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络历史文脉细寻古建修复

2022-04-29 00:44周珊羽高颖
文学艺术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古建古建筑意大利

周珊羽 高颖

古建筑作为祖先遗留下来的瑰宝,对其进行修复更新不仅是一种保护﹐更是一份尊重,也是一份传承。作为拥有丰富古迹和历史建筑的国家,意大利的古建修复和建筑保护理念为其他国家的古建修复做出了特别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贡献。意大利以文艺复兴为开端,在建筑保护和修复理念发展和实践中﹐在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改造和再利用方面﹐有着数百年的经验,为当今的古建修复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启迪。

一、意大利古建修复发展历程

意大利作为古罗马的“嫡系传人”,拥有多彩的历史古迹,罗马、锡耶纳、比萨、佛罗伦萨等“灵魂之城”仿佛一串密码,逐步推敲意大利的经典,破解欧洲文化的秘密。意大利以文艺复兴为始,从单体到片区到城镇,既显示了欧洲建筑和城镇保护在实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认知及落脚点,也对当代中国有特别的启示和参考价值。

14世纪至16世纪产生了古建保护的两大效应,这两大效应分别是将“罗马伤怀”激发的对古物探索和膜拜的“彼特拉克效应”和波及艺术、绘画、雕塑及建筑领域的对古迹古建关注的“布鲁内列斯基效应”。这两大效应激发了人们对古物和古代遗址的关注以及崇拜,进而人们开始抵制破坏行为,并且关注点逐步扩展到对历史价值的挖掘上来。在17世纪至18世纪,意大利为欧洲建筑保护理念的发展提供了两个“看似无关,但却又紧密相连”的特别铺垫:一是绘画修复,二是考古。19世纪意大利逐步走向国家统一,古迹保护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随着21世纪的到来,从立法管理到科研教育,意大利逐步对历史建筑和城镇进行全方位保护,古建的保护已经成为意大利人的社会责任和自觉。

二、古建修复更新原则

(一)科学与批判

在古建修复更新过程中,科学性和批判性是必不可少的。将历史建筑视为“历史和艺术的文献”几乎已是约定俗成的了,相关的修复方针也基本确定。随着对艺术和建筑研究的发展,一些之前制定的规则遭到质疑。科学性修复以“科学”为宗旨,其本质在于严谨规范,基于严谨的科学考据,补全历史建筑中缺失的部分,恢复建筑局部或整体的完整性。

对所需修复的古建形成历史性认知是需要进行批判性评估的,并且对于之前的修复理念也应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如纳内对1943年遭轰炸的那不勒斯中世纪圣克莱尔教堂进行修复时,因室内丰富的巴洛克装饰几乎全毁,经过一番批判性评估后决定只保留残存的中世纪构建,其他部分以现代样式重建。他认为修复的最终呈现应以均衡的方式来展现出教堂的历史与现代两个层面。古建筑修复的目的在于恢复其功能属性,而功能属性的重建只是修复的次要因素,对其创造、创新过程的确认才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确认需要经历一个批判性的过程。因此科学与批判在古建修复中的重要地位是无法代替的。

(二)审美与历史

建筑以物体形式完成后便进入物理世界的时间历程,进而具有历史性。因此,古建筑获得二元特色——审美与历史。古建筑修复必须兼顾审美与历史的不同诉求﹐必须旨在恢复建筑的外在形式﹐必须旨在重建建筑潜在的统一整体性。并且前提是不做艺术或历史的伪造品,不擦除时光遗留在建筑上的种种痕迹。

建筑的历史性存在于两类不同的时刻。一类是建筑被建造时的原初历史时刻,带有当时那个时代的痕迹和特点;一类为当下历史时刻。一件持续至今的作品,在其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变化,在修复时应保留这些痕迹,同时也绝不能忽略建筑当下的历史。因此,修复必须兼备美学与历史的双重性。1957年至1964年实施的维罗纳古堡修复中,古堡被改造成了一座博物馆,新的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入历史建筑的语境中,自觉地寻求新旧间审美与历史的对话。这要求注重历史层次与现存建筑肌理的结合﹐并根据现代审美需要实施相应的干预修复手法,如添加、采用现代材质、样式等。

(三)哲学与美学

作为物质的古建筑,其不仅是各部分的几何组合,还是建筑师根据其理念将所有要素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整体。即便原始材料已经支离破碎或沦为废墟,整体性依然潜藏于古建筑的各部分之中,修复必然会受制于如此原始的整体统一性。

修复是方法论上的特定时刻或契机的认知。建筑物质形式上的统一性及其美学哲学的双重性,从一个方面促进了建筑传至未来。这种从方法论角度界定修复的做法,让从前依靠经验的修复职业上升为一个基于方法论的保护学科,是意义空前的。意大利的布兰迪在20世纪30年代与阿尔甘一道在罗马呼吁成立保护艺术品的中央高级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院,并于1939年担任该研究院院长。那时的他志在对艺术及建筑的定义以及研究与修复相关的哲学和美学问题,也开始对克罗齐的教义产生怀疑而关注日耳曼哲学和美学。

在对建筑的定义以及研究与修复相关的哲学和美学问题的双重考验下,哲学逐步渗透到古建修复中。古建筑修复中的哲学和美学的内涵和逻辑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古建筑修复不仅仅是辅助性的技术活,还是对古建筑的评判性赏析的过程,是对艺术理解过程中的哲学和美学的双重研究。

(四)结构与外形

结构与外形作为建筑物的本体,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如加固修复,就应该只限于加固组成结构部分的材料,而不要干预建筑的外形。此外,对建筑材料的探讨还要引申到历史建筑所处的物理语境中。换言之,古建筑保护的空间性不只局限于建筑物本身,还包括周边环境的保护,由此也就需要扩展至周边的物理语境。如对于古罗马遗迹修复就仅限于砖石结构,并避免对装饰性大理石做过多细节修复。而在对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进行修复时会极不相同,在严格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突破结构或材料的传统局限,在保证历史、结构、外形及材料之间的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大胆采用新结构、新材料。

传统木结构的耐腐蚀力弱,并且遭到很多次破坏,中国历史城镇及建筑的“形”遭到不可逆转的毁灭性破坏。我们应当借鉴此类将结构与外形分开对待的方式,连同建筑与周边环境一起进行修复工作。古建筑经历岁月的洗礼,带来的是历史证据,同样也给材料肌理带来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不可轻易抹去。

三、古建修复更新理论

(一)从尊重古建到时光留筑

意大利的文物修复倾向尊重原作,对原作的处理极其谨慎﹐在充分调查古建现状的基础上,记录古建的修复活动并对其进行描述和分类,探寻古建深层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学渊源。从尊重古建到时光留筑,不仅体现了修复给世人带来的思考,亦是时光给建筑因年代久远而带来的特别古色。时光不仅会在建筑上留下痕迹,还会使建筑在时光的沉淀下变得更加庄重深厚。尊重古建、时光留筑,是对建筑古色原貌的坚守,在古建筑的保护更新中,早已超越了其当初的局限,跃升为重要的修复更新理念。因此古建筑修复中既要尊重古建本身,又要不磨灭岁月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

(二)从古迹遗痕到旧物新生

意大利的古迹遗痕不仅为当地带来亮点,对遗迹的发掘还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很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和建筑状况。遗迹本身就是一座罕见的天然历史博物馆,并且为古建修复更新提供了第一手参考资料。因此古建修复的目的不是修复,而是为了保存古迹碎片。历经岁月冲刷的古建在现代社会通过新方式的保护修复,在不改变大体样貌的同时被赋予新的生命,重新焕发新的光彩。

(三)从历史文脉到创造语境

在意大利由传统的时代步入现代社会时,面临两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如何重新定义现在与往昔的相互作用?如何展现历史文脉或语境中的当代创造性?历史文脉语境理论认为历史建筑的尊严和品质要与周边较为普通的历史环境共存。古建历经岁月的积累,必定会按照一定的历史文脉延续发展下去。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创造当代语境可以使古建传递出新的视觉体验及观赏价值,给人们带来视觉震撼。这种改变是由历史文脉到创造现代语境的自然延伸。

(四)从单一操作到多元修复

古建的修复保护工作是一种维稳和持续性维护的工作,应先基于所处的整体环境,然后再针对建筑本身进行修复更新,避免给古建带来重创的干预性修复。单一操作只关注古建所拥有的历史层面和碎片,没有评判性地修复。显然这种操作只是最大限度继承历史碎片,无法给古建带来新的激情。意大利古建修复保护渐趋多元,多元修复关注更多层面及当初的建筑构成,注重建筑的外观,甚至赞同部分重建或翻建历史建筑当初的外表风格。

在新形势下,古建的修复保护有机会运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通过保护古建的原始标签性材料免受进一步腐坏,延伸历史建筑材料的存在,同时又保留岁月冲刷给那些材料带来的特色。既防止材料损坏,又维持时光之痕,而非彻底清除。

四、古建修复更新手法

(一)解读历史文献

意大利的古建修复十分注重古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是怎样的,以及不同层面的原真性,关注古建的多样性,解读古建的历史文献。古建其实也应被看作是一种文献,应进行全面的分析、解读。人们对历史认知的逐渐清晰,促进了历史文献含义的延伸。具有历史价值的结构材料也是一种文献。古建的历史文献反映了不同时期的镜像,因此在修复时要认真解读历史文献,不随意增添物件。应全力保存古建悠久的艺术性和话语,而非篡改、伪造原来的建筑。

(二)新旧对话融合

历史建筑修复更新是一种激发现代设计灵感的美学模式,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拆除也可以适应现代生活。意大利在古建修复中非常注重新老建筑之间的视觉协调,以保证建筑环境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并把新的建筑元素巧妙融入历史建筑的语境,进行新旧缝合,自觉地寻求新旧间的对话。通过系统整合结构和建筑内部环境的手法,对历史建筑进行结构性重建,将新建部分与古老肌理融为一体。这种新旧融合,不仅注重美学和视觉艺术效果,还考虑了其背后蕴含的更为庞大的综合体,包括物理环境、所处的社会和经济结构等;并将整个修复保护进程与维持原有的功能相结合,以寻求新旧融合的完美呈现。

(三)运用新型材料

在严格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突破传统结构或材料的局限,大胆采用新型结构和材料,并且有节制地运用装饰型材。意大利修复家们在修复时会区分出原始构建中具有重要价值的部分,这些部分不能替换,但可使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加以复原;没有重大价值且已腐朽破败的部分可以模仿其原始造型进行更换,在确定具备清晰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新型材料进行修复更新及保护。

五、意大利古建修复对中国古建修复的启示

不可否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辉煌成果,但在旧城拆迁和改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某些极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遭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坏,令人惋惜。在历史建筑系统性保护以及当代城市的激活等方面,缺乏具有普遍共识的系统性哲学和美学理论的指导。在古建修复上,扬弃地借鉴前人经验,才能走出一条适应中国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目前,中国的古建修复在不断地摸爬滚打中越来越尊重历史并主动担当起重任。我们应在逐步地借鉴学习中走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写意式保护之路,保护修复历史城镇及建筑特有的诗情画意,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

六、结语

意大利在历史建筑保护、修复、更新、改造和利用方面有充足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我们需要反思学习,更要通过现代技术和先进思想理论的结合,使得中国古建重新焕发活力和生机,书写美好新篇章。

[作者简介]周珊羽,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艺术设计。通讯作者:高颖,男,汉族,天津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古建古建筑意大利
嗨,我不是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变魔术”
古建军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古建抗震有绝招
中国古建筑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