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技术对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研究

2022-04-29 14:44:55王宏利张耀杰王彦博
财务管理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智移云成本管理制造业

王宏利 张耀杰 王彦博

摘要:“大智移云”技术正在快速运用于各个领域,并重塑行业形态。在此过程中,成本管理作为制造业企业管理者创造价值的工具,也面临新时代带来的机遇及挑战。制造业企业应把握机遇,通过建设大数据中心,使数据储存、分析、管理等功能更加全面,涵盖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人力资源等所有业务单元,实现成本管理变革。

关键词:大智移云;制造业;成本管理

0 引言

作为企业财务优化流程的重要部分,成本管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而作为对象化的成本费用,其具体核算工作会牵涉不同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并且不局限于单次计算,往往需要反复归结与分配,因此企业成本核算工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其中,关于企业生产环节的基本费用及辅助费用核算工作尤为明显;而关于最终产成品及在产品的成本测度工作也需要较大的工作量与复杂的核算方式。因此。针对成本核算所进行的传统手工核算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错误,而且一旦出现单个数据错误,就需要前后关联调整,效率较低。

“大智移云”技术在工业成本管控中的运用还面临不少瓶颈。宏观层面,我国大部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实际融合度较低,企业信息化流程中对财务信息的收集缺少时效性,财务信息收集和共享功能也不足。中观层面,供给侧面临的需求期限缩短,需求个性化特征凸显,企业发展和业务提升方向不一致,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水平不高。微观层面,“大智移云”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问题比较突出,涉及企业财务数据类别繁杂、财务数据信息量极大、财务管理数据实时性不足、智能设施落后、信息系统成本费用高、存在“信息孤岛”等。上述问题严格抑制了“大智移云”技术在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中的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究“大智移云”技术在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中具有可行性的业务创新及具体应用,希望借此补充成本管理领域相关研究的缺口,并为企业具体业务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

1 为企业平台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1.1 “大智移云”技术的功能支撑

成本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今随着经营管理现代化、工业生产一体化、工业4.0等新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网络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成本管理的集成化和粒度化发展获得了一定基础。大数据信息技术既能管理更多信息,又能实现更多维度、更复杂的成本分析;同样,对于实现企业数据资料与信息网络的有效对接,云计算的使用也至关重要,它有助于企业实现针对成本信息的采集、分析及共享等一系列即时性操作。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成本费用信息的收集效能,解决了传统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中普遍面临的“效益背反”问题,为企业逐步拓宽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边界提供了必要条件。企业引进“大智移云”技术,可以集中不同部门信息,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高效推进业财融合发展,进而推动财务数据共享中心的建立。

1.2 实现融合共享的有效途径

从目前的情况看,运用“大智移云”技术,以网络、大数据管理技术为基石,通过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持和丰富的大数据资源,可有效进行企业业财融合管控;同时完成企业组织结构、财务管理程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全面规范与统一化构建,有效助力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促进建立全国资金集中收付中心目标的实现,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的整体运营效能与服务质量。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以精确的企业业财数据管理技术为基石,逐步突破企业经营环境和财务管理壁垒,形成企业内部统一的管理信息集成系统,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整合,有效减少“信息孤岛”问题。同时,通过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建立合理、高效的数据结构,形成数据管理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企业生产管理所需模型,能够大大增强管理中会计信息的价值与有效性;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进行更高效的决策提供信息化、智能化和科学的支持,达到企业生产管理全程可追踪、流程可控制和成果可预期,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2-3]。

2 对企业运营进行数据跟踪与分析

在“大智移云”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大数据资源处理优势与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建立功能全面的不同大数据管理层次,挖掘成本信息,并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实现经营管理革新。一是建设大数据采集层,利用网络数据采集和保存装置,获取大量实时的高成本数据,并将其存放于大数据中心;二是建设相应的大数据层,依靠以信息为基础的网络设备对企业相关数据进行传输;三是建设高效的大数据分析层,对初始储存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与加工,输出数据分析结果,以支持后续业务决策,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四是建设有效的大数据应用层,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之后,将数据处理结果应用到相应的服务终端,以提高企业软硬件的运行效率,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效率的企业经营活动依赖于种类复杂多样的大数据分析支持,而在大数据集中的财务数据共享中心环境下,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管理所需的财务信息则依靠能提供多层次大数据分析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而财务信息越准确,其使用价值就越高。作业成本法对中小企业进行价值链分解,使核算细化到作业层次,并能够对整个作业活动实施追踪和动态反馈。采用这样的核算方式,可以更加精准地匹配设备投入和研发成本费用等,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完善成本费用管控体系[4]。

3 对企业效益进行科学统计与建模

3.1 数据云端共享的效率提升

传统的企业效益统计工作往往由人工完成,期间需要经过自上而下的目标传达,以及自下而上的层层数据汇编与审核,整个业务流程跨越较长的时间段。而现在通过将整个业务系统建立在云端,其所有层级的操作系统都可以实现云端操作,所有程序内容与变化信息都可以共享,并且信息也不再独立于不同的系统之间,从而突破了传统信息传递的阻碍[5]。上层与下层的交流即时完成,所有环节清晰可见,能够降低财务数据编制所耗费的时间与工作成本,提高信息编制质量。企业通过生产、销售、供应等各种系统数据间的互通互联,以及国内外市场数据的信息挖掘分析,可以为各个部门的商业数据编制工作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6]。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经营数据分析系统,将为企业真正做到以战略为导向的运营数据处理提供科技保障,进而改造传统的趋于应付型的数据分析编写过程,提高经营数据分析编写水平。

3.2 物联网助力企业绩效管理

物联网建设及人工智能技术变革,让每一个设备都能变成企业预算信息的反馈来源,极细粒度的大数据分析也让企业数据编制工作更加精确。每位人员都具有完全熟悉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也都是一定意义上的资源配置者和管理人员,这对带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7]。物联网借助人工智能优势,能够完成自动数据处理等大量烦琐且规则固化的工作,如电子证件票据查验、纸质文件录入、数据分析和提取、大数据迁移等;还能够完成商业报表汇总工作,将从内外网站抓取的信息整理为Excel、Word和PPT形式,并应用于企业财务报告、营销业务数据分析报告和人力资源报表,从而极大地节约营业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时间成本,提高整体办公效率。此外,通过在内部成本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中的分模块管理之间设置接口,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内控风险及运作成本,进一步优化内部业务流程,推动财务管理优化转型。

4 对企业成本进行持续监控与增效

4.1 智能化助力解决“大企业病”

许多大中型企业呈现集团化经营的特点,随之而来的是多元化运营脚步加速,子公司也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企业病”,体现为:生产成本日益上升,管控难度加大,经营风险增加;企业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越来越严峻;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备受挑战;经营成本上升严重妨碍和约束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所以,企业成本控制转型与流程再造迫在眉睫,必须从全产业链视角出发,开展资源动力研究与工作动力研究,以便识别不增值的作业,为流程再造奠定基础。

企业会计也逐渐呈现智能化趋势,坚持以数字化的财务数据为业务基础。成本核算与财务分析工作通过高效的计算机软件处理财务数据,将数据处理结果提供给计算机使用者,以便进行成本管理分析,进而推动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将所有业务及各项活动定额作为编制预算支出的标准,不断优化成本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探索整个流程分环节的成本控制方式,通过积极改进企业成本管理措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完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8]。

4.2 “大智移云”技术的“节能增效”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程度逐渐加深,“大智移云”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数据资源密切相关的财务工作也逐渐与其他业务紧密相连。因此,企业需要建立标准化的财务工作体系与准则,以适应业务改进需求,提高财务办公效率。一方面,针对财务成本管理建立对口职能组织,对相关财务工作进行细致划分、精细分工,并加强部门之间关于财务工作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引进财务信息化人才,通过集体培训、技术宣讲等系列活动,提升企业员工整体信息化水平,进而拉动日常信息化办公效率[9-10]。

近几年,凭借云技术优势建立和研发的网络财务数据处理平台和软件层出不穷,为企业财务运营管理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工具,也使企业资金流动的透明性、科学性获得了保证。企业能够通过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更加准确地了解自身运营状况,并根据具体需求与环境变化及时改变运营策略。企业以自身数据中心为基础构建完整的智能系统,从而完成各个流程的优化。企业通过精简服务与实践活动,尽可能减少简单、重复的低效劳动,既能降低人员工作量,又能缩减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和相关工作监督成本。企业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优势推动自身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发展和建设,保证人员更注重最核心的经营服务,从而减少经营成本,提高经营品质[11-12]。

此外,“大智移云”技术为企业提供更合理的渠道和方法,使其获取运营服务中涉及的各种原始数据,既可以节约原始数据获取的前期成本,又可以全面提升采集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后期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分析保障。所以,整个产业链成本管理系统的完善有助于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在变化无常的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5 对企业计划进行预测与差异分析

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利用,有效促进了资金实时监管平台、企业财务监管信息系统、财务共享中心、资产监管平台,以及企业税务风险实时监测体系等的建立和运用,并发挥了物联网、AR/VR(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的作用,为企业财务管理和审计转型带来了新动力。在“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可以利用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优势,对运营情况做出更加精准的预测和评价,从而使运营任务的设定更科学、合理,并为最终的预算编制管理等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支持,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实时成本监控与成本预估。在财务信息共享中心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持下,企业能够进行多维度的统计分析,并建立内部控制报告指标体系,以适应市场的精细化控制要求,为生产、营销、管理方面的重大决策提供精确、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持[13-14]。

6 为企业供应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大智移云”技术方兴未艾,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模式遭遇重大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成本增加的巨大挑战,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方式必须由粗放式向精益化、共享化、数字化等方面转型。而围绕着这些目标,企业将充分运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相关信息技术,形成一种包含成本费用规划和核算、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费用决策等功能的一体化成本核算管理系统。该体系的形成原理应当体现在价值链系统分析的基本思路上,即利用“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手段,对产品供给、产品设计、制作加工、商品销售、物流运输装卸、售后服务等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分别展开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剖析,以辨明作业的基本功能与增值属性,从而确定进一步整合产业链的机会与方向。

制造业企业通过“大智移云”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在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中收集成本信息的效能,进而打破与采购者、经营者和顾客之间的藩篱。唯有实现与产业链下游企业内部成本信息的即时共享,制造业企业才有机会基于整体价值链的视角,以过程和作业为基准,对成本与价格实施集成管控,从而真正获得竞争优势。供应链成本管理需要企业从全局层面着手,注意协调供应商、分销商、运输商、消费者等多个活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物流运营以无缝式管理方式进行操作,这不但有利于充分激发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也能充分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物流管理水平[15-16]。

由此可见,在“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集团成本管理工作必须注意立足于整个供应链,以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企业总体价值的创造为经营目标。只有建立和完善多功能目标和多维技术应用相统一的综合性成本管理体系,才能强化集团管控,并推动企业在财务、经营和战略3个方面的有效整合。制造业企业充分发挥“大智移云”等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在“大智移云”信息技术推动下进行财务管理与运营管控之间的高效集成,能够有效减少投资经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

7 结语

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企业可以进行生产制造的智慧决策,即整合对内形成的财务数据和对外有关经营数据,将其汇集于大数据处理中心,并构造相应的数据挖掘算法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借由可视化图形等直观方式向用户呈现最终的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建设财务数据信息共享中心,做到监管和业务并重,提高企业价值;通过实现业财融合,做到信息系统的整合,形成统一的信息化视角;通过打通业财信息壁垒,以“科目+维度+业务”的最小单位整合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信息;通过画像,实现业务信息标签化;通过信息化中台,实现业财数据信息统一,以及制造业每一个成本单位和每项经营活动的成本、价格和业务量等数据信息完备且交叉关联。最终,企业完成管理模式由“纵向管控”为主向“纵向管控+横向融合”变革提升,进而形成财务管理大数据分析平台系统,构建支撑经营管理和决策智能财务平台,促进内部控制模式改革和管理会计的有效落地,实现精细运营、可视展现、智慧决策和品牌价值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文霞. 大数据时代企业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245-246.

[2]熊毅,洪荭,李文豪,等. 基于“大智移云”的企业全产业链成本管理系统构建:以JZ医药集团为例[J]. 财会月刊,2019(10):25-32.

[3]李文娇. “大智移云”背景下公司成本管理探究:以菲柏通信为例[J].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1):90-92.

[4]何雪锋,陈静利,张鑫. 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作业成本法探究:以我国烟草工业企业为例[J]. 财会月刊,2018(17):69-72.

[5]赵朋. 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安全[J]. 计算机与网络,2020,46(14):51.

[6]张德容,张婷. “大智移云”背景下企业全产业链成本管理创新研究:以T集团为例[J]. 财会通讯,2020(10):162-167.

[7]赵娟,冯丽,续笑嘉. 大智移云物区背景下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0(5):128-130.

[8]冯巧根. 成本管理与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9]梁化成.作业成本法在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12):18-19.

[10]王海玲.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21(27):75-76.

[11]于雯. 基于业财一体化的财务共享中心建构:以D集团为例[D]. 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19.

[12]辛田,黄晓欧. 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 时代金融,2015(6):161.

[13]李红梅. “大智移云”时代财务与会计转型发展研究:以中兴通讯和海尔为例[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26-29.

[14]赵思思. 浅谈大智移云时代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发展[J]. 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4):203-204.

[15]薛秀妹. 企业降低成本费用的措施与途径的探讨[J]. 商业故事,2016(5):60.

[16]王小鹏,阴斯怡. 国家电网多维精益管理会计的案例研究[J]. 会计之友,2020(17):60-64.

收稿日期:2022-04-22

作者简介:

王宏利,男,1974 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科技、政企数字化转型、宏观经济。

张耀杰,男,1994 年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数字经济。

王彦博,男,1981 年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EXIN DPO(数据保护官),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金融科技。

猜你喜欢
大智移云成本管理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廊坊智慧城市建设思考
“大智移云”助力河北产业升级
青年时代(2017年23期)2017-08-30 04:11:25
基于“大智移云”技术的C2C网络交易税收征管创新措施探讨
商业会计(2017年2期)2017-03-16 15:50:21
“大智移云”时代企业财务共享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20期)2017-02-24 13:18:29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22:24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14:26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39:43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