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炜
内容摘要:神话,不仅美在其人物角色、故事神秘之色彩,更美在其所体现出的人类智慧。教材则作为文化再生产的重要载体,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名篇《羿射九日》凭其奇特、新颖的情节被选入小学的语文教材。无论是语言、情节,还是神话精神,《羿射九日》都具有较高的文本价值。通过解读其内涵,可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 神话教学 文本分析
在民间文学中凝聚着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至今,这些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依旧是各族珍贵的精神财富。神话,作为最古老的民间文学体裁之一,其魅力不仅体现在其人物角色、故事的神秘色彩,更体现在其中蕴含的人类智慧,因而被视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教材作为文化再生产的重要载体,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许多神话篇目被视为宝贵的教学资源选入小学的语文教材,其中便包括《羿射九日》这一名篇。无论是语言、情节,还是神话精神,《羿射九日》都具有较高的文本价值。本文将以《羿射九日》为例,解读其文化内涵,并尝试对此篇的教学提出思考,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品质。
一.溯源:“羿射九日”
《羿射九日》这一神话名篇的背景、情节在一些古籍中有相应的文字记载。
1.对羿的记载
《荀子·儒教篇》中记载:“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路史·后记十三上》则对其射技有“妙中高出天下”的评价。此外,羿还兼具凡人难匹的生理优势,如《淮南子·修务篇》指出:“羿左臂修而善射。”可看出羿左臂之长,及对其“善射”的裨益。
传说,蚩尤死后,各部落长期混战,天下民不聊生。而就在这水深火热的时刻,羿勇担重任。这在《山海经·海内经》中有据可考:“帝俊赐羿彤弓素,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2.对“羿射日”事件的记载
东汉文学家王逸的注本《楚辞章句》中记载了羿射日的情节:“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淮南子·本經训》也展开叙述了羿射日的故事:“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对比这两篇古文,可以看出羿射日的结果存在着差异。前一篇简明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结局:射中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完全没有说明射日的经过。后一篇则聚焦于羿为民除害,刻画更细致,但是只提及了“上射十日”,没有具体描写射日的经过。
唐朝周针作的《羿射九日赋》中,对羿射九日的来龙去脉做了生动细致的描述:“伊祁氏之有天下也,十日并出,或明或晦,不唯乎历象,抑亦紊乎覆载。留一阳永照,俾九日潜退。羿操弓而进,挟矢而前,曰:彼赫绵绵,如珠之连,烁我下土,暨我上玄,当今尽臣术微妙,协君德之昭宣。于是和容体正,审固心处,张六钧之在手,期九乌之应弦。弓既无双,矢惟用九。一发而弦上霆激,再发而空中雷吼。三发而轮震乾坤,四发而辉流星斗。五发六发而烨烨霞散,七发八发而离离电走。九矢皆中,讶妖氛之忽无。一曜高悬,望邪明而何有?盖帝所恶,天所嫌,始腾凌而赤色翕,而殄歼,贯忘归而自消,难彰变化;落园陵而尽死,永契沉潜。瑞景将明,彤兮尚彀,百辟仰观乎黄道,孤儿浊乎清昼。莫不由艺之,就神之援。混浊灭而平权衡,晷运正而分刻漏。”
二.对比:教材文本及古籍的文字记载
现行各版本的语文教材要被推广使用,其文本的表达必须具有规范性。而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编者难免会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安排的需要以及学生主体的心理特征等影响因素,对入选的篇目进行相应调整。我们因此能在教材中看到众多改编后的文本,以及课文下方标注的“选作课文时有改动”字样。
神话名篇《羿射九日》被选入人教社部编版、北京版和冀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对比后,可发现这三篇课文相对“羿射九日”故事的原文记载,都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呈现出不同的改编的结果,并由此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神话篇目本身的诸多方面。本文将主要以人教社部编版教材的《羿射九日》为例,对比分析教材文本及其对应的古文记载,包括以下几个典型的方面。
1.故事的角色名称
人教社部编版教材和北京版教材中的该篇神话课文都以“羿射九日”为题,而冀教版教材中则以“后羿射日”为题。但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曾指出:“羿,尧时射官,非有穷后羿也。”可见“羿”与“后羿”并非同一人。据传,羿是上古尧时东夷的一位射技拔群的酋长,在诸多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后作的“尧时射官”,即做出射日壮举的英雄;后羿却是夏时居住在今河南东北地区的有穷国的伯,是羿的后代,他实际上也并未射日,所谓“后羿射日”属于误传。
2.故事的背景
《羿射九日》这篇课文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位于中低年段。在人教社部编版的教材中,改编后的文本相较古籍中的文字记载而言,不仅铺垫了“羿射九日”的主要故事情节,也详细、清楚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场景和起因。其中,叙述故事背景的语言也显得生动有趣。
如《羿射九日》文献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以及“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淮南子》)还有“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楚辞章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则是:“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最东边的海上,生长着一棵大树叫扶桑。扶桑的枝头站着一个太阳,底下还有九个太阳。每天天快亮时,扶桑枝头的太阳就坐上两轮车,开始从东往西穿过天空。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太没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在天空中。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灸烤着大地。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3.故事的情节
《淮南子》在故事情节方面的记载是:“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楚辞章句》在故事情节方面的记载是:“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人教社部编版的《羿射九日》,在故事情节方面的记载是:“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一片黑暗。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困难,人教社部编版的教材文本中省去了猛兽的名字(如《淮南子》记载的凿齿)。
此外,在人教社部编版的教材中还存在着另一明显的改编。在《淮南子》和《楚辞章句》对《羿射九日》的相关记载中,分别是“尧乃使羿”和“尧命羿”,即羿的行为都是被尧任命的。而人教社部编版教材的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段首就写着“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可见其“射日救民”的主动性非常的明显。在射日的过程中,羿还经过自己的一番思考,决定留下最后一个太阳,为人间留存下温暖和光明。可见,这篇课文将射日这一壮举的功劳全归结于羿。
由此可见,编者对这篇课文的处理侧重于羿的英雄形象的塑造,但这也改变了《淮南子》原文记载中的“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的结局。
可能编者认为,尧这个人物并不重要,不影响对羿的人物塑造,然而在相关的古文典籍中,尧的地位也很重要。尧只是向羿下达了射日的命令,却最终受到了百姓的爱戴,羿作为命令的执行者、亲手拯救人民的人,在古文记载中却没有得到明确的褒奖。细究其因,可见古今在社会秩序与文化上的差异。古文中的主体,是“尧”而不是“羿”,羿虽然勇猛能干,但也只是一介小卒,其射日的功劳最终要归结于做出决策的部落首领。今天来看,这并不公平。因此改编突出了羿的丰功伟绩,把他塑造成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忽略尧。因为“尧”是一个做出决策的明君,“羿”则是一个勇敢能干的执行者,两人的搭配才能最终拯救人民。对社会来说,这两种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把这样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这两个人物的贡献。
4.故事的结果
关于射日的结果,《楚辞章句》中记载的是“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人教社部编版的教材则是:“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土地渐渐滋润起來,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可见,改编后的教材文本在总体上更接近《楚辞章句》中的射日结果,就是只留下一个太阳。此外,人教社部编版的教材还以一个生机勃勃、令人神往的环境描写结尾。
5.故事的细节
(1)“扶桑”
人教社部编版的教材提到了一株名为“扶桑”的大树,但《淮南子》和《楚辞章句》中相关的记载都未提到这株“扶桑”树。
如《淮南子》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楚辞章句》则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关于“扶桑”的记载可见《山海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在《海内十洲记·带洲》中有对于扶桑树的描述:“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馀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经分析,应该是编者综合各种古籍的相关文字记载,改编而得的。此外,教材中对于为何引用“扶桑”一词,也并未在课文或注解中说明或体现,课文中也没有提到扶桑是太阳沐浴的地方这一信息。课文扩增了“扶桑”这一细节,却并未建立起“扶桑”与羿射九日这一故事的联系。该要素与故事的关系不够清楚明白,相关的知识体系也因为缺乏很好的交融而出现了断裂,这容易使读者对课文内容产生疑惑。
(2)“水被蒸干”与“趟过九十九条大河”
在人教社部编版教材的《羿射九日》课文中,第三自然段写道“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但是接着又在第四自然段写道“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此处出现的明显争议可归因于改编不善。
人教社部编版教材的《羿射九日》相关课文是:“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
三.审视:《羿射九日》的教学价值
1.从神话的语言来看
神话始于远古时期的人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美好幻想。它为后世人民口口相传并在一些古籍中得到记载,最终流传至今,这也就造成了神话本身具有的特殊性。记载了该篇神话的《楚辞章句》和《淮南子》,在叙述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前者的故事叙述言简意赅,体现出神话故事在叙述语言上的“留白”;后者则用了较充分的笔墨去描写射日的过程,用丰富的叙述语言为读者拉近了打量故事的“镜头”。然而,神话故事所用的叙述语言,不论是留白还是丰富,都能够催生读者的想象,使其在想象当中勾勒立体的人物形象,在想象中播放出生动鲜活的故事画面,进而淋漓尽致地烘托出神话的神秘色彩和浪漫色彩。这就是神话语言的魅力。虽然被选入小学的语文教材后,神话的篇目没能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其“原汁原味”,但经过改编的文本也能大致做到尊重神话的故事,并通过补充更贴近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的、更灵活的文字去尽可能地呈现出神话故事的原貌。在神话类文本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神话类文本在语言上的独特魅力,去理解这样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从神话的情节来看
如果说一个能打动人心的故事就像一串精心设计过的精美项链,那么其中的情节就是被精挑细选后、按特定顺序串起的珍珠。神话以奇崛跳脱、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为主要特征,这也是神话故事能引人入胜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学习神话类文本时,学生常常乐此不疲。《羿射九日》的故事情节奇特新颖,为人口口相传,确实十分适合作为学生的文学读物。此外,在学生写作时,如果指导其学习借鉴神话情节的展开方式,也能帮助其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创造出具有灵活、富有变化的情节的作品。
3.从神话的精神内涵来看
人们在欣赏这一神话故事时,能够看到羿射九日时的英勇身影。除了讲述射日的故事,《羿射九日》这篇神话故事更加传达出羿在临危中受命、拯救受苦百姓于烈日炙烤的勇敢无畏的精神。在教学中加入对这篇神话的内涵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这种精神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梦萍,张松斌,元丽,张浩波.羿射九日析疑[J].沧桑,2008(6):32-34.
[2]郑文静,吴亚林.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价值诉求——基于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6(12):92-97.
[3]王涛,赵光辉.播种传统文化的种子——基于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分析[J].科教文汇,2019(13):136-138.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