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国荣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的泥咕咕是一种传统的民俗工艺品,用泥捏制,大部分采用黑色作为底色,再在底色上涂上其他的颜色。在泥咕咕的底部或尾部有着若干个小孔,用嘴吹时会发出“咕咕”的声音,所以被称作泥咕咕。2006年,浚县泥咕咕被国务院收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证明其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同时,泥咕咕也是浚县当地的一种文化标志。浚县泥咕咕有着众多的艺术形象,其基本造型有人物、陆地动物、飞禽三大种类,包含一百多个品种,其中主要有以三国、水浒和瓦岗军为主的历史人物造型;以狮子、大象和老虎等为主的陆地动物造型;以燕子、斑鸠、孔雀等为主的飞禽造型。这些工艺品古老质朴,制作精美,令人喜爱。
一、浚县泥咕咕的历史源流
(一)隋末起源说
隋末起源说是目前流传比较广的一种说法。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有隋末农民起义军中的瓦岗军在黎阳仓处与隋军会战。瓦岗军首领李密的大将杨矶曾屯兵大伾山东侧,这片村庄因此得名杨现屯(即杨矶屯兵之处)。战争过后,军中有善于制作泥塑者制作了泥人、泥马来祭奠和纪念阵亡将士。之后,捏塑技艺便开始在当地民间流传。久而久之,泥塑做工越来越精细,逐渐成了当地群众谋生的一种手段。
民间比较认可这种说法,也有史料予以佐证。这种说法也颇有道理:泥咕咕中有骑马人和战马以及战士俑三种造型,这些造型是泥咕咕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战士俑造型很有可能是取材于瓦岗军。而其中的骑马人与战马造型也明显与战争有关,从中可以反映出泥咕咕确实与隋末农民起义有着多多少少的联系。然而我们的先民在六七千年前甚至更早就有了捏造泥制品的活动,且泥咕咕中还有动植物等许多造型,这些应是在泥咕咕发展过程之中产生的。所以,不能把泥咕咕的起源如此简单地下定论。
(二)汉代起源说
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第一手资料,也是实证资料。截至目前,浚县泥咕咕考古发掘有五次,其中三次发现了汉代的泥咕咕,两次发现了宋代的泥咕咕。2002年,在浚县黎阳城遗址东北端发现了一座汉代时期的墓葬,墓中出土有一对泥塑,其造型若敛翅昂首的鸽子。泥塑的表面原有彩绘,但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出土时发生氧化,彩绘现已脱落不见。《浚县泥咕咕》一书中也有提到在此地出土过汉代泥哨以及人物造型的陶哨,而泥咕咕这种泥塑也是一种可以吹奏发声的泥塑品,泥咕咕与泥哨有很多的共同点。
同时,在东汉王符所写的《潜夫论·浮侈篇》中可以找出这样一句话:“或做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东汉时期泥制玩具已经在民间广泛存在了,加上之前出土的文物,也可以知道在汉代便已经存在泥咕咕。并且,在南阳地区曾出土过汉代的泥塑公鸡,其造型特点与浚县泥咕咕中的公鸡造型极为相似。出土文物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证实,在汉代浚县地区的泥塑技艺便已趋近成熟。
泥咕咕在史书上的记载有限,所以仅可以根据现有有限的资料来推断泥咕咕的起源,这几种说法都有其根据。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至少在汉代就有了泥咕咕的存在,毕竟出土文物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二、泥咕咕的发展
(一)泥咕咕的初步发展——远古到汉代时期
在中国,泥玩具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是泥玩具大致的起源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人们学会捏造一些简单的泥制品。在新石器时代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出土有泥猪、泥羊头等,同时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也有出土陶猪、陶羊。同时《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五帝中的高阳氏颛顼初封高阳,后迁都于顿丘,教人们稼穑、礼仪,驯养六畜,于是动静之物,小大之神,日月所明,莫不砥属。”相传颛顼帝迁都至顿丘,也就是今天的豫北地区,教当地人一些生活上的技艺,包括用泥捏造一些简单的造型,来驱鬼辟邪,祈福纳祥。
从出土文物以及文献中的记载来看,泥玩具在新石器时期便已存在了,这也可说明豫北地区在几千年前便开始用泥来制作一些东西,泥咕咕可能就是在新石器时期到汉代之间在泥玩具的发展之中产生的。同时,古代乐器与泥咕咕也有着联系。
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发明了埙这种乐器,其属于吹奏鸣响的乐器,用陶土烧制。泥咕咕与埙极为相似,也可以吹奏鸣响。当时的人们将埙的发声原理与泥塑品相结合,从而发明了泥塑的哨子。而今天我们看到的泥咕咕也是对这种早期乐器玩具的一种继承。
(二)走向成熟——秦汉到隋唐
1.陪葬器物促进着泥咕咕的发展
秦汉时期人们信奉“事死如事生”这一思想观念,这一时期的墓葬之中都出土过大量的陶俑、陶马车、陶兽等泥制品,或是一些石雕石刻的陪葬器物。在《中华艺术通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中有这样的记载:“西晋时代重定葬制,明器俑群的组成为:镇墓兽与武士、出行仪仗、侍仆乐舞、底厨禽兽四项内容。这种俑制在其后数代都得到承续。”这说明当时陪葬品的需求量大,在客观上也一定程度促进了泥塑品的发展。
2.当地古庙会对泥咕咕的促进
浚县古庙会是华北地区十分著名的古庙会。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浚县古庙会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浚县正月古庙会最早出现于十六国的后赵时期,当时后赵皇帝石勒在此地大伾山开凿大佛,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伾山大佛。加之当时佛教比较盛行,所以许多人来此烧香拜佛。随着人越来越多,活动规模也越来越大,形成了大规模的庙会。泥咕咕可以在庙会之上展示,庙会将不同地区的人会集起来,客观上是一个不同地区文化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泥咕咕被更多的人了解,促进其发展。而古庙会这一活动也促进了泥咕咕的商品化,制作售卖泥咕咕成为一些人的谋生手段。
3.战乱对泥咕咕发展的影响
隋末唐初时期,农民起义四起,尤其是瓦岗军在该地区影响较大,比如黎阳仓战役,大批瓦岗军的将士在此战死,泥咕咕艺人为了表达对起义军的感情,捏制了“战马”“骑马人”等与战争有关的泥咕咕。泥咕咕中的隋唐人物以及军事题材的造型也就是从这里发展而来的。到了这一时期,泥咕咕的造型种类已经非常丰富,人物、陆地动物、飞禽等造型都已经出现,泥咕咕艺术走向了成熟阶段。
(三)繁荣辉煌——唐宋时期
到了唐宋时期,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顶峰。陶瓷制作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处于辉煌阶段,泥咕咕的发展亦随之进入繁荣时期。在发展之中,泥咕咕的艺术样式得到极大丰富,人物、陆地动物、飞禽等造型十分繁多。而在民间,也已经存在专门制作泥咕咕的艺人,技艺得到传承。
三、泥咕咕与鸟崇拜
(一)古人鸟崇拜的历史渊源
在古人眼中,鸟象征着自由和生命的气息,鸟崇拜也是图腾崇拜的典型代表之一,人们很早便有了崇鸟、敬鸟的信仰。在古史中有记载,原始时期的人们在烧焦的鸟的体内发现了美味的稻米,从而跟踪飞鸟找到了野生稻谷,稻谷种植技术就这样传到了先民手中,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虽然只是传说,但是从中可见先民在很早之前就对鸟儿有着精神崇拜。
据史料记载,古代人认为鸟有着一种超自然的特殊能力。《诗经·商颂·玄鸟》开篇就写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史记·殷本记》解释为:“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讲述的是简狄是因为吞食鸟卵而生下了商族的始祖,殷商先民便将鸟作为自己的祖先来崇拜敬仰。并且,《史记·秦本记》也记载:“秦之先祖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坠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其讲述的内容与殷商始祖契出生的故事如出一辙。
这些都是我们先民对鸟的崇拜,说明在早期人类社会,不同的区域、部族都对鸟有着自己的崇拜。
(二)浚县泥咕咕与古庙会求子活动
在前文有关浚县泥咕咕的发展论述中我们简要提到了浚县古庙会。浚县泥咕咕通过古庙会这一平台得到了宣传,有了一定发展。
在大伾山上有个地方叫作观音岩,百姓在此求子祈福,所以被人们称为“娃娃殿”。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浚县司训谢载所撰的《浮丘山岳神灵应记》中记载:“载以平生乏嗣一事默祷于神,且抱一泥像童儿于宅,以图后应。不意月余,孕即胚胎,诞弥十月,果生一子。”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庙会上人们会带一泥塑娃娃到此处求子求福。而这里提到的“泥像童儿”,也应是浚县当地泥塑艺人所制作的,说明泥咕咕的造型之中也存在泥娃娃的造型。另外,《天书地字·大伾文化(二)》一书,记录了浚县现存的七百多块碑刻与题字,这些碑刻题字中有不少是记录求子灵验的。乾隆十六年(1751)的一块碑上刻着:“送子菩萨堂,祷嗣云集,有应者十有九人,弗感者百止二三。”乾隆五十九年(1794),观音寺山口西侧壁间一块碑上刻着:“人果精诚感通者,有孕必男,有男必寿,灵之验于已往者,历历可数。”从以上史料可以知道求子活动是浚县古庙会祈祷活动中很重要的一种,而泥咕咕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泥咕咕的样式来看,鸟类主题的泥咕咕造型基本都是大肚子形态,这与女子怀孕时的形态一致,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寄托在泥咕咕身上的情感,希望能够多子多福,繁衍后代。
四、结语
泥咕咕是十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不断发展,其造型样式已经有一百多种,也已经有了专门的技术传承人。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改变,但笔者认为它仍保持了原来的基本面貌。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不再愿意在传统艺术上下功夫,导致该技艺传承方面在未来可能出现危机。
浚县泥咕咕是当地的一种文化标志,是泥塑界颇具代表性的遗存,是当地百姓的一种情感寄托,它是浚县古庙会、古人鸟崇拜等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的载体,有着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它不单单是一种泥塑品,而是能够反映古人生活习俗等的“活化石”,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所以,对浚县泥咕咕的保护和开发是十分必要的,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积极宣传有关知识等,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得到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