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依
落笔恰逢暮秋已过。从番禺区图书馆的玻璃往外看,南方的残阳早已毫无预兆地散落在各个屋顶。靠近书架的那扇窗,斜阳直直地射进来,书架上的一切被染上几层薄薄的类似于熟透的黄桃的颜色。每当这种时刻,总感觉自己游离于这热闹之外。短暂的金碧辉煌之下,却掩藏着更深沉持久的冷寂与荒寒,十分唏嘘,正如我身旁的这本《倾城之恋》,正如张爱玲的一生。
《倾城之恋》一书作为张爱玲短篇小说的重要收录集,其文学价值深厚。“生活是一席华美的袍,上面长满了虱子”,这句话不仅成为张爱玲一生的总标题,也充分展现了张爱玲的文风。她将生活的华美与丑恶的虱子放在一起而论,现代许多研究者普遍采取正向理解,即以虱子反衬这生活的华美,但这解释却脱离了张爱玲的作品与生平。许子东先生提出:“正是因为虱子所以这人生才华美,这是华美与苍凉的结合,也是红楼梦与现代主义的结合。”用传统文学的写作手法来写现代的作品,这是张爱玲写作的一大特点。另一大特点,张爱玲习惯以俗文学的方式写严肃文学,她细腻的文笔和华丽的环境描写与早期鸳鸯蝴蝶派相似。如《第一炉香》中描写姑母家的园子时,她用了“这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描写姑妈家的玫瑰花时,她用了“就像漆盘上淡淡的工笔彩绘”,精彩的比喻描写深深地吸引了读者。但她的文章却不流俗于张恨水等传统鸳鸯蝴蝶派作家作品的浅显,让人恨到最后却同情的曹七巧、葛薇龙自我清醒的堕落、聂传庆畸形心理的恶果、白流苏“幸福的悲剧”……种种复杂的人物形象让人无法直接立断,这也正是通俗与严肃最本质的区别——“斗争的心理”,她文章中若隐若现的女性主义也为文章提供了更多研讨的价值。
在研究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张爱玲的作品中,凡是提到父亲都是温情的,而提到母亲都是凶恶自私的。《金锁记》中曹七巧的蛮横让人痛恨,而瘫痪的父亲竟让人感到怜悯;《心经》中的父亲风度翩翩,温暖让人迷恋,而母亲却是冷漠无情的。针对这个问题,不同学者产生了不同的认知。王安忆认为,张爱玲一生嫉妒她的母亲,因为张爱玲的母亲在才华和修养方面都比她高。部分学者提出张爱玲有着“恋父心理”,这部分学者从《心经》中许小寒对父亲畸形的迷恋以及她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自己的母亲作为支撑点。这一点虽然可以使论述成立,但结果却过于流于表象,小说的结尾还是母亲救了小寒。且张爱玲在父亲晚年生活悲惨危难和过世时均不予过问,而是以冷漠的态度看待,这也证明了“恋父”之说的荒诞。以许子东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学者细心发掘了五四大背景的特点,即五四的作家是留恋“母亲”,且怀恨“父亲”的,这里的“父亲”和“母亲”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家长,而是五四新文学精神中反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象代表。他们认为张爱玲对待时代与中西方文化的态度不同,不认为西方一定比中国的文化好。这也解释得通当胡兰成问张爱玲“《战争与和平》和《金瓶梅》哪一个更优秀”的时候,张爱玲选择了后者。
张爱玲曾在《传奇》的再版自序中剖白道:“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这浓浓的苍凉感贯穿了《倾城之恋》整本小说。《第一炉香》中,张爱玲通过描写葛薇龙眼中姑母家的变化,由初进门的“金漆托盘”到具有虚幻的真实感的“雪茄烟盒上的标商画”,最后变为“古代的皇陵”,细致华美的比喻隐喻了葛薇龙既定的悲凉命运。《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善用红楼梦的写作手法,白流苏的家庭曾像贾府一样“钟鸣鼎食,诗书簪缨”,却因后代无力维持而只能等着被时代淘汰,这是大背景下的苍凉;白流苏与范柳原好不容易终成眷属,范柳原却独自离去,战争时范柳原回到她身边一起在“死的城市”里相依为命,最后终于结婚,但却再也不和白流苏说甜蜜的话,而是留着说给别人听,张爱玲情节安排上的一波三折使个体幸福背后的失魂落魄更加悲凉。《茉莉香片》中,张爱玲通过细致的细节描写,将一个被命运造化的聂传庆的可恨添上一份悲凉的同情。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虽辞藻华丽,善用精巧高贵的比喻,却与沈从文不加雕琢、清新自然的《边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写“轮回”时,张爱玲绝美笔下“塞姆生太太”与“曹七巧”的可悲可怜竟与沈从文笔下不加感情修饰的童养媳萧萧遥相呼应;在写清醒的自我坠落时,葛薇龙自愿嫁给乔琪乔,彻底沦为他与姑妈的赚钱工具,同《丈夫》中阿七夫妇在对人性与金钱进行纠结后共同返乡形成悲喜剧的对比。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郭沫若因沈从文的“恋乡”而对他大肆批判,并将其归为“反动文艺”,张爱玲的传统笔法也使得她在现代文学史上无处安放,两位作家在文坛命运上相惜。在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时,倘若能结合沈从文的《边城》一起观赏,将会是一段奇妙而又生动的文学体验。
许子东先生说:“鲁迅是一座山,后面很多作家都是山,被这座最高的山的影子遮盖了,但张爱玲是一条河。”他给予了张爱玲极高的评价。仔细阅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不仅是学习张爱玲的写作手法、叙事手法、意象特征、文本含义,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