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燕杏 黄春晖 魏冠凯
[摘要]本文以建筑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建筑企业的现状以及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保障审计价值增值作用有效发挥,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建筑企业 内部审计 新形势 转型升级
我国作为基建大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企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新形势下,建筑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决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是帮助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目前建筑业依然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面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应当摒弃粗放式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为企业转型升级做好准备,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幫助企业降本增效、杜绝舞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
内部审计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制度/流程设计缺陷、执行瑕疵,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加强管理。内部审计还可以加强部门间的横纵向联动。在大型建筑企业中,建设项目规模较大、涉及资金较多、建设周期较长,容易出现企业中各部门无法协调一致的问题,产生管理漏洞。内部审计在审查过程中需要贯穿整个业务流程,覆盖所有业务内容,在评价各部门任务执行的情况下,可以促进部门间沟通,加强部门间联动。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还可以打通部门间的壁垒,提高企业凝聚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保障建筑企业信息质量
审计工作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审查企业经营情况,保证企业经营合法合规。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审计人员必须确保所获取的信息真实可靠。如果企业管理数据失真,报表数据和业务数据是不相关的“两张皮”,那么就会增加管理难度,甚至给投机分子提供违规操作的空间。尤其是在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利润测算不准确、过程成本管控不严等问题,为了上报管理层的数据好看,有的企业会少列成本、暂估成本甚至是项目间转移成本,导致利润失实,层层掩盖等问题,最终使企业陷入困境。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从而保证企业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质量,以帮助企业信息的相关使用者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出更加正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决策。
(三)有利于强化建筑企业风险防控意识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养和警示教育,切实防范员工因道德风险引发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培育企业合规文化,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以期做到教育与管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持续不断的审计,有助于企业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先规范、后发展的经营理念,强化建筑企业风险防控意识。
二、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拓展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利润总额增速慢、产值利润率持续走低、“两金”占比高、企业资源被占用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果内部审计仅局限于审查企业的财务状况,那么就无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价值增值作用。内部审计需要贯穿业务流程,强化审计的深度与广度,探析企业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建议,不断提高审计效果。
建筑企业内部审计“广”度不够表现在审计重点的片面性。很多建筑企业的审计重点仍主要集中在项目成本管控和财务收支两方面,但是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仅通过收紧成本、压实收款责任、严把支出关口显然是治标不治本。
“深”度不够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不能够贯彻审计的制度要求,审计问题浮于表面,不能挖掘企业内部价值链薄弱环节,导致诸多问题不能够被及时发现;二是有的企业的内部审计仍旧主要以事后审计为主,审计理念和方法需要更新完善。
(二)审计工作技术方法和资源配置仍有待完善
新形势下,一方面,建筑企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未来建筑企业将加大在科技创新与技术方面的投入,逐步引入智能建造、数字化协同设计、装配式建筑、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筑机器人等新型作业方式,对建筑企业的审计人员带来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审计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同时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科技手段应用于审计,可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和更高质量完成审计工作,但不少建筑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系统性、整合性和智能化的审计工作平台,也未有行之有效的审计程序防范或降低审计技术风险,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审计成果运用有待深化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是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方面,仍有部分管理人员整改意识不强,履行整改责任不到位,敷衍甚至弄虚作假,出现“虚心接受、诚恳检讨、硬是不改”的现象,导致问题屡禁不止。审计整改没有做到全面整改,对审计查出的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和共性问题未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审计整改“横向协作”配合机制缺乏或作用发挥不好,同级部门没有行政管辖权和整改追踪强制权,缺乏强制性手段和问责措施,整改缺少强有力的支撑。
三、新形势下加强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
(一)创新审计工作理念,推进审计全覆盖
一方面,要创新审计工作理念。新形势下,内部审计需强化审计项目质量管控,统一审计业务标准及流程,规范审计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确保审计结果具有客观性、公正性,降低审计风险;另一方面,要全力推进审计全覆盖,力争应审尽审。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内部审计首先要“治已病”。针对建筑企业当前主要症状,内部审计需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针对亏损项目、未达目标利润率项目、“两金”占用严重项目等开展专项审计,分析成因,评估风险,针对堵点、痛点、难点,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其次要“防未病”,审计关口需前移,要将“挽回损失”环节前置为“防止损失”,助力企业加强风险预警和防控。内部审计要从以事后审计为主向以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为主转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中期审计,在主要领导3至5年内开展任中审计,及时、提早将苗头性、共性问题以及潜藏的问题挖掘出来,让问题得到精准根治,坚持源头治理,降低企業运营风险,全力保障经营目标实现。
(二)聚焦管控能力提升,持续完善审计体系建设
完善审计体系建设。在体制建设方面,通过强化企业董事会对内部审计重要事项的管理指导,明确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内部审计工作,提升审计工作权威性。推进一定经营规模的分支机构设立独立审计机构或审计分中心,加大审计资源配置。在制度建设方面,及时更新切实可行的制度、实施细则、工作准则,规范审计人员操作,提升审计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完善审计人员配置。明确审计人员准入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不同专业背景人才,提升审计机构整体业务能力。积极探索将审计机构打造成综合后备人才成长锻炼的平台,提升后备干部的风险底线意识,为企业的人才战略服务,同时为审计团队补充一定比例的精英力量。
紧跟企业发展脚步,推动科技强审。着力构建系统化、整合性和智能化的审计平台,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远程化的审计新模式。内部审计工作要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系统收集并充分整合财务核算、业务管理、生产运营和营销采购等数据,以此作为风险评估和问题梳理的参照标准,并不断深入挖掘数据的内涵和外延,打造前置化的预警监控和全程数字化支撑的审计模式,逐步提高审计效率。
(三)深化审计成果运用,强化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内部审计要从问题型审计向价值型审计转型升级,不能仅仅停留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单纯追求提高整改率上,要通过“治头治脚”的过程挖掘内部审计更深层次的价值增值作用。不断完善整改有效性认定及问题销号标准,建立整改案例库,重点核查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督促企业全面梳理分析以前年度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从“点、线、面”多方面检索整改措施落地情况,总结整改成效,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有效整改,化解风险,确保审计成果得到充分运用;深化运用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追究机制,切实以精准问责、合规容错,保障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履职尽责,有效发挥好违规追责的“兜底”作用和容错机制的“托底”作用,并及时组织开展系列警示教育活动,促进追责震慑约束作用的有效发挥。
四、结语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内部审计要以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增加企业价值和实现组织发展目标为使命。在企业寻求转型突破过程中,内部审计要发挥审计的增值作用,助力企业摆脱当前“两金”占用、品质不高、效益低等问题;要不断探索内部审计新方向、新路径、新理念,积极推动审计体制变革、业务转型、技术创新,持续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和完善体系建设,努力为企业持续提高合规运营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如期实现战略目标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中建四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邮政编码:510700,电子邮箱:1732075402@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1]涂建明,藕紫秋,张美辰.基于审计科技的远程审计系统平台和审计新业态前瞻[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2(3):73-76
[2]徐莉.内部审计工作职能作用新探[J].中国内部审计, 202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