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综合:企业财务思维与财务决策

2022-04-29 17:07:14马文飞
财务管理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财务决策财务管理

摘要:

如今,企业面对的不再是单业务的传统市场竞争格局,而是多元、复杂的技术平台竞争环境。这不仅要求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要求智能时代下的企业管理人员具备理性的财务思维,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通过总结财务管理的八大思维,并分析各种思维在筹资、投资、营运、分配决策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探讨财务管理思维在企业财务决策中的影响和应用,以期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思维;财务决策

0 引言

高科技推动各行业重塑其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数智化转型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数字化技术将具体事物纳入二进制代码,将图像、语言、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加工处理成数字形式,使任何具象物体均能以数字形式进行交互和交流。然而,原有的ERP(企业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基于此背景,本文试图综合整理财务管理思维,发挥传统思维的新价值和新作用[1],分析财务决策中思维的效用,以帮助企业激发员工的能动性,使之辅助信息技术创新,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出调整,将面临的挑战与危机转化为机遇,真正做到从“数”向“智”的跨越,实现新时代财务的转型升级。

1 财务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

1.1 财务管理的内涵

财务管理是以一定组织方式管理企业资金流的价值活动。其本质就是管理资金价值,包括管理投融资、营运资金和利润分配等,旨在实现价值增值,使得公司价值最大化。也可以理解为,财务管理是将其工作自上而下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中,使每个部门的目标与财务目标相一致,并最终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综合性技术活动[2]。

1.2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是企业内部管理的神经中枢;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又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是企业和外部联系和交往的桥梁,是企业避免财务风险发生的前提。有效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企业调控资金成本,优化企业资源,提高财务经营质量。

2 财务管理思维

2.1 财务管理思维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思维是一种理性的企业管理思维。尽管企业一直在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但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中仍存在种种问题:财务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管理层人员知识和精力有限;缺乏对经营管理问题的全方面思考与分析;对管理思维的认识不够深入;初创期企业的管理思维不够系统成熟等。因此,强化财务管理功能,培养高精管理人才,是当今企业亟须完成的重要事项。而财务管理思维是管理人才和财务管理功能必不可少的元素,转变财务思维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准确把握经营发展目标[3]。国外许多企业运用财务思维提升经营质量的成功范例,已经证明了财务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财务思维将成为企业未来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2.2 八大财务思维

财务管理涉及八大财务思维:委托代理思维、货币时间价值思维、风险补偿思维、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思维、现金流与净现值思维、财务杠杆思维、价值分配思维、流动性管理思维。以下对八大财务思维进行阐释。

2.2.1 委托代理思维

由于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代理人(管理层)和委托人(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重大利益矛盾,即代理人可能“乱作为”或“ 不作为”。乱作为,即代理人的逆向选择行为,主要源于事前信息不对称;不作为,则指产生的道德风险,主要是基于事后的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和不道德都将致使管理层做出偏离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决策方案,严重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同时还可能导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成为“柠檬市场”,严重扰乱市场运行秩序。所以,委托代理思维对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委托代理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2.2.2 货币时间价值思维

货币时间价值是企业资金在一定期间内经过投资和再投资产生的增加额,其产生原因是利息的存在[4],即人们延迟消费所能获得的一定补偿。货币时间价值具备2个明显特征:其一,资金流转必须跨年度或经过一定时间;其二,货币资金必须经历再生产投资循环。资金只有在投资循环过程中才能得到增值,并且循环的次数一般与增加的价值正相关。若没有时间跨度,且仅仅将资金闲置在企业内部,就不会产生时间价值。

2.2.3 风险补偿思维

风险补偿,也称风险报酬或风险价值,是指投资者预估可能发生损失之前而获得的价格补偿,主要是企业对投资者承担风险给予的额外补偿。一般企业在吸引投资者投资时,会采取相应风险管控措施,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做严格控制,但管控之外仍存在既不能巧妙规避又难以对冲分散或转移的风险。这时,投资者通常会在交易价格基础上额外增加风险溢价,以提高风险报酬的方式进行投资,进而降低自身可能承担的损失。

2.2.4 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思维

基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由于风险对冲机理的存在,投资者选择组合投资的风险要小于选择单一投资的风险,最终实现在同等收益水平下承担最小风险或在同等风险水平下收获最高收益。同样,在风险对冲之外仍留有一部分风险,针对这一不可避免的风险,就需要运用风险管理思维。目前,由于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定义并未达成统一。本文将风险管理理解为企业能够把握时机、合理管控风险,保持或创造企业资产价值,稳定或提高公司股价,有效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复杂经营管理活动。它主要涉及环境控制、战略目标制定、预算方案规划、风险事项识别评估、控制风险活动、监控调整等。

2.2.5 现金流与净现值思维

现金流是企业现金流入额与流出额的总称,流量增加或减少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价值创造[5],通常用它来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具备良好的经营状况,是否足以偿还债务,是否具备较强的资产变现能力等。净现值是指企业特定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投资后获得的净现金流量之和扣除以设定折现率计算的投资报酬和原始投资后的差额。通常在衡量一家企业的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就运用净现值指标。只有当净现值大于0时,才表明投资有利可图,而且净现值越大,说明企业未来能获得的投资收益就越大。

2.2.6 财务杠杆思维

财务杠杆效应体现为固定财务费用导致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化幅度,一般大于引起的息税前利润变化幅度。根据财务杠杆效用,企业可以采用增大债务筹资比例的方式来达到降低整体资本成本的目的,从而增加盈余。但债务过多也会加大财务风险,所以,运用财务杠杆时,要求管理者合理把握尺度,尽可能在能有效避免财务风险的前提下,强化企业正向财务杠杆效应。

2.2.7 价值分配思维

价值分配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多种分配形式回报投资者和员工贡献的活动。基于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如果把企业经营产生的剩余价值完全看作其所有增加值和全部能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便构成利润。利润分配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在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后,企业应对其利润进行科学分配[6]。运用价值分配思维,有利于企业增强投资者信心,满足员工需要,提高员工的认可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2.2.8 流动性管理思维

流动性指企业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反映企业的资产变现能力和现金周转能力。流动性管理就是企业尽可能保证其资产流动性缺口最小的管理活动。企业流动性管理主要囊括企业风险流动性管理、企业资产流动性管理、企业财务流动性管理和企业人员流动性管理。较好的流动性管理有利于企业有效防控风险,增强资产变现能力,保证现金周转顺畅,加强股利支付能力并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为企业长远持久发展提供保障。

3 财务思维在财务决策中的效用

财务管理思维贯穿财务决策的全过程,它为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撑。合理应用系统化的财务思维,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财务思维与财务决策的关系见图1。

3.1 企业筹资决策

企业筹资决策中融合了委托代理思维、货币时间价值思维、风险补偿思维、财务杠杆思维、风险管理思维和现金流思维,通过选择合适的筹资方案,力求将资本成本降到最小,将风险降至最低,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在确定资本结构时,管理层不作为或乱作为可能导致决策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所偏离,从而增加股东的监督成本,损害所有者利益。同时,为了使资金成本达到最小值,管理层应具备货币时间价值管理思维和风险补偿思维,选择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如优先考虑债券融资或内部留存收益融资等。另外,确定最优资本结构还要考虑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并结合风险管控理念进行风险防范,使企业持有合适的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避免产生杠杆负效应。最后,在评价企业筹资能力时,要以内部现金流作为评判标准之一,良好的现金流管理能够体现企业财务结构的效果。

3.2 企业投资决策

企业投资决策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的八大思维,将其联系使用有利于企业提高投资回报率。投资决策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中心,在对投资项目定性分析和量化分析后做出的选择。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管理层不会切实考察被投资者的实际经营状况,做出效益不佳的投资决策;不对称博弈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控风险,使企业因无法或很难预估风险损失而丧失投资良机。此时,管理层应灵活决策,重视对内部货币资金等现金流的周转管理,对投资项目进行多元化组合,以此分散风险或以高风险回报的方式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定价,使其能获取额外的风险补偿收益,从而保证投资方案的有效性和高收益性,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3.3 营运资金管理决策

营运资金管理将流动性管理思维、现金流思维和风险管理思维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产的变现能力,加快现金周转。同时,选择合理的营运资金持有策略和筹集策略,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做出更好的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企业在管控营运资金时,应定期评估资金变现能力和现金流转能力,避免资金链断裂;同时要注意生产运营中存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金融信用风险等,及时对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将预估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小。

3.4 企业利润分配决策

价值分配思维和流动性管理思维贯穿利润分配的全过程,利润分配影响企业的投融资活动,同时它能处理和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按照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企业对投资者投入的增值额进行分配,注重资本保全,分配与积累并重,投资与收益配比,从根本上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企业通过给予员工一定比例工资报酬及福利,能够稳定人力资源的流动性,提高员工的认可度和向心力。企业管理层树立价值分配思维和流动性管理思维,有利于维护国家、股东、企业职工等多方利益,统筹协调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短期利益。

4 结语

财务管理思维在财务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科学、理性地运用财务管理八大思维,有助于管理层更准确地做出财务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创造价值,提高经营质量。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提升自身能力,加强对财务思维的重视度,树立财务思维并掌握各思维的核心理念,将其科学地应用到财务决策中,助力数字技术软件应用发展,实现财务决策精准、高效分析,从而使自身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一扬.胡均忠.深化财务管理 开拓财务思维[J].新理财,2017(5):83-84

[2]王棣华.如何正确理解企业财务管理?[N].财会信报,2015-04-27(D02).

[3]江梦军.探究提高企业管理层战略思维的策略[J].财会学习,2020(20):52-53.

[4]赵学彬,王立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面临十大转变[J].经济论坛,2003(19):39-40.

[5]邱丽云,王青.基于“现金为王”的财务思维,管理控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J].财会学习,2016(15):15-17.

[6]谢少龙.战略财务思维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当中的应用探究[J].商,2016 (16):1.

收稿日期:2022-03-14

作者简介:

马文飞,女,1996年生,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理财与税务筹划。

猜你喜欢
财务决策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浅谈新形势下会计的财务决策职能
基于研究型教学的财务决策实践教学探讨
商业会计(2016年11期)2016-10-20 01:50:04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营改增”对现代物流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及选择
商业会计(2016年6期)2016-04-07 02:37:58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决策问题及对策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现代农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