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何来、何谓与何为

2022-04-28 18:53王佳宁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摘要〕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实践形态,即共产主义的“现实的运动”这一维度作了较为科学、系统的阐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运动”是以奠基于“现实的个人”之上的唯物史观为理论支撑,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以革命为主要形式来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时至今日,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的现实性、长期性和人民性等特点依然启迪着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

〔关键词〕 共产主义;现实的运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2)02-0009-06

马克思自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次阐释自己的共产主义概念开始,就从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这一维度展开论述,他认为要扬弃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私有财产,必须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1〕232。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在实践中,一开始就和这种共产主义批判相适应的,是广大群众的运动。”〔1〕29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中,马克思从形式上明确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539除此之外,他也多次使用“无产阶级的阶级运动”“无产阶级运动”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对共产主义的看法。从内容上看,伴随着唯物史观的初步确立,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这一重要维度的阐发日臻系统和科学。《形态》中有关“现实的运动”的重要论断,是我们理解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依据。

一、社会状况与理论思辨共同催生马克思对“现实的运动”的关注

通过上述文本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表述可以鲜明看出,马克思一直注重共产主义的实践形态。马克思的这一关注,既离不开当时社会上经济发展状况引起的阶级斗争形势,也离不开马克思对关于人的解放的道路探索,是主客观条件相统一的结果。

(一)“现实的运动”是经济发展状况和阶级斗争状况的必然结果

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性,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目标和它的历史使命已经在它自己的生活状况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组织中明显地、无可更改地预示出来了。”〔1〕262正是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突出矛盾,造成了无产阶级悲惨的生活状况。可以看出,“现实的运动”正是无产阶级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而向反映于社会状况的历史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发起斗争的一种探索,当时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严重的贫困。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演进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动力的变革、财富总量的提升,意味着社会文明在进步,人的解放的物质手段在增加。但是,这种变革并没有使人们的贫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飞速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成果不能为当时社会上的所有人所共享,富裕和贫穷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不仅如此,资本主义私有制使这些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1〕566,大量的生产力在私有制下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以私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生产关系已经无法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可调和性。

社会中的严重贫困,特别是无产阶级的严重贫困是这一矛盾最直接的体现,具体表现为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两个方面。物质方面,社会财富总量的变化,不论是走向衰落,还是逐步增长,抑或是达到顶点,对工人而言都影响不大,因为工人们毫无例外地只能得到有限的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微薄工资。而工人们一旦失业,还会更加剧他们的贫困。精神方面,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159机器的广泛使用和工人们奴隶般的固定分工,不仅使工人遭受着肉体的痛苦,也忍受着心灵的摧残,人失去了人的本质,异化成了资本驱使下的工具。

经济发展的片面性造成的贫困问题引发了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这一斗争,大致经历了工人们自发地毁坏机器、经常性地举行罢工、有组织地进行革命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进程,整体上看是日渐进步的,反映出工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对自身出路探索的日臻成熟。无产阶级对变革进行尝试的探索,日渐进入马克思的视野中,这样,工人阶级的“现实的运动”,就成为他致力于人的解放过程中的重要关注对象,也构成了他建构共产主义思想的重要素材。

(二)“现实的运动”是马克思致力于人的解放过程中的重要关注对象

马克思在思考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过程中,特别关注人们为了摆脱束缚而谋求解放的具体路径,反对以教条、抽象的态度研究共产主义。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论述人的解放相比于政治解放的进步作用时,特别强调人的解放指的是“现实的、实际的解放”〔1〕32。19世纪30年代以来,在法国里昂、英国伦敦、德国西里西亚等地先后爆发了多次工人起义。随着斗争的发展,工人们在起义过程中逐渐采取了不同以往的只是砸毁机器、破坏工厂等无益于自身解放的斗争形式,他们将斗争目标明确对准了私有制社会。这一时期的工人斗争在实践和理论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政治斗争性质,这为马克思思考共产主义、探讨“现实的运动”带来了较大影响,成为其重要的实践依据。这些运动推动着马克思找到了埋藏在现实土壤中的未来“种子”——无产阶级,将社会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前景相关联〔2〕。马克思不仅密切关注工人运动的发展,也特别注重从运动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及时对影响运动发展的错误理论和思想进行批判,以推动“现实的运动”更有成效的开展。

(三)“现实的运动”是马克思批判其他共产主义思潮之后的理论建构

《形態》中对共产主义概念的阐发,离不开对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1845年前后,带有共产主义性质的运动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青年黑格尔派和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作为当时在学术界乃至社会上都具有较重要影响的思想流派,在理解共产主义时却表现出极为错误的观点,特别是他们没有把现实的运动看作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维度。

19世纪40年代,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一事实已经在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明显表现出来。青年黑格尔派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这些“灾难”,但他们并不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审视这种“灾难”,而认为这种苦难只存在于人的精神领域,真正束缚人们生活的是观念、概念这些意识层面的内容。因而在消除灾难的路径选择上,青年黑格尔派向人们提出了根本无济于事的道德要求,认为人们只要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1〕516,就能摆脱自身受到的压迫和束缚,而根本不需要采用暴力的革命运动这一方式。与此同时,产生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受到了法国和英国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但与英法等国不同,“德国人没有英法两国人所有的那种发达的阶级关系”〔3〕544。因而“真正的社会主义”所面对的是德国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并不明显的事实,并没有把英法等国的共产主义文献与社会上实际发生着的阶级运动联系起来,自然不会重视工人们为了反对这种“灾难”而进行的“现实的运动”。正是在批判上述两种错误观点的过程中,马克思鲜明地指出:“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1〕539,明确了共产主义的实践形态。

二、《形态》对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的理论阐发

《形态》较为科学、全面地构建了“现实的运动”的思想体系,系统梳理了相关表述。可以看出,在《形态》中,“现实的运动”是以奠基于“现实的个人”之上的唯物史观为理论支撑,以革命为主要形式,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

(一)“现实的运动”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

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在如何认识共产主义、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等问题上观点错误,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错误的理论预设。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没有把人纳入历史的视野和作为自己学说的理论前提,如布鲁诺·鲍威尔把“无限的自我意识”作为其学说的立论基础。有时他们关注到了人,但也只是把人视为抽象的、宗教的人,未能对人的生成、人的活动作出现实的阐释。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中,马克思就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关于人的不科学认知。《形态》进一步将一切人类历史的演进奠基于“现实的个人”之上,这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到了人,更把人视为一种现实的、有生命的、能动的个体,“只有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才能打破以往思想史和观念史的神秘性和欺骗性,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4〕。共产主义作为人类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前提的。

明确了自己学说的出发点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继续对“现实的个人”进行了更具体的分析。这些“现实的个人”为了保证其生命的正常活动,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人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3〕514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的生产生活也就成了人们实践的主要形式。马克思从人的需要以及人为了满足需要而从事的物质生产出发,初步阐述了包括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理论、分工理论、意识和存在的关系理论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理论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其中,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是理解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的关键。人们在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通过人与自然的互动,形成并发展着自身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人与人的互动,产生并发展着交往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形式也必将得到变化,当旧的交往形式成为桎梏,就会被更能适应个人生活方式的新的形式所取代。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交往形式,与他后来在分析社会基本矛盾时所用的生产关系是同义语。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就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中生发出来的。《形态》在论述二者关系时进一步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567-568而每一次“历史冲突”都会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交往形式再一次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意味着“现实的运动”同以往“一切历史冲突”一样,必然会发生。

(二)“现实的运动”以革命为主要形式

《形态》明确了“现实的运动”来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资本主义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冲突、避免因冲突的发生给人带来的奴役状态,《形态》提到:“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1〕567因而革命也就成了“现实的运动”的主要形式,是工人们为了“追求实际目的”所采用的“实际手段”。在无产阶级进行暴力斗争之前,资产阶级作为社会的新兴阶级就曾采用过革命的方式反抗封建势力,实现了自己的统治。例如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现存的示范。因此,当时无产阶级也普遍采用起义、革命等方法试图推翻资产阶级。马克思之所以提出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在客观上是由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在实践中来源于对现实的工人运动的观察。

在马克思看来,革命之所以必需,既是社会基本矛盾作用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改造社会和改造自己的必然抉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是一致的,二者的改变是一种革命的实践,意味着人只有在革命中才能实现改变环境和改变自己的双重目标。从改造社会的角度看,无产阶级是当时社会上承受着一切压迫、苦难,处于最底层的阶级,无法指望也不能指望这个社会的其他阶级帮助他们实现解放,他们必须通过改造社会,即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才能解放自己。從改造自己的角度看,无产阶级是从资产阶级社会中产生的,带有强烈的革命性,但也不可避免地带着“陈旧的肮脏东西”,包括腐朽的道德观念、落后的生活习惯、冷漠的人际关系等,这些内容是和他们作为人类社会解放力量的主体地位不相匹配的,所以他们必须在革命的运动中,逐渐磨炼自己、提升自己,抛弃这些从原有社会中带来的消极因素。

(三)“现实的运动”以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为前提条件

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539,这两方面的前提在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中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第一,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必须足够发展才能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在此之后,生产力才能够获得新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其次,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能为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物质方面的解放打牢坚实基础。人的解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摆脱贫困,首要的是摆脱物质贫困的束缚。人们物质贫困的解决,最终依靠的还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大量物质财富。再次,生产力的发展能为共产主义条件下人在其他方面的解放提供充分条件。生产力能够发展,必然意味着物质生产在“怎样生产”方面发生了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发生了进步,这必然带来人的工作时间的缩短和人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有机会摆脱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分工牢牢束缚的情况,工作之余可以通过参与民主政治、进行艺术创造等方式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曾引用舒尔茨的一句话:“一个民族要想在精神方面更自由地发展……他们首先必须有能够进行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的时间。”〔1〕125这句话强调了闲暇时间对人而言的重要意义。

第二,世界交往的重要作用。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是实现共产主义的两个前提,但世界交往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人们为了满足自己不断升级的需要,必然要推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展,人们的交往更加广泛,在当时的条件下,资产阶级推动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较之以前,已经联系得更加紧密。因而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局限于一时一地,未来的共产主义必将成为世界性的存在。其次,世界交往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可以使某一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普遍化,尽管在当时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都发展到了极端尖锐以引发革命的程度,但这并不影响共产主义成为世界性的存在。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1〕568。再次,随着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升级、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各个民族的无产阶级之间在地域上的界限被打破,他们可以较为便利地发生联系,加之世界各民族无产阶级所受压迫的相同性,使得各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心灵相通,“现实的运动”也就成了他们共同的必然的选择。

三、《形态》中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的时代意义

尽管在当今世界,“现实的运动”的内涵更为深刻,但《形态》中关于“现实的运动”的理论阐发,依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一)“现实的运动”的现实性与从实际出发建设共产主义

作为“现实的运动”的共产主义,既指向未来,又立足现实。指向未来,是指它直通作为未来理想社会层面的共产主义。立足现实,要求我们面对这一美好理想,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采用方法。在现实实践中,容易出现割裂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和实际社会形态两个层面之间联系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5〕65这一论断中所说“当前的运动”和“运动的未来”之间的关系,就代表着共产主义的现实运动和实际社会形态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看到,党在百余年历程中的艰辛探索和辉煌成就,正是“现实的运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在表现。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既是为了每一时期“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奋斗,又都代表着“运动的未来”,而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都是向着未来理想社会付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

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3〕236。这启示我们共产主义的理想深深镌刻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6〕。同时也应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体进程中,也同样具有阶段性的实践特征。在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又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征程,是我们明确任务、继续推进“现实的运动”的根本依据。同时,要一如既往地“追求实际目的”。既要看到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毕生追求是一致的,即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要看到党立足新的历史节点的目标,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追求实际目的,必须坚持最终目的和近期目标的辩证统一。此外,还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和丰富“实际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務。”〔7〕186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不同,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打破生产关系的束缚已经不再是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采取的主要“实际手段”,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顽瘴痼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例如,立足新发展阶段要突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续赢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

(二)“现实的运动”的长期性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已经证明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必将经历非常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但这并没有动摇作为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后来者为人类谋求幸福美好生活的信念。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崭新阶段。100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自己的路,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作为“现实的运动”的共产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力量、贡献了新的智慧。面向未来,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还有很长的道路要探索,中国共产党人还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7〕505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在理论上表现为是否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在实践上表现为能否一心一意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砥砺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8〕知之是首要的,要在原文原著中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将共产主义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科学理论基石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指引下,始终坚持科学理论、坚守正确价值指向,已经并且还将继续为进入未来理想社会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知之而后信之,只有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原理,才会自觉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实可行性,不会因共产主义事业的艰巨而退缩,也不会因共产主义事业的漫长而懈怠。行之,就是在知之和信之的基础上,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真正抵御共产主义渺茫论等错误论调的腐蚀、侵袭,心无旁骛地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三)“现实的运动”的人民性与不断推进人的解放

马克思无论是将“现实的运动”看作“无产阶级的阶级运动”,还是将其称为“广大群众的运动”,都是对“现实的运动”的人民性、主体性的深刻揭示。审视马克思阐发“现实的运动”的实践基础和具体语境,可以看出,“现实的运动”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这一运动是无产阶级从自己悲惨的现实境遇出发,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自身解放。归根结底,现实的运动是人民的运动,共产主义是人民的事业。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无产阶级内部逐渐建立起以政党为核心的自身领导力量,推动“现实的运动”继续向前发展。但政党并没有独立于无产阶级之外,“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5〕44。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这既是对共产主义人民性的深刻体悟,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推进人的解放的高度概括。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人民根本不可能实现解放,因此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阐发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崭新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自豪地站了起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通过带领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建设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等举措,为实现人的解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变了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在实现人的解放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出新发展理念,充分激发各族人民投身伟大时代、实现伟大梦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在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稳步迈进。

四、余论

共产主义要想由思想理论层面的设想转化为社会形态层面的理想实现,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必须通过现实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形态》之后,他们继续深化着对“现实的运动”的思考。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作了阐明,指出在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中,“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5〕66。之后,随着1848年欧洲革命的失败、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研究视野的拓展,他们对“现实的运动”的长期性、复杂性及运动的新形式又有了崭新的思索。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探索,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得到了有效广泛的传播。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第一国际的实践、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都是这一现实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这些现实的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逐渐走向理想的彼岸。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刘同舫.马克思的解放哲学〔M〕.廣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13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郝立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1.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8〕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铸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N〕.人民日报,2022-03-02(01).

责任编辑 郎明远

〔收稿日期〕 2022-02-1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KS015)。

〔作者简介〕 王佳宁(1994-),男,辽宁彰武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诗歌集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