然后在上面施以浅雕刻出纹样,再给纹样着色。“篦凤金雕翼,钗鱼玉镂鳞”,和雕金镂玉一样的象牙细工,告诉我们当时这个琵琶拨子类属并不平凡,属于高级品。本文要谈的,是红牙拨镂拨上的图案。红牙拨镂拨有一面上刻镂着一匹神兽。这神兽长着马头,头顶端长一个独角,颈上是飘扬的马鬃,身上是豹纹,长着麋鹿的足蹄,又长着可以飞翔的双翅、尾翼,配上祥云、瑞草,共同组成一幅神秘而美艳的图案,一千多年后仍旧对我们的视觉构成强烈冲击。

这匹神兽应名为飞廉。飞廉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有翼的神禽。飞廉出现在《离骚》《淮南子》《汉书》等文献中,与风密切相关,是风神(风伯)。飞廉又名龙爵,古代爵与雀通假,龙爵者指的应当是形似龙的神雀或龙形而有羽翼的神兽。在山东苍山城前村汉墓画像石上,有“龙雀除殃鹤啄鱼”的题记,相对应的是墓门横梁背面画像,上栏左面一对相向而戏的翼兽,右面为鹤啄鱼。这翼兽应当就是飞廉。又山东滕州博物馆收藏有一只东汉石翼兽。这只出土于张汪镇洛庄村的石翼兽,残高0.96米,长1.45米,其胸部刻有篆书“龙爵”两个大字。这让我们得以确认汉代飞廉的模样。孙作云《飞廉考—中国古代鸟族之研究》中,将翼兽视为中国“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的演变。他认为《山海经》里的异兽记载,可以和考古发现的异兽材料相互构成解释关系。就有翼飞行这一点来说,汉代画像常出现的羽人形象来自华东沿海一带的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落,飞廉应该就是凤氏族的图腾,后来才由鸟渐渐演化成有翼的兽类。学术界另有一派学者则比较重视翼兽形象的外部传入。他们认为中国古代的有翼兽受到了中亚的影响。李零曾指出翼兽“格里芬”的形象很早就经由欧亚草原北方丝路、沿海南方丝路和印度山路三条路线传入中国。郭静云更认为战国、秦汉并不是中国人接触翼兽最早的时代。从公元前三世纪后半叶,建立阿卡德帝国的东闪米特人以及建立拉尔萨和巴比伦的西闪族亚摩利人,都开始用翅膀直接表达诸神生活在天上的意思。而中国文明中翼兽形象形成的过程源远流长,至少是在战国之前。从有翼兽图像传播的线路看,外来翼兽在观念和艺术表现上的影响是确定存在的。

这只神兽为什么长着独角?为什么身上长着豹纹?为什么长着麋鹿的足蹄?为什么又长着可以飞翔的双翅和尾翼?古人究竟依靠怎样的想象构思出这样神奇的组合?这样组合想表现的究竟是什么?我们进一步想要追问的是,古人创造出这些神兽,依据的逻辑原理是什么?

神兽者,神奇之兽也,神奇之动物也。

科学地看,物、动物与人实际上分别处于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层面上。动物身处人与物之间,在世界上处于非常特殊的中间位置。动物是物,由物质构成,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动物能动,因此又是物中特殊的一部分。人也是能动的动物。人既是脊椎动物,又是哺乳动物。人体由脂类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拥有复杂思想、使用实用工具的人,又是动物中特殊的一部分。那么,在中国古人的眼中,物、动物、人的关系,是怎样被映射出来的呢?

中国古人的想法,是首先把物与动物区分开来。他们把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归类为虫。受今天动物学“昆虫”这个词语的影响,我们有了一个习惯于“虫”是小的这样的概念。但古代的“虫”是概括所有动物的大范围词。所以老虎过去被称为“大虫”,蛇被称为“长虫”。按照《大戴礼记·易本命》的记载,世间的虫被划分为五类:羽、毛、甲、鳞、裸,也就是身上长羽的、长毛的、长甲的、长鳞的、什么都不长的。这五类虫各有都帅掌管:

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皇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裸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此乾坤之美类、禽兽万物之数也。

按照这段话,凤凰、麒麟、神龟、蛟龙以及圣人,被排列成世界上最高级的存在系列。在这个系列里面,除了神龟和圣人,馀下的凤凰、麒麟、蛟龙,居然都是合成体。而神龟是北方玄武之神,但我们都知道玄武之神通常依旧是龟蛇组合体。这个五虫最高序列中唯一最完美的,不用组合就天然自成的,乃人间的圣人,中国古人尊人重人,有如此者。

话题回到神兽,让我们看看凤凰、蛟龙和麒麟,都是怎样合成的。据《韩诗外传》记载,在黄帝询问凤凰的长相时,天老回答说是“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在这里凤凰身上集合了鸿、麟、蛇、鱼、龙、龟、燕、鸡八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凤为神鸟。同样引天老话说凤之相是“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虎背,燕颔鸡喙”,集合的是鸿、麟、蛇、鱼、鹳、鸳、龙、虎、燕、鸡十种,增加了两种,这是时代越向后越复杂的例子。组合而成的龙也很早就有图像。文字上《论衡》讲龙是“马首蛇身”,《说文解字》则更关注龙形的善于变化,以为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而汉朝人王符言龙有九似,语见宋人罗愿《尔雅翼》,其云:“九似者,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麒麟更是了不起的神兽。西狩获麟,足令孔夫子太息“吾道穷矣”。我们具体看看麒麟的长相:《尔雅注》引汉京房撰《易传》云:“麟,麇身、牛尾、狼额、马蹄,有五彩,腹下黄,高丈二。”《尔雅翼》则记载马足,黄色,圆蹄,五角,角端有肉,有翼能飞。按照《瑞应图》的记载,龙是羊头,狼蹄,圆顶,身有五彩,高一丈二尺。不管麒麟形象怎样变化,他们都是多种动物的组合,这一事实是不错的。

所以,组众物合于一身,才是成王之道。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神兽大多是合成体?

神兽为什么大多是合成体?这个问题让我想到小时候听到过的老虎须子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小的时候,过年还有聚在一起听老人讲故事的习惯。那年也是虎年,听一位老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个人家,老父亲有一个盒子一直不让家里人动,某一天出门,又三令五申地讲不许动盒子。儿子和五个小伙伴都好奇,就偷着打开了。盒子里面原来是几根硬硬的长刺,比刺猬的刺粗,长也有刺猬刺三四倍。儿子鬼使神差地就把几根刺粘到腮边。结果忽然发现家里有好几只耗子。他拿起家伙就打耗子。打死两只跑了三只。摘下来腮边刺却发现两个小伙伴倒在血泊中。这是杀人案,自然被送到了县里,几根刺也被充了公。县官听案后起了好奇心,在家把几根刺粘到自己腮上,结果看到一大一小两个耗子。县官拿起家伙就打。结果打死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那几根刺,原来是老虎须子。

这是我小时候听到的无数故事中比较离奇的一个。说起来老虎吃人,在几十年前东北老一辈人口中,还是村落真实的往事。人打老虎,我们从小就听过武松打虎、李逵杀虎,所有这些人虎争命的事也都在常识范围内,不足为奇。至于人化为虎,古代很早就已经有公牛哀转病七日化为虎的故事。据说变成虎后的公牛哀连自己的哥哥都不认识,他哥哥“掩户而入觇”,也被这虎搏而杀之。“牛哀病而成虎兮,虽逢昆其必噬”(张衡《思玄赋》),这是因为变成虎的公牛哀,已经不知道自己曾经为人;而作为人的公牛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后来会变成虎。所谓“文章成兽,爪牙移易,志与心变,神与形化”(《淮南子·俶真训》),这样的化兽故事数目在古代也不少。可这段“老虎须子”,离奇在有令人拍案惊奇、超越常识的部分。细想故事说来还是老百姓的故事,比如为什么带上虎须子就视人如鼠,就是因故事本是照猫画虎。真正离奇的是能获得的视人如鼠的虎性,居然宿于几根虎须子上。

人戴上虎须,就有了视人如鼠的虎性,是这个故事最值得分析的地方。它告诉我们在前人的观念中,动物的“物性”可以宿存于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这种存在的形式是静止而无害的。但当这个动物的某一部分被组合进另一个生命,在这个生命获得动物这一部分的瞬间,就能够获得这部分“物性”并发生异化。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是一系列最原始的思维形式,诸如物性的局部寄宿、物性在静止状态下的持续存在、物性的激活方式以及物性在不同生命之间的转换,它们组成的世界,是和我们今天的科学思维构成的世界完全不同维度的另外一个世界。

对于生活在科学但缺乏变化的平庸中的人们,神话与民间故事那些原始的思维形式中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变化,都因为充满了张力和富于变化而拥有神奇的魅力。

物性的局部寄宿、物性在静止状态下的持续存在、物性的激活方式以及物性在不同生命之间的转换,这一切是中国古代神兽创造的原理性思维方式之一种。神兽的身体组合,总是要选取动物典型性部分。这被选中的部分寄宿着物性,所以一旦组合到新的神兽身上,就会赋予神兽某种神秘的力量。

那么哪些部分是动物最典型的部分呢?以凤凰为代表的羽族,其主要活动空间在天空。以龙为代表的鳞族,其主要活动空间在水中。而以麒麟为代表的毛兽们主要活跃于陆地。天空、水下和陆地,是它们生活基本的边界。天空、水下和陆地,羽、鳞、毛这三部分正是我们生活中的三重空间。再看古人创造的神兽,会发现这些神兽组合中,很注意使用某一动物最具特征的部分,例如豹纹、虎纹、獠牙等特殊的纹样。而普遍使用的,是翼、鳞、角这三种。民俗学家江绍原写过《发须爪:关于它们的风俗》,专门讨论中国民间关于头发、胡须、指甲的习俗。民俗学研究者们注意到我们身体上的头发、胡须、指甲都具有不断生长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唤起了古人各种复杂的想象。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动物世界,所遵循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古人注意到了活动在天上的鸟的翅膀、奔跑在陆地的兽的角和水中的鱼的鳞甲,这些被看成天空、陆地、水下三重空间中的动物最典型的生命特征。古人的想象力被激活后具有了神奇的穿透力。他们不仅想象翼、角、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想象真正的神兽可以根本不受五虫通常的分界所区隔。当他们对神兽的想象完成对五虫分类边界超越的时刻,新的组合原理已然诞生。

神兽就是越界的产物。神兽“神”在超越了一种动物和另一种动物之间的边界,超越了一类动物和另一类动物之间的边界。用这样的目光去审视中国古代神兽的图谱,我们会看到有翅膀的走兽、长着鳞甲的飞禽,并且它们可能都戴着单数或复数的角。而一只只神兽、神禽、神奇的鱼龙身上,组合了很多以前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东西。

从文化史视角来思考,凤凰、龙、麒麟,这三种圣兽都组合众物于一体,在中国就更不是出于偶然。中国文化讲究“合”,庄子讲“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讲“合则成体,散则成始”。与“合”密切相连的是“和”,古人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多种元素的组合结构而成一个“和”,和合而化生万物: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

“和”是中国文化中最富有张力的核心概念。一年四季不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异,但正因为有四季循环成为一年,五行轮转成为一年,才有春种秋收,年丰人寿。在中国古人那里,最好的音乐是不同声律的合奏,最好的味道是不同味道的调和,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正是以不同的事物之“合”轮转在季节之中实现了时间之“和”。从这个角度看,凤凰、龙、麒麟,这三种圣兽都组合众物于一体不是偶然的,它们是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一种延展。

不论中外,古代世界的图册里都生息着各种神兽。打开典籍,我们可以找到关于这些神兽各种美丽而神奇的故事。正仓院琵琶拨子图像中长着独角的飞廉,让我们想到欧洲的独角兽。独角兽的造型就是一次越界—马长了不该长的犄角。据说独角兽很敏捷,跑得非常快,一般人很难靠近,猎人也很难捕捉到它。独角兽喜欢纯洁的女孩子,所以会睡在女孩子的怀里。独角兽的角拥有神奇的力量,有毒的泉被它用角一划,泉水就都变得纯净清冽,再没毒性。在欧洲中世纪的珍宝橱柜里,独角兽的角是上上品的珍宝,不仅可以辟邪,还可以祛除魔鬼、延年益寿。科学发展起来后,我们才知道这角根本不是独角兽头上的,而是本来长在一角鲸头上的,是雄性一角鲸战斗的武器,和独角兽没有一点关系。那么,中外的神兽以及关于神兽的想象,有没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是有的,这就是中国的神兽活在中国古代世界中,被赋予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比如集合了鸿、麟、蛇、鱼、龙、龟、燕、鸡八种物性的神鸟凤凰,《说文解字》描述它的神德说:“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这是天地相参的德、仁、中、义的世界,是声音、颜色、风雨、金鼓礼乐一体化的世界,万象森然中排列的,是中国古人的想象和精神。

仰赖考古学和古代美术史研究长足的进步,我们今天已经有可能给这只飞廉找到图像学的谱系。我们看到飞廉头上的角,有独角和双角;飞廉的头有的是鸟首,有的是鹿首,有的是马首;飞廉的脚有的是兽足,有的是鸟爪。我们看到这神兽身体的组合,超越的是天空和大地的边界。这超越的背后则是飞廉的神性。《楚辞·离骚》载:“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汉代王逸注:“飞廉,风伯也。”飞廉最初是风神,能致风气。而风的变化,在中国古代与音乐关系密切,所以飞廉和音乐缘分很深。正仓院的飞廉刻画在琵琶拨子上,我们熟悉的编钟撑起钟架的立柱下,经常也饰以飞廉。按照《周礼·考工记》的记载,“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裸者,羽者,鳞者。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裸者、羽者、鳞者以为笋虡”。“笋虡”就是用以装饰钟、鼓、磐的支架。《旧唐书·音乐二》所记:“乐悬横曰簨,竖曰虡,饰簨以飞龙,饰趺以飞廉,钟簨以鸷兽,磬虡以鸷鸟。上列树羽,旁悬旒苏,周制也。悬以崇牙,殷制也。饰以博山,后代所加也。”“饰趺”就是底座。考古挖出的实物如西安出土的汉代陶翼兽,经考古学家们判断就是为悬挂陶编钟和编磬所用的“饰趺”之器。在这里典籍的记载与实物足相印证。在古人的墓室中,也出现飞廉的画像。据研究出现在墓室中的飞廉是给墓主升天的启路神灵。而在道教方士们那里,飞廉是仙人“驰于方外,体乎宇内”的乘骑。按照《史记·封禅书》的记载,汉武帝数度巡游,四处寻仙未果,有方士给他出主意说“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汉武帝便在长安建起来迎仙楼观,用以“招来仙神人之属”,其中一个就是飞廉馆。

我们就这样认识了一只飞翔的神兽,一只能致风气变化的飞廉,经常被用为乐器架柱脚的飞廉,可以在幽冥界为逝者引路的飞廉,和神仙飞升关系密切的飞廉。这只飞廉把我们带入中国的古代世界,那里有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各种神兽瑞禽。这些不同的飞禽走兽混搭出的神兽瑞禽,融合了广袤的欧亚大陆上的各类文化。组合在这些神兽身上的禽兽的不同部位,代表着不同的物性,是一种需要一点点解读的、属于神圣世界的超越常识的符号和语言。理解了神兽是怎样结构而成的,一个新的问题已经出现:在琵琶拨子上,为什么要刻画一只飞廉?这个问题和飞廉的风属性相关,和紫色的琵琶与红色的拨子相关,和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相关。这已经超越本文探讨神兽组合原理的本旨,是另一篇更大的文章题目了。请原谅本文就此打住,以后有时间我们再做“下回分解”。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历史系)

猜你喜欢
神兽物性动物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话说“神兽”不简单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Cлово месяца
野保糗事之守护『神兽』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