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伟 单冬妮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端与积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确立与巩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调适与发展、新时代的创新与完善四个阶段。在以上过程中,党积累了包括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坚持意识形态斗争性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性相协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宝贵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应从话语主体、话语主题、话语载体、话语表达四个维度继续探索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话语权;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2)02-0032-06
“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指在社会思潮中,争夺民心、决定社会舆论走向等方面的能力”〔1〕,是“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力’和人民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利’的统一”〔2〕。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3〕46。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党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完善了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深入分析总结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对于强化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实践历程
马克思指出:“如果從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攸关党的前途命运、攸关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国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经历了发端与积累、确立与巩固、调适与发展、创新与完善的实践历程,其科学内涵、核心内容、价值意蕴一以贯之且一脉相承。
(一)革命话语: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发端与积累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面临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工人阶级自觉性不高、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侵袭等严峻现实挑战。党首先从解决自身问题入手,从党的一大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到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再到党的三大提出“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5〕,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发端。党的四大在对党内“左”倾和右倾思想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加强党对工农、青年团等群众组织及国民党等政治团体的领导问题,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进一步提出了“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6〕,标志着党认识到宣传教育和舆论动员的重要性。古田会议历史性地总结了党自诞生之日起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解决了一系列关乎中国共产党发展和红军建设的根本问题。1945年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进一步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体现为全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空前坚定,对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空前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为灵魂的毛泽东思想是革命话语权建构的突出成果。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立足生存、斗争与党的自身建设实际,扎根农村,建设革命根据地,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毫不讳言自己的政治主张,坚持大力宣传并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党的思想和政策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使中国共产党的话语权和舆论影响力不断积累强化,使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初具规模。
(二)建设话语: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确立与巩固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任务重心由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转变为进行经济建设、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国家首先对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队伍进行了改造,逐步推进了从知识界到文艺界、科技界、党政机关、宗教界的思想改造。为了增强人民对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围绕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新阶段,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及其内生动力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和科学总结。党的八大的召开是影响这一时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重要事件,党的八大总章特别强调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地位,指出“党在自己的活动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7〕,这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了重要指导。
(三)改革话语: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调适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开启了全新的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根本方向的基础上,大力促进思想解放以服务于改革开放这一时代主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经济、政治等领域面临全面调整、快速恢复的紧迫任务。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实际情况,及时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决了当时最为关键的思想路线问题,打开了思想解放的新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将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原则,明晰了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与经济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了基本导向。这一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8〕19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62等重要论断;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和使命担当,明确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胡锦涛根据新世纪新变化提出关于科学发展的诸多论述以及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点,提升了意识形态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始终围绕改革开放这一鲜明时代主题,在积极应对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对抗西方思潮持续渗透的过程中,丰富了新时期意识形态话语的内涵,增强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引导力、辐射力、公信力。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发展了意识形态建设的改革话语,并以其独创性、开放性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四)新时代话语: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创新与完善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缜密部署、科学决策,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当今世界处于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且相互斗争的历史发展情境中,我国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冲突是两种制度之间的较量,西方反华势力用各种手段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图弱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作出了一系列鲜明体现战略意识和全局意識的重要决策,为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指明了奋进方向。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9〕,这为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了根本遵循。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我们必须既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又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10〕这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实践路径。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1〕,并将其列为巩固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首要内容,这意味着新时代党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制度建设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发展任务和战略格局,立足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聚焦改革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新与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新境界。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基本经验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3〕65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总结经验,也善于总结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探索和挖掘党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过程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可以为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提供方法指导和价值引领。
(一)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党性和人民性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需要遵循的两大原则,二者虽然内涵不同且各有侧重,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具有同一性。党性原则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维护党中央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的权威。无论执政环境和中心任务如何变化,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始终坚持党性原则没有动摇。毛泽东曾指出:“只能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改造世界。”〔12〕87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13〕40。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同时,也把人民性作为基本原则。人民性主要是指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服务对象和价值旨归在于人民,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方面的具体体现。“为了谁”是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党的发展历程来看,扎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奉行的意识形态工作宗旨。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的过程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12〕857,到“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13〕160,这些重要观点都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坚持人民性的确证。党在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过程中对于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理解逐渐加深,“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13〕23,这对于准确把握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含义,正确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意识形态斗争性与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性相协调
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会存在着诸多阶级,不同的阶级因其阶级属性和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性,而差异性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根本动因。党在自身发展的各阶段立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现状,坚持意识形态斗争不动摇,总结了意识形态斗争的经验,逐步探索把握了意识形态斗争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同时,坚决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以及一切危害党和人民的毒瘤作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生政权亟待巩固,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中国共产党直面挑战并进行坚决斗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在洞悉外部风险和挑战的过程中,多次强调意识形态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同各种纷繁复杂的思潮、错误思想作斗争的同时,“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14〕155,持续不断地强化了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传,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时代,从完全的布尔什维克化到“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8〕190,党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愈发成熟完善,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性的具体实践愈发深刻多样。总之,无论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还是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紧紧把握时代主题,坚持与错误思潮斗争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相结合,推动着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稳步向前。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将其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建构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党坚定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党始终坚持用唯物史观的原理甄别多元社会思潮,弘扬主旋律,紧握时代脉搏,根据自身情况和社会环境制定意识形态工作策略,提升了意识形态引领实践的实效性和准确性。革命战争年代,面对复杂的斗争环境和情况,中国共产党多次开展党内学习活动,力求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以促使斗争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伴随着《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为开启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3,为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思想指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15〕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实际,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译介、研究与现实关注中焕发了经典著作的时代光芒,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机活力。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形成了革命话语、建设话语、改革话语和新时代话语,并将其汇聚为促进中国发展的强大力量,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的统一。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所以能在中国的土壤中广泛传播,离不开积淀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滋养与思想助力。毛泽东曾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6〕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4〕15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在契合性,例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相切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与“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相吻合。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建构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
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发展指向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始终根据历史任务和主要矛盾的变化,积极调整策略不断强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当前,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格局和全新的历史方位,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要以话语主体、话语主题、话语载体、话语表达四个维度为逻辑起点,坚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全面领导、创新丰富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优化组合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媒介、转变调整党的意識形态话语呈现方式。
(一)话语主体:坚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全面领导
意识形态话语权本身构成要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也需要从多方面发力,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过程中,党不仅要担任“引领者”的角色,也应扮演“学习者”的角色。双重角色促使党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过程中从内部自身条件和外部制度建设方面同时发力。第一,必须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17〕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参与,只有加强人才的流动和引进及其对党的意识形态话语的创新,才能确保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行稳致远。第二,发挥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18〕。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担负相应的责任,率先垂范,认真贯彻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辱党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全体党员都应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维护主流话语权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民群众信服和认同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第三,完善意识形态领域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19〕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制度化,是中国共产党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保障。今后,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过程中要深入进行意识形态制度体系的建构研究,将制度作为解决发展问题,掌握话语主动权的重要举措,从而有力抵挡错误思潮干扰,增强舆论引领力。
(二)话语主题:创新丰富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
话语内容的创造性和观点的新颖性决定了话语的吸引力与感召力,所以“说什么”也是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继续推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中国化。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要从我国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汲取灵感,创造出独有的中国式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在面对非主流意识形态侵蚀的时候,也要创新丰富具有中国气派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与错误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以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话语展现“四个自信”。第二,推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内容的时代化。话语主体拥有话语权的大小与其对时代主题的回应程度成正比。党要立足于时代、把握时代脉搏,从面向时代和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在解决时代之问、回应人民关切中完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第三,推动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内容的大众化。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0〕。人民群众是扩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影响力的重要力量,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要凸显人民性,要指向人民、关注群众实际诉求。这就需要党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过程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中国特色、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贴近人民日常生活,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三)话语载体:优化整合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媒介
意识形态话语载体主要解决“用什么说”的问题,从技术层面看,话语的传播和交流离不开一定的载体,掌握一定的话语传播媒介与策略,就能获得相应的话语优势。第一,建构以主流媒体为中心的话语传播格局。加快建立具有强大传播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传播平台,推动传统媒体创新改革,并配套建设内容新颖、制度有力、管理先进的全媒体信息传播体系。第二,编辑推广理论普及读物。“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21〕例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用通俗的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又不失学术性的一本书,毛泽东曾赞誉其胜过十万雄兵。要继续运用理论普及读物这一载体,努力创作出版富于思想性、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读本,生动形象地表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第三,搭建网络传播阵地。在大数据和全媒体时代,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要高度重视网络传播媒介,合理规划并有效保障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将技术治理的思路应用于意识形态话语建构。除此之外,党还应实时监管网络舆情,与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和污蔑社会主义制度的极端分子坚决作斗争,抢占意识形态话语主阵地。
(四)话语表达:转变调整党的意识形态话语呈现方式
话语表达旨在强调“怎么说”的问题,特色鲜明的话语表达对于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理论要接地气,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也尤为重要。第一,要善于讲故事,以情理融通赋予话语说服力。故事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的记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传播相应的价值理念和民族文化。“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13〕212在国家交往中,要努力讲好关于中国的一切故事,以严谨确凿的事实、栩栩如生的形象、真诚的情感打动人教化人,必须在统筹“两个大局”的基础上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高国家话语权,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全球话语体系重构和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与完善。第二,要善于使用修辞,在内容加工中增强话语影响力。适当地使用比喻、引用等修辞进行相应的话语阐释,可以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更好地为受众所接受。党在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时要善于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善于根据受众的具体情况引用相关经典名句以更好地分析问题、阐明思想。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过程中,深邃的思想与鲜活的表达相得益彰,可以大大增强意识形态话语的吸引力和受众的认同感。第三,要善于高度概括,在凝练语句中提升话语吸引力。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哲理是中华文化积淀数千年所形成的良好文风,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12〕833,并号召全党“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12〕834。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应使用浓缩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使话语表达更具穿透力。
〔参 考 文 献〕
〔1〕唐爱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J〕.唯实,2016(11):33-35.
〔2〕王海滨.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四个着力点〔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03):50-53.
〔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277.
〔6〕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14.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1.
〔1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3.
〔12〕毛澤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0.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8-04-25(01).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17〕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01).
〔18〕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7.
〔19〕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8-19.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0.
〔21〕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责任编辑 王亚峰
〔收稿日期〕 2022-03-1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JDSZK01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SH150)。
〔作者简介〕 梁大伟(1975-),男,吉林松原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单冬妮(1998-),女,辽宁葫芦岛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