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宏
摘 要:会计谨慎性是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所提出的一种原则,它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时刻保持严谨小心的态度,正确记录资产收益与负债费用等的情况,杜绝设置秘密准备等行为。会计谨慎性在会计实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会计谨慎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减弱了其应用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从谨慎性会计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会计谨慎性质量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进行介绍,随后提出了一系列会计谨慎性信息质量要求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谨慎性;质量要求;会计实务
一、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基本内涵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指在进行会计确认与报告时,应该时刻维持谨慎的态度,正确记录资产收益与负债费用情况,严禁高估资产收益、低估负债费用,杜绝设置秘密准备等情况的发生。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遇到很多风险,会计谨慎性原则能够帮助企业对风险进行预警与化解,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可以说,会计谨慎性原则是当企业面临不确定因素时要保持谨慎的心态,考虑可能会发生的一切风险,尽可能地正确评估资产、收益甚至负债与费用等的情况。
二、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一)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谨慎性原则并不能应用于所有會计业务的处理,只能应用于存在不确定性的业务。
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法即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和市场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任何设备都面临着在其“寿终正寝”前被淘汰的危险,为了在现有设备被淘汰之时,保持或恢复原来的生产能力,就需要在设备的使用前期计提大部分折旧。如果采用直线法的话,可能会造成企业设备陈旧,更新速度慢。而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则可以实现加速设备的更新,同时,计提的折旧也会更符合实际情况。许多国家一直就允许企业采用此法计提折旧。为了保持或恢复设备原来的生产能力,有些国家还允许计提的折旧额大于资产的原始价值。由于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前提尤其是持续经营和分期核算前提的存在,使得谨慎性原则与配比原则无疑成为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两条重要的会计原则。
(二)谨慎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对于财务分析中关于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评估,并对企业资产营运的效率进行判断,以便企业做出正确的选择。
1.谨慎性原则对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评估。谨慎性会计通过对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之间的分析可以评估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其中,流动比率指标在考核估计时要进行相应的扣除,比如在对流动负债的计算中应该添加上一些未来预估会出现的负债。
2.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判断中的应用。谨慎性原则可以根据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以及固定资产的周转效率对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评估判断。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谨慎性程度控制不当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应该保持适当的“度”,既不能过度谨慎也不能谨慎不足。但是当前我国会计实务中存在一些谨慎过度或者不足的情况,比如在企业承包营运的进程中,某些企业为了获得较大的自身利润,在短时间内实施掠夺式的生产,谨慎性原则成为了他们逃税漏税的一大武器,这就是谨慎过度造成的。另外,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管理中的实施应用范围较窄,未能达到谨慎性原则应有的范围,这正是谨慎性原则应用不足的表现。
(二)谨慎性原则实际应用存在局限性
基于会计方针策略的选择范围较广,资产或者利益的获取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目的,这就使得谨慎性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1)在实际操作中,对成本的计算都是根据先进先出原则或者加权平均原则,这样都会使得当期的利润评估与实际利润之间有所偏差;(2)固定资产的计算一般不是通过快速折旧法进行评估,就是通过直线折旧法进行估计,这两种方法也都会干扰当期利润的估计,使其与实际利润之间存在一定偏差;(3)短期的投资计提跌价准备的计算有多种方式,比如投资总体计提、单项投资计提等,这些方式的选择完全由企业自己决定,而且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式以及比率也都由企业自己选择,有些时候难免因为方法选择不当而出现一些计算偏差。
四、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应用中的改进措施
(一)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在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度”时,应将会计信息按其不确定程度的大小分为“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以及“极小可能”四个层次。在充分考虑了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可靠性原则的前提下,将谨慎性原则与会计信息不确定性的分类结合起来,对于那些“基本确定”或“很可能”发生的费用或负债,应予以确认,反映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对于“可能”发生的费用或负债,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而对于那些“极小可能”发生的费用或负债,企业可以不披露。至于对预计的收入或资产只有在“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才在企业的会计报表中予以反映。当然,“适度”的把握有赖于会计人员准确的职业判断,需要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把握谨慎性原则的精神实质与制约因素。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确保谨慎性原则适度运用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还要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前提和应用条件进行必要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人员操作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确保谨慎性原则的适“度”运用。
(二)制定操作性强的具体标准或规范,规避局限性。
目前制度中有些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操作方法尚不够明确,特别是计提减值准备,对可变现净值的确定较为困难。因此应逐步通过制度的实际运行总结经验,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范围和比例进行规范,如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可以按行业、按具体情形设定不同比例为参考,指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南,以指导企业的会计实践,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在实践中不断拓展会计准则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便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企业利润操纵行为。另外,通过谨慎性原则在上市公司的实施试点,待条件成熟之后,再逐步扩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范围,促使各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中进行公平竞争,使投资者及债权人对企业的分析有较强的可比性,从而使会计信息真正成为其决策的有效信息。
五、结论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还无法赶上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因此,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强化很有必要。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实现:第一,采用严格的招聘会计人员制度,以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作为考核标准;第二,鼓励会计人员加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专业知识及时更新;第三,国家要严格规定从业资格证,对会计人员进行严格把关。
参考文献:
[1]张楚.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J].财讯,2017,(17):66.
[2]鲁凤美.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应用[J].中国经贸,2017,(9):70.
[3]伍彦樽.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2017,(6):195.
[4]邱丹丹.探究会计谨慎性原则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7):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