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创新是新时期在各领域中被广泛提及的话题,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辅助学生想象创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于未知的世界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并对生活感到新奇,学生能够积极地观察学习和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探索知识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积极学习,并且敢于创新创造,才能够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开展游戏教学,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具体方法为:教师借助学生活泼好动的优势,通过故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生动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和学习知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产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还可以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以角色扮演或者情景模拟的方式展开学习,并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展现自我,从而可以依据学习内容掌握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完成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具备爱惜文具用品的意识以及自主整理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上,为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针对学生创设情境,以物品分类为主题,让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所有物品分别属于哪里。在分类主题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每个物品都有固定的存放位置,只有做好收纳,在用到某个物品时才不会毫无头绪,并且在教学后让学生尝试以本文主题进行口语训练“_____的家”,例如“整理衣服我在行,衣服回家,家在衣柜;收拾碗筷我在行,碗筷要回家,家在橱柜”。在仿说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的拓展。教师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实际生活,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设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事物比较好奇,并且精力较为旺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难以有效地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时不能很好地控制教学节奏。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环境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确保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而这是较为困难的教学任务。教师如果要创设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环境,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并培养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与学生保持平等关系,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还需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所创设的教育环境需要培养学生产生探索问题的意识和欲望,提升教育的创新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克服困難,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态度,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
三、辅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完善教学工作。教师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或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由于小学阶段的教学知识有限,并且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学科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够有效地理解及掌握知识,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性格特点不能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因此,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学习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辅助学生进行想象创造,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环境,辅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通过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