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楚贤
下午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无端地生出一种巨大的悲怆。
——其实用悲怆来形容并不准确,总之那种情绪流像是湖面下的暗潮,最鲜明的自然是考试结束后人皆有之的平静和释然,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分别的一点无奈、一点不舍、一点怅然,杂糅成一种更虚幻、更空落的失去感填充胸腔。
好像一直都清楚初二末是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一场会考为生物和地理两门学科陪伴的路画下省略号,而由于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未变动,它也算不上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盛大的离别。
那我的感伤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啊?要解答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将时光的指针倒转到前年的九月,重新一帧帧地审视那些电光石火般的过往。
伴随着风轻云淡的初见,生物和地理平平常常地进入我的生活。
在无法接触灵魂之前,我先一步肤浅地被生物老师所吸引,从开学时就开始担心生物学不好让她失望——甚至从始至终不能够被她记住。
我抱着这样的期待和恐惧开始记背,但在了解到生物学的是什么后,我发自内心地觉得,这门科学,太神秘也太有趣了。
相信每个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与生命有关的好奇——是的,起码我从不好奇历史、不好奇宇宙、不好奇地球,也都或多或少地想到过:为什么人要呼吸?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为什么吃饱饭就有了力气?组成我们的骨骼、血液、肌肉、神经……它们的本质又是什么?
生物课本一一解答了我的疑问。原来人体是有八大系统共存的;原来在显微镜下,一切生命体都由细胞组成;原来细胞里的线粒体可以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使用;原来叶绿体可以把阳光变成有机物……
更进一步,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多么精密的系统。宏观视角下的我们对它有太多不如人意的挑剔,但只要想到在我们看不到的世界里,有无数血红蛋白为了我们能够顺畅呼吸而努力奔跑;无数神经元为了我们的思维和意识尽职尽责地工作;无数细胞核承载着让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遗传物质……就会发现,原来活着本身,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都说要珍视生命,但我们只有了解到生命从何而来,由何组成,世界经历了多少巧合变成现在的模样,我们的生命本身又是多么伟大后,才能真正领会生活的艰辛和美好吧。
相比起生物,我对地理的爱要更姗姗来迟——初一整一年,我对地理的印象都是“比历史难背,比道法无聊,比生物玄学”,是小四科中我花的时间最多,成绩却最不稳定的。
直到初二,换了现在这位新的地理老师,我才有幸能够洞察那些山河湖海之美。或许我永远不会在地中海的庄园晒夏日的阳光,永远不会去看赤道的雪峰乞力马扎罗,永远不会看到夜里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繁灯,永远不会在冬天去摩尔曼斯克,永远不会穿越好望角或白令海峡……
可是现在我知道了更多:不是农民,我也知道秦淮线以南种水稻,以北种小麦;不是船员,我也知道波斯湾沿岸的石油如何被运送到不同的国家;不是商人,我也知道不同国家的贸易和生产是如何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甚至作为汉族人,我认识了许多文化独特的少数民族。
更别说课堂上那些插科打诨的瞬间,点缀着时刻上紧了弦的备考时光。哪怕那段日子漫长而无趣,作业和卷子好像怎么也做不完,一点一滴地磨灭着我对学习本身的热忱。
但终于考试结束,蓦然回首,会觉得生物和地理的灯火,真灿烂啊。
我自己觉得会考的题目很简单——巧妙地避开了几乎所有硬核的知识点,但考出来总归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如果考得不那么好,我更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把分数轻轻放下,高高拿起的是那些与生地有关的记忆、体验与成长,在学习过程中的领悟、乐趣与努力。
我承认考试很重要,分数可以改变人生走向,但一切外物终也是为了生命体验本身而服务,为一夕失利而陷入长久的低迷不免有本末倒置之嫌。
今天的天空很蓝,不明不暗,蓝得没有一丝杂质,拥着大朵蓬松的白云,像宣传画一样清朗,日光热烈到璀璨的地步,将这些少年人和他们的生地之旅照耀得熠熠生辉。
今年的中考、高考都已结束,无论结果如何,分数都抹杀不了三年青春中的晴阴雨雪、喜怒哀乐。生地会考亦如是,哪怕最后成绩出来不是满分,甚至没有A+,我也依然珍惜与生地相伴这两年里鲜活的经历。
生地,从来都不只是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