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2022-04-29 00:44杨妍
儿童绘本(阅读与美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玩具生活化美术

杨妍

导读:现代幼儿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幼儿发现、创造生活美的能力,因此生活化教学成为现阶段幼儿美术的重要教学模式。生活材料在课程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则是“生活”与“教学”有机融合的重要紐带,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实践形式。基于此,本文立足教学实际,以艺术欣赏、玩具制作、小组合作、故事表演等教学活动为载体,简要阐述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期进一步发挥生活化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更好地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发展。

作为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教育理念主张日常生活元素与幼儿课程教育有机融合,强调在生活中寻找教育、为生活实施教育。从幼儿美术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材料的使用,鼓励和引导幼儿改造、创新生活与自然材料,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不仅能有效体现美术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作用,还能使幼儿更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下,深入探究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对提高幼儿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艺术欣赏活动,培养审美能力

在幼儿美术课程教学体系中,世间万物在幼儿眼中都是丰富多彩的,再加上“探究反射”本能的影响,大部分幼儿都具有好奇心重、探索欲强、喜欢想象的性格特征。基于此,在开展艺术欣赏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生活化材料的引入和使用,以其为纽带将日常生活与艺术欣赏紧密结合,引导幼儿通过收集和观察生活化材料,学会发现、感受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美,能以审美的眼光自然地看待周围世界,这样不仅能从生活实际出发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使幼儿深刻感受“美术、生活、美”三者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良好人生观。

例如,某位幼儿的妈妈身穿漂亮的旗袍送她入园,其他幼儿在“探究反射”本能的驱使下会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观察这位家长。突然,其中一位幼儿小声感叹:“她妈妈好漂亮。”在这句话的引导下,幼儿开始围绕“旗袍”“漂亮衣服”“我妈妈也很漂亮”等话题进行交流。作为教师,以上述生活片段为引导开展“我的漂亮妈妈”主题活动,具体内容为:每位幼儿回家后从妈妈的衣柜中挑选一件自认为最漂亮的裙子,拍一张妈妈穿裙子的照片次日带到美术课堂上。教师可将照片作为生活化材料,按照以下教学流程组织幼儿开展欣赏活动:首先,依次让幼儿向同伴展示自己带来的照片,同时要求展示过程中说说“我的妈妈最美丽”“我为什么认为这件衣服最漂亮”,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然后,让幼儿拿出彩纸、彩笔等美术用品,通过绘画、粘贴等方法,为妈妈的照片进行美术创作,如:丰富照片背景、给妈妈增加首饰、改变衣服上的图案或颜色等,使照片中的妈妈看起来更漂亮。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培养幼儿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抓住幼儿日常的生活片段,采用适时教育的理念,自然地将“妈妈的照片”这一生活化材料引入美术教学,并围绕生活化材料利用“照片展示”“审美分析”“美术创作”三个教学环节开展趣味化的艺术欣赏活动,将日常生活元素与美术欣赏教学有机融合,有效培养幼儿感受、创造生活美的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幼儿审美能力这一美术教学目标。

二、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玩具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

玩具是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对幼儿而言最熟悉的生活资源必然是最心爱的玩具。幼儿在玩耍过程中,往往会在脑海里构建特定的情景、细致的情节及具体的目标。例如,小男孩在玩变形金刚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将不同的变形金刚划分为正反两派,并在脑海中设计具体的打斗场景、动作、对话及结果;同样,小女孩在玩洋娃娃时,通常会给心爱的娃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赋予其独特的性格,想象不同情境下娃娃的心情和需求,并与其聊天或满足娃娃的愿望。从幼儿教育的层面来看,玩玩具的过程既是锻炼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这与幼儿美术教学的根本目标不谋而合。因此,以生活化元素为媒介,将“玩具”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对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凸显教育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生活化材料,组织幼儿开展玩具制作活动,实现生活化材料、玩具、美术教学三者的深入融合,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定期组织幼儿开展“玩具制作比赛”教学活动,具体活动流程为:每期比赛由教师指定一个玩具制作主题,如南瓜公祖的马车、花仙子的魔法棒、小熊维尼的新汽车等;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玩具制作主题的理解和想象,自主收集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进行玩具制作;比赛当天,每位幼儿依次向同伴展示制作的玩具,由教师和其他幼儿一同,从玩具的美观性、复杂度、可玩性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投票打分,最终从所有玩具中评选出“最漂亮的玩具”“最复杂的玩具”“最有趣的玩具”; 将教室一角规划为“手工玩具展示区”,将历届比赛的获奖玩具及制作者姓名在此区域进行展示。

在上述案例中,通过玩具制作活动引导幼儿合理利用生活化材料,具有几点突出的教育作用:首先,幼儿在寻找玩具制作需要的生活化材料时,先要分析总结制作零件的特征,再去收集与之相匹配的材料,这一过程对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分析及转化能力都具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其次,教师提出的玩具制作主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幼儿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能充分发挥联想进行设计,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相较于产品化、模块化的工厂零件,用零散性生活化材料充当零件制作难度更大,能显著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美术创意活动,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力发展是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力的培养在幼儿个性和智力成长中至关重要。基于此,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尤为强调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心智发育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其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均比较薄弱,很难快速形成较强的创造力,因此,教学过程必须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废旧物品是日常生活中幼儿比较熟悉的材料,可选用为主要教学素材,通过旧物改造的方式组织幼儿开展美术创意活动,不仅能从幼儿较为熟悉的事物和思维逻辑入手,大幅提升幼儿的创造力,还能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日常生活中一些过时但未损坏的废旧衣物、鞋帽,往往是大扫除最棘手的事情,留着用途不大,扔掉却又可惜,此时可将这些废旧物品作为生活化材料开展美术创意活动。例如,要求幼儿将家中废弃的物品清理后带到幼儿园,在教师的带领下,利用美术手段进行创意改造,使其重新成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全新物品。例如,针对废旧的鞋子,可以从鞋子的颜色、纹路、大小、形状等角度对幼儿进行思维引导和创意启发,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幼儿以废旧的硬皮质短靴为底材,通过利用丙烯颜料在其表面绘画的方式,将其改造成造型独特、色彩丰富的杂物收纳桶;有的幼儿将废旧毛衣拆成毛线,再将毛线有规律地平铺在不同形状的模板中,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均匀地浇上树脂,以此制作成美观的工艺摆件或杯垫;还有的幼儿将不同颜色的衣服裁剪成若干相同宽度的布条,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卷曲、扎系、缝补、胶粘等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布质工艺摆件或吊挂装饰品。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幼儿熟悉的废旧衣物和鞋帽为生活化材料开展美术创意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有意引导和启发,既能有效调动幼儿的探究欲望和活动积极性,又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能对废旧物品的特征和潜在价值进行独立分析,并利用熟悉的美术用品和技术方法对废旧物品进行天马行空的创造,发挥联想,彰显创意,挥洒个性。

四、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协作能力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下,人们愈发重视幼儿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美术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方式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主题式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此实现对幼儿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以《描绘家乡美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为例,在上课前应按照“异组同质”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而提出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各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分享自己家乡的美景,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或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各小组进行内部讨论,商议图画创作的具体方案,要求画作必须能体现每个组员的家乡特征且至少包含一种代表性的景物;不能仅采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还应囊括其他美术创作方式;除颜料外,其他创作材料必须为生活化材料,如植物叶片、废旧物品、蛋壳、石子等;方案确定后,由全体组员相互协作,一同完成美术作品的制作;最后,在指定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成果展示,各小组依次展示美术作品,并由组员为同伴分享“图画中哪里是自己的家乡美景”“作品创作过程中记忆最深的事”等。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开展主题式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教学形式,引导和组织幼儿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生活化材料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此过程中,幼儿不仅对生活化材料在美术作品创作中的应用价值产生更深的体会,有效培养美术素养,还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同伴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

五、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故事表演活动,培养表达能力

与玩具相同,童话故事也是幼儿童年时期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幼儿不仅喜欢听童话故事,更喜欢将自己想象成故事主人公来体会和感受情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幼儿教育观念的发展,兼具识字、识图等教育功能的绘本故事愈发受到幼儿追捧。基于此,幼儿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可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绘本故事表演活动,在培养幼儿美术素养的同时,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以《章鱼先生卖雨伞》绘本故事表演活动为例。课前教师可根据故事中的角色数量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剧组”,然后让各“小剧组”自行阅读绘本故事,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角色、故事情节及涉及道具,最后由各“小剧组”内部成员自行选择故事表演自己想要扮演的人物角色,并根据故事内容自主利用生活化材料进行道具制作。在绘本故事表演活动正式开始后,教师惊奇地发现:有的“剧组”不仅利用生活化材料制作了故事中提及的各种类型和颜色的“雨伞”,还在此基础上利用废旧纸壳制作了“大象”“章鱼”“猴子”“狮子”“孔雀”“变色龙”等表现角色个性的面具,以便与角色更好地融合、更准确地展现和表达故事剧情;有的“剧组”则在绘本原始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增加了人物角色、故事内容、情景道具和对话内容,并利用生活化材料制作相应的道具。在自制道具的支持下,小演员们都很认真地进行表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动作、语言、表情的生动性。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以绘本故事为载体,以生活化材料为桥梁,组织幼儿开展故事表演活动。一方面利用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喜爱,充分调动幼儿寻找生活化材料并利用其进行手工制作的兴趣,以此实现对幼儿综合美术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借助生活化材料制作的道具,引导幼儿融入绘本故事和表演情境中,使幼儿更好地进行语言和艺术表达,从而实现对幼儿表达能力的培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教育理念下,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幼儿美术教学,对提升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熟练掌握利用生活化材料开展艺术欣赏活动、玩具制作活动、美术创意活动、小组合作活动、故事表演活动的方法,以此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提升幼儿美术综合素养的基础上,从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对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更好地满足现代幼儿教育理念对美术教学的全新要求。

猜你喜欢
玩具生活化美术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