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义昭
一
皇祐元年(1049),北宋名臣欧阳修出知颍州,醉心于颍州西湖的风景名胜,便在西湖南岸创建书院,是为西湖书院。西湖书院创立后,名气日益扩大,成为颍州最早、最著名的书院之一。
明代是西湖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德年间,进士出身的兵备道孙磐较为重视地方文教,修复西湖书院。嘉靖十四年(1535),在兵备道李宗枢的主持下,颍州判官吕景蒙重建西湖书院。李宗枢离任后,兵备道陈洙、孔天胤继续主持重建书院事宜。直至嘉靖十六年,这次重建工程才彻底完成。李宗枢、陈洙、孔天胤等三位兵备道均为进士出身,喜好风雅,推崇文教,故极力兴复西湖书院。正是在这次重建工程中,西湖书院增添了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四贤祠。
四贤祠位于西湖书院中央位置,前为露台,后为梧月柳风堂,左右两侧为厢房,旁边还有学舍等重要建筑。四贤祠是颍州一处重要的祭祀场所,其祭祀对象为北宋时期晏殊、欧阳修、吕公著、苏轼等四位先贤。颍州地方官每年赴四贤祠致祭两次,时间分别固定在春、秋仲月上戊日。明朝灭亡后,清朝颍州地方官延续了西湖书院四贤祠祭祀制度。
二
明清时期,颍州已设有名宦祠,祭祀对本地做出重要贡献的历代官员。晏殊、欧阳修、吕公著、苏轼,均在名宦祠祭祀之列。那么,颍州官员为何又在西湖书院另建四贤祠专门祭祀这四位北宋先贤呢?当时创设四贤祠工程的实际执行者是吕景蒙,他在《重建西湖书院记》中回答了这一问题:
文忠之出守也在兹,其退老也在兹,言行教化之孚于民最深,人之感而思之,虽久不忘,宜也,此西湖书院之所以不可不复也。复之何如?曰:复西湖则筑堤防、环树木、置佃丁、额水利,岁取直以备书院之费。复书院则中为四贤祠,前为门,又前为坊,后为梧月柳风堂,最后为胜绝亭。东西直为厢,周为垣,入垣为直道。驾湖为步,虽未敌昔者之盛,而昔贤之踪迹其亦可象也已。其兼祀晏、吕、苏三贤者何?曰:报功也。元献出守,植柳建亭,西湖之名始著,所以开文忠之先也。正献踵之,为建堂于湖之浒,端明则又播之声律,传之缙绅,而西湖之盛,洋洋乎在天下人之耳目矣,皆所以继文忠之后也,并祀不亦宜乎?
记文内“文忠”“元献”“正献”“端明”,分别指欧阳修、晏殊、吕公著、苏轼。
晏殊。庆历年间,晏殊入朝为相,不久遭到弹劾,复以工部尚书出知颍州。在颍州为官时,晏殊极为喜爱颍州西湖,曾在西湖北渚建清涟阁,并在阁前亲自种植两株柳树。此后,颍州士庶为纪念此事,在西湖建双柳亭。晏殊不仅位极人臣,而且诗词文章享誉文坛,在当时名满天下。他的这一举动,在各地广为流传,使颍州西湖名气逐渐扩大。
欧阳修。皇祐元年,欧阳修出知滁州,不久改知颍州。在颍州期间,欧阳修大力开发颍州西湖,主要包括兴水利、设书院两个主要方面。他倡导堵塞白龙沟,注水西湖,灌溉腴田,以为民利。欧阳修将开发颍州西湖与振兴颍州教育有机结合,在颍州西湖创建西湖书院,改善了颍州学风,为颍州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而且在颍州西湖新增一处最为重要的人文景观。欧阳修致仕后,终老于颍州西湖,是颍州西湖开发史上最重要的一位人物。
吕公著。皇祐元年,吕公著通判颍州。在此期间,吕公著与知州欧阳修为讲学之友,建立了良好的友谊。熙宁年间,吕公著升任御史中丞,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出知颍州。熙宁四年(1071),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致仕,正式定居颍州。当时年近八十的赵概专门赴颍州西湖拜访欧阳修,流连一月有馀。在此期间,二人纵游名胜,高谈剧饮,成为一时盛事。吕公著在颍州西湖建会老堂,作为两位长者会晤之所,并设酒宴款待,成就了一段君子之交的千古美谈。
苏轼。元祐六年(1091),苏轼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到任颍州后,苏轼撰写《颍州到任谢执政启》,在启文中说:“入参两禁,每玷北扉之荣;出典二邦,辄为西湖之长。”元祐年间,苏轼先后出知杭州、颍州,与两地西湖都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自命为“西湖之长”。苏轼对颍州西湖极为喜爱,并且浚治西湖以及境内沟洫,有效改善了当时颍州西湖的整体水环境。
晏殊、欧阳修、吕公著、苏轼相继在颍州为守,都曾宴赏于颍州西湖。当时颍州西湖亭台之胜、诗酒之乐,与杭州西湖齐名。明代颍州人、官至兵部尚书的张鹤鸣在《西湖松乔祠记》中指出:“唐许浑从事于颍,已有‘兰堂桂楫之句。至宋,晏、欧、吕、苏相继守颍,赋诗饮酒其间,西湖之名遂满天下。后之君子仰四公高风,立祠湖上,别创书院,仿佛槐市之遗。”在张鹤鸣看来,北宋四贤围绕颍州西湖的赋诗饮酒、文人交游行为,使颍州西湖名满天下。
晏殊、欧阳修、吕公著、苏轼对颍州西湖的歌咏,以及他们在颍州西湖进行的文人雅集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颍州西湖的地位。北宋四贤皆为文坛领袖,创作了大量诗词篇章,其中不少诗词内容与颍州西湖关系密切。欧阳修讴歌颍州西湖诗词最多,共计四十七首,苏轼也有三十九首,晏殊、吕公著则相对略少一些。特别是苏轼的诗歌名句“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流传最广,细腻表达了作者不知杭州西湖和颍州西湖哪个更胜一筹的矛盾心理,生动阐释了颍州西湖的历史地位。
三
颍州西湖,在颍州城西五里,为城西诸水汇流之处,鼎盛时期湖面广三里、袤十馀里,是古代淮河流域的著名胜迹。自唐代开始,颍州西湖声名鹊起,成为被历代文人歌咏的对象。唐代太和年间,诗人许浑为颍州从事时,曾在颍州西湖设宴,并作《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一诗:“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该诗收入《全唐诗》,广为流传。清代学者许培荣在为此诗作笺注时,就将颍州西湖、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并称为天下三大西湖。由此可见,该诗对颍州西湖声名传播的影响。
北宋时期,颍州西湖名扬天下,其开发达到鼎盛阶段。此后,颍州西湖逐渐衰落。湖内不少胜景,例如双柳亭,逐渐化为废墟。湖水岁久淤浅,被侵占为田。嘉靖十四年,兵备道李宗枢命颍州判官吕景蒙勘复湖地十顷有馀,湖面、湖岸滩地共周十六里,重建书院、祠宇。其中,湖地所得主要作为四贤祠祭祀费用,后来渐废。万历初期,颍州知州谢诏力清湖址。至万历中期,捕盗通判郭蒙吉在颍州西湖创立松乔祠,祭祀郭宪、陈蕃、范滂、焦千之、卢翰等五位颍州乡贤。当时张鹤鸣应邀为新创祠宇题名时,看到颍州西湖的衰落情形,写下这段感慨文字:“世庙乙未,兵使者李公宗枢侍御迁判颍事,吕公景蒙言于当事,而饬新之,复湖地十顷,以供奠酹祝厘之用。予童时犹记:菱荷十里,杨柳盈堤,林鸟嘤鸣,渊鱼游泳,依然胜境。今奠酹祝厘之地侵矣,利湖田盗决防矣,利鱼者绝流矣,甚且告增租以图自便矣。有识者感今思旧,怃然有河山之慨焉。”张鹤鸣生于嘉靖三十年,其童年记忆里的颍州西湖尚引人入胜。前后不过几十年,颍州西湖问题就层出不穷。颍州西湖水易干涸,日渐淤塞。因此,万历年间始置石闸。同样是在万历年间,颍州知州黄大贲在四贤祠后建西湖亭。天启初年,凤阳知府晏日启在颍州西湖南岸重建双柳亭。即使如此,由于缺乏持久维护,双柳亭后来还是倾圮。
直至清代,颍州官民依然致力于开发颍州西湖。康熙七年(1668),颍州知州喻三畏浚治西湖,修葺石闸。康熙二十五年,颍州知州马之骅开浚西湖以资灌溉,引流植树,勘查隐占,不久复废。雍正十三年(1735),颍州升州为府,首任知府卢见曾查复湖田十六顷,修葺西湖石闸、古迹,建湖心亭、画舫斋,重修西湖书院,建有学舍二十间。乾隆元年(1736),颍州知府孙光祀加修西湖书院。乾隆三年,安徽布政使晏斯盛重建双柳亭,因湖水环绕,设浮桥以通湖岸。乾隆十三年,颍州知府王敛福修葺西湖石闸,清理湖租水坡地,除给欧阳修后人地四百四十亩、文昌祠香火地一百亩外,馀一百六十亩,水面八百九十四亩,每年课租,为修理祠宇、培补湖堤、春秋祭祀之用。王敛福还曾评选颍州著名胜景,提出“汝阴八景”之说,分别为西湖柳阴、南冈雪色、云亭山影、新渡波光、书院探荷、让台观稼、杏林晓莺、芦湄秋月,并以西湖柳阴居首,可见其对颍州西湖的重视。
吕景蒙在《重建西湖书院记》中就说:“总观斯举,获三助焉:盖妖巫虽罔利害民,实鬼神驱之以备此用,是有助于天也。湖废岁久,今忽平地生莲,是有助于地也。上下同心,先后继轨,欢欣鼓舞,乐睹成功,是有助于人也。呜呼!颍地其将昌乎!”四贤祠创立后,对于恢复颍州西湖的知名度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明代文学家屠隆就曾夜宿四贤祠,并写下《宿西湖四贤祠二首》:
十里西湖载酒来,湖边古庙自崔嵬。倒垂星影冲帘入,乱卷波光拂槛回。明月不知兰桨去,芙蓉犹为使君开。菰蒲向夕渔歌起,旷望山川独举杯。
一时冠盖尽风流,天遣西湖在此州。绿水涓涓回羽扇,青蒲的的媚兰舟。偶来孤枕星河夜,绝似双帆风雨秋。安得群公祠下路,葛衫桐帽此淹留。
清代颍州官民继承明代传统,坚持每年两次举行四贤祠祭祀,也是出于光大颍州西湖的慎重考虑。但是,明清时期颍州西湖开发陷入困境,其衰落已成定局。从这方面来说,四贤祠的历史作用十分有限。
本文系安徽大学淮河流域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明清以降皖北教育与社会变迁研究”(HHYJZX2019ZD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