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的四维阐释

2022-04-28 18:53周长民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未来展望共同富裕实践探索

〔摘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上,历经百年征途,不断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理论,并对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共同富裕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要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关键词〕 共同富裕;理论根基;实践探索;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2)02-0048-0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1〕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深刻诠释。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从带领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又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因此,我们要挖掘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根基,总结历史经验,把握现实成就,认清前进方向,从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一、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构建未来社会的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实现“共同富裕”思想,其构成了我们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根基。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亲眼目睹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制度下工人阶级所遭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认为造成无产阶级长期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无产阶级只有摆脱资本主义制度的束缚,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在源头上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私有制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同自己相异化,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就越发贫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要通过工人阶级的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并指出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他在论及如何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时鲜明指出,要消灭人民的贫穷,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样“全体工人,全体中农,人人都能在决不掠夺他人劳动的情况下完全达到和保证达到富足的程度”〔2〕112。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对于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后,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为本质特征的,因为只有推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共同富裕从空想变成现实。因此,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3〕。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由于生产力还不足够发达,加之个体劳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整个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的现象。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4〕,整个社会实行消费品按需分配,实现实质公正,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列宁分析了落后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不足和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他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以后的首要步骤和根本任务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物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列宁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关联出发,指出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斯大林则进一步指出要“建设比资本主义经济类型更高的、具有比资本主义经济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的社会主义经济”〔5〕。

(三)实现共同富裕要注重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裕相协调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论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即共同富裕的实现不能仅停留于物质层面,还要注重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裕相协调。马克思认为,人的生活不仅需要充裕的物质条件,而且需要“精神的富有”,只有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富有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指出,共产主义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6〕。这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把充盈稳定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共同作为共同富裕实现的基本特征。十月革命一结束,列宁就在精神文化领域开展了“文化革命”,其目的就是要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协调发展。他指出,“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2〕687。

二、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

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隨着历史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内涵和实践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这为我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理论基础、储备了实践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土地问题开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

近代中国主权沦丧百姓蒙难,如何实现民族主权独立和人民生活富裕是仁人志士们苦苦探索、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才看到了实现富裕的曙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时提出了蕴含共同富裕的理论。陈独秀在其所撰写的《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一文中指出,“然各国之执政及富豪,忧然于贫富之度过差,决非社会之福”〔7〕。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明确反对未来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李大钊认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不是使人人“尽富”或“皆贫”,而是要使生产、消费、分配均衡“适合”的发展。1920年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则明确指出,“私有财产是现社会中一切特殊势力的根源,要是没有人能够聚集他的财产了,那就没有特殊阶级了”〔8〕。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认识到消灭私有制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定性、根本性作用。

实践中,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以农村土地为中心展开。1928年中共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三十七号——关于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指导各级党部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政权,强调所有土地归“苏维埃”公有,土地支配权归“苏维埃”,有能力耕作的人都能分到土地。为防止弱势群体落入贫困,还提出了“土地没收后,凡无倚靠之老弱残废孤儿寡妇而不能从事劳动者,得由乡苏维埃维持其生活”〔9〕。此后,《井冈山土地法》《临时土地政纲》等一系列政策纲领的出台,逐步确立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抗日战争期间,面对严重自然灾害、日军疯狂扫荡及国民党经济封锁导致的根据地财政和经济的极大困难,中共中央发起的大生产运动,不仅使百姓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还基本实现了当时生活水平的“丰衣足食”。解放战争期间,党在解放区领导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和农民翻身当家作主,这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奠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如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擺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新的历史任务。党深刻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制度,于是从1950年冬到1952年底,党领导广大新解放区进行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一年后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共同富裕”一词,并指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过上“共同富裕”“普遍繁荣”生活的目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0〕522,“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10〕524,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明确了“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构建了政治根基和经济制度基础。

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之后,我国具备了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条件。 1955年通过的“一五”计划指出,“大工业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11〕。于是党中央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按照此路线,党在短时间内就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仿照苏联模式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使中国集中力量建立起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这一缺乏活力的制度并不符合我国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国情,最终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于是因受制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在这一时期未能得到显著改善。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积累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创办经济特区等举措的相继开展使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积累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的“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使人民过上富裕生活的梦想有了路线图。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平均富裕,更不能是同步富裕,于是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战略方针。实践证明这是符合中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科学论断,“先富”有利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帮助“后富”积累了物质条件。邓小平在科学剖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必须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并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以上思想和战略的引领下,2000年我国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而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此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展开。2004年起我国每年印发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2006年起又取消了延续2 600多年的农业税,并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居民的富裕水平得到提高。国家还加大了社会民生投入力度,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全部免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以及面向贫困群体的多样化福利支持,完善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更加丰厚。总的来看,这一时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整体富裕程度明显提高。

三、现实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接续奋斗。随着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的持续深化,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全面小康社会也如期建成,这不仅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使人们对实现共同富裕之路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一)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新时代的现实条件和具体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共同富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创新我们党的理论成果,指明了共同富裕的重要地位,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12〕189。他从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职责,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阐明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和原则遵循,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13〕。他指出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全民性还体现在全方位性上:它是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双重富裕,是城市和农村、全国各地区全局上的总体富裕,是全体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都能充分享受的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摸索实现过程,在区域试点总结经验基础上稳步推进;共同富裕不是建“福利社会”养懒汉,要鼓励勤劳致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1〕。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消除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唯有消除贫困才能实现共同富裕。202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和百年夙愿。现在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吃饱穿暖,绝对贫困在我国第一次被彻底消除,中国人民距离向往的共同富裕生活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具备了向更高目标前进的条件,实现共同富裕有了更坚实的现实基础。中国不再是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 976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达25%左右,粮食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民的饭碗已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吃不饱、穿不暖等再也不是困扰人民生活的难题。此外,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高了人民的知识水平,有效防止了贫困的代际传播;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绝大多数群众,增进了人民福祉;农村山村等偏远地区的交通、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高,缩小了城乡的差距;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有了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质性推进和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借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宝贵的实践经验将有助于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的系统工程和宏大工程,我们党面对不同时期的形势科学判断、精准谋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了科学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政策支持和实现路径,确保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关键在党。其次,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和“共同”要求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是全国人民、城乡统筹、区域协同的小康。再次,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全面小康社会得以建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环节,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一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政治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一些关键领域进行了重塑性改革,实现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最后,全面小康社会是干出来的。中国人民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是党带领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一代代用辛劳和汗水铺就的。靠实干干出来的全面小康社会、有实效的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未来展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过艰苦卓绝的百余年探索,党带领人民向着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阔步迈进。未来实现共同富裕还要处理好人民关切的现实问题,在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正视其艰巨性、复杂性,从而分阶段分步骤地扎实推进。

(一)推进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即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迈上一个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蓝图的绘就催人奋进,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中我国仍然是一个经济总量大,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仍明显的发展中国家。为此,在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矛盾: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与国内东西差异、南北差异等区域不平衡仍然存在的矛盾;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与国民收入同步增长的矛盾;作为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国家与产业链处于中低端水平的矛盾;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与高素质劳动力相对缺乏的矛盾;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的矛盾。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要靠发展,我们必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高质量发展化解矛盾。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这需要我们以更沉着的战略定力、更富远见的战略思维、更坚强的战略毅力,从总揽全局的高度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因此,未来我们要注意:第一,发展不能是粗放野蛮的发展,必须是科学统筹的发展。第二,发展既要为当代造福,也要为后代留福。第三,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总之,我们必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

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共同富裕的目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丰富,也包含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是高度统一的。为此,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人们对国家、集体和社会主义的情感认知,形成共建共享的致富理念,让人人自发自觉地投入到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中。由于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物质富裕,再到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是逐步提升、渐进实现的过程,因此在利益差异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整合多元共生的社会文化,探索有效的引领途径,增强整合有效性,奠定精神富裕和物质富裕相统一的价值基础。二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2〕164。这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主导,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文艺工作者要用“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14〕,使人们树立勤劳致富的理念,克服“等”“靠”“要”的懒汉思维,形成自力更生、诚实劳动、科学致富的奋斗观。其次,要提高教育的均衡性和公平性。教育是提高群众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途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强调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因此,教育资源要向低收入群体、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偏远地区的适龄群体倾斜,保障每一个人的受教育权利;要加大再教育和继续教育投入,培育终身学习理念,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发挥每一个人追求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注重实现共同富裕的艰巨性与渐进性相统一

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调整好生产关系,其任务艰巨而又复杂。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到首要位置,并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使其适应且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必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实现共同富裕还要将价值目标与过程目标相结合,科学把握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加深对实现共同富裕一般规律的认知,这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动态认知、动态调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清楚认识共同富裕任务的艰巨性与实现周期的长期性将并存。但同时实现共同富裕既“等不得”,也“急不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坚持循序渐进、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15〕。为此,我们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锚定共同富裕总体目标,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分步骤分阶段实现“小”目标,并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小”胜为“大”胜,久久为功,循序渐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目标。二要立足于实际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方针,在现有物质基础和发展阶段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能做的事情做起来。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本地实情的有效路径。而党和国家制定的宏观政策也要根据各地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及时调整,从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同富裕之路。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2〕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0.

〔5〕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37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9.

〔7〕陈獨秀文章选编: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8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8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40.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1〕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中重要文件汇编〔G〕.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617.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6.

〔14〕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21-12-15(02).

〔15〕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N〕.人民日报,2021-08-18(01).

责任编辑 徐 芳

〔收稿日期〕 2022-02-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20FKSB019);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ZX20200148)。

〔作者简介〕 周长民(1990-),男,山东聊城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未来展望共同富裕实践探索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