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算
在我工作的医院附近,经常有一位老奶奶佝偻着身体,坐在医院门前的花坛边做童鞋、卖童鞋。在医院门口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说,老人已过百岁,但身体很好,飞针走线一点也不吃力。老人做的鞋很好卖,因为人们说,孩子穿上老人亲手做的童鞋,可以免灾。听了人们的讲述,我对老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呢?
但正当我急着找老人时,却不见老人出现了。原来,最近几个月,医院周围在修路。在路面修好后的一天下午,我终于在医院门前的花坛边看到了这位百岁老人。
老人告诉我,她婆家姓杨,娘家姓关。老人出生于1901年,老家在四川宜宾农村。老人姐弟8个,她是老大,8岁时,只陪6岁的小弟上过一年半的学堂。9岁时,她开始跟母亲学针线活;12岁父亲去世后,全家人的鞋子就全包在她身上了。老人一共生了10个孩子,现在活着的还有5个。
老人年轻时身体并不怎么好,经常不明原因地晕倒,为此,老人先后两次骨折——左股骨颈骨折和背部骨折。说到这里,老人拉着我的手,让我摸她的背部,果然,老人的背部有一突起。由于股骨颈骨折,老人走路稍有点跛,故老人的手边总是放着一根手杖。
当我看到老人手中的小童鞋上绣着五颜六色的小花,就问道:“老奶奶,这些您看得清楚吗?”老人说:“做这活时,我从不戴眼镜,看得清楚,路灯下我还能穿小针呢!”
老人告诉我,她现在和最小的儿子一起生活。儿子早晚都要看电视,她看不懂,吃完晚饭后,就带着自己的针线活在楼下路灯底下去做。
一般情况下,她晚上12点钟睡觉,倒床就能睡着,也不做梦。早上5点钟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
儿媳已退休,买菜、做饭等家务活是儿媳的事儿,老人则只负责做针线活。老人说,有时要给儿媳帮忙,儿媳总说,我们各人有各人的分工,我做饭,您做您的针线活。说到这里,老人自豪地说:“我吃现成的。”
老人说:“我能自己干,就不让别人做。”老人的衣服自己洗,不让儿媳妇帮忙。
关于吃饭,老人说,她每天吃三顿饭:早上吃面条,中午吃两碗米饭和炒菜,晚上就只吃两碗大米粥,不再吃干东西。
老人什么都吃,不挑食,不偏食。家里做了好吃的,儿媳妇和儿子往老人碗里盛,老人总是谢绝。老人说:“要吃,大家都吃,让我一人吃,我心里过不去,只有全家都吃,我才感觉快快乐乐。”
老人说:“我从没有和谁吵过架。有一些老人和我讲和儿媳妇之间的矛盾,说儿媳妇怎么不好。我就说,不能全说儿媳妇的不是,老人首先要有慈爱心,晚辈才有孝心,如果老人像对待女儿一样对待儿媳妇,就不会发生矛盾了。”
老人还念叨着她在四川的大儿媳妇。老人说,她来湖北已经有7年了,走时,大儿媳妇哭着舍不得让她走。老人掰着指头说,大儿媳妇已有81岁了,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十一”放7天假,小儿子打算陪老人回宜宾老家看看老人90多岁的妹妹和大儿子全家,但小儿媳担心到宜宾要坐三天三夜的火车,怕老人身体受不了,就没让她走。老人说,我听儿子、儿媳妇的,他们考虑得周到一些。
老人记忆力很好,很健谈。给我讲光绪、讲宣统、讲民国、讲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常常使我插不上话。但老人说得最多的还是儿孙们的孝心,周围人的关心。
尽管我以前不认识这位老人,但我发现,我和老人交談的很顺畅,很开心。
这位出生在农村、仅上过一年半学的百岁老人,用她的亲身经历回答了我对老人何以百岁还仍然思维敏捷、身体强健、能飞针走线的疑问。老人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她保持着一颗仁爱、宽容、善良的童心。