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美 裴春莹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让残疾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创业奠定基础。智障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灵活性较弱,培智学校在开展职业教育时需要为其提供具体、真实的职业教育实践环境,帮助其获得实践经验,提升职业素养。[1]为了创设真实、丰富的实践环境,培智学校可通过打造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实践平台,实现家庭、学校、社区等实践场所的全覆盖,满足智障学生职业教育实践需求。[2]
浙江省杭州市杨绫子学校基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打造了真实、开放、共融的职业教育实践平台——智慧树旗舰店,为智障学生提供综合性职业训练机会,促进了智障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智慧树旗舰店秉持“像培养职业人那样培养智障学生”的设计理念,以“真实·共融·开放”为导向,以“尊重·满足·动态”为原则,支持智障学生学业生涯发展与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机结合,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生活方式与职业意愿,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职业教育实践需求,促进学生的社会融合。
智慧树旗舰店主要经营由智障学生制作的咖啡、西式糕点、手工艺品等,并承接活动茶歇、点心订单等。智慧树旗舰店招聘本校毕业的学生作为店内员工,在糕点房、吧台、门厅工作。智慧树旗舰店还承接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爱心体验活动;暑期定期组织“Ready Go,职业训练营”,面向全市招收年龄适合且有就业意愿的心智障碍者参加就业课程培训。
智慧树旗舰店为学校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场所,为智障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为社会融合搭建桥梁。作为有着自身特色的实践场所,智慧树旗舰店通过真实的清洁服务、饮品制作、收银等岗位实践,培养智障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作为杭州市爱心体验基地,每年不定期承接爱心体验活动,加深社会对智障学生的了解,拓展智障学生的就业机会,帮助其成为自立的劳动者。
学校依托智慧树旗舰店这一“共融”平台,着眼于智障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开发了基础课程、仿真模拟课程和岗位实践课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基础课程涵盖生活语文、生活数学、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科学等课程。学生在教室内学习未来独立生活、适应社区和就业所需要的基础的、通用的、统整的知识(见表1),提升职业素养,为就业奠定基础。
表1 基础课程内容节选(以生活数学为例)
仿真模拟课程包含7个主专业课程(烹饪、酒店服务、清洁服务、手工制作、洗车、居家生活、职业转衔)和8个辅专业课程(西点、清洁服务、超市服务、植物养护、手工皂、手工制作、装配与维修、洗衣)。每门课程分别从职业规范、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三个领域教授相应的课程内容(见表2)。
表2 仿真模拟课程内容节选(以西点为例)
完成前两类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到智慧树旗舰店的工作岗位进行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岗位实践课程。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遵守职业规范、运用职业技能的同时,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其设计个性化学习内容,并给予精准的支持。岗位实践课程的内容包括:学生在智慧树旗舰店实践所需要的通用学习内容,实践岗位的岗位学习内容,以及个性化学习内容(见表3)。
表3 岗位实践课程案例
三类课程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核心,培养智障学生在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校依托智慧树旗舰店培养智障学生职业素养,形成了“职业感知—角色体验—岗位实践”三梯度融合实践培养模式。
学校依托智慧树旗舰店,联合家庭、社区和社会,采用主题统整的方式,从与生活相关的职业教育主题出发,让学生学习工作中需要掌握的职业知识,体验职业岗位的要求。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多个实践场所开展融合实践。
学校依托智慧树旗舰店建立了多个仿真公司(甜蜜70度西点屋、保时洁清洁服务有限公司、爱上洗衣、兴星园艺公司等),作为智慧树旗舰店的供应商。学生在仿真公司中模拟公司员工,将学习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通过扮演员工角色来体验公司的经营理念、制度和管理氛围(见表4)。
表4 仿真公司(兴星园艺公司)运作流程
岗位实践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智慧树旗舰店日常运行中的岗位实践,智慧树旗舰店承接的生日派对、爱心体验活动中的岗位实践,以及基于市场需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的岗位实践。
融合实践培养模式指向学生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3]若学生在进入新的梯度学习时无法适应,则退回原来的学习阶段,最终实现学习的循序渐进、职业素养的螺旋式上升。
智慧树旗舰店是为智障学生提供真实职业岗位的职业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感受职业岗位的要求并践行,在“做中学”“做中感受”[4],打破了智障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场域限制,打开了学校与社会沟通的窗口,向社会展示智障学生的职业素养,吸纳更多的就业资源。凭借在智慧树旗舰店的学习与实践,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快速提升,促进了其职业工作者角色的塑造,使其从仅会做事情的“技能人”成长为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职业人”。
今后,智慧树旗舰店除了发挥以上功能以外,还将加强对智障学生职业转衔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度过职业适应期。同时,提高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实践平台的融合程度,实现智障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资源的互通和共享,扩大优秀教育教学资源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