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
中国人好讲“三”。
如:“礼让三先”“事不过三”“三思而后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等。
为什么中国人好讲“三”?
这得从汉朝说起,当时就有人提出“三是数之成”的概念。一是数之始,十是数之终,这勿须讨论,因为十一实际上是第二轮之始。三是数之成,意思是“三”是一个小的循环阶段的结束,是一个“完成”。
如果境界有“三”,那么第三重境界就有了“进阶”和“圆满”的意思在里面了。
王国维和冯骥才两位大家关于读书和人生,分别各有一段著名的“三重境界说”,如王国维——读书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又如冯骥才——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化学虽属自然科学,但其中亦蕴含丰富的哲学思辨和人生哲理,你品、你细品,自是可以品出化学绝妙的学科味道和观照人生的独特视角。笔者是化学教研员,尝试从化学的视角出发,以酯化反应为例,提出“妙解”人生的另一“三重境界”,和两位文学大师所言做一个对比和参照,给您笑看人生时多一些启发。
俗话说:人生如戏,人生如梦。笔者认为,人生亦如酯化反应一般:
第一重——醇:欲“得”。心醉,痴迷,英雄无悔,像喝了酒;
第二重——酸:不“得”。心酸,悲戚,彷徨纠结,像吃了醋;
第三重——酯:舍“得”。心静,淡泊,暗香自带,像生成酯。
此反应乃“可逆”反应,醇、酸反应生成酯的同时,酯也在逆向水解,复生醇和酸,最终达到正逆两股力量“势均力敌”的“平衡”状态。这个平衡状态是如何建立的呢?
刚开始——醇的浓度大,享受心醉,靠进取心,迅速得突破;
接下来——酯化速率降,体会心酸,遇两难事,踌躇亦徘徊;
最终了——状态得平衡,回归心静,修和谐态,怡然且自得。
人的一生,成长的心路历程,何尝不像这“建立化学平衡”的过程?如果再从积极的角度小结人生的“酯化”和“水解”,应该就是这样的:
酯化:看前方,展未来,未来可堪期待?——是哉!
水解:想当年,忆往事,往事不堪回首?——非也!
再举一个从化学视角看待人生、解释生活的例子。
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对“生活”有他独到的见解:“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糟。”对于莫泊桑这句充满哲理的生活箴言,不妨用化学中的勒夏特列原理尝试解读:
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我们自然是希望N2和H2能按照1∶3的比例完全反应,全部转化成NH3,但实际情况却是——反应有“限度”,会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我们还想“进取”,继续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N2,平衡将正向移动,虽然NH3量会增多,但既不会将增加的N2全部转化,也不会将体系中原有的H2全部反应——果然“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在得到NH3的环节,经冷凝使氨液化分离,你以为只能得到这么多?不!氨分离之后经由循环压缩机,可将未反应的N2和H2送回反应塔,后续还将得到更多的NH3。
其实,每个学科都会提供给我们一种别样或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帮助我们去理解生活、感悟人生。
名师简介
潘 红
佛山市化学教研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广东省教育学会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州大学硕士生合作导师、《中学生报》编委。佛山市优秀青年教师、佛山市优秀班主任、顺德区首批优秀教育人才,获中国化学会第32届、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组织突出贡献奖等。在省、市、区开展评教评学、示范课和讲座并担任各级教学教研评比评委工作,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出版专著《核心素养下的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主编或参编《高中化学主题教学研究》《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指导》《名师面對面》等著作5部,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育》《化学教学》《化学教与学》《实验教学与仪器》《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中国科技教育》《中小学实验与装备》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