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业特色型高校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 针对行业特点, 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弱势学科先天禀赋缺失伴随后天资源局限,固化的学科身份使得行业高校普遍遭遇学科发展失衡的困境。“双一流”背景下国家政策的引导、行业高校的独特文化取向、学科使命的承载以及交叉融合的思想,揭示行业高校的学科发展实现“强者愈强,弱者自强”并逐步迈向卓越。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办学经验,归纳出持续壮大特色学科、焕发支撑学科的生命活力、确立基础学科的价值,可以成为行业高校可以借鉴的具体突困路径。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建设;协调发展;卓越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4-0004-04
一、研究背景
行业特色型高校(下文简称“行业高校”)是指以行業为依托, 围绕行业需求, 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1]大多于新中国建立之初组建。为了响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需求,[2]国家从1993年开始出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潮。这一时期行业高校大多经历了由行业主管部门到教育部或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划转。[3]受变革驱动,多数行业高校调整了学科专业结构,从单一学科向综合性大学靠拢。
办学规模转变速度过快与没有适配新规模的学科建设方案的矛盾,导致行业高校出现重点建设特色学科,其他学科依赖于特色学科而存活的局面。“双一流”建设时期,协调发展不是行业高校追求的终点,它们期望建设卓越一流高校,但是发展失衡导致高校内耗,这种情况下难以谈及卓越发展。所以本文聚焦于此,试图从学科本身来回答行业高校如何实现特色学科和其他学科可持续协调发展,使“强者愈强,弱者自强”,进而迈向卓越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起源于1960年设立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本文以该校特色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以及新兴学科的建设为案例,通过对其经验的真实再现与反思,在个体微观的建设经验基础之上,总结具有宏观意义的行业高校学科协调发展路径,为其提供借鉴。
二、困境的起因
(一)弱势学科先天力量不足
行业高校最初是单一的学科结构,弱势学科一般是后来为响应发展需要才建设起来的,所以这些学科起步时间注定较晚,奠定了这类学科在建立学科文化和自信心方面十分困难的基调。而且行业高校的发展策略主要以特色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发展,这一策略有其意义,但是不可避免地传递出了强弱对比的信号。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称为“投射性认同”,指诱导他人做出一种限定的反应。在行业高校的环境中容易出现这一现象,不管是高校整体还是特色学科本身都会传递出特色学科更有价值更有地位而其他学科偏弱势的这一信号,该信号如果被其他学科接收并认同,那么就会被这个“弱势”的标签所限定,它们会认为弱即自身的底色,这一信念让它们无法强大起来,并进一步削弱自己的力量,如此就会放弃自主造血功能、形成资源依赖的局面。
(二)弱势学科后天资源局限
个体在资源局限时会选择扶强,行业高校的学科建设也不例外,弱势学科想要获得资源更多需要自我依赖。但是弱势学科由于先天力量不足,发展水平无疑要弱于同时期同层次综合性大学的同类学科,两者竞争自然要败北。竞争性不强导致它们无法通过自身从外部环境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同时行业高校内整体氛围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被特色学科所渗透,又因为学科壁垒过于强硬导致弱势学科和特色学科之间的融合程度低,那么弱势学科无法形成自己独特完整的学术氛围。自身尚且无法先独立起来,更谈不上和特色学科协同创新。如此一来整个学科生命力缺失,也没有声誉,学生在高考或者考研时就不愿意来到这里求学,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这些学科的存在,生源就注定差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想要打破这个循环是不容易的。
(三)弱势学科身份固化
我国已经正式完成四轮学科评估,弱势学科在先天力量不足和后天资源局限的基础上,评估结果难以取得可观的成绩。绩效标准导向之下,行业高校为了能够使特色学科的地位稳固,自然要投入更多关注;而对于弱势学科,学校本能认为其突破与革新的可能性太小。评估的结果无疑对于特色学科和弱势学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分化。长此以往,弱势学科的组织结构或者相关人员越发失去外在精神力量的输入,发展的内部动力逐渐耗竭,这容易造成人才流失。想要留住人才则需要更多资金投入,但是对于行业高校这类体量较小的高校来说,未必会采取这样的举措。现有人才留不住,评估结果又让外部人员无法心生对这些学科的认同,那么就更不可能产生人才与能量的流入与流动,弱势学科的身份就固着在这种状态里,学科结构也因此固化。
三、突破困境的指导思想
(一)国家建设的政策指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5]
可见“双一流”背景下学科是一个焦点,这使得学科建设受到空前重视,让研究者可以将关注点放在跛足前行的学科结构上。也暗示了想要在此环境下实现卓越发展,学科可以是一个破防点。同时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行业高校,国家都要求办出特色,也说明了高校趋同化需要把握适度原则。这也显示了国家对于高校建设的要求:“建设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学科”,不能只集中于优势学科的发展;[6]另一方面,对于“优势”一词有了新的解读,不仅仅是单一学科的优势,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可持续协调发展并迈向卓越。
(二)高校办学的文化指向
高校具有教育职能、研究职能和服务职能。行业高校自然也有這三个职能,但是究其个性,可以发现职能的具体内涵有变,即教育职能的行业定向性、研究职能的行业应用性和服务职能的行业对应性。[7]特殊的价值由与之相映照的顶层设计来彰显,这个顶层设计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尖是特色学科,中层是通用支撑学科,地基是基础学科,各个层次之间交界由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兴学科进行平滑处理。这一顶层设计确定了各学科之间是以有机共同体的形式在发展。
大学的发展首要是办学定位,[8]行业高校的定位不需要以综合性大学为标准或导向。走自己的路就是确认自身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做到各学科样样出色,也不必让特色学科一枝独秀,而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不是敌对,不是你强我弱,而是各居其位、各司其职。
(三)学科使命的责任指向
行业高校的学科设置是小而精的模式,其形态类似于在一片高原上建立起一座高峰。发展基础学科意味着把地基打得更加牢固和深厚。由此可见,行业高校在将传统特色学科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和拓展新的学科增长点的过程中需要基础学科的强力支撑。[9]
支撑学科的使命在于建立起新的高峰,过去特色学科一枝独秀,即使它的地基稳固,但是如果其周围没有能够为之加固的学科,那么这座高峰就存在容易坍塌的风险,同时缺乏新力量的滋养,它的发展上限或者发展瓶颈也会很快到来。
之于特色学科,既是使命也是荣耀。行业高校的特色学科涉及气象、农业、林业、地质、水利、电力、矿产、交通等多个领域,皆与整个生态圈息息相关。特色学科看似只是担负着服务于行业的使命与责任,实则攸关人类命运与生息。
(四)跨学科思想的方法指向
特色学科独立发展的情况在过去发展尚未饱和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当下依旧如此很难实现突破,这时需要其他学科的力量输入。研究表明,所有科学技术的创造以及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从来都是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10]两座学科高峰之间有低谷,这是该校发展不饱和点,也是突破的力量源泉。
一流学科建设应是以优势学科群为核心,通过学科集群,发挥一流学科的辐射作用,促进优势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相互依存与相互支持的学科生态圈。[11]这使知识处于整合状态,帮助特色学科延伸出去,同时其他学科也找到了它们的位置。但这不是简单建成一个学科群就结束了,研究发现,很多学科群的建设只存在于概念之中,因此要确保学科交叉融合具有活力。[12]
四、突破困境的具体举措:借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经验
(一)特色学科乘胜追击持续壮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誓要让特色学科走向世界冠军的席位。在自身优势稳固的基础上,在“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指引下,学校着力打造出“一体两翼三维” 的特色学科生态圈。在此之前,学校的大气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生态及经济管理等领域协同创新,建设了“气象与水文大气环境交叉研究中心”,旨在推动气象、水文和大气污染领域的交叉创新研究。[13]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进程中,学校始终不忘坚守自己的责任和学科使命,服务于实践,为全球的气象相关行业和产业输送人才,着力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从生命意义视角上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于自身责任的坚守映照了行业高校的学科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其能够持续壮大的根本。特色生态学科生态圈的形成说明,在这个担负重任的过程中,特色学科一定要和其他学科建立起足够好的关系。建立关系的第一步是认同每门学科的价值。不管是高校管理者,还是学科建设者,都不可因为特色学科的明显优势和地位而心理失衡。在此基础上,特色学科要持一种足够开放的姿态,主动去打破学科壁垒,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这个过程丰富了特色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使整个学科的不同面向得以整合;同时成就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机遇,它们的进步又积极地反作用于特色学科,使其获得更多的支撑。
当行业红利逐渐式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做法是,首先明确自己的发展离不开与行业的关系,同时自我革新开辟更具适应性的发展道路。此前大气科学只是为局输送人才和服务,2006年学校明确了面向行业和面向地方的办学方向,开始不仅为气象局服务,还主动为地方市场服务。同时,2017年以来,学校进一步推进共建体制创新,打造全方位的共建体制格局。[14]可见行业高校要积极深化合作与共建,这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还为学校的毕业生增添更多就业的机会,同时集聚资源,更为学校增添声望,使学校可以走向更加宽广的视域。过去行业高校主要和行业直接相关,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地方高校,省里在统筹时其往往会被动处于边缘位置。[15]特色学科的优势如果只是囿于和行业的关系,那么自身的视野很窄,与社会的关系不紧密,也就失去更多的可能,若是不慎与行业分离,恐怕有生存危机。
(二)支撑学科自我造血异军突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支撑学科主要是信息工科和管理科学等。信息工科方面,2018年学校建立“信息工科”特区,近年来进一步加快信息工科建设步伐,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控制科学与技术、数学等学科领域均取得了快速发展。[16]相关学院联合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又与中国科学院和气象局产学研合作,形成多个研究团队,亦有自主研发成果,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学科交叉融合亦可见一斑,譬如人工智能学院的建立。管理科学方面,学校管理工程学院联合知名企业实施“产业教授”计划,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及实习实训,构建了市场需求驱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于支撑学科的定位来看,在行业高校中起支撑作用的学科的发展状况往往处于中间位置。这类学科具有很宽的受众面,更容易和当地社会发展相契合,也就是说具备自成一派的潜力。它们不能依赖于学校输血,而是需要自我造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增设这些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校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使其更好地融入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启示行业高校的支撑学科在自我造血时要顺应以服务所属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如此能获得资金支持。当资金收拢进来,则有资本去谈合作,而后人才不断引进,生源也将获得优化,整体水平自然提升。同时相近的学科可以形成一个集群,以充实此类学科的不同面向。这类学科首先以独立的姿态发展起来成为另一座高峰,对这两座高峰之间的低谷投入研究工作大概率能获得创新成果,也就是说可以以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填补空白点为着眼点,加大通用支撑学科建设的力度。[17]
此外这类学科仍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其在非业内群体中能够建立足够的认同度。身处行业高校,支撑学科在业内具有知名度,但是對于生源而言,他们对于学校的认识可能止步于特色学科,因此容易对学校形成刻板印象,只知其特色学科一流,却不知道其他学科的态势。那么即使综合性大学的相应学科比行业高校弱,学生也会因为寻求一份熟悉性带来的安全感,而选择综合性大学,这就可能造成生源损失。
(三)基础学科价值确立长足发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基础理科主要是物理和数学,该校教育管理研究者认为发展程度不够,他们的建设方案是通过组建国家实验室的方式加强基础研究。[18]学校的文科院系在历史沿革中发生了多番变革到如今格局。基础文科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正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特殊教育职能,譬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思政课,文学院负责语言类课程,此外还为学生教授通识课程。2018年学校发文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于2019年秋季在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与地理科学六个师范类专业招收本科生。这既是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现,又提升了学科教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
已有研究显示,从长远来看能否提高基础学科的学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特色学科地位的稳定性,以及拓展发展空间的可能性。[19]笔者认为,对于基础学科而言最重要的,是其地位被确认并且彰显。学校本身对这些学科的认同自是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其地位能够被学生认同。重点落在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学科对于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这需要这些学科能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中慢慢渗透。譬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学生培养计划中融入以通识教育形态出现的人文学科。在价值确立的基础上发展基础学科的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基础学科考虑如何自我革新以加强基础研究;另一方面是加强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当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础文科的发展确实稍显弱势,笔者认为将人文研究同科学技术相融合或许可以成为它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20]学校“科学技术史”这一新兴学科的产生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其他行业高校,类似的问题也很普遍,但是基础文科的地位提升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行业高校教育目的之一也正是要满足个人修为与可持续发展能力,[21]这个方面离不开基础文科助力。现有行业高校以理工类见长,这类高校的文科更显弱势。可以考虑“应用文科先行兼顾基础文科”的发展策略,[22]正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着力建设管理科学那样,在此基础上正视和强调人文社科对于个体自我成长的意义,助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从人的修为与素质这个视角来确立基础文科的学科文化和自信。
五、结语
行业特色型高校过去以特色学科带动全校发展的模式进行办学,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这种发展模式需要被突破和革新。高校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场域,它的力量会带着它向自身所需要的方向迈进,所以问题的显现正是向组织管理者传达着需要被看见的信息。遇到发展不协调的困境有因可溯,而每一次问题的呈现恰恰是给到行业高校解困的机会。所以行业高校想要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时机,首要的是能够直面学科发展不协调这个问题,追溯问题背后的成因,才能在事实层面对其加以应对。想要建设卓越、一流的行业高校有径可循,也有据可依,同时高校本身还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以及顶层设计来支撑这一路径。在此基础上,特色学科、支撑学科、基础学科乃至新兴学科需要找到它的位置,在其位后司其职,既没有任何学科成为领袖,也不存在任何学科成为附庸。每个学科都找到自己的位置,确立自己的文化特性,形成学校特色的学科生态群,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以一个整合的形式协调发展,迈向卓越,建设一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车如山.特色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大学教育科学,2008(2):11-14.
[2]李灵东,孙洋,孙世钧,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224-227.
[3]刘广生.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学科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6):20-25.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简介[EB/OL].https://www.nuist.edu.cn/909/list.htm,2021-0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http://www. 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11/t20151105_217823.html,2015-10-24.
[6]孙玉清.大学的学科与专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6(7):42-45.
[7][21]别敦荣.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行业性高校发展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20(10):1-8.
[8]孙占利,郭建如.地方行业特色大学趋同化发展的反思[J].中国高校科技,2021(4):9-12.
[9]魏宝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基础学科建设与发展举措——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学科建设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2):37-44.
[10][20]聂珍钊.文学跨学科发展——论科技与人文学术研究的革命[J].外国文学研究,2021,43(2):31-43.
[11][18]吴立保,张永宏,王骥,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审视与建构:基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科的案例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11):37-43.
[12][19]姚书志,武建鑫,郝瑜.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方略——基于学科生态系统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1):46-52.
[13]吴立保,田宇婷.“双一流”战略下高水平行业特色高校的创新发展路径[J].法学教育研究,2020,30(3):347- 360.
[14]李北群.六十年筚路蓝缕一甲子气象风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历程回顾与展望[J].阅江学刊,2020, 12(1):5-19+120.
[15]李北群.行业特色型高校共建体制探析——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局省共建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 (7):72-75.
[16]江苏省教育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强化信息工科建设[EB/OL].https://news.nuist.edu.cn/2019/1129/c1134a1 48668/page.htm,2019-11-29.
[17]朱冰莹,李友生.对农业高校学科协调发展的理性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43(11):65-70.
[22]甄红军.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6-37,48.
(责任编辑: 杜家和)
作者简介:张晶晶(199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