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雪梅
摘要:在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结合Vlog短视频的诞生背景,针对Vlog新闻在叙述视角、传播方式、观看体验与创作风格上呈现出的优势特征进行了大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作品内容包装设计、双向交互机制建构、媒体传播链条延伸与产品传播形态丰富四个层面,探讨了关于Vlog新闻传播效果提升的现实有效路径,以期为媒体融合形势下新闻内容产品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Vlog新闻;媒体融合;移动短视频;传播视角;沉浸体验
当前媒介传播形式丰富、媒体环境日渐复杂,新闻媒体与受众的话语权差距逐渐消弭,使得受众对于新闻内容与传播形式的要求更加多元。Vlog作为一种以短视频为载体的新型传播形态,通过探索其与新闻间的有效融合路径,既能够摆脱大众对于新闻严肃、刻板的印象,拓宽新闻内容选题视角、丰富其传播形态,同时也有助于凭借其生活化色彩、个性化风格与对话式叙述模式,更好地烘托新闻的真实情境氛围、增强受众的沉浸式体验,在创新新闻传播样态、满足多元主体需要等方面具有良好现实意义。
一、Vlog诞生背景及传播优势解构
(一)Vlog兴起与发展
Vlog是一种集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于一体,以3-10分钟时长的动态视频形式呈现创作者记录片段的视频博客或日志。Vlog在选题上多取材于创作者日常生活,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视频内容的拍摄,配合后期剪辑、添加特效、背景音乐及字幕等辅助手段,形成叙事完整、极具个性化的内容产品[1]。
Vlog短视频于2017年起在我国兴起,一批海外留学生将自身留学生活以短视频形式上传至国内社交媒体平台;随后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新浪微博等平台中涌现出一批Vlog红人。2018年,在欧阳娜娜、王源等明星艺人的带动下,Vlog这一新兴作品形式正式进入网民及大众视野中,各社交媒体平台上以“Vlog”为关键词的相关内容检索量、阅读量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特征[2]。伴随当前媒体融合的持续深化,Vlog现已进入主流媒体视域内,以中国国际电视台、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平台分别推出“CGTN博鳌行Vlog”“康辉的Vlog”等内容产品,至此Vlog新闻这一报道方式被正式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并融合VR、4K/8K等先进技术进行产品内容形式的创新,赢得受众广泛认可与欢迎[3]。
(二)Vlog新闻传播优势
1.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消除新闻距离感
传统新闻报道要求创作者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新闻事实的客观表述,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及报道立场的中立、公正,由此创作的新闻内容产品具有较强的严肃性特征,强调信息发布与接收双方主体间的单向传播关系,在此过程中自然保留双方的距离感,难以有效唤醒新闻受众的共鸣,多适用于时政类、资讯类新闻报道,导致此类报道的受众群体较为固定、大众对其信息渠道的接触度较低。而将Vlog与传统新闻相融合,由新闻记者、主播以自拍形式进行作品内容拍摄录制,参与到新闻事件发生或后续跟进报道过程中,以生动平实的话语叙述方式向受众传达事件进展与个体感受,改变传统单一叙述方式与线性转场模式,有效调动受众参与度、生成思维与情感维度的交互关系。以《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Vlog作品为例,该系列作品由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记者基于受众视角进行报道构思,改变原有两会新闻的单向传播形式,采取对话互动形式与平视角度向受众展示参与两会的过程及体验,在此过程中有效拉近媒体记者与受众的情感距离,以一种模拟共同经历的体验感与受众建立直接的平等对话与情感链接,有效消除新闻报道的距离感,由此赢得广泛好评。
2.实行传播方式创新,满足多元化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化使得受众的信息获取与接受习惯发生深刻变革,碎片化阅读模式占据各媒体平台的主流地位。相较于传统以广播电视、纸质报刊为载体的新闻传播媒介,Vlog新闻往往将阅读时长控制在数分钟内,采用“文字+声音+画面”的立体式传播形式,保证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注意力,依托多媒体平台的分发传播增强信息触达效果,并且借助生活化、接地气的语言叙述方式赢得受众的喜爱,更好地契合受众的多元信息获取需求。以央视联合新媒体平台发布的《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央视记者武汉Vlog”等作品为例,此类作品均以个体视角切入,聚焦宏大叙事场景下的个性化感受及表达,将职业与个体生产方式相结合,围绕普通记者、医护工作者、血浆捐献志愿者等多种视角进行新闻现场还原,向受众传达最新动态与真实故事,并且借助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辅助文字回应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借此破除网络谣言、消除因信息不对等引发的群体焦虑,更加有效地满足大众对于新闻事件真实性及全面性的探究需求,获得良好传播效果[4]。
3.创设真实情境氛围,塑造沉浸式体验
在Vlog新闻中,记者与受众同样居于限知视角进入新闻现场,由短视频创作者利用镜头语言记录现场发生的实际情况,配合画外音等形式进行实时讲解,使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与记者实现见闻、感受的同步化,借此营造近似真实的情境氛围,赋予受众沉浸式、“在场”式观看体验,从而弱化大众与新闻间的界限,更好地增强Vlog新闻的感染力与传播效果。以2019年全国两会Vlog《走啦,跟着全国政协委员开会去!》为例,该Vlog以记者第一人称视角记录其参加会议的全过程见闻,镜头画面在记者本人自拍与场景之间频繁切换,向观众完整展示参会过程中记者群访、政协委员表达意见等情境画面,赋予受众极强的代入感与临场体验,有效迎合受众心理预期,增强其对新闻内容的关注度。
4.突出个人创作风格,关注差异化表达
传统新闻报道具有显著官方性、模式化特点,在内容风格、输出观点等方面的相似度较高,尤其以时政类新闻为代表,往往难以吸引年轻受众的关注。而Vlog新闻继承短视频个体表达语境,颠覆传统新闻叙事框架、打破“5W”式报道模板,注重还原个体在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体验,因此在作品传播环节带有典型的个性化思维视角,由此塑造出不同Vlog新闻风格,有效避免陷入同质化误区。
同样选取全国两会Vlog新闻作品进行研究比较,《中国日报》的《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Vlog以记者彭译萱的视角向大众展示新人记者在参与大型会议中的所见所闻,展示职场新人的工作状态;《人民日报》的《两会夜归人》系列作品将镜头聚焦两会幕后工作者及普通人民视角,将其所见、所思、所想以手记或采访形式娓娓道来,触动观众柔软的内心,使其增强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参与感;中国网的《不一样的“开箱”!代表进京带了啥?》以社交媒体平台中流行的“开箱”形式吸引年青一代群体的关注,基于生活化视角切入两会代表的采访情境,在丰富人物形象、创新新闻视角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5]。在对Vlog新闻选题与录制形式进行创新的基础上,还需关注后期剪辑制作环节,运用蒙太奇等影视语言进行镜头、画面的创作,配合字幕、表情包、流行语增强新闻作品的生动性,从而依托差异化表达进一步提高内容产品的竞争力。
二、媒体融合形势下Vlog新闻传播效果提升路径
(一)坚持内容为王创作原则,完善作品内容包装
新媒体平台崛起在创新新闻传播形式、拓宽新闻传播平台的同时,因受众话语权的增强、平台门槛的不设限,导致新闻内容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Vlog新闻未能结合新闻的信息属性特征,在内容分布上以趣味化内容占据较大篇幅,原新闻的主体性内容遭到忽略,由此使得观众将关注重点放在故事化情节或创作者的个性化表达等层面,忽视对新闻事件本身及其传达意义的关注,造成事实主体失焦的问题,易陷入泛娱乐化误区。
创作者要坚持以“内容为王”作为第一创作原则,对新闻本身价值给予高度关注,重点从新闻核心议题出发、围绕新闻事件或人物进行内容供给,确保合理调整实用信息与娱乐化内容占比。在Vlog新闻制作过程中,创作者应基于独立思维视角进行脚本、拍摄角度、转场方式、作品风格的精细化设计,提高自身的全媒体技能,充分借鉴爆款Vlog作品的创作经验与优势,完善Vlog新闻的叙事视角,搭配后期剪辑制作环节背景音乐、特效、转场拼接等素材的应用,更好地提升整体新闻作品的节奏感与内容吸引力,从而优化受众的观看体验,依托优质内容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二)加强双向交互机制建构,采取品牌经营模式
一方面,主流新闻媒体为实现内容创作环节的推陈出新效果,加强用户关系维系与管理,聚焦新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强、用户参与度高等竞争优势,入驻社交媒体平台获取用户意见和需求,以此完善内容选题与策划的前期部署工作,保证Vlog新闻整体创作方向的先进性与一致性。
具体来说,要求新闻媒体从业者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用户规模庞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中开通官方账号,汇总平台用户各阶段关注的热点内容作为选题方向,选取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疑惑的问题进行内容采编与视频创作,以小切口反映社会热点事件与热议话题,由此推出一系列科普类、知识介绍类新闻Vlog作品,更好地发挥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引导价值。
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受众交互机制的建构,在有限视频录制时长内回应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主人公视角进行话语传递、场景呈现,引导观众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共鸣,依托叙事传输模式为受众提供情感与态度寄托的有效载体,并且在评论区对受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意想法给予及时回应,借此将受众纳入Vlog新闻的制作与传播链条中,扩大新闻传播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可基于品牌经营理念进行Vlog视频品牌策略的设计,借鉴“康辉的Vlog”走红经验,以新闻主播、记者为着力点进行人才培育机制建构,由融媒体中心围绕视频拍摄、新闻专业素养培育、后期剪辑制作等多个层面进行培训机制建设,由此培育一批具备专业素养与丰富经验的创作者,培养其从前期策划、素材收集、拍摄制作与后期宣传等全流程整合营销能力,借此获得“1+1>2”的新闻传播效果,增强受众的心理与情感依赖,从而培育忠诚受众群体,促使主流话语得以顺利传达。
(三)拓宽社交媒体传播链条,健全协同输出机制
鉴于当前Vlog短视频传播模式的普及,有效增强新闻传播的聚合性特征,将传统媒体、新媒体、视频网站、客户端等多种媒介形式进行有机整合,建立联动内容传播矩阵,受众可基于同一账号跨屏收看Vlog内容,并在观众、传播者、创作者等多种身份间随机切换,更好地强化受众及其他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参与度。基于此,应充分利用Vlog视频的灵活性、亲密性特征,将其与传统新闻作品的专业化、真实性特点相结合,在安排专业记者进行一线采访的同时,广泛征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受众意见进行素材积累与剪辑,借助专业记者与个体创作者的联合创作,更加完整地还原新闻事件信息、形成联动宣传矩阵,借此实现对新闻事实的全方位、持续性报道。
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应实行资源整合策略,在Vlog新闻生产过程中建立社交化传播渠道,依托拍摄视角的转变增强视频画面的临场感,面向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开通官方账号,并建立成熟、完整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根据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特性进行内容方向、创意构思的调整,保证在将Vlog新闻发布后可清晰获取受众的呼声与反馈,从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相较于新媒体从业者优先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形成兼具专业性、权威性、趣味性与亲民性的短视频新闻产品,为主流文化与声音的可持续传播创设良好前提。
(四)丰富内容产品传播形态,强化先进技术支持
当前5G技术发展为Vlog与新闻的融合创新提供良好机遇,主流媒体应面向技术创新背景加快新闻生产机制与媒体传播形式的变革,包括引入VR焦点渲染技术进行Vlog视频场景与图像形态的变换,消除传统视频图像在观看时使人产生的眩晕感,聚焦沉浸式体验进行场景还原,依托虚拟演播室、虚拟主播等全新形式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力与兴趣,配合全息影像等技术措施的应用,更好地强化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同时,可引入H5技术丰富Vlog新闻中的图像信息呈现形式,如《为人民——大数据读两会》这一短视频作品,利用3D交互与爬虫技术进行新闻中数据内容的可视化呈现,利用不同颜色圆点分别呈现出不同人物的年龄分布、民族、职业等身份信息,转变原有新闻作品单一展示、罗列数据的呈现方式,将新闻信息以生动直观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兼顾画面内容的生动性与严谨性、艺术性与科学性、易读性与价值感,从而进一步增强Vlog新闻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力。
三、结语
当前媒体融合形势的日渐加深将显著加快主流媒体的转型速度,将Vlog短视频与新闻报道进行有机结合,成为调控舆论场、增强主流声量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内容创作过程中,还需注意厘清新闻与Vlog的界限,合理运用短视频传播载体进行新闻传播形式、传播平台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坚持受众本位思想增强作品的内容价值及人文关怀,赋予受众交互式、沉浸式情景体验,增强新闻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 成竹.Vlog在新闻传媒领域的运用分析及展望[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4):32-35.
[2] 黄梁鹏.新媒体视角下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Vlog数字短片传播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0,6(6):20-23.
[3] 胡志刚,夏梦迪.“Vlog+新闻”对5G时代新闻报道的影响探析[J].出版广角,2020(4):40-42.
[4] 顾熠男.基于社会临场感的“Vlog新闻”传播创新[J].传媒,2021(14):58-60.
[5] 宋晓阳,王帅天.试析Vlog新闻报道如何彰显核心属性:以央视新闻客户端《武汉观察》张竣Vlog为例[J].电视研究,2021(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