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2022-04-29 18:14李敏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7期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

李敏

摘要:经济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大范围普及铺平了道路。至此,传统媒体行业正在历经巨变,新型媒体形式加速衍生,这在无形当中加快了新旧媒体间的融合速度。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中立足,加快转型速度,是所有新闻行业人员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本文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融媒体时代的主要特点,给出了几点促进电视新闻记者优化转型的措施建议,期待能够与各位业界同仁展开深入交流。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记者转型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融合速度,各种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其中,媒体行业的革新尤为明显,这在无形中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是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基础保障,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媒体融合也意味着各种媒体形式间的壁垒正在逐渐消融,尤其是在新媒体受到更多关注的前提下,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不再清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事件的亲历者、发声者及传递者。为此,电视新闻记者务必要认清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业的发展态势,不可再用线性思维来解读新闻传播,根据广大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来发展自身。

一、融媒体的主要特征

(一)延展性

融媒体同时包含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的优势,一方面可以保证新闻信息的收集广度与传播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突出新闻主题的深度与广度。在融媒体时代下,广大人民群众已经习惯于利用智能手机来获取新闻信息,各种新闻客户端进入到大众视野,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平台大量占据着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可以全面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娱乐与社交需求。很显然,融媒体所具有的功能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1]。

(二)灵活性

融媒体所具有的灵活性特点,打破了传统媒体形式中主流媒体所具有的中心地位。在过去,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为报纸、电视、广播等,广大受众只能够被动接收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内容,这也决定了传统媒体在整个行业中的主导性地位。而在融媒体时代中,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手中的移动终端来精准获取各类新闻信息。尤其是对于我国这种人口大国而言,由于网民基数十分庞大,使得网络环境中的新闻数量与传播速度呈现出了几何级数的增长状态。当中心主导限制消之后,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收集也不会受到时间、地域等条件的现状,呈现出了极高的灵活性。

(三)互动性

在以往的媒体形式中,以电视、广播或报纸为主要代表的新闻媒介,在面向广大受众传播新闻信息时,均采用的是单向传递方式。广大受众只能被动接收信息,并不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及时地传递出来。但由于媒体形式的匮乏,普通大众已经习惯于此种单一化的新闻获取方法,基本不会提出过多的意见。但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各种类型的手机APP迅速崛起,每个人都有注册账号和使用账号的权利。普通大众可以在各种媒体平台中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发表个人意见,也能够在自己的账号内发布各类新闻信息。不难看出,正是由于融媒体所具有的强大互动性功能,才让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实现了高度统一[2]。尤其是对于当代青年人而言,他们已经无法接受传统媒体形式中的单一化信息传播方式,电视新闻节目想要扩大受众群体基数,则必须要主动做出改革与创新。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一)强调“融”能力

在传统的电视新闻生产模式中,职能人员之间的分工安排十分明确,新闻记者只需要负责新闻信息的采写工作即可,而后续的栏目包装、制播及分发等工作项目则是由其他职能人员来完成,此种人员分配形式可以达到较高的生产工作效率,突出“术业有专攻”的效果。融媒体时代中,此种固化且僵化的工作形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不仅会影响新闻信息的生产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各项工作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事实上,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需要迅速进入到全能角色中,同步完成新闻信息的采访、写作以及制作任务[3]。在这一形势下,新闻记者的专项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成长,行业内新闻传播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也得到了迅猛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此种“全而不融”的工作状态,让新闻记者不得不承担过多的工作压力。如果不能够做好平衡性调整,势必会对电视新闻栏目的播出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直至融合概念的提出,新闻记者的转型方向才逐步明朗。处于融媒体时代中的电视新闻记者,除要具备基本的采编能力,同时还要拥有大局观念和新闻敏感度。当新闻事件发生后,融媒体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挑选出距离新闻事件发生地距离最近的记者,使其迅速来到现场,展开一系列的采访活动。当记者将相关资料传送至平台后,要基于线索内容进行各渠道分发,抓紧一切时间制作出主题明确、立意鲜明且内容完善的新闻栏目。由此可见,新闻记者务必要具备符合要求的“融”能力,更好地完成随机接到的工作任务,确保自己所获取到的新闻素材可以贴合渠道特征。

(二)强调服务理念

目前,“三网融合”目标已经顺利达成。随着广播电视集团数量的逐步增加,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业开始关注协同效益的实现。如何能够在全面满足广大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脱颖而出,是电视新闻应解决的现实任务。在过去,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一直处于上帝视角,拥有着绝对的媒体权威性。但在融媒体时代中,受众所提出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原有目标群体的新闻“口味”也变得更加挑剔。另外,随着融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电视新闻记者需要着重强调服务理念的强化,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来掌握不同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积极创新分析技巧的同时做好“介质分发”与“主题策划”这两项工作任务。将更为新颖且具有互动性优势的新闻栏目呈现给大众,持续扩大新闻传播效果[4]。

三、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优化转型的“知”与“行”

(一)树立新媒体理念

电视新闻媒体务必要尽快树立新媒体发展意识,主动迎击由融媒体时代所带来的诸多挑战,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丰富电视新闻信息的获取形式。在这一前提下,电视新闻记者要对我国当前的新闻业进行重新审视,对原有的社会角色与工作经验进行洗牌重塑,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出互融互通、多元共享的新型新闻传播方案。争取在卧虎藏龙的行业市场中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获取更多受众的关注和认可,实现新闻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尽快树立起以客户为本的服务理念,摒弃传统媒体形式下的主导性思维。融媒体时代中的广大受众已经转变成了用户和服务对象,他们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来灵活选择不同形式的新闻传播产品,同时也能够主动参与到新闻信息收集、传播以及制作的整个过程中。故步自封等于自取灭亡,电视新闻记者要深入了解不同用户的真实思想状态与生活需求,从多方位、多角度入手,突出电视新闻产品的传播优势,赢得更多用户的支持。

(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融媒体时代,改革之风来自四面八方,电视新闻记者需坚定职业信念,不断夯实专业工具的同时树立起更高层次的思想政治素养,以此为引导来切实完成后续的改革任务,维护好电视新闻媒体的权威形象。就当前的行业发展态势而言,电视新闻记者要强化自身的党性修养,在日常的新闻采写任务中,将新闻报道真实性、全面性与客观性放在第一位。如果要运用修饰类词汇,则要认真审视新闻报道的现有内容,并从社会主旋律的层面入手来进行新闻编辑工作。另外,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加大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关注度,明确自身的政治站位,为后续工作任务的调整指明方向[5]。电视新闻记者要增强自身对新闻信息的辨别和分析能力。融媒体时代中,由于新闻信息的来源渠道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让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了挑战。电视新闻记者务必要拿出严谨的态度,选择适合的采访技巧,加强对各项新闻信息来源源头的管控,时刻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坚决杜绝虚假信息。

(三)增强对突发事件的融入能力

融媒体时代中,新闻信息的传播广度得到扩大、传播速度得以提升,如果仍然运用传统模式中的采写方式,将会导致电视新闻记者与新闻事件擦肩而过。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于利用各种网络媒体平台来获取新闻信息,社会环境中的新闻事件报道速度也越来越快。电视新闻记者如果想要保证节目质量,留住用户,则必须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角色协调能力与临场应变能力。首先,电视新闻记者是获取新闻线索的第一人,务必要在新闻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以此来获取第一手新闻线索,将正确、真实的新闻信息传递出来,以此来正确引导舆论风向;其次,突发新闻事件大多是在毫无预兆的前提下出现的,并且在新闻事件现场会存在大量的围观人员。电视新闻记者务必要具备过人的临场应对能力,可以在第一时间融入新闻事件内,并兼顾到现场群众的情绪状态,配合相关人员做好疏导和安全防护工作;最后,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工作时应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方面要密切观察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情绪变化,根据新闻事件的主题和发展程度来合理设置问题内容,切记不可随意问出一些敏感问题而引发对方焦虑心情;另一方面,电视新闻记者还要保证自身情绪的稳定性,在开展采访活动时不应加入个人情感,而是要从客观层面入手,引导当事人将新闻事件完整地叙述出来,达到更为理想的采访效果。

(四)掌握创新式采访策略

1.人物访谈

首先,在开展新闻人物采访工作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电视新闻记者在制订采访计划时要以专业知识为主,并把控好采访活动的推进节奏,引导采访对象尽快进入到最佳的采访状态。例如,杨澜在采访袁隆平教授时,首先询问的是袁隆平教授的三大个人爱好:打麻将、拉小提琴、骑摩托车。在询问了一些有关于袁隆平教授个人爱好的问题后,随即引出了杂交水稻的产量与质量问题。此种循序渐进式的采访方式不仅可以将被采访人物的形象呈现得更为立体,同时还能够引导被采访者迅速进入状态,使得整个采访过程更为生动且具有层次[6];其次,电视新闻记者在设置采访问题时要明确主次。过于宽泛的问题不仅会让受访者摸不着头脑,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在这一环节中,如果有提前准备的时间,应当与受访者进行沟通,提前准备好一些问题,通过共同商讨做出取舍,优化采访环节。如果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当事人进行采访,电视新闻记者则要运用恰当的采访技巧,将话题快速引入正轨,并避免出现偏题现象;最后,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基于现实情况合理设置提问顺序,并根据受访者的动态表现展开恰当引导,避免整个采访过程出现突兀和内容不连贯的现象。在与受访者进行交流时,电视新闻记者务必要时刻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采访工作的进行都会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但是在采访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突发情况。电视新闻记者要让自己的情绪处于平稳状态,不可将主观情绪带入采访工作中。

2.动态新闻

动态类新闻所指的即为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在对此类新闻进行采访报道时,电视新闻记者务必具备一定的预判性能力。可以在采访之前的空当中,在脑海中进行提前预演,并尽量缩小提问问题的辐射范围。精准锁定新闻事件的关键要点,引导受访者根据自己的采访节奏给出问题答案。在获取动态新闻事件的相关线索时,由于不具备提前准备的时间,并且不能够借鉴其他权威人士的指导和建议,电视新闻记者如果在此时凭借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总结,将很容易导致新闻信息出现偏差。为了确保新闻发布时效性,可以对新闻事件的亲历者以及周边人群进行采访,对各类预想结果进行求证,以此来保证结论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7]。

(五)掌握并运用新媒体技术

在融媒体时代中,电视新闻记者要把握好一切机遇,让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握新媒体技术。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基础的采写能力,同时还要熟练掌握拍摄、录制、作图以及视频处理等技术,以此来保证所呈现出的新闻稿件可以符合融媒体时代中的新闻播报需求。电视新闻记者要明确自身的技能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好时间,不断完善自身的资料搜集、图片处理、视频制作以及视频剪辑等专业技能。同时,还要虚心学习其他新媒体的新闻栏目制作经验,使得新闻报道的内容可以更为生动立体,以此吸引更多的用户。

四、结语

处于不同时期内的电视新闻播报形式也呈现出了十分明显的差异,电视新闻记者作为媒体行业中的“灵魂人物”,一定要时刻走在时代尖端,明确认识到改革转型的必要性。融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新旧媒体的融合速度飞速加快,在转型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电视新闻记者需要牢记初心,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新媒体技术水平。主动与其他媒体形式进行融合,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共赢关系,唯有真正意义上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够让传统媒体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田凌凌,黄恬恬.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如何转型[J].传媒论坛,2020,3(19):158-160.

[2] 徐茂豪.探析新形势下新闻记者该如何面对媒体融合[J].传媒论坛,2020,3(20):171.

[3] 张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发展困境与突破分析[J].科技传播,2020,12(7):90-91.

[4] 赵世琪.融媒体时代广电新闻记者转型和能力提升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9(16):184-185.

[5] 刘铭红.浅析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实现角色转变[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8):151-152.

[6] 从然然.浅谈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的提升[J].记者观察,2020(36):150-151.

[7] 彭川.融媒体时代“新型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与创新[J].记者观察,2020(32):98-99.

猜你喜欢
融媒体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