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下AI虚拟主播应用的冷思考

2022-04-29 16:01:03辛天
新闻文化建设 2022年5期
关键词:播音员主持人智媒时代

辛天

摘要:随着元宇宙的开启,AI虚拟主播的出现冲击着传媒行业,许多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着AI虚拟主播的挑战。在今年两会期间,超仿真主播“AI王冠”在《“冠”察两会》中的出现让人们再一次对AI虚拟主播有了新的看法。在如今智媒时代背景、“四全媒体”视域下,播音员主持人应如何应对AI虚拟主播的挑战?AI虚拟主播能够为传媒行业带来怎么样的新浪潮?本文以“AI王冠”为例,浅析AI虚拟主播的社会传播机制和对传媒行业的影响并引发的一些冷思考。

关键词:智媒时代;AI虚拟主播;播音员主持人;媒介印象;社会传播机制

AI虚拟主播的出现要追溯到20年前世界上首位虚拟主持人——阿娜诺娃,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AI虚拟主播从1.0、2.0版本,一直演进到如今的3.0版本。AI虚拟主播每一代的变化和更新,都给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带来更大的挑战,而AI虚拟主播能否代替播音员主持人这一话题,在行业内外始终引起热论。2022年3月,超仿真主播“AI王冠”在央视两会报道中的出现,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AI虚拟主播与播音员主持人要协同并进,而并非相互代替,在如今的智媒体时代背景下,二者需相互结合,取长补短。AI虚拟主播作为主持人IP化的衍生物,在传播过程中其媒介印象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传播过程中利用单纯接触效应,使受众能够更好地接受AI虚拟主播在传媒岗位中的出现,体现出其社会功能和价值,推动传媒业未来的发展。

一、AI虚拟主播

随着元宇宙元年的开启,时代不断地向万物智联方向迈进,在新闻领域里也不例外。AI虚拟主播“采编播”一体化的出现对新闻工作者和播音员主持人造成了冲击,开启了智媒体探索时代。作为传媒界的一颗新星,AI主播是在“自然交互+知识计算”的理念基础上,基于“语音合成+图像生成”技术,在深度学习的推动下而产生的,它可以根据输入的文本生成相应的虚拟人物播报视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真人进行播报工作,为传媒业赋能。

(一)AI虚拟主播发展简史

AI虚拟主播的出现要追溯到2001年世界上第一个虚拟主持人阿娜诺娃,CNN将其描述为一个可以播报新闻、体育、天气等的虚拟播音员,但由于当时的思想潮流、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技术难关,阿娜诺娃止步于此。直到2004年央视六套推出了虚拟主持人“小龙”,这也点燃了国内虚拟主播领域的星星之火。进入元宇宙元年后,无论是在技术掌握还是成熟度上都相较之前有了较大进步和提升,万物互联已然成为主流,国内媒体也再次把目光瞄向了AI虚拟主播。

经过20余年的探寻摸索,AI虚拟主播与之不同的是更加智能和人性化,以往的虚拟主播受到技术限制,需要一整个团队操控,并且要根据已有主持人的脸部基础进行叠加模拟,通过人脸识别和跟踪技术形成一位“假”AI主播;而如今的AI虚拟主播只需简单的人为控制启动即可进行播报,面部表情、唇形都可完全吻合。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推出了首个拥有超自然语音和表情的超仿真主播“AI王冠”,其不仅拥有流畅自然的播报语气、表情以及皮肤纹理,也可以与嘉宾们进行自主互动连线。但在演进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缺陷,如没有强大的控场能力和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人文气息。

(二)AI虚拟主播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挑战

在AI虚拟主播出现后,在行业内外掀起了播音员主持人的“下岗热”讨论,有人说AI虚拟主播能够代替播音员,但代替不了主持人,因为播音员的工作模式重复单一,具有模式化、程序化,所以可复制性强,容易被替代。[1]也有人说AI终归是AI,与有着专业素养的主持人依旧不可比拟。这些说法都具有说服力,但是随着时代变化日新月异,科技发展势如破竹,如今已经有许多AI虚拟主播代替播音员主持人的情况出现。例如,短视频平台里的短视频解说领域如日中天,但由于数量较大,资金较薄弱,在平台运营时更多的运营商把配音、配音员这一领域职业看得越来越边缘化。目前不仅是在自媒体领域AI配音得以盛行,在央视九套播出的《创新中国》大型纪录片中,根据过世艺术家、配音家李易的声音原型,运用AI声音人工合成的技术,制作出了世界首部由人工智能完成配音的大型纪录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里的每日新闻专栏大部分也都是由AI声音合成的。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平台,考虑到成本和性价比方面,“AI”成为不二之选。在某些地方卫视也会采用AI虚拟主播,其24小时无须休息、无错误率、低成本的特性让越来越多的运营机构选择,从而替代了只需照稿播音和对播音质量要求不高的播音员、配音员。

二、AI虚拟主播与主持人的关系

如今在行业里媒体所追求的是把“采编播”、数据分析、节目策划、后期编辑融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主持人是不会被AI所代替的。然而,在2022年3月5日播出的《“冠”察两会》节目中,央视推出了首款超仿真主播“AI王冠”,真人和AI主播同屏播报新闻,让人眼前一亮。其手势、表情、语言逼真程度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也让很多人感叹主持人行业是否也会被AI“取而代之”。

(一)“AI王冠”作为AI虚拟主播的新起点

在全国两会报道期间,“AI王冠”与财经评论员王冠同屏,其能够更形象地对两会当中的国家、企业、个人财经政策进行数据解码解读,作为“元宇宙特约评论员”,其可代替一整个财经团队去完成数据收集、趋势判断、可视化包装、虚拟播报等工作,这是财经评论员王冠作为主持人无法胜任的工作。在“AI王冠”的背后,有着一整个财经团队的技术支撑,让“AI王冠”具备了更加客观分析和报道的能力,也让更多用户能够接收到更加客观、形象、真实的数据。“AI王冠”不仅局限于全国两会期间的财经报道,还在如今风云莫测的财经“战场”提供更加坚持的技术支撑,运用其功能特性让原本繁多冗杂的数字变得更加可视化,也让财经新闻的报道更加持续化、多元化、及时化,“AI王冠”在央视频财经频道中不间断直播,真正意义上达到7×24×365的理念。

(二)AI虚拟主播与主持人齐头并进

在与传媒行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作为科技新兴发展的产物,要最大限度趋利避害,AI虚拟主播的制作初衷并不是相互替代,而是与主持人相互协同促进传媒业的发展[2]。在《“冠”察两会》节目中,王冠介绍自己已经连续多年报道全国两会新闻,具有丰富的报道经验,在民生热点和国家宏观政策当中能提出更多的观点,那么作为一名财经评论员,经验和观点尤为重要。而“AI王冠”则负责财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二者的同屏播报,让节目更具有科技感和新鲜感,在内容上通过多个角度和层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自然交互。在节目中,“AI王冠”与财经评论员王冠的配合十分默契,二人在节目中取长补短,使AI虚拟主播很好地融入到节目中,实现了1+1>2的节目效益,这也印证了AI虚拟主播与主持人在一个领域里甚至在一个节目里都需要相互协同的关系。

(三)AI虚拟主播在传媒领域的前沿性

央视作为AI虚拟主播的领头羊,今后在传媒领域或许还会出现多个“AI王冠”,甚至AI自动采集信息、编辑新闻、智能播报等全AI流程制作的场面,之前的不可能如今正在一一被实现。然而,相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只是提高了门槛,并不会完全被代替,人机交互、数据计算、图像生成、语音合成都是为了与未来的传媒行业赋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这何尝不是传统媒体强有力的反击。AI技术永远是服务于人类本体,传媒人在行业中不光要居安思危,还要不断丰富自己,让自己处于不可被替代的位置,对于传媒行业的科技革新,传媒人更需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

三、AI虚拟主播的社会传播机制

(一)主持人的IP化

索绪尔将符号的意义生成层面划分为直接意指与引申意指两部分。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人,在直接意指的范畴下代表着独立性、个性化、IP化的新型主持人形象,在引申意义范畴上则代表着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探索即年轻化、潮流化、多元化的新型媒体,新媒体环境为主持人媒介形象转变提供了可能。[3]

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主持人还要与网红主播竞争,不论是央视还是地方卫视主持人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IP形象,如“央视boys”、网红记者王冰冰的走红。主持人、记者IP化的打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而这些主持人通过自己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树立的人物设定让形象IP化,如人们提到康辉就会想到他在央视《新闻联播》里一丝不苟、端庄、严肃的播音员形象,在“康辉的Vlog”里可以看到其严肃又不失生活气息的形象,从而引起观众共鸣;提到撒贝宁,人们能够想到他主持春晚时的大气,但他也能够在综艺里展现自己抖梗、幽默的形象。打造属于自己媒体的专属IP形象已经成为媒体行业的主流,而AI虚拟主播作为主持人的衍生物选择以知名主持人为原型,打造属于自己专属的AI主播,同样具备了主持人IP化的特征。

(二)AI虚拟主播传播过程中媒介印象对受众的影响

近些年来,各地电视台都推出了AI虚拟主播,如冬残奥会的“小晴”,以康辉为原型的康晓辉、以撒贝宁为原型的小小撒,以及朱小迅、龙小洋、高小博等央视主持人的“孪生兄弟姐妹”也曾现身央视荧屏。而这些AI虚拟主播都有一个特点,即以知名主持人为原型。在制造虚拟主播的时候并没有选择以一个全新的角色去打造,而是选择了在知名主持人的外形上注入“AI灵魂”,这样能够使AI主播诞生即具有粉丝基础和效应,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根据受众的求近心理,在传播者进行新闻传播时如果受众对传播者比较熟悉,则会从感情上形成一种亲近友好的状态,接收新闻信息也更加容易,如在《新闻联播》中受众尤为喜爱康辉的声音,那么康辉播报新闻的时候受众就会主动聆听,并且对于内容的理解要大于对其他主播播报新闻的内容,化被动为主动。AI主播的媒介形象也会影响受众的选择,如“AI王冠”和一位新面孔AI虚拟主播,即使两位AI主持人拥有一样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一样自然的面部表情、神态、语言、动作等特征,在观众提前知道以上条件的情况下,同一节目《“冠”察两会》中“AI王冠”的收视率一定会高于另一位AI虚拟主持人,尤其对如财经新闻这类专业性较强的新闻里,受众的求近心理会更加明显,而求新、求趣这两种心理的特征是高兴趣和短时效,如果想要长远发展,需要利用好主持人的IP化,把AI虚拟主播当作主持人的衍生物,二者相辅相成,真正实现1+1>2的效果,在《“冠”察两会》中,评论员王冠和“AI王冠”同时满足了受众的求新求趣和求近求真心理。

(三)AI虚拟主播如何利用好单纯接触效应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会有不同的声音,无论是科技的进步还是思想的革新,都存在复古派和保守派。单纯接触效应在心理学上指单纯增加接触的次数,就能慢慢产生亲近感的效果,在大众传播中,单纯接触效应也同样可以成为传播者吸引受众和提高收视率的主要策略之一。AI虚拟主播的运营团队应该把AI主播放在“专属渠道”中,使新闻工作者或受众对其产生依赖感,利用好单纯接触效应,让更多的人更快接受新事物,达到给传媒界赋能的最终目的。

(四)AI虚拟主播的传播机制和功能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AI虚拟主播终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根据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届时AI虚拟主播在新闻媒体这片“海域”里,能够更迅速地掌握并监测新闻环境;开辟一条更新更有效的道路,帮助政府、媒体控制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制造,调节社会内部矛盾。

AI虚拟主播具有永久性,无论是主流价值观还是历史文化符号,AI虚拟主播在未来的发展中都能够以相对于传统媒体更有效的方式继承和发展,拥有更加全面和完善的系统和科技,使得文化遗产被保留并传承下去,让历史变得鲜活、生动、富有生命力。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把关人”永远不会过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AI虚拟主播要发挥“把关人”作用,AI虚拟主播的核心生命力在于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业务素养等,在一切以党政为前提的基础下,AI主播才能更好地在新兴领域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热度褪去之后,我们需要对“AI虚拟主播”这一事物进行理性思考,AI虚拟主播的效能和传播机制与主持人这一角色大同小异,我们需要思考的并不是“AI主播能否代替主持人”而是“AI虚拟主播如何协助主持人”的问题,二者即为并存的关系。AI虚拟主播的出现,对传媒行业的推进呈现出必然发展的趋势,其可以通过技术给新闻传播赋能,拥有“一劳永逸”的生产成本、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多的试用前景,不仅推动传媒业的发展,更是为社会推进发展提供了力量。如今,AI虚拟主播已然成为媒体枢纽,但无论如何变化,AI虚拟主播始终会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更好地服务传媒行业,为人民群众发声,为传媒业赋能。

参考文献:

[1] 罗佳艺.浅析主持人如何才能不被人工智能取代[J].记者观察,2019(12):111-113.

[2] 王珊.人工智能背景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发展探析[J].视听,2019(2):94-95.

[3] 朱璐璐.解构与建构:从符号学解读主流媒体主持人媒介形象变化[J].新闻传播,2021(8):102-103+108.

猜你喜欢
播音员主持人智媒时代
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态圈
中国广播(2019年1期)2019-05-16 10:59:08
后移动互联时代走向智能媒体的广播
中国广播(2018年2期)2018-04-02 10:03:38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科技传播(2018年3期)2018-02-09 18:58:11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
新闻世界(2017年11期)2017-11-28 09:26:33
论融媒体形态演进与智媒时代的开启
中州学刊(2017年9期)2017-10-17 12:22:38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魅力中国(2016年28期)2017-05-31 01:28:21
媒介融合趋势下播音员主持人功能转变及应对策略
未来的“智媒时代”是什么样
决策探索(2017年5期)2017-03-24 21:29:01
浅谈重文轻语的历史、现实与未来走向
新闻世界(2016年12期)2017-02-05 17:40:23
文学修养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
新闻世界(2016年2期)2016-05-18 08: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