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俗

2022-04-29 00:44王永平
文史知识 2022年6期

王永平

夏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称“夏节”或“夏至节”。据《太平御览》卷二三《时序部》引《三礼义宗》解释“夏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见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夏至日这天太阳运行到一年之中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最长,故又称为“日长至”。过了夏至日,白天开始逐渐变短,黑夜越来越长。所以古人对夏至颇为重视,将它作为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日。

一 夏至节令渊源

夏至为我国传统的“四时八节”之一。所谓“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令。其中夏至、冬至又合称为“二至日”。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已有四季之分。《尚书·尧典》中就记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四个时节,分别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永,长也,“日永”为白昼最长的日子,指夏至。《春秋左传·僖公五年》(前655)也载:“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杜预注曰:“分,春、秋分也;至,冬、夏至也;启,立春、立秋;闭,立秋、立冬。”孔颖达称为“八节”。凡是“八节”之日,国君都要亲自登临观象台,观察天象,占卜吉凶,然后将其记录下来,恐怕将来会有灾荒瘟疫,所以要早为之做好准备。同书昭公二十一年(前621)又载:“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二至”,即冬至、夏至;“二分”,为春分、秋分。意思是说,每当这四个日子,即使出现日食现象,也不会发生天灾,因为此时正是日月运行同道相交之时。这当然是一种迷信说法,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古人认为,夏至到来,阳气达到极点,阴气开始滋生,人们要尽量保持清心寡欲。《礼记·月令》载:

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仲夏月,夏至日,白昼最长,阴阳相争,万物消长之势已定。在这个节气,君子要斋戒,居处要尽量遮掩身体,不要裸露,不要焦躁不安,不要沉溺于声色;饮食要清淡,要节制嗜欲,保持平和的心态;各地官员也要尽量做到清静无为,不要动用刑罚,以此来促进阴气稳定安静地滋长。所以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至日”闭关静养之俗。每到此日,商贾旅客不外出远行,君主也不巡行四方。《周易·复卦·象》就说:“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孔颖达疏曰:“以二至之日闭塞其关也,商旅不行于道路也。”民间谚语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之说,就是指冬至时节阳气初动,夏至时节阴气始萌,此时阴阳二氣都还很微弱,所以需要清静以滋育其气生长,以化养万物。

夏至这天,皇帝要举行祭地仪式。《周礼·春官·神仕》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贾公彦疏曰:“冬日至,祭天神人鬼,以其阳,故十一月一阳生之月,当阳气升而祭之。夏日至,祭地祇,以其阴,故五月一阴生之日,当阴气升而祭之。各顺阴阳而在冬夏至也。”地示,又作地祇,即地神。鬽,通“魅”,意为百物之神;物鬽,即物之老而能变为精怪者。古人相信在夏至日祭祀地神及百物之神,可以为国家消除灾害,为人民祛除瘟疫。

夏至时节正值麦收季,所以古人要在此日举行荐新祭祖仪式。《管子·轻重己》曰:“以春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夏至,而麦熟。天子祀于太(大)宗,其盛以麦。麦者,谷之始也;宗者,族之始也。同族者入,殊族者处。皆齐(斋)大材,出祭王母。天子之所以主始而忌讳也。”夏至日人们庆祝丰收,用新麦献祭祖先,以感谢神灵的保佑。

由此可见,夏至来源于我国古代先民对天象的观察和季节的确定。由于夏至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此日还意味着炎热季的到来,之后天气会越来越热,因此夏至在四季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很早以前就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形成了以占卜天时、祭祀地神、报赛祖先、静养休息为主要特色的时令节俗。

二 夏至节俗形成

夏至节在汉代已经形成。官府每到此日不办公,官吏休息,阖家团聚,邻里之间也要饮宴娱乐以过节。《汉书·薛宣传》载:“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薛)宣出教曰:‘盖礼贯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一笑相乐,斯亦可矣!”颜师古注曰:“冬、夏至之日不省官事,故休吏。”汉代“至日休吏”之俗由来已久,应是传承自先秦时期的“至日闭关”“百官静事”之制。所以在此日即使有人想加班,也会遭到人们的劝阻。《后汉书·鲁恭传》也载:“君以夏至之日,施命令止四方行者,所以助微阴也。”李贤注曰:“夏至宜止行也。五月阴气始生,故曰微阴。”夏至这天,君主要颁布告示,命令天下的老百姓,不要外出旅行,因为此日阳气已经达到极点,阴气开始萌生,所以人们需要休息以助微阴回升。

汉代还传承了前代夏至荐新祀祖之俗,据崔寔《四民月令》载:“夏至之日,荐麦、鱼于祖祢。厥明,祠。前期一日,馔具、斋、扫,如荐韭、卵。”汉代夏至祭祖仪式,颇为隆重,前一日就要准备好祭品,还要沐浴斋戒,大扫除;到夏至这天,以新麦饭配鱼献祭给祖先,就像春季祭祀时用韭菜配鸡蛋一样。

汉代还形成了一些夏至禁忌习俗,如在门户上挂桃印以辟邪、禁止生大火、禁止冶炼,但却可以挖井改水。据《后汉书·志第五礼仪中》载:

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楙。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代以所尚为饰。夏后氏金行,作苇茭,言气交也。殷人水德,以螺首,慎其闭塞,使如螺也。周人木德,以桃为更,言气相更也。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日夏至,禁举大火,止炭鼓铸,消石冶皆绝止。至立秋,如故事。是日浚井改水,日冬至,钻燧改火云。

这里说的“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桃印施门户”,都是一些巫术色彩浓厚的祛阴辟邪活动。所谓夏商周“代以所尚”,表明此俗已经在民间流传很长时间了,只不过三代各有自己的做法而已,到汉代则兼而用之。不过,门户挂桃木印辟邪之俗则纯属汉制,据说此举有利于刘姓汉室。汉代流行谶纬学说,有“卯金刀为劉(刘),赤帝后”之说,赤帝一说为炎帝,一说为火神祝融,都与火有关;所以到曹魏时就废除了此俗。至于夏至日禁止生大火和鼓铸冶炼,大概与古人认为此日阳气达到极点、阴气回生之说有关,传统看法认为“火为阳”,夏至举火和鼓铸冶炼不利于扶助微阴滋长;而“水为阴”,所以允许挖井改水,还有助于祛瘟辟疫。

汉俗又有在五月五日用红绳五色印装饰门户以辟恶气之俗,这与民间将仲夏五月视为“恶月”有关。由于端午、夏至二节都在五月,所以汉代二节的诸多民俗事象还出现了交缠不清的现象。如应劭《风俗通义》佚文曰:

夏至著五彩,辟兵,题曰游光厉鬼,知其名者无温(瘟)疾。五彩,辟五兵也。案:人取新断织系户,亦此类也。谨案:织取始断二三寸帛,缀著衣衿,以己织纴告成于诸姑也。后世弥久,易以五彩。又永建中,京师大疫,云厉鬼字野重、游光。亦但流言,无指见之者。其后岁岁有病,人情愁怖,复增题之,冀以脱祸。今家人织新缣,皆取著后缣绢二寸许,系户上,此其验也。(《太平御览》卷二三《时序部·夏至》引)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温(瘟)。又曰:亦因屈原。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太平御览》卷三一《时序部·五月五日》引)

“五兵”,原指五种兵器,引申为战争之意。汉代夏至有在门户上挂五彩丝线(或绢布条)避兵灾和瘟疫之说,也有五月五日用五彩丝线系手臂避兵灾及疫鬼之说。这两种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差不多,应该都是从红绳五色印装饰门户之俗发展而来的。

到魏晋南北朝时,夏至作为一个节日已经非常明确,称为“夏节”或“夏至节”。如曹植《古乐府·艳歌行》诗曰:“夏节纯和天清凉,百草滋殖舒兰芳。”诗人在夏至正好遇上了一个好天气,平和清凉,百草丰茂,兰香阵阵(徐坚《初学记》卷三《岁时部·夏》引)。曹丕《夏日诗》结句说:“从朝至日夕,安知夏节长。”(《太平御览》卷二三《时序部·夏》引)诗中还写到夏至避暑、会宾客、赏歌舞、吃瓜果、下棋等种种娱乐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夏至节。《南史·沈林子传》还载:“五月夏节日至,(沈)预政(正)大集会,子弟盈堂。”这是讲东晋末年,江东大族沈预一家于“夏节日”大聚会,子孙满堂,热热闹闹地欢度节日。

南方还形成了一些新的节日习俗,如吃粽子、头插楝叶、五彩丝线系臂等。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

夏至节日,食粽。《风俗通》:“獬豸食楝。”蛟龍畏楝。民斩新竹笋为筒粽,楝叶插头,五彩缕投江,以为辟水厄。士女或取楝叶插头,彩丝系臂,谓为长命缕。

隋朝人杜公瞻注曰:“按周处谓为角黍。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竞以食祭之。常苦为蛟龙所窃,以五色丝合楝叶缚之。又为豸食楝,将以言其志。”据此似乎说明吃粽子之俗最初起源于夏至,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于此日跳江。周处为魏晋时人,著有《风土记》,他所说的“角黍”即见于该书。隋朝人杜台卿《玉烛宝典》卷五《五月仲夏》也引该书曰:

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鹜,用角黍,龟鳞顺德。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四仲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鸭,春孚(孵)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据此所知,周处所谓“角黍”,实际上是指端五和夏至二节的共同食俗。只是到后代,食粽之俗逐渐固定保留在了端午节。

楝叶,为楝树叶,此树广泛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春夏之交开淡紫色花,其鲜叶能杀菌灭虫,故时人用楝叶插头,取其避毒防疫之意。

至于在手臂上系五彩丝线辟灾疫之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但到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427)三月,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突然采纳了富阳县令诸葛阐之的建议,“禁断夏至日五丝命缕之属”。不过,一种风俗的形成都有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沉淀,并不会因一道行政命令的禁止而遽然中断,所以此俗在民间还在一直流传,影响及于后代。

在北朝,夏至还形成了一些应季礼俗,如妇女要向长辈进献扇子及盛粉脂的香囊等,行礼时还要念祝愿长辈长寿安康之类的祝词,据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礼异》载:“北朝妇人……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夏至时节正是暑热开始的季节,扇子及粉脂都是用来消夏避暑吸汗散热防痱毒的什物。此俗对后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夏至休假三日

到唐代,官方正式规定了夏至休假制度,据《唐六典》卷二“吏部郎中”条载:“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自注曰:“夏至及腊各三日。”敦煌文书郑馀庆《大唐新定吉凶书仪》残卷也有夏至“休假三日,前后各一日”的记载。而五月五日端午节才放假一日,这说明官方对夏至节的重视程度要超过端午节。

夏至节,朝廷还要向大臣赏赐冰酒。李德裕在《述梦四十韵》诗中有“荷静蓬池鲙,冰寒郢水醪”句,自注曰:“每学士初上,赐食,皆是蓬莱池鱼鲙。夏至后,颁赐冰及烧香酒。以酒味稍浓,每和水而饮。禁中有郢酒坊也。”(《会昌一品集·别集》卷三)这是诗人回忆他在做翰林学士时夏至节获饮皇帝颁赐冰酒的情景。

夏至也是杏子黄熟的季节,所以唐代有赏赐杏子之礼。据《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载:“夏至赏结杏子。”宋人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也载:“唐岁时节物……夏至则有结杏子。”杏有“仙人杏”之美称,传说久服可以使人耳聪目明,长生不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载:“在南海中,洲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汉时,尝有人舟行遇风,泊此洲五六日,食杏,故免死。”上官仪《春日》诗也有“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句,帝女桑为神话传说中的桑树,因赤帝女居此而升天,故名。以“仙人杏”对“帝女桑”,可见杏在古人眼中是与长生不老的神仙有关的,所以夏至赏赐杏子有祝福长寿之意。

江南的夏至食俗花样繁多,白居易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诗中说:“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诗人回忆在做苏州刺史时,夏至筵席上常有香嫩的竹筒粽和鲜美的烧子鹅。江南水乡还临水修建了许多亭台水榭,到处都能听到丝竹管弦的演奏声,家家户户都摆酒祝节,在纵横交错的河流里,来来往往的都是欢乐的船只。

唐代题咏夏至的诗歌明显增多,也反映了唐人对夏至节俗的重视程度。如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诗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描写了夏至时季,白昼达到极点,从此黑夜开始变长。官府少事,农家正忙。诗人闭门避暑,徜徉于池塘边,品竹赏荷,举杯涤烦。权德舆《夏至日作》诗曰:“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不停地运行,四季交错,虽然骄阳似火,但却阳盛阴生的感慨。令狐楚《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诗曰:“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齿发将六十,乡关越三千。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夏至日,感怀飘零,希望有朝一日能从贬所回归朝廷的迫切心情。白居易《思归》诗也曰:“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描写了夏至阴生,黑夜变长,季节开始发生变化,知了在槐树枝头鸣叫,孤独的诗人萌生了归去的念头。元稹《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诗曰:“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賓移去后,二气各西东。”描写了夏至五月中,蝉鸣、暑热、雷电、骤雨、彩虹等物候和天气现象,诗人感慨此节一过,阳阴二气开始消长。

宋代休假制度继承了唐制,而又有所变化。但是,夏至休假三日、端午休假一日之制,却无根本改变。据《天圣令》卷二六《假宁令》载:夏至,“给假三日,前后各一日”;重午(端午),“给假一日”。《文昌杂录》卷一也载:祠部规定,夏至休假三日,皇帝“前后一日,后殿视事,其日不坐”,“百司休务”;而端午也是休假一日。这说明官方对夏至节的重视仍然超过了端午节。

宋代还沿袭了前代夏至祭地礼俗,据《宋史·礼志一》载:吉礼中有“夏至祭皇地祇”,为岁之大祀。苏轼《郊祀奏议》中也曰:“当郊之岁,以夏至祀地祇于方泽。”夏至日祭祀地祇,掘地为方池,储水以祭,故称方泽。本来冬至祀天神于南郊,夏至祭地祇于北郊,为三代古礼。但是自从王莽于元始年间(1—5)改为合祭后,就一直延续下来。到宋代,虽然恢复了古礼,但也是一直争论不休。

宋代夏至节各地还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节俗,如在都城开封地区有“求百饭”之俗,据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京辅旧俗,皆谓夏至日,食百家饭,则耐夏。然百官饭难集,相传于姓柏人家求饭以当之。有医工柏仲宣太保,每岁夏至日,炊饭馈送知识家。又云,求三家饭以供晨餐,皆不知其所自来。”在民间习俗里,吃百家饭有求百家祈福以消灾解难之意。由于“百”与“柏”同音,所以也可以求柏姓人家饭来代替。吃三家饭,也具有类似的寓意,“三”表示多之义。

长江沿岸一带的村民尤其重视夏至节,风俗则有互相送烤鹅:“濒江州郡皆重夏至,杀鹅为炙以相遗,村民尤重此日。”烤鹅为江南一带夏至的传统美食,周密《武林旧事》卷一〇录载有《张约斋赏心乐事》记叙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中最适宜做的赏心乐事,其中五月仲夏就有“夏至日鹅炙”,可见烤鹅也是南宋都城临安的夏至节特色美食。

江南地区还流行寺院“作净馔”送给施主:“江东僧,以夏至日作净馔,送檀越家。”(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四)净馔,为素食。夏至时节,天气炎热,饮食宜清淡可口。僧人做素食送给施主,其中也包含祝福消灾等吉祥寓意。又有“作乌饭”之俗,据南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卷一八《食用故事》“乌饭”条曰:“《统纪》云:夏至日,以南烛草梁糯作乌饭,僧道尤尚此食。南烛草即今黑饭叶也。”作乌饭是湖州及江南一带的夏至食俗。乌饭,又称黑饭,用乌饭叶(南烛树叶)捣成汁混入米饭中制成。据陈藏器《本草拾遗》载:南烛树叶,“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令人不饥,变白却老”,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乌饭制法:“取南烛茎叶捣碎,渍汁浸粳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紧小,黑如璧珠,袋盛,可以适远方也。”据说乌饭,“食之健如牛筋”,可以强筋骨。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此俗一直到明清以迄近现代还在江浙等地流行。

宋代有些地方还把夏至节称为“朝节”。如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二四引《图经》云:“池阳风俗,不喜端午,而重夏至,以角黍、舒雁往还,谓之‘朝节。”池阳,即今安徽池州,为长江沿岸城市。角黍,即粽子;舒雁,为鹅的别称。朝,有拜访、会聚之义。池州一带民俗不重视端午节而重视夏至节,每当此节,民间互相以粽子、烤鹅为礼物馈赠,传承了南朝至唐以来的风俗。

把夏至日称为“朝节”,还见于辽代。据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七《岁时杂记》载:“朝节,夏至日,妇人进扇及粉脂囊。”又《辽史·礼志六》也载:“夏至之日,俗谓之‘朝节。妇人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辽代的“朝节”,妇女们互相赠送彩扇、粉脂囊等应时物件,传承的是北朝以来的古俗。

民间有冬至“数九”风俗,其实夏至后也有“数九”习俗。夏至“数九”之俗,至晚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南宋人陆泳《吴下田家志》中就载有一首《夏九九歌》曰: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陶宗仪《说郛》卷八七)

“炭墼”,用炭末制成的块状物,用于烤火取暖。周遵道《豹隐纪谈》也载有一首类似的《夏九九歌》曰: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水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露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单被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说郛》卷七)

这两首夏至数九歌,内容大同小异,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夏至后日期与物候的关系,一直到后代仍在流传。

四 各地夏至节俗

从元朝开始,夏至节的地位开始明显下降,端午节的地位明显提高。这主要体现在法定节假日中取消了夏至,而保留了端午。据《通制条格》卷二二《给假》载:中统五年(1264),元世祖忽必烈颁布的官员休假令中,已经不见了夏至休假的规定,但却还保留有重(端)午“给假一日”的条例。这说明元代官方对端午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夏至。

明清时期,夏至的重要性也不如端午节,但夏至的一些传统礼俗活动还有所传承。如朝廷还经常举行祭祀地神的仪式,一般是在京城的北郊举行。据《明史·礼志一》载:“每岁所常行者,大祀十有三……夏至方丘祭皇地祇。”方丘,即方泽,为祭祀地祇之坛,因坛设于泽中,故名。清代沿袭了明代礼俗,据《清史稿·礼志一》载:“大祀十有三……夏至方泽祭皇地祇。”故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夏至条也说:“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明清时期的官方祀典分为上、中、下三等,夏至祭祀地神都是位列上祀。

除了官方祭祀外,民间也有祭祀掌管土地及农业丰收有关的神灵。如在河北威县有“秋报”之俗,据明嘉靖《威县志》载:“夏至,村落各率长幼以祭,名曰‘麦秋报。”在湖南沅江一带则有祭社之俗,称为“禾福”,嘉庆《沅江县志》载:“夏至日祭社,名为‘禾福。”在浙江东阳一带有“祭田婆”之俗,清道光《东阳县志》载:“夏至,凡治田者,不论多少,必具酒肉祭土谷之神;蔬草立标,插诸田间,就而祭之,谓‘祭田婆。”

民间还传承了前代的荐新祀祖之俗。如明弘治《吴江志》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清乾隆《无锡县志》也载:“五月夏至日,煮麦和糖以荐先,食之云不蛀(疰)夏。”蛀夏,又名疰夏,俗称苦夏,为中医病症名,指因暑湿闷热引起的低烧、困倦、眩晕、心烦、脾胃失调等季节性疾病,多发于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

夏至饮食宜清凉爽口,明代北京夏至,人们喜好吃马齿苋(俗称“长命菜”),据刘若愚《酌中志》卷二〇《饮食好尚纪略》载:“夏至日戴蓖麻子叶、长命菜,即马齿苋也。”头戴蓖麻子叶,应是南朝“楝叶插头”的遗俗变种,取其避毒防疫之意;其叶常于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有袪风除湿,拔毒消肿之功效。马齿苋也有清暑热,解毒消肿,宽中下气,消炎、止渴、润肠、利尿之功效,其嫩叶可当作蔬菜,凉拌着吃。清代北京夏至的美食则为“冷淘面”,据《帝京岁时纪胜》五月夏至条载:“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向曾询及各省游历友人,咸以京师之冷淘面爽口适宜,天下无比。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京俗无论生辰节候,婚丧喜祭宴享,早饭俱食过水面。省妥爽便,莫此为甚。”但在江南的有些地方却流行夏至吃馄饨,如在江苏常州、江阴一带,据康熙《常州府志》载:“夏至裹馄饨食之。”道光《江阴县志》也载:“夏至日,食馄饨。”

吃粽子仍然是南方一些地区的夏至食俗。如明天启《平湖县志》载:“夏至节日食粽。”清道光《忠州直隶州志》也载:“夏至日宜雨。谚云:‘夏至见晴天,有雨到秋边。又云:‘夏至无云三伏热。是日祀先于家,亦食粽。始节饮,农家浚井改水。”夏至吃粽子是从南朝传承下来的古俗;浚井改水,则系沿袭自汉代古俗。光绪《苏州府志》也载:“夏至,复作角黍以祭,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名‘健粽,云令人健壮。”角黍,即粽子。可见夏至吃粽子还有祈求身体健壮、平安度夏之意。

在很多地方,夏至喝粥还成为当地最具有地方特色的食俗,称为“夏至粥”。如明万历《河间府志》载:“夏至食麦粥。”清嘉庆《直隶太仓州志》也载:“夏至日以蚕豆、赤豆及小麦和米煮粥,互相馈遗。”光绪《常昭合志稿》也载:“夏至日,以新小麦和糖及苡仁、芡实、莲心、红枣,煮粥食之,名曰‘夏至粥。”

有些地方还形成在夏至吃豌豆糕的风俗,如在江苏仪征,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卷三《仪征风俗志》曰:“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豌豆糕,为夏季地方特色美食,清凉去火,甜爽可口,益脾胃,解热祛毒。在泰州也有类似的吃法,则称为“吃时果”,如该书又引《泰县时节之风俗》曰:“年至夏至节,泰县有一种风俗,名‘吃时果,无论贫富人家,男女老少,咸须吃之以应时节。所谓‘时果者,即用豌豆洗净放釜内煮熟,吃时用糖拌匀,滋味极为香美,故人咸乐意吃之。”不过,这种风俗究竟起于何时,却不得而知。

在丹徒一带,还有夏至吃炒蚕豆之俗。如光绪《丹徒县志》载:“夏至日,炒蚕豆食之,谓之辟蚤。”时人俗信,夏至吃蚕豆可以预防跳蚤侵扰。

有些地方,夏至还有“吃水果”的食俗。如湖南怀化有“咬生果”之俗,乾隆《沅州府志》载:“夏至日咬生果,以防疟痢。”当地人相信,“咬生果”可以预防疟疾、痢疾等病。夏至水果中,最常见的是李子和荔枝。如江苏等地有夏至吃李子之俗,明正德《江宁县志》载:“夏至日食李,谚云‘以解注夏之疾。”注夏,即疰夏。当地人认为吃李子可以消解苦夏。另外,李核还有祛瘀、利水、润肠之功效,南宋范成大《夏至二首》诗之一曰:“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饐,通噎;祝饐,有敬老、养老之意;腰系装有李核的袋囊有老年安养之意,可见宋时苏州等地即有食李习俗。岭南地区,夏至正是荔枝成熟之时,康熙《从化县志》载:“夏至荔熟,人争啖之。”咸丰《琼山县志》也载:“荔枝,实大如鸡子,实白如肪,甘而多汁。夏至时翕然俱赤,则可食也。”

两广一带则在夏至形成了吃狗肉食俗。明嘉靖《广东通志初稿》载:“夏至屠狗食之,谓之解齭。”解齭,应为解暑,广东一带“齭”(chǔ)通“暑”音。清康熙《乳源县志》也载:“夏至,啖犬肉,以滋阳气。”乾隆《归善县志》曰:“夏至,食犬肉,饮荔叶酒,助阳气。”道光《西宁县志》也曰:“夏至日,或烹狗集饷,谓一阴生,用热物以胜之。”同治《韶州府志》说:“夏至日,擘荔荐祖考,磔犬以辟阴气。”光绪《花县志》也说:“夏至,烹犬而食,云解疟疾。”夏至后,阴气上升而阳气下降,故民间俗信中有夏至吃狗肉“滋阳气”“辟阴气”“解症疾”之说。

前代形成的夏至数九习俗,也延续下来。据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卷二五《委巷丛谈》载:“杭人于冬夏二至后数九,以纪寒暑。”该书所记夏至后“九九歌”与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所载“夏九九歌”字句完全相同,这说明从宋到明,苏杭一带民间流传的“夏九九歌”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节令气候也大致差不多。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二《天部二》也引有一首《夏至九九歌》曰:

夏至后九九气候谚云:“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

这首夏至九九歌,除了末句外,其馀内容也都与前代所流传的大同小异,反映得都是江南一带夏至后节令气候的变化状况。

清人杜文澜编辑的《古谣谚》卷四八里,也记有一首《夏九九歌》曰: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五九四十五,树顶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这首《夏九九歌》也是引自《豹隐纪谈》,在内容上与《说郛》本所引大同小异,只是文字上微有不同,如“吃水”与“吃茶”、“露头”与“街头”、“树头”与“树顶”、“单被”与“被单”等。

《襄樊日报》2007年7月22日第1版洪斌报道,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发现了一首《夏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这首《夏九九歌》则是又一个版本,与近现代北京地区流行的内容差不多,只有四九的字句不同,为“浑身汗湿透”。从全国各地流传的“夏九九歌”来看,虽然字句上会稍有不同,但从内容上来看大致都差不多。不过,遗憾的是,夏至“数九歌”并未像冬至“数九歌”那样在民间广为流传。

本文系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殊方异俗外来风:全球史视野下中古丝绸之路多元文明互动”(项目编号:16LSA003)资助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