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阿房宫赋》里用“六王毕,四海一”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世便骤然倾颓,故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做文章,而忽略了更为要紧的题目:秦国何以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指斥欠当。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圈,北宋策论大家苏洵注目于这个历史旧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六国论》是第一篇不鞭强秦暴行,而剖六国痼疾的文字,故而它有历史批判的严肃性;《六国论》分析了屈辱求和赂敌苟安的悲剧结局,故而它又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六国论》论六国,不足六百字,言简意深,机锋雄辩,故而它有历史的简明性。“三性”合一便使《六国论》兼有了文学的欣赏价值和史学的借鉴价值。
对五百四十字的策论作逐字逐句的分析固然很有必要,但探明作者论证历史故实的缘由或苦心,考察作者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综合更重要。探索考察的结果便是寻到以下几点思考与认识。
忧国忧民的救国篇章
苏洵生逢宋室真宗、仁宗两朝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由于北有契丹、西有西夏,强邻骚扰,国颇不宁。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圣宗率军侵宋,寇准力劝真宗亲征。澶渊一战,宋兵射杀辽国大将萧挞览。形势如此有利,真宗却一味主和,并于是年辱签“澶渊之盟”。自兹宋每年向辽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抗敌卫国之气锐减,委屈求安之风日上,契丹遣萧英等至宋,直索阳晋(今山西太原),及亘桥(今河北雄县易水之上)以南十县土地,结果在“澶渊之盟”的旧码上又加新碼岁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庆历四年,西夏主李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朝却反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多两、绢十五万多匹、茶三万斤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为敌人“积威之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虽然救国之策并不是完整的,但透过《六国论》中苏洵的救国方略还是可辨眉目的:一不赂敌;二要用武;三要团结;四封谋臣;五礼奇才……可惜这样卓然的器识并不见赏,仁宗、英宗、神宗,以至于徽、钦二帝,尽主和、主赂、主降。《六国论》问世后七十年左右的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破汴京,掳二帝,北宋遂被颠覆。平心而论,第一个觉察宋室江山“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就是苏洵!鉴史知今,察微知著,历史的预见竞到了毫发无爽的地步,这不能不归之于苏洵敏锐的历史洞察力。这样看来,《六国论》就不单纯是救国篇章,更是醒世的警钟。同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赞:“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确是知人知文之论。
精美宏丽的典范史论
作为典范史论,《六国论》立论之鲜明、警策论证之纵横、捭阖遣词之精美,也是耐人寻味的。
秦国胜利,六国灭亡其因为何?因为苏洵是散文大家,所以我们在文学家的范围内进行比较则较为公允。贾谊《过秦论》主要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之因也有透露:在六国,“争割地以赂秦”“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分析触及了斗争的双方是辩证的;但分析不准确,六国并非“争”着割地纳银的。杜牧《阿房宫赋》说得较为含糊:“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杜牧说的可贵在于他注意了六国灭亡的内因分析;不当之处在于他把内因又看得过于狭隘:六国不能“各爱其人”。与贾谊、杜牧相比,苏洵《六国论》就显得全面而深刻多了。
首先,《六国论》对六国灭亡这一历史具体事件作了具体分析,避免了贾谊大而化之的说法。在苏洵看来,六国并非铁板一块,韩、楚、魏以地赂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最后“至于颠覆”齐国虽不赂秦,但“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燕赵两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但又用武而不终也。这个分析不能说最恰当,但结论终究还是具有较尖锐的历史针对性的。
其次,《六国论》分析史实坚持了内因决定论,且避免了杜牧议论的偏颇。通篇文章,都是站在六国的立场上分析的。
《六国论》全文共五段,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总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落笔揭题,斩钉截铁。由于是在排斥了“兵不利”“战不善”的双重因素后突兀而出,所以特别鲜明、醒目,“笔弊在赂秦”四字后加上“赂秦而力亏”的分析及“不赂者以賂者丧”的补充论点,显得稳固而周严。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文赋》),本文立论确是振聋发聩的、一语中的。
第二段以秦人的永不知足、贪得无厌,赂秦者的奉之弥繁,来正面论证赂秦之害。论证紧扣一“赂”字展开,围绕一“亏”字挖掘,终于引出颠覆的必然结论。由于在严密的论证中插入了生动的描述(“得一夕安寝”节),引用了形象的比喻(“抱薪救火”节),故冷峻的议论,亦着上强烈的感情色彩。
第三段例举六国对秦的态度,进一步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先批判齐国附秦之非,继肯定燕赵用兵之效后,惋惜其用武之不终,条分缕析,各得其所。客观地评判之后又附以主观的设想,让人感到历史的完满结局,有时也要靠正确的策略来促成。
最后两段,其一慨叹历史的悲剧,指出为国者不应为敌人积威所劫;二忧虑现实的危机,警戒当国者不能重蹈六国灭亡覆辙,献策不呈媚态,讽喻不露锋芒,表现了忧国忧民者的一片诚心。文章发于“六国”,收于“六国”,首尾呼应,谋篇周严。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作者论六国并不心系六国,乃情系当今国家;责古人,告诫今人,这就是《六国论》的微妙主旨!
作者介绍
邱建农
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任职于江苏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常州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板书学会会员,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评委,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高考命题专家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