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林亚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智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抓好劳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培智学校劳动教育是以智障学生为对象,以提高智障学生劳动素养为目标,促进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教育活动。培智学校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客观要求,更是共同富裕背景下支持智障学生过上有品质生活的现实要求。
浙江省杭州市杨绫子学校自2000年推进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积极推动培智学校劳动教育模式的创新,拓宽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强化劳动教育的育人成效,促进智障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智障学生“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培智学校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育人理念的转变。学校积极倡导“为智障学生创造适合的劳动教育”的理念;遵循“既能生活自理,也追求职业自立”的生涯自立目标,主张“劳动即生活”“劳动即康复”“劳动即成长”“劳动即就业”,以促进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为愿景,强调发展学生的优势能力,让每一位智障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实践中秉持以下教育理念:其一,一切劳动都是激发智障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源动力;其二,真正的劳动教育是发生在智障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的;其三,适合的劳动教育是遵循智障学生差异梯度的;其四,美好的劳动教育是以智障学生实现“职业自立”为终极价值追求的。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关键在于高质量劳动教育课程建设。[1]当前,我国正着力构建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出了全面加强大中小学综合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要求。[2]2021年12月,《“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延伸,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培智学校建立十五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自1996年便着手构建一体化的从学前到职高的十五年一贯制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见图1),通过全过程育人的三段(学前阶段—义务教育阶段—职高阶段)统筹一体化和全学科育人的五育融合一体化将劳动教育贯穿于智障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该课程在理念的构建上“关注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属性与学校文化品性的双向形塑,既贯穿立德树人的思想,又彰显学校特色与文化的价值”[3];形成了“关注学生未来,尊重学生差异,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强化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注重学科整合,重视实践体验”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注重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旨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习得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为未来生活和成为‘完整的人’做准备”[4];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智障学生的劳动素养结构,从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实践和劳动习惯等方面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并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差异,确定自理、自觉、自主、自愿、自立五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设计符合智障学生认知特点和个性差异的劳动教育内容,研发《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纲要》,开发贯穿学生生涯发展的个人劳动、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区劳动、职业劳动五种类型的劳动项目,设计41个驱动型的课程单元(劳动任务主题),共包含具体劳动任务211个,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并统整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绘画与手工等相关学科,发展学生各学科知识技能。
图1 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通过建设劳动教育平台,创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情境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打造了夯实基础的专项课程平台、巩固素养的综合应用平台和强化迁移的社会实践平台。专项课程平台是为不同类型劳动任务提供专项实施的平台,旨在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劳动习惯;综合应用平台是满足五类劳动项目综合实施的平台,旨在促进学生通过综合性的劳动实践全面提升劳动素养;社会实践平台是学生完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融入社区、职场等进行各类劳动的平台,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任务中亲历实践、提出问题、项目探索、解决问题、价值澄清。以综合应用平台“智慧树”为例,它是浙江省首家为智障青少年进行职业训练的工作坊,目前拥有三家门店,主要经营咖啡、西式糕点、手工艺制作等生产劳动;提供超市整理、收银及店面清洁、图书借阅等服务性劳动。作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智慧树”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最直接的载体,而且是省内已毕业智障学生终身教育基地。作为企业,招收智障人士,为其提供支持性就业服务,实现智障学生职业自立。作为爱心基地,既是展示智障学生职业素养的窗口,又是融合教育实践的平台,为普通学生提供生命教育、融合体验的机会。
一是开设《生活与劳动》必修课。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与劳动技能课程在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上存在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学校将两门课程整合,形成了《生活与劳动》必修课,以《培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纲要》中的五种劳动类型作为教学内容,以项目式教学推进劳动教育的落实。
二是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注重将劳动教育渗透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运动与保健、绘画与手工等学科中。在分学科梳理各科中有关劳动目标、类型、要素的基础上,挖掘各学科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内涵,并依据学生的能力、学科特点深入分析可渗透的劳动教育内容,选择合理的渗透方式和策略,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最大化。
三是基于康复开展劳动先备技能培养。智障学生的认知、语言、动作都存在障碍,培智学校劳动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动作感知觉、沟通交往、情绪行为等能力发展,它们是劳动素养提升的先备技能。学校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动作训练、言语语言康复训练等为智障学生劳动素养先备能力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同时通过构建辅助支持体系,开发辅助教具、器具,打造无障碍的学习环境等,支持智障学生提升劳动素养。
四是开展各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学校依托劳动周活动、劳动日常活动以及融入劳动教育的综合活动,将学生的劳动实践常态化,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劳动成果的机会。劳动周活动是以发展学生劳动素养为直接和主要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每年的春耕、秋收活动,依托校内外农耕基地,采用劳动项目实践,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劳动专题讲座等多形式进行。劳动日常活动旨在发展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能力,如根据学生能力,制定学校日常生活劳动清单,围绕学校和班级的劳动活动开展系统性的劳动实践,统筹全校的劳动任务,设置全校“三级制”的劳动岗位,通过“包干到学部,包干到班级,包干到个人”的劳动任务分配,将各项劳动日常化,重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融入劳动教育的综合活动即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学校各项综合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例如在庆中秋活动中融入月饼制作,茶话会中融入物品准备、整理等,新年舞会增加个人装扮等内容。
学校创建了助力智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个性化成长的智能管理平台——“杨绫大脑”。以“让劳动教育更精准有效”为目标,开发了激励学生学习的代币系统,建立学生十五年一贯制的劳动成长档案,借助“杨绫大脑”中任务联盟促进家校合作,实现劳动任务发布、学习反馈、资源推送、成果展示等功能。同时,支持教学前后的评估,基于大数据分析诊断,利用劳动教育评量系统、学生劳动能力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将劳动教育智能化、科学化,通过数据记录和对比分析,使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视化,学习成效可追踪,辅助教师实施更精准的教学,推动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改革。
在“十四五”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将始终坚守“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初心,继续探索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校、社联动支持智障学生劳动素养发展,为其打造更多适性的劳动、就业平台,为智障学生创造更多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共享共建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