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党性原则在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

2022-04-29 22:05张玉雪
客联 2022年2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

张玉雪

摘 要:哲学党性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明辨各类不同哲学的重要原则,直到今天还发挥着标准性的巨大作用。在荡清历史虚无主义、破除唯物主义污名化、批判唯心主义虚伪化以及坚定马克思主义唯心主义立场方面具有科学解释力。

关键词:哲学党性原则;唯物主义;列宁哲学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中,列宁首次在哲学层面明确提出党性原则,以此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敌对的阵营,并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敌对本质归为阶级对立。列宁将"党性"这一政治阶级词汇引入哲学当中,表现出强大的唯物主义斗争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能够窥见对于这种斗争性的初步探索。

一、哲学党性原则的提出以及当代解释力

列宁所提出的党性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具有一定时期的发展历程的,即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思想前后相继的结合产物。列宁之所以将其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念提出,是由其特定历史背景的。首先,俄国1905年社会革命的失败,导致俄国国内革命气氛低迷,党内的一些不坚定分子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决心,在俄国国内掀起一阵阶级动荡,"重新估计一切价值"的口号甚嚣尘上,为外国马赫主义的入侵提供了可能性。党内主张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分子十分猖獗,将马赫主义主张的"无党性"作为攻讦马克思主义的有力武器,将经验批判主义作为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模本。至此,坚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当地位已经上升为列宁成功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党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事务。

列宁通过撰写用于同西方哲学思潮——马赫主义,做斗争的战斗檄文《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集中火力抨击马赫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篡改实属无稽之谈。在列宁看来,马赫主义所推崇的"无党性"哲学,从本质上不过是对两条路线的认识不清,这种"不顾感觉只是和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物质的一定过程相联系这一事实,把感觉当作第一性的东西",只是对唯心主义的苍白辩驳。列宁还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阶级立场和辩证分析方法,剖析西方思潮马赫主义所强调的经验批判主义,不过是为西方资产阶级反动派私有的阶级利益作强硬的辩护。

在对马赫主义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位的坚定捍卫,这也充分体现出哲学党性原则即便在今天对于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也有借鉴意义,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列宁的党性原则不仅能够适用于哲学领域,更能在政治领域、阶级斗争中发挥作用。首先,在当下西方不同势力思想影响下,西方阶级社会借机宣扬的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唯心主义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地位影响加大;其次,很多非无产阶级思想承载着非无产阶级的政治利益和诉求,在现代社会表现为多种多样的非无产阶级社会思潮竞相出现;最后,唯心史观以及形而上学的错误认识,成为攻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有力武器。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而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党性原则,依旧有其当代解释力。

二、哲学党性原则的作用

哲学作为各个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突出表现形式之一,是具有无法抹出的鲜明的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就是代表着无产阶级立场的哲学,即便是在目前也不能够摒弃其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日趋明显的意识形态界限与不同。当下存在的一些具有迷惑性的西方哲学观点和方法论看似十分具有唯物主义的"外表",但歸根结底,他们还是唯心主义社会思潮,通过用哲学党性原则进行检验,我们就能从中发现西方哲学社会思潮所提倡的所谓"自由"、"公正"、"民主"等等,都是资产阶级所强调的独有物,是具有阶级性的思想产物。

(一)消解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在唯心主义观的指导下,对于过去发生的历史进行随意的剪切、拼接,为了能够展现出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政治理念,不尊重历史事实,解构各类历史事件,随意曲解历史人物和事迹,为了作证某些观点而忽视历史真实性,不可避免的成为历史唯心主义,产生了历史虚无主义。我们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党性原则的基础与问题出发,就能够在辨别与明确历史虚无主义,认识清楚其作为唯心主义思想的客观实质,并且明晰历史虚无主义,其对于将社会意识凌驾于社会存在之上的主张是没有改变的。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体现就体现在其在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事物的三个步骤中,同时他们也就是按照自己阶级,自己要求的利益诉求妄图对历史事实、历史人物进行拆解组合,并从中寻找符合自己要求的部分,摘取服务于自己利益诉求的实践观点和事件,甚至颠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哲学党性原则的坚持与指导下,澄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界限,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来区分各类社会思想,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决定被决定关系。

(二)坚定唯物主义立场

哲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体现之一,自然是需要对哲学问题与思想的党派与阶级进行划分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作为哲学思想中两个相互对立的基本派别与独立阵营,是一对不能够调和的矛盾。唯心主义世界讲预设的世界作为思想现实的根源,完全忽视了现实世界的存在,妄图通过抽象的逻辑与思维重构历史与哲学。其唯心主义本质隐藏在各式花里胡哨的措辞与语句当中,妄图以此迷惑更多立场不坚定的学者与群众。坚守哲学党性原则,学习从从根本上杜绝思想向唯心主义或者马赫主义倾向的可能性。面对西方资产阶级不同鼓吹的,不断强调的,超越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第三条哲学路线,也需要人们通过哲学党性原则来加以区分和甄别,究竟是从感觉到物,还是从物到感觉呢?两条基本路线的区别决定了在哲学层面,也是具有党派性的,那么坚定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阵营,而不随意创造第三基本派别或者融合两者之间的界限,就成为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党性原则的应有之义。

(三)坚持无产阶级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从哲学党性原则的角度出发,实际上是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上升到了不同阶级、不同集团的高度。当唯心主义的思潮逐渐从哲学方面转向政治领域,从哲学思想转变为政治思潮,其影响将不再局限于学术界。历史虚无主义将影响的不仅仅是学术研究,更可能是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方向。这些以唯心主义历史观为基础的哲学错误思潮,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下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也会给未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想要辨别这种唯心主义思想代表的资产阶级政治立场与阶级立场,明确掩盖在哲学思潮下的政治倾向和政治诉求,坚定无产阶级立场的同时警惕唯心主义社会思潮对历史客观事实的扭曲改写,对普通民众思想心理的改变侵蚀,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立场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产生怀疑甚至进行攻讦。在坚定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地位的过程中,我们要依据阶级分析方法,并且需要结合历史分析的方法,实现对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做出客观分析。唯心史观否认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和阶级立场,将人与社会割裂开来,完全剥离社会现实。而唯物史观下的人应该是现实的、鲜活的,处在社会关系中的,拥有一定阶级立场的人。历史的创造主体并非他们所说的个别的英雄人物,而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民大众,是现实的人。继承哲学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统一,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对于人类社会、自然界、人类思想本质规律的探索。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
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从三个哲学维度探析朱德军事思想
浅谈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辩证法与马尔库塞的“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
马克思的“物质观”概念辨析
试述近代经验论哲学发展的逻辑
梁启超公德观的基本内涵与文化价值研究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研究
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