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霞?王继民
【摘要】五指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文化体系不断完善,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作为学校文化的“灵魂”。围绕这个“魂”设计学校的文化,形成学校的一训三风,以“立德树人,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树立“博爱、奉献、自强、奋进”的治校精神。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用文化引领,阳光发展,彰显学校的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爱满天下;文化建设
2019年初,一个蕴含对特殊群体孩子关爱、成长的新学校成立—五指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做为特殊教育学校筹备组组长,站在特殊孩子需要“爱”的定位上,笔者开始思考如何设计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体系,让这所学校有立校之本,发展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海南中部山区一颗充满爱的光环的亮丽的新星。
在陶行知研究会副理事长韩珍德校长的提示下,我校经反复思考确定将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定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并把这几个大字刻在综合楼的正门上,引领学校发展。
“爱满天下”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它是对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主张的继承与发展。教育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可以说是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爱的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恰恰是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有了“爱满天下”这个灵魂,围绕着这个魂,就有了学校文化构建的雏形。用校训“以善育善,以爱育爱”来回应“爱满天下”。“善”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有“善”才有“爱”。特殊教育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需怀揣着对特殊教育的特殊情感,秉持着有爱心、有热心、有真心、有信心、有耐心和有童心,托起这所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所以笔者把这“六心”刻在综合楼的南面墙体上,目的是让老师们时刻记着自己的初心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六心”看似简单,但是要做好这“六心”是很难的。所以我也经常提醒老师们要用心工作,用“爱”和“善”,像孩子的另一个妈妈一样来对待这群特殊的孩子。细微之处显真爱,精心之处呈大善。
校风,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我校校风是“向上向善,阳光自信”。“向上”是让孩子不断进步提升,不断改变自己,不放弃自己。“向善”是从校训的“以善育善”来设计的,老师用行为之善激发内心之良,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做一个将来能回报社会的善良之人。阳光自信,是让这些特殊的孩子充满阳光,在阳光下充满自信地生活。
教风,“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孩子的每一天成长都关系着孩子的一生。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对特殊教育而言,就是从孩子的生活教育开始,从孩子熟悉的身边事物开始教育,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生活技能技巧。营造优良的教风尤为重要。教风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是爱学生和热爱本职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对学生健康成长负责。我们学校组织教师做好校本主题研修,融教研、科研、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一体,促进教师之间学习、合作和交流,还要让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学校定期安排教师参加各种校内外培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学以致用,提高教师适应特殊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和文化素养。
学风,“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对这些特殊孩子不能要求过高,只要每天有一点点的变化,一点点的进步也是不小的进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我们将“让孩子每天进步一点点”定为学校的学风。
学校的校徽设计,圆形徽章正中有山、有水、有幼苗。巍巍五指山下,悠悠南圣河畔,滋养培育出一棵新苗,一棵稍有残缺,但依然挺拔向上,生命力极强的新苗在青山绿水中茁壮成长,代表着海南省中部山区特殊教育的兴起。徽章中的天、地、人、山、水、苗的交融,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画卷。
“学而有智,志者有成。”学校秉持“立德树人、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树立“博爱、奉献、自强、奋进”的治校精神,让学生在教师充满爱心、耐心的呵护中成长,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学生“自立、自强、自信”,感受成长的快乐,感悟生活的阳光。
围绕着“爱满天下”,笔者设想的学校文化为:
学校综合楼有三个楼梯,每个楼梯都有不同的文化,由以“爱”为主题的学生作品和教师作品组成。北侧楼梯以学生的美术作品为主,装裱艺术画框,形成一种特殊风格;西侧楼梯以教师的剪纸、书法作品为主,设计装裱的艺术框,形成我校教师的艺术作品展示楼梯文化;南侧楼梯以学生的获奖作品、获奖活动照片集锦形成南侧楼梯文化。文化育人,文化彰显学校的特色。
校园环境的个性化。彰显“爱”这个主题设想,充分挖掘学校围绕着“爱”的各种资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强化宣传功能。
主体楼的每一个楼层设计一个相应主题,图文并茂。主体楼一层:道德规范、文明礼仪;二层:爱国爱民、勤劳勇敢、质朴俭约、勤奋好学;三层:尊师重道、理想信念、陶冶情操等。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旁挂上精心设计的小牌,牌上设二维码,扫码可听到语音播放的树木相关知识;教室里的板报栏贴着学生的书画作品等,使学生在受到环境美的熏陶的同时能学到一些知识。
校园绿化与众不同。尽量减少使用当地绿化植被和花草树木,用草本小花设计出不同的景观图案,树木点缀,做到布局合理、点面结合,营造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含义清晰、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学校环境。
校园的美化不拘一格。学校的各种标牌设置都要有校徽、校训,走廊、过道和室内,要布置与校园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的书画、美工作品等,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善是无声的爱。围墙文化围绕“善”字做文章,用有关“善”的名言警句、成语、图画等内容以扇形图文并茂呈现,与校训相呼应。
文化引领,阳光成长,特色发展。聚天下大爱成就不一样的特殊学生群体,回应社会企盼,有魂有魄,大爱无际,有爱自成。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爱无处不在,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大环境下,面对这样的特殊群体,如何诠释“爱满天下”,如何用心用爱去对待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呢?
一、要尊重孩子的人格
教师应该把尊重学生作为检验师德的标准。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内在的潜能,及时鼓励、表扬他们。如果教师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意味着在扼杀他们。要知道教师漫不经心的冷言和讥讽,就如同夺走溺水学生手中的救生圈。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习惯、兴趣、爱好、特长、潜能,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才能充分的尊重他们,并示之以爱,没有了解的爱是盲目的爱。不仅如此,还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班级活动中去,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积极表现,即使有些学生想法有偏颇,教师也应耐心地启发与引导,千万不要批评、斥责他们。教师跟学生的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主,再提及缺点错误。出现意见分歧时,允许学生争辩,尽可能引导他们多作自我剖析。从而使学生在尊重中奋起努力,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实现自我价值。
二、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特殊的孩子尤为重要。教师只有承认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并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备课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使程度较差的C层学生能被“关注到”,程度一般的B层学生能“吃饱”,程度好的A层学生能“吃好”。其次,教师要建立“只有差异,没有不好”的学生观,在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一定要简洁明了,要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使他们都能得到心理满足,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第三,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尤其是对程度差的C层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耐心引导,让他们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尤其是对不受管教的孩子,只要他们有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表扬,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乃至主动学习。教师还要抓住契机及时用语言来鼓励学生,让他们在丰富、真切感人的语言中受到鼓舞,树立信心。例如课堂上,我提出难度稍大一点儿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我班小黄通过思考能回答上来,我会对他说:“这么难的问题,小黄都能答出来,你好棒呀!”
三、要善于容错
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发育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不足,想法单纯,没有具体目标,行为规范差,难免有一些小毛病,这些教师应该理解。魏书生老师曾说:“埋怨学生难教育,其实是我们自己办法太少。”学生违反了纪律,触犯了校规,并不是不要批评教育,而是需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讲究教育艺术。教师只有选择最佳教育方法,真诚地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让学生明白并自觉改正。这样使学生取得了进步,得以成长,又使教师不断积累教育经验,这不是两全其美、师生双赢吗?因此教师绝不能简单地排斥、拒绝犯了错误的学生,也不能随随便便打击学生,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将学生赶出教室。教师应该承认绝大多数学生犯的错误都是成长中的必然,要有爱心,有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并且把这种爱渗透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到平时的一言一行上,并持之以恒,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教育教学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信任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自尊心的途径。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就是教师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要武断决定,要善于捕捉学生真正的思想,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想办法去教育他们。如三年级的小曹,刚入校时,抬手就打人、挠人。老师、学生几乎都被他打遍了,还整天尿裤子。面对这个孩子,我找家长、班主任谈心,了解孩子的情况并要求家长一起配合教育。跟老师说,上课打人挠人就打他手板,让他知道打人痛,打人不对;生活老师对这个孩子要求严厉一些,夜间要叫起来上厕所,尽量避免尿床。慢慢地孩子改变了好多。有一次,小曹吃早餐来班级没有洗脸,笔者看见了就领到洗手池帮他洗脸,孩子很自然地就喊笔者“妈妈、妈妈”,笔者当时有说不出的感动。孩子也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所以,我们要耐心教导,逐渐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及未来社会对他们的要求。
动之以情,就是教师把每一位学生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比如在课余时间尽量多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与他们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与情感和需求,使他们时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关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每一句关切的话语,每一个亲切手势往往都会给孩子带来深刻的记忆,让孩子感受到无限温暖,从而点燃他们进步的火花,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特别是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只有在师生互爱、互动的交往中,教书育人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
我们班的小轩同学,上学期生病很严重,医院检查为结核病。学校要求孩子休学治疗,直到治好才能返校。有一次笔者去超市买东西,爱人说有个孩子一直跟在笔者后面,笔者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轩。笔者就跟他打招呼,他跑到我身边亲切地喊李老师,围着笔者转来转去也不离开,笔者询问了他的病情,他说:“好了。”笔者就跟他说:“回去让妈妈带着去医院再复查一下,完全康复了就回学校上课。”孩子听后开心得直点头。之后,孩子还是在后面跟着笔者,直到笔者离开超市,孩子恋恋不舍地望着笔者。笔者心里想,孩子这是想回学校读书了,这种表现是那种久违了的亲切感。回校后笔者就让班主任通知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复查诊断,完全康复就可复学了。
四、要尊重孩子平等的权利
特殊教育学生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平等地对待他们,因此教师考查学生应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在学校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都要体现平等,教师无论教哪个班级,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生还是学困生,都应一视同仁,要一碗水端平,始终坚持平等对待的原则。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均衡地分配给每一位学生,让那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感到教师并没有放弃他们,仍对他们寄予很大的期望,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改正。还有教师在课后交流和家访时,被访问的对象也应均衡,交流和家访的方式一定要公开、透明。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教师要看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不要厚此薄彼,要学会欣赏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与成功,并为他们进步与成功喝彩。
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是单调的,也是辛苦的,更是默默无闻的。有多少教师默默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辞辛劳,又有多少教师用他们无悔的师爱默默地为学生铺洒阳光、点燃希望。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我们要把爱的事业发扬光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知道,我们选择了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就选择了无私、奉献、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