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高飞
(永州市中心医院零陵院区泌尿外科,湖南 永州 425006)
泌尿系结石作为泌尿外科多发病和常见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排尿困难及腹部疼痛等,可引发肾积水及肾绞痛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严重者甚至出现泌尿系功能障碍[1]。保守疗法有助于促进体内结石排出,但耗时长,排石不净,且部分患者效果不佳,合并感染、形状不规则且直径较大结石不宜采用保守治疗[2]。目前,腹腔镜技术快速发展,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及疗效确切等特点,患者接受度和认可度均较高。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具有排石彻底及安全性高等优势,老年患者同样适用,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预后改善及病情好转[3]。基于此,本研究选 取2018 年2 月至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14 例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20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每组57 例。对比组男39例,女18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4.35±5.09)岁;肾结石12 例,输尿管结石12 例,膀胱结石13例,尿道结石11例,其他9例。研究组男37例,女20 例;年龄61~89 岁,平均年龄(75.35±5.14)岁;肾结石12 例,输尿管结石13 例,膀胱结石12 例,尿道结石10 例,其他10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静脉造影、影像学检查、输尿管镜、膀胱镜等检查方式,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肉眼或镜下血尿、肾绞痛、排尿困难等;年龄>60 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合并尿路感染或输尿管肿瘤者;伴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或肾积水者;并发血液系统疾病者;有精神障碍或沟通、理解障碍者。
1.2 方法 对比组实施传统开放取石术,为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并适度抬高腰部,根据患者疾病类型选择针对性术式,分别为患者实施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肾盂切开取石术、肾部分切除术、肾盂切开取石术及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联合小切口取石术,全身麻醉成功后调节患者体位为健侧卧位并适度抬高腰部或升高腰桥,采用三点法建立Trocar通道:患侧腋中线与髂嵴上方相距2 cm 部位;患侧腋后线与12肋尖下缘交点部位;患侧腋前线与肋弓下缘交点部位。在手指引导下分别置入10、13及5 mm Trocar,建立CO2气腹(气腹压力为12~15 mmHg),将腹腔镜系统与气腹连接并调节气腹压力(14 mmHg),确定结石位置并进行碎石,于直视状态下应用人工连续脉冲方式冲洗、粉碎直径<3 mm结石并取出。取出结石后间断缝合腹壁小切口并拉拢脐部戳孔及切口,术后为患者提供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术后为患者实施输尿管镜、膀胱镜及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②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血尿、局部损伤、尿路梗阻、尿路感染;④临床疗效:治愈,术后患者腹部疼痛、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及输尿管镜、膀胱颈等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全部排出;缓解,术后患者腹部疼痛、排尿困难等临床症状减轻,影像学检查及输尿管镜、膀胱颈等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数量减少且下移;无效,仍有大量结石残留,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比较 研究组一次性取石成功患者53 例,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92.98%;对比组一次性取石成功患者54例,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94.74%;两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696)。
2.2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比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对比组(n=57)研究组(n=57)t值P值术中失血量(ml)121.35±5.19 73.67±4.79 11.242<0.05手术时间(min)87.34±13.24 61.23±12.35 10.178<0.05术后引流量(ml)74.35±10.05 34.25±6.01 9.163<0.05术后排气时间(h)25.38±6.45 16.46±6.39 6.382<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d)2.76±0.73 1.23±0.69 3.101<0.05住院时间(d)6.21±0.59 4.36±0.60 4.291<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7%,低于对比组的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比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泌尿系结石易损伤患者尿路,引发尿路梗阻,导致泌尿系统受损并增加尿路感染风险。直径较小结石在尿路内可自由活动,易造成尿路黏膜受损并引发肾绞痛及尿道出血等,使患者出现疼痛等不适感,结石长期未去除还会压迫尿路黏膜并引发上皮脱落、组织溃疡等,引发输尿管管壁发生粘连,病情严重者存在癌变风险[4]。尿路梗阻患者易出现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等表现,肾积水患者肾脏实质受挤压,甚至会导致患者肾脏丧失功能,增加尿毒症发生风险,因此,泌尿系结石一旦确诊需引起足够重视并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减轻患者身心痛苦[5]。
泌尿系结石形成与感染、梗阻、海绵肾、长期卧床等因素密切相关,膀胱及肾脏为结石多发部位,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疼痛及血尿等,治疗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手段较多,临床主要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及结石大小等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结石直径较小、无感染、无梗阻或表面光滑结石可应用保守治疗,伴随梗阻、感染或者梗阻结石需采用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会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增加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并延长治疗周期。目前,腹腔镜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取代开腹手术。联合应用腹壁小切口能获取清晰的手术视野,有助于保证手术进程顺利进行,缩短气腹时间及手术时间[6]。
老年人群对手术耐受度明显下降,对手术要求更高,需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术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腹腔镜技术可显著提高术野清晰度,有助于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可明确结石病灶,提高手术操作准确度,避免损伤腹腔正常组织。腹腔镜还能深入探测输尿管深部,便于临床根据患者体质状况、结石情况等对碎石频率等进行适当调整,保证碎石效果[7]。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比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7%,低于对比组的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比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胡开松等[8]研究结果一致,提示腹腔镜小切口治疗有利于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于传统开放手术。
综上所述,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还需为患者提供饮食控制指导,宜进食低脂、低蛋白饮食,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增加尿量,对于降低病情复发率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