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高血压—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的病例诊治一例

2022-04-27 09:09元,郝丽,王
云南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继发性胸闷四肢

陈 元,郝 丽,王 南

(昆明市延安医院 急诊医学科,云南 昆明 650000)

1 病例

随着对高血压的深入认识,继发性高血压比例已远远超过预想。由于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视不够,其误诊率、漏诊率仍居高不下。本文介绍了一例大动脉炎性高血压的诊治经过,旨在提高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0岁,发现血压升高7年。7年前发现血压升高达130/110 mmHg,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伴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四肢麻木、乏力,至外院诊断“高血压3级”,予“氨氯地平5 mg/d、比索洛尔2.5 mg/d”治疗,控制在120/105 mmHg,仍感胸闷、心悸。遂至我院行继发性高血压筛查,予“维拉帕米0.12 g/次,2次/d,多沙唑嗪4 mg/d”洗脱治疗,血压控制在140/105 mmHg。既往诊断“脂膜炎”,否认家族遗传史。

完善血脂:总胆固醇:4.85 mmol/L,甘油三脂:2.1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3 mmol/L。血常规、肝肾功、凝血、甲功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III、avF导联T波改变。心脏超声正常。头颅CT:腔隙性脑梗死。动态心电图:偶发室早。动态血压:全天、白天及夜间血压平均值正常。四肢血压双侧对称。血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正常,小剂量地塞米松试验可被抑制;24 h尿钾、24 h尿钠正常,卧立位试验阴性。肾CT:双肾动脉多发小动脉瘤,多发小分支狭窄可能,见图1。冠脉CT:左回旋支节段性扩张,右冠脉后降支近、中段小囊状动脉瘤。左心室后下壁变薄,考虑心肌缺血改变,见图2。主动脉增强CT、头颈增强CT、肺动脉增强CT未见异常。住院期间血压仍波动较大,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四肢麻木、乏力,既往诊断“脂膜炎”,曾服用羟氯奎、甲泼尼龙治疗后自行停药,未复诊。目前不能排外免疫性疾病累及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建议转诊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完善抗核抗体ANA阳性核颗粒型1∶100、抗双链DNA抗体阴性、抗SSA抗体阳性。磷脂综合征相关抗体、C反应蛋白、抗O抗体、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红细胞沉降率、急性感染三项、狼疮抗凝物、结核感染T细胞正常,考虑大动脉炎性高血压,予“羟氯喹 200 mg/d、环磷酰胺 0.2 g静滴 隔日一次”控制病情,予以“美托洛尔缓释片 23.75 mg/d、厄贝沙坦75 mg/次,2次/d”降压,并辅以“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治疗后,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头痛、头晕、胸闷、心悸、四肢麻木、乏力症状缓解。

图1 肾CT示双肾动脉肾内段多发小动脉瘤

图2 冠脉CT示冠状动脉瘤

2 讨论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好发于亚洲年轻女性,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Takayasu’s arteritis-related hypertension,TARH)难治性比例高,易导致靶器官损伤,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且发病隐匿,易误诊漏诊,对40岁以下不明原因高血压、脉搏不对称、有血管杂音、炎症指标升高、不明原因肾萎缩或两侧肾脏不对称的难治性高血压应该考虑TARH可能[2]。

TARH应全面评估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血压分级分期以及靶器官受损情况[3]。治疗应以风湿免疫科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和抗风湿药,同时需要多学科合作诊疗,早期诊断、全面评估、分层治疗。TARH应根据受累血管的病变程度选择降压药物,兼顾脑、心、肾的灌注水平,制定个体化的目标值和降压方案。TA患者如血管阻塞则需要血管重建治疗,球囊扩张应用较广泛,但支架植入需慎重应用[4]。此外,扩血管及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对改善微循环和预防血栓有益。

早发现、早诊治可以诱导大动脉炎的缓解,逆转血管病变,从而控制高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风险[5]。多学科共同诊治,是实现大动脉炎和高血压“双达标”的积极措施。尽管TA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学者关注,但缺乏规模性观察研究。所以,尽快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以制定临床诊治方案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继发性胸闷四肢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跟踪导练(四)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跟踪导练(四)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跟踪导练(四)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
原发性与继发性骨髓纤维化骨髓组织形态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